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方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9月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东昌幼儿园丽苑部中二班 陶莉芳、尤晓霜

一.设计方案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在上学年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随着角色间交往的增多,孩子们产生了对于货币的需要,于是投入了货币及消费卡等游戏材料。

(二)新增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河马医院

材料投放:听诊器、盐水袋

2.游戏主题:旺旺食品店

材料投放:薯条(幼儿自制)、收银机、货币、消费卡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四)教师观察要点

1.在游戏开始前幼儿能否商量着决定自己的角色。

2.幼儿能否以游戏行为和语言反应生活经验。

3.幼儿在交流时的语言是否完整。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二.游戏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

今天医院的“病人”怎么这么多呀。突然,一阵争执声,打破了和谐的气氛。“你拿错药了。”“没有,医生开的是咳嗽的药呀!我是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拿药的。”我听到争吵声,赶快过去。只见刘婕和刘妤已争得面红耳赤。刘婕说刘妤拿错药了。我拿过药瓶子一看,确实是。原来是“药”的品种太多了,而“医生”只简单的在药方上作了记号,所以就出现情况了。我温和地问:“为什么会拿错药呢?”幼儿一听,马上讨论开了:“药太多了,医生开的药方没有写清药名。”“但医生不会写字呀?”“我们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呢?”“那怎么办?”幼儿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我笑着说:“小朋友对字宝宝不认识,那我们可以用数字宝宝呀。”幼儿一听,个个欣喜万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刘妤还提议先给“药”分分家。于是,他们给“咳嗽药”的药柜贴上三角形符号,给“感冒药”的药柜贴上圆形符号,还给其他类型的药柜贴上正方形符号。分好后,又把每种药柜里的“药”编上序号,用“1.2.3.……”表示。这样,护士就不会拿错了。看着幼儿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不失时机地问:“那能不能告诉病人,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多少颗呢?把它记录下来,行吗?”幼儿一听又开始忙开了……

观察分析: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

活动调整: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活动中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答案。师生互动、亲切融洽,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适时更换活动材料。

(二)观察记录:

旺旺食品店

我以顾客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这种面包,可以吗?”

“可以,请问你要多少呢?”服务员黄心宜不再理会之前的顾客,来招待新顾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客。

“我也要四个,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请问需要多少钱呢?”

“嗯??6块钱。”服务员思考了下回答。

“6元就可以了吗?可是我刚才好像听到那位顾客我我买了一样的东西,要80元呢!为什么呀?是不是他的东西比我的好呀?”教师问。

服务员郭杨熠马上解释说:“不是的不是的,是因为刚才涨价了。”

教师很意外服务员给出的答案:“怎么会突然涨价的呢?”

服务员有点语塞地说:“嗯??就是因为??那个??东西都贵了。”看来服务员是理由充分,我便开始与峻峻爸爸沟通,“爸爸,你这个饼干是买给谁吃的呀?” 爸爸急忙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得,还有妈妈和阿姨一人一块。” “真是位关心家人的好爸爸。”老师努力调整峻峻的心情,“那么你有没有把你买面包的理由告诉服务员呢?说不定他会愿意给你便宜一点。”

峻峻显然认同了老师的说法,马上迎到服务员面前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的,你可以便宜一点吗?”

服务员看看爸爸,再看看老师,略有不情愿地说:“好吧,就给你便宜一点吧,8块!”这时峻峻爸爸脸上露出了笑容,马上付钱买了东西走了。

分析调整:

中班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钱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物品的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就会产生案例中这样的情况,有时幼儿往往会把一样东西的价钱定得很高。而两个孩子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同一件物品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这正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出现问题之后,孩子们开始脱离自己的角色,出现非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这正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之一,角色意识还不是最稳固,遇到困难情境时可能就会脱离角色。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机介入游戏,并引导孩子重新回到角色中,并以自己的角色身份解决问题。

游戏当下的矛盾是解决了,但是其中的服务员最终还是感到有些不满的,可能她并没有完全认同这样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游戏的交流分享中可以再来解决,利用集体的经验先来判断“80元是否贵了?”如果孩子们都觉得是合理的那么就没有去解决的必要,应该反过来做爸爸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的工作。而如果集体的经验都认为“80元贵了”那么用大家的经验来说服服务员来的更有效。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的经验,不将孩子禁锢在成人的思想之中,认同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有了经验之后再向前推进。

 

第二篇:中班下角色游戏方案3

中浪花班五月角色游戏方案

一、 设计方案

(一) 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通过中班上学期的游戏开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对不同游戏区域有了初步的适应和了解,会自发地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已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能深入的投入到游戏角色中。

进入中班下学期后,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游戏类型已从原来的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转变,更多地产生联合游戏和一些小范围内的合作游戏,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新的游戏情节。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经验的局限,小朋友在游戏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小插曲:不少孩子自己拿到的物品不愿与别人分享;幼儿生活经验不足,造成幼儿游戏情节比较单一;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游戏时声音较大;对不同游戏的玩法还没有很好的体现;游戏规则意识记忆游戏结束物品的整理还需加强;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己加工的物品太少,部分小朋友还未达到以物代物的水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本学期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 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宝宝医院:

环境和材料----外科、内科,配药处、挂号处、服饰和帽子、听诊器、医生眼镜、帽子、白大褂、工具箱、注射器、棉签、盘子、药瓶等

2、游戏主题:超市:

