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学心得

高二政治教学心得

陈玉燕

在经历了又一轮的高三教学后,回到基础年段重新开始教学,在接触新的学生的同时在教学上又有了新的体会与收获。高三的复习课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上就要求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和巩固。而基础年段的教学则侧重于让学生开始认识政治,开始学习,因此高三的教学与基础年段的教学在方式与内容方面各有侧重和不同,相应的教学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高二年段的教学特点在于文科的专业性,理科的基础性会考,因此在这不同的教学班级就意味着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就高考而言,文科的教学面对着学生群体的不同,基础的参差不齐,备课方面要求不一样。现就高二的教学做以下总结:

一、关注课堂,做好“三部曲”

高二的文科生确定了选科方向后,在政治学科方面的学习要求较之高一有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因此从细节抓起。一开始在养成习惯方面存在问题,但是这是一个必经的经过。所谓“三部曲”,就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熟悉上课内容,也便于课堂听课的重难点,提高听课效率;上课认真听讲,做到心口合一,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巩固,做好作业,进行训练巩固。经过一年的习惯养成,学生基本能够熟悉这样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获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夯实理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容量大,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释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突出,因此要能够做到系统地调动运用知识,首先要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在加强记忆的同时也能够处理好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无论回答任何题目,理论知识系统是我们作答的基础。

三、培养解题能力,举一反三

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不良的惯性思维,认为政治就是临考前背一背,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题也好,主观题也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习惯,尤其针对不同类型的主观题,详细介绍以及训练解题方法和思路,在平时做的练习题目当中,也能够做到将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设问角度解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能力。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平时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同学,政治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成绩往往就比较好。这是因为有了时政热点的知识储备,思维会更开阔,而政治考试是不回避现实热点的。生活是鲜活的,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教材的稳定性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教材对此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教材内容存在滞后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关注变化的生活,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补充进来。

学有法则,学无定法。每个同学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照

搬别人的方法。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能够长期坚持做好上述工作,就会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第二篇: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

1. 课前勤、课堂精、课后思。

2. 每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3. 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

4. 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 ①过分应用多媒体课件,②教师成为配角,③影响学生的信息消

化,④课堂教学僵化。对策:①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②强调课件制作的灵活性,③因地制宜进行多媒体教学。

5. 探究式进行的问题:①耗时过多,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②课堂活动热闹有

余,深刻不足,偏离教学目标,③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只有部分活跃的同学参与发言,④学生参与程度和知识储备不够,探究教学出现冷场,最后教师给出结论。对策:①对于描述历史过程的知识,可采用学生自学、总结发展过程,②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知识,可采用讲授式教学,③对于结论性知识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6. 史料教学的虚构问题:①历史教师根据想象和推理编造“人造史实”。对策:历史课堂

教学应用的史实必须是真实的。

7. 各个年级不同教学模式。问题:历史教师在不同年级教学中,都是运用初三复习教学的

模式进行,影响了学习效率。对策:①初一年级:力求生动,②初二年级:走向思考,③初三年级:知识与能力并举。

8. 历史课堂提问。问题;提问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提出的问题没有含金量,学生的思维没

有质量。对策:①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②控制等待时间,③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④鼓励学生质疑。

9. 有效教学的动、启、乐。

10.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

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意识伟大的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12. 预习中的“动”:用足最好的资源——课本书,课本书是最好的进行预习的黄金矿。

13. 课堂中的“动”: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并摘录要点。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