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报告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系 别: 现代农业工程系

专 业: 种子生产与经营

班 级:

姓 名:学 号: 112560 实习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 种子销售、农业技术推广

实习公司简介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是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北农集团出资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全国性大型种业科技企业。公司主营玉米、水稻、棉花及油菜等大田作物良种,拥有全资子公司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全国二十多个省设立了分支机构,科普服务队伍遍及全国。历经十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民族种业企业的优秀代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强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向着“国际一流种业科技企业”的宏伟目标奋进。

一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贯彻学院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沟通、为人处事、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实习,使我们适应企业生活,工作环境,适应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社会环境。在适应企业环境中能对个人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并计划实施。在工作任务要求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社会学习方法,形成“经验型”知识要求,获得感性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方法,洞悉企业专家隐性知识,强化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今后发展潜力的要素,使我们走出校园后以具备经验的优势成功开启理想的大门。将毕业实习生活作为步入社会的跳板,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 实习时间、单位和地点

1实习时间:20xx年2月16日—20xx年6月8日

2实习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实习地点:河南省内,平顶山、驻马店、周口、濮阳等。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

我的工作岗位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业务员,主要进 1

行玉米品种洛单248的预定销售和高产栽培技术服务推广工作,实习期间完成了玉米种子的推销、铺货、布试验点和生育期技术指导工作。

刚到销售这一行业,有些生涩、担忧,前期主要由区域负责老师带着熟悉业务,我们经过培训学习公司制度、政策、产品等,每天开车下去边跑老客户边建立新的销售点,对我们公司品种熟悉它的特性,并能了解今年较畅销的品种,与之对比我们的棉种在这些方面有突出特点,也有一些欠缺之处要对农户讲清楚,我们品种最大的卖点是稳产性好和跟踪服务可做技术指导。

我们集合培训的地点是在平顶山市宝丰县,由于是第一天老师们没有让我们在公司报道,心中不免有些失望。紧接着培训开始后,我们了解了大北农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领略了这个企业在邵根伙博士的领导下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当我看到有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不断的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时,当时的我不觉的眼睛也湿润了。这不正是我未来几年的奋斗方向吗?我这样对自己说着。因为那天下雨原计划三天的培训两天就结束了,紧接着我和另外一名同事被安排到驻马店地区汝南县协助当地经销商做品种的宣传推广工作。每天的早出晚归让我早忘记了工作的辛苦,有几次累的时候回去到头就睡工作汇报都没来得及发导致第二天必须早早的起来......

随后,根据公司的安排我又先后去了泌阳县、周口市项城市、濮阳市南乐县等客户处。几乎每到一处都有很多让我难忘的记忆,这些经销商从很大程度上讲可以作为我未来几年学习的榜样,不是说去干他们现在做的事业,而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是我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经验。

四、实习收获

1. 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和生产技能方面的收获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的一个关键。毕业实习也是一种实践锻炼,在此期间,我对课堂上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与记忆,对于以前不知道的和已经忘记的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回忆,并且通过自己亲眼所看和亲自动手将其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除了对种子方面的应用,在植保方面尤其是对于课堂上所学的不同作物不同时期及不同病虫害的防治应如何选药、配药,并掌握和计算各种农药使用方法及使用时与水的配比量等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种子是与农户打交道的,还是需要深入到下面去了解,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病 2

虫害的发病情况采取不同的用药措施。同时还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没学的知识,就是如何根据不同情况给农户进行不同的配药,也慢慢懂得了如何去揣测客户的购买心理,并根据其购买心理来介绍其所需要的药品。

2. 社会实践方面的收获

物欲横流的时下,挑战和机遇并存,科技与能力并进。我们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是从学生到工作者或大人的过度,是从依赖向独立的转变。作为即将毕业的我们,迈入社会是一种锻炼,也是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想要得到就必须做到,离开学校时我们拿好了远程的行囊却没有完全给自己 一个丰富的想象,刚到实习单位的时候,我们仿佛是被拿走襁褓的孩子,懵懂无知。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老师说过,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你适应的越慢带给你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带着河南农页职业学院角色的心态参与到工作中,长时间的工作并不累,但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总让得人生现实的体验。环境和角色的变革既是一种挑战,也是给自己提供了发展空间。面对同事之间的矛盾,面对做错或做不好事情时领导的批评,我并非怯步,而是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然而作为实习的学生,不仅是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更好的还应学会去换位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与理论的联系。学会和陌生人主动交流,不失一个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为了按时并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也为了增进交流,增进友谊和感情,都应有集体团队合作意识及团结协作、交流合作的能力,不能逃避或是只顾个人而脱离了群体。

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能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或是处于一种自我静止的状态。 有啥问题要和领导交流,建立问题意识,提高交际能力,不气馁,不妥协,不妄自菲薄。而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只是闷着头去把它当成是一件任务去完成,而是要带着心,带着大脑去想,去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像老师说的不要只等着别人告诉你要做什么了,而是自己去想现在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把它做的更好。

任凭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吃苦耐劳的能力也是不够的,每天要给自己制定目标,有目标的去做人、做事。

3

五、课堂所学知识在实习中的应用程度

因为在农资公司实习,工作内容主要是跟农药打交道,所以在学校植保课上所学的有关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的病虫害情况以及针对不同情况应如何选药、配药等知识在实习期间运用比较多。

实习期间,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学习的课程方面理解的还是不够,只是了解其表面含义,而真正到了实际用运的时候就会很模糊,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很差,而且发现大部分学习的知识已经忘记。课本能够给我们知识,但并不能让我们总结经验。希望学校能够多创造这种机会让我们锻炼能力,并认清现实。盲目的投入是很可怕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能够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1、专业技能 通过抗旱玉米的种质创新和筛选工作,掌握了玉米载培管理相关专业理论和生产技能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能灵活掌握和创新运用。因为做农科院的科研试验项目,对田间统计学中试验设计、小区布置、处理、重复、对照、保护行等知识确切应运到了实践操作中。在做多项农艺性状调查中,掌握了测量、观察、记载技能,能够将书本上的株高、穗位高等的概念通过亲自测量掌握,也将玉米相关专业名词与实际联系印记于心,对生育期(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的观察掌握玉米生殖生长规律。最难的是授粉工作,每一步骤的技巧、重点、方式、程度等,能熟练运用,每天将对不同植株观察选择,套大、小袋,授粉,几项工作熟练操作。在最后收获授粉单穗时,也对自己几月来的工作成效,通过玉米长势、授粉效果、产量,为自己的工作成果作出判断、分析、总结,为将来遇到同样问题做铺垫。

2、社会能力 学习工作的环境也算是半个社会环境,在这里让我学习了一定的为人处事、社交沟通的方式方法。在团队协作中,与同事友好相处,分工合作,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共同协商,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困难,共同面临,互相帮助。出外工作,与老师、领导聚餐,学习社交礼仪,娱乐活动中大方参与。 4

另外,组织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吃苦耐劳与严谨细心的职业道德更有加强,最重要的是我的个人心理素质有很大提高,能乐观、积极面对工作、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躬行才能发现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经验,掌握熟练技能,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六、实习感悟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

我们到公司去实习,由于我们不是正式职员,所以公司多数是把我们当学生看待。公司在这个期间一般不会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工作去做,可又不想让我们闲着,因此,他们会交给我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刚开始也只有这样。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

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这次的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使我们及早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以后运 5

用到以后的业务中去。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熟练地掌握英语口语,能够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同时让我懂得英语真的很重要,我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不仅仅是锻炼了我在贸易操作方面的一些技能,同时,经过这次实习,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提及的知识,还有就是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并且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我们都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社会才接触、才学习。所以我现在要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应尽快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实习都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资本。

七、工作单位的前景展望

销售加技术服务是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公司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20xx年6月10日

6

 

第二篇:毕业实习报告已整完

毕业实习报告

临近毕业,学校为我们毕业生安排了为期半个月的毕业实习。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校内实习,我因特殊原因回家,因此选择了校外实习。

因为家在青岛,我便选择了发展前景非常好的青岛市港务局作为我的实习单位,下面,我就将我在实习中的经历,以及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做一个综合性的总结。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毗邻黄海,胶州湾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终年不冻不淤、浪小涌缓,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水深都在-12米以上,最深航道水深达-21米,是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青岛港拥有码头14座,泊位72个,岸线总长13149米。其中,营运码头12座,营运泊位5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拥有中国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集装箱EDI系统、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海上过驳设施和一流设备的煤炭码头。拥有各类装卸机械690多台,港作船舶50多艘,陆上最大起重能力150吨,海上最大起重能力320吨。港口采用雷达导航、800兆集群通讯、卫星通讯等现代化通讯手段。

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和胶黄线与全国铁路运输网相联。公路运输通过济青、环胶州湾、青烟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运输网相联。港口经济腹地宽广,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口年通过能力已达8430万吨。19xx年完成吞吐量69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3.34万TEU,居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2 位,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3500万吨,居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3位

早就有所耳闻,港务局是有钱的单位,而且又在地理位置优越的海边,因此想象中的青岛港务局老是一幅风景优美的画面。但当我乘出租车来到青岛港务局信息中心时,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沿途是到处堆满的集装箱的码头,进出的都是写有COSCO、中外运等标识的满载的货车、货船,这就是我对港务局的实际的体验。

青岛港务局信息中心郭志渝主任在我在介绍情况的时候多次被电话打断,可以看出,确实很忙,因为仅目前列入青岛港务局规划中急待实施的仍有很多项目:进行电子商务的尝试,将网站从NT平台向UNIX平台移植;进一步实现生产系统中集装箱的智能化控制;进行无线网络的应用的尝试及逐步完善通过视频系统进行监控和视频会议等。

青岛港务局是主要从事货物装卸的企业,企业包括10大装卸公司等下属30多个公司,20xx年度业务达到8000万吨,集装箱达200万TEU、港口通过能力达亿吨。青岛港务局目前平均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IT系统的建设,包括设备投资、IT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全局共有PC机1000多台(不包括生产线上的控制机),NT Server近百台,UNIX服务器七、八台,主要是IBM和Compaq的设备。

其实港务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首先它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其次它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古老的行业,很多人一提到港口,更多的是与体力劳动、装卸联系在一起,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装卸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化的港口已经从以前的手工劳动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另外从港口的工作性质来说,它是一个随机系统,没有任何规则,因为码头作业每天都在变;最重要的一点港口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司,面对的客户多种多样,包括船公司、海关、代理、直接客户等,而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IT应用系统也提出了特殊的需求。

郭主任对我介绍了港务局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从网络建设方面来说,由于港务局包括了装卸公司、码头等在内的众多分公司,地域分配范围较广,工作随机性较大,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对网络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青岛港务局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局机关处室、基层单位在内的Intranet网,去年网络主干也升级到千兆,10Mbps到桌面,偏远地区采用HDSL方式。目前青岛港务局正在根据港口、码头的特点准备尝试建立无线局域网。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则因港口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司,面对的客户多种多样,包括船公司、海关、代理、直接客户等,而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港口不仅是货物的集散地,同时也是物流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交易节点,因此IT应用系统要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和行业特点,同时还要提供一些增值服务。EDI系统可以说是港务局的基本指标之一,据称青岛港的EDI中心是沿海港口中最大的EDI中心,已经与包括国内外著名的船公司、青岛地区全部集装箱场站在内的80多家用户联网,80%的集装箱运输单证通过EDI中心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了与国际贸易方式接轨。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目前应用系统已覆盖了包括集装箱管理、生产调度、控制系统覆盖运输、码头、场栈、杂货管理、船代、货代等业务生产系统的方方面面,下一步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对集装箱的智能化管理。在内部管理系统方面,目前OA、财务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都已经在运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对这些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集成和整合。

另外视频监控系统在港务局也是一个特色应用,港务局各子公司位置分散,而且现场作业多,因此采用视频系统进行生产监控和会议系统需求很迫切。目前青岛港务局此次采用了VTEL银河(Galaxy)725型房间会议系统和 SST768桌面视讯系统,以及IP多点会议服务器(MCS/IP);由于环境复杂、监测范围大、监测点多,目前该系统还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中。

观念转变最重要

作为52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青岛港务局在信息化建设的启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相同的问题,例如体制问题和观念问题,郭主任告诉我说,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从技术、设备角度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困难,关键是观念的转变问题。例如在开发过程中,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完善都需要业务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在系统上线运行时,需要有人机并行的过程,在系统升级时会导致业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甚至效率的暂时降低。以前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抱怨,但目前很多人已经完全离不开计算机了,而且很难将其界定为业务人员和IT人员,因此目前信息化建设及推进的阻力已经越来越小,这不仅因为关键业务系统对计算机的依赖、培训的增加,而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PC机在家庭的普及,据郭主任介绍,目前港务局的职工70%以上的家庭都有电脑,这对观念的转变及应用的推广起了很大的帮助。

拥有一个稳定的IT队伍是港务局的另一优势所在,目前的很多应用系统都是港务局信息中心自己开发的。目前港务局信息中心共有30多人,下属的20多个单位中,每个单位至少有一名IT人员,而且有些业务人员本身也是IT的应用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是青岛港务局在IT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郭主任介绍,人员的培训分为很多层次,例如开发人员的培训、新增加人员的培训及应用人员的培训,应用人员的培训包括基本技能培训和针对某一应用项目的培训。目前几乎每个月都有培训,培训费用约占项目总费用的2-3%。 除了良好的培训机制、领导对IT人员的重视,郭主任认为港务局有一个稳定的IT人员队伍的另一原因是待遇问题,目前港务局的IT人员收入在青岛来说是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结束语

郭志渝主任是这样评价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我们目前已经很难用数字来给出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因为可以这样说,离开计算机、离开EDI系统我们的业务工作也就无法进行,尤其是对集装箱系统的管理,每年增加30%的吞吐量,从计划、生产到实施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实现,而IT系统就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系统,离开计算机人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近几年来,青岛港坚持“质量兴港、科技兴港、实干兴港”的方针,坚持“没有用户,没有货主,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的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

小时服务”的三项原则。牢固树立“质量、服务、信誉是青岛港的生命”的思想,不断加强“五个文明”管理,即文明装卸、文明生产、文明服务、文明施工、文明环境。大力实施货运服务创名牌战略,集装箱核心班轮保班服务、氧化铝装卸灌包服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19xx年青岛港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在中国大陆港口中第一家整体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几年来,青岛港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青岛港还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共有18家外商投资企业。

青岛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部分构成。

老港区位于青岛市中心,已有百年历史,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矿石、煤炭、水泥、化肥、钢材、粮食、氧化铝等进出口货物装卸运输服务,是山东省及广大内陆腹地经济建设、商业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口岸。通过近几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老港区已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现代化港区。

黄岛油港区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拥有分别建成投产于19xx年和19xx年的油一期、油二期两座现代化的专业码头和12座5万立方米的钢质浮顶油罐,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集原油进出、中转、储存为一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油罐五期工程设计规模84万立方米,是原油储存中转基地的专项工程。

前湾港区地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青岛港总体布局规划,前湾港区可建设60个泊位,总通过能力可达1.18亿吨。前湾一期工程6个深水泊位于19xx年全面竣工投产,年通过能力2200万吨。前湾二期工程6个泊位于19xx年12月22日基本建成投产。其中包括可接卸满载5250TEU型第5代集装箱船的专用泊位。目前正在加紧前期工作的前湾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是中国大陆沿海港口最大的矿石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将于近期交付使用。前湾三期工程以建设深水集装箱泊位为主,总体规划9个泊位,分两期进行建设,先期建设4个集装箱泊位。前湾港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以能源输出,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中转为主的大型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率的贸易口岸。

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四大货种是青岛港的四大优势。

煤炭:青岛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煤炭出口基地之一,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前湾新港区拥有两个煤炭专用泊位,前沿水深-14.1米,可满足1----8万吨级船舶靠船作业,拥有先进的全部自动化的煤炭装卸机械,翻车系统卸车效率每小时60节3600吨,双输送带装船系统每小时9000吨。还拥有4个面积达17万平方米,堆存能力140万吨的堆场。19xx年青岛港煤炭吞吐量完成1123万吨。

辛勤的发展,离不开艰辛的努力。说到这几十年来青岛港的风风雨雨,郭主任给我拿出了一份演讲稿,他告诉我说:“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演讲稿,这是我们的党委书记切合自身的经历,在人民大会堂演讲时用的讲稿,它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港务局工人门的心啊”。 我看了这份演讲搞,并将它现在摘录在下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给我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情况。

我是19xx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青岛港工作的。三十多年来,我从装卸工人干起,当过电工、技术员。在党组织的培养下,走上科长、作业区主任、副局长、局党委书记岗位。19xx年,我由局党委书记改任局长。当时的青岛港已历经近百年沧桑,码头年久失修,有的泊位已停用十五六年。机械设备老旧落后。仓库透风漏雨,低矮昏暗。堆场紧缺。航道窄浅。处处显示出百年老港的苍老和衰弱。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特大型港口。十几年来,我以“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为座右铭,带领全港一万六千名员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将一个百年老港,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世界港口巨人。

港口吞吐量由2000多万吨,增长为去年的10400万吨,是十年前的5倍,成为国际亿吨大港。据统计,现在世界上亿吨大港不超过25个。外贸吞吐量由1500万吨增长为7000多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集装箱吞吐量从2万多标准箱发展到264万标准箱,是十年前的130多倍,从一个国内支线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中转港,并跨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20强之列。上缴国家各种税费44亿元。港口规模由原来的一个百年老港,扩展成为现在的三个生机勃勃的新港。船舶的靠泊能力由一万吨级的小船扩大到20万吨级、30万吨级的超大型巨轮。港口资产由不足5亿元裂变增值到103亿元,为国家净增98亿元优良资产。建成投产了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矿石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现代化散粮专用码头及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全国港口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装卸工人告别了手搬肩扛,生产实现了机械化、流程化、自动化作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并正在向信息网络密集型转变。工人高兴地说:现在是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员工的年人均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长为去年的34000多元。住房由人均不足4平方米,增长为25平方米。16000名员工人人有岗位,人人有房住,摆脱了贫困,摆脱了落后,摆脱了愚昧,安居乐业,富裕美满,成为港口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港口视察,并多次批示关于青岛港的调查报告,对港口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19xx年,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交通系统“三学一创”典型和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并获得全国优秀企业、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去年又成为全国五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中唯一一家服务性企业。我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经营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回顾十多年来的创业历程,我们觉得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两条:一是决策,二是风气。决策失误,全盘皆输;风气不正,一事无成。

19xx年时的青岛港,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浓厚。我们感到,当时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于是我们提出了“港口生产的主战场在港外”的战略观点,要求全局树立起以“没有货主,没有用户,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用户的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为核心的全新经营理念和“眼睛向外,面向社会的市场观念;信誉第一,货主至上的服务观念”等八种全新观念,实现港口生产经营重点从港内到港外,从现场到市场的战略性转变。在全国港口中率先走向市场,变等货上门为上门揽货,找米下锅。并不断地创新观念,创新手段,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为港口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多年来,我都是亲自到船公司、货主单位登门服务、征求意见。一家国际知名船公司的老总赞誉我们是跑市场的冠军。

我们打破传统市场观念束缚,树立起“青岛港是全国的港口、世界的港口,青岛港可为全国服务、为世界服务”的大市场观念,陆向海向双向扩张市场。陆向联手铁路、海关、船公司等部门,在内地广泛召开招商推介会,开通海关直通式运输和集装箱“五定”班列,把青岛港“搬”到了内地,架起了内陆地区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方便了货主用户。海上开辟了30多条国际集装箱干线,每月有300多个航班把青岛港与世界各大航区连为一体,成为联通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港口的国际主枢纽港。

在开拓现存市场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港口的优势牵线搭桥,组装市场。无偿地为煤矿找用户,跑运力;组织多家小型钢厂拼装大型矿石船,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发展自己。

我们坚持外抓市场开拓,内抓现场管理,超值服务,赢得市场。把质量、服务、信誉看作是青岛港的生命线,大力实施名牌服务,以用户满意作为服务标准,货主船方要求怎么做我们就

怎么做,自己千难万难也不让货主船方一时犯难。煤炭用户用普通煤嫌热量不足,用优质煤又嫌价格太高,我们就利用港口先进的设备,用多种煤混配出符合货主各种特殊要求的低成本、高质量的煤种,达到货主的满意。目前,我们已有集装箱核心班轮保班等八项服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成为国家级名牌。许多货主舍近求远来到青岛港。如今,北起内蒙古,南到重庆、成都,西至乌鲁木齐,都有青岛港的货主和用户。

我们还大力实施对内对外开放,先后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其中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近20家。为青岛港的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金保障。港口吞吐量连续跨过8个千万吨级大台阶,超过亿吨。

同时,根据国际航运市场船舶日益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发展大趋势,我们瞄准世界港口前沿水平,围绕着发展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四大核心货种,坚持建设新港区与改造老港区相结合,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与时俱进,全力打造领先于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首先瞄准代表世界先进运输方式的集装箱业务,作为青岛港今后的发展方向。八十年代末,我们是一无专用设备,二无专用码头,一穷二白,两手空空。仅有的2万箱是用两台门机一个一个抬下来的。不用说国际港口,就是国内不少兄弟港口也都远远超过我们。发展是硬道理。怎样才能摆脱落后,迎头赶上世界港口发展的潮流?当时建设新码头,一没有资金,二是时间太长。怎么办?我们从实际出发,决定把老码头改造成为集装箱专用码头,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加快青岛港的集装箱发展。我们集中全局的人力、财力、物力,土建、设备一起上,大打技改攻坚战。

正当全局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时候,91年7月19日夜,强风突袭青岛港,阵风高达12级以上的狂风刮倒了大型设备,掀毁了仓库;毁坏了部分船舶和码头,对港口造成很大灾害。面对巨大的困难,我们提出“两不变一不减”,即发展目标不变,改造目标不变,生产任务不减。冒着高温酷暑,白天晚上,连续作战。在兄弟单位的支持下,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码头改造,四台集装箱桥吊拔地而起。19xx年底,在船公司、货主的支持下,青岛港首次开通了第一条集装箱国际干线青岛——美西航线,跨入了集装箱发展新的历史时期。19xx年我们又抓住日本大地震神户港陷入瘫痪的时机,在中远集团的信任下,在青岛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承担起集装箱国际中转的重任,成为中国大陆港口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再次实现了质的飞跃。期间,我们咬紧牙关,几年时间一鼓作气,连续完成了5个集装箱码头改造,使装卸能力达到80万标准箱,并创造了年完成264万标准箱的奇迹。成为我国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前20强之列。

我们的20万吨级二期油码头,是国家决定,用资3亿元,专为原油出口建设的。八十年代末建成后,由于无油出口而不能投产。风吹雨淋日晒,锈蚀日益严重。长期下去,不用几年整个码头就会烂透垮掉,成为一堆废铁。眼看着国家投巨资建设的码头得不到利用,我们焦急万分。为了盘活这座码头,我们走过了6年的艰苦历程。我们本着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方面组织工人加强看管保养,年年冒着高温酷暑,顶着刺骨寒风,搞好码头维护,保证完好无损。有一年我印象非常深刻,夏天烈日当头,工人们在长达几百米、直径不到一米、闷热难耐的油管里敲锈涂漆。为了防止意外,每个人都在腰上拴着一根绳子,定时保持内外联系。那年仅从管道里刮出的铁锈就有8吨多。另一方面,我们跑市里,跑省里,跑北京,四处汇报、呼吁。在国家计委、交通部等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19xx年年底终于通过国家正式验收,领到了合法的“出生证”,但工作并没有结束。由于无油可运,码头仍不死不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决定对码头进行返输改造,扩大功能,原油能进能出,同时下决心建油罐。当时说什么的都有。一些人讲,“老常真能胡造,码头都死了,还建什么油罐?这是在拿着钱填海。”我们顶住这些流言蜚语,带领员工,省吃俭用,筹资16.2亿元,用8年时间,分五期建设了180万立方米油罐。使码头从19xx年开始接卸进口原油,当年即进口100多万吨。至今共进口中转原油5000多万吨,创收10亿元,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把这座耗资3亿元濒临废弃的码头盘活了,并成为我国最

大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成为青岛港现在的四大核心优势之一。现在来看,不仅二期油码头一吨原油没有出口,就是一期油码头的原油出口也一度断流。正如后来员工所总结的,油码头改造救活了一个公司,盘活了二座码头。去年我们又将32座180万立方米油罐全部有偿转让给中石化,实现了强强联合。完成原油吞吐量2490 万吨,占全港总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进口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

青岛港是为中国北方钢厂服务的矿石进口中转港,过去只能接卸1-2万吨级的船舶,年吞吐量100万吨。十年来,我们紧跟矿石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变化不停步,适度超前进行码头建设改造,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为钢厂节支降耗服好务。先后组织对老港区进行了“五位一体”的改造,使靠船能力增加到5万吨级;与南非ISCOR公司合作,将一个年通过能力50万吨的多用途泊位,改造成为年通过能力600万吨的矿石专用泊位,一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港。随着矿石进口量的急剧增长,在多年论证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又筹资18亿元,建设了20万吨级兼顾3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并采用亚洲最先进的设备。按常规,这样的码头一般需要4-5年才能建成。我们打破常规,科学制定工艺,采用先进技术,组织大兵团,海上陆上同时作业。每周我们至少两次到现场督查进度,每月召开两次现场协调会。在工程的关键时刻,深夜十一、二点,我冒着刺骨的海风,亲自指挥在现场。建设大军战高温斗酷暑,顶风雪冒严寒,克服地质复杂、软基处理等巨大困难,仅用18个月耗资18亿元,就使码头建成投产,创造了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原先全港9个泊位1000多人的工作现被一个码头139人替代,并且昼夜卸率由1万吨提高到7万多吨,直接影响到香港的租船市场。打造了青岛港的又一核心优势。同时,码头投产后,利用20万吨级船舶,每进口一吨矿石比用5万吨级的船舶就可为钢厂节省5-8美元,去年总计为钢厂可节省1.2-2亿美元。现在大型矿石船舶接踵到港,港口矿石吞吐量由十年前的100万吨增至去年的2588万吨。

十几年来,我们筹资近百亿元,建成投产了四大工程六大码头,进行了七十多项重大技术改造,没有一项失误,打造出了在沿海港口中独具优势的煤、油、矿、箱、粮等货种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国际港口大会上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之港”。在港口生产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搞好国有企业,光有正确的决策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为本,弘扬正气,使全体员工对企业信念坚定,感情深厚,加倍