环境和材料---糖果专柜、玩具专柜、蔬菜专柜、水果专柜、收银员等

3、游戏主题:小作坊:

环境和材料----装设糖果、动物穿花衣(弹珠滚)

4、游戏主题:小小书吧:

环境和材料----自制可爱的动物书、动物串串连

5、游戏主题:娃娃家:

环境和材料----燥台、油烟机、微波炉、盥洗台、化装台、小电脑、淋浴房、小拖把、抹布、水桶、成人鞋子、衣服、熨斗、围兜、自制荷包蛋、自制青菜、配菜图片、幼儿操作图片、各类碗碟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挂牌。

6、游戏主题:小小银行:

环境和材料----银行柜台、取款机、钱币(雪花片)、刷卡机 、标记牌

7、游戏主题:建筑乐园:

环境和材料----各类积木、作品展示架、操作步骤图、建筑师帽子、挂牌

8、游戏主题:我型我秀:

环境和材料:舞台背景、小动物头饰、环保服装、动物指偶、音乐、各类乐器

(三) 近阶段游戏目标

1、根据主题活动创设游戏环境,在不断变换的主题中激发幼儿对各种游戏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中,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理解角色在游戏中所具有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能根据角色开展相应的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游戏,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伙伴之间能积极交往,一起玩合作游戏,并尝试开展新的游戏主题。

(四) 教师观察要点

1、尝试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中相互协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比较等方法以及尝试运用多种途径来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游戏中的小问题。

2、 各项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游戏规则,进而不断丰富游戏内容;观察游戏中个别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每个幼儿现有的自我成长能力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加以引导。

3通过对游戏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的方式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和能力。丰富游戏材料,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内容。

二、 幼儿游戏活动记录

(一)

案例背景:

银行游戏开展已经有两周的时间了, 观察中发现银行游戏往往在班级游戏开始的时候比较热闹,这时候取钱的人比较多,但过了这个时段后,来银行的幼儿相对比较少,银行的工作人员有出现了“闲“的状况,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幼儿还是非常想参与到其他的游戏活动中去的,为了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通过讨论出现了上班、下班标记牌。 案例实录

游戏活动开始了一会儿,来银行取钱的幼儿已经没有先前那样多了。这时,佳佳对天天说:“我肚子有点疼,要到医院去看病。”天天说:“你去吧,我在这看着。”过了一会,天天见佳佳还没回来,就把银行标记牌(红色)面朝外放好,自己也离开了银行,到小吃店去吃东西了。

采取措施:

银行如果长时间的没有工作人员在,顾客来了怎么办?通过讨论幼儿觉得还是应该留一个工作人员,另一个可以先出去玩其他的游戏,然后再进行交换,这样的办法还是比较合理的,经过实践,幼儿基本解决了上下班的问题,并将这个方法延伸到其他游戏活动中,效果也比较好。

分析反思: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职责,所以一般能够坚持在工作的岗位上,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孩子在工作的时候跑到别的游戏中去。中班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与他人交往的欲望有时是比较强烈的。观察中发现银行游戏中的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上下班的调整。

(二)

案例背景:

前段时间,我们设置了医院的角色游戏背景,有桌子、小凳子、听诊器、医生眼镜、帽子、白大褂、工具箱以及注射器、棉签、盘子、药瓶等医疗小器械。一开始这些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产生了强大的刺激和吸引力,孩子们都喜欢到这里看病,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热情过了,医院里也就偶尔会出现没有病人的现象。

案例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当医生的姜君上班穿上白大褂,带上帽子,挂好听诊器,一切准备就绪,信心满满地就等病人来看病了。

可是没有病人马上出现,我就故意等在旁边想看看她怎么“解决问题”。

五分钟过去了,没有病人来,他就去整理工具箱和材料。

又过去了五分钟,还是没有病人来,他开始坐不住了,就去旁边的小超市里拍了拍超市营业员:“你哪儿不舒服,我给你看看。”人家没理他,他又去娃娃家:“娃娃哪儿不舒服,我给她看看?”也没有人理他。

他感到很无趣,这时我扮成一个病人去看病。

“你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疼。”

“那配点止痛药吧?”

“吃了,还疼。”

“以前我也疼过,贴膏药就好了,你能给我开点膏药吗?”

“我们没有膏药,给你打针吧!”

“我不打针,我怕疼。”

姜君想了一想说:“你不用怕,你打针的时候你不看着就不会怕的,等打针的时候你想别的就不知道疼了,我会请护士小姐给你轻轻打的。”

我假装听了他的话,做出心里很放松的样子。他对我的“配合”感到非常满意。巧的是,几天后正好赶上幼儿园体检抽血,而当过医生的姜君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我故意又走过去说:“今天抽血你肯定不怕疼,因为上次你当医生的时候,还教育过我不要怕打针疼呢!”他听了点点头,顿时脸上的紧张情绪没有了。

采取措施:

家庭、医院、小商店里的人物等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经常扮演的。幼儿喜欢这种游戏,因为她们可以通过重复医生的动作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舒缓情绪压力并以此来降低对医生这个社会角色的陌生感。

在游戏中,发生医生没有病人的现象,我认为幼儿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去寻找交往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体现。

同时我通过以“扮演病人”的方式利用了幼儿的游戏机会,推进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打针”这一点上发挥了让孩子在教育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分析反思:

角色游戏不仅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也是幼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创造。幼儿的游戏经验来源于生活,而游戏的最好结果就是能将游戏中新学的经验再现到生活中去。所以说,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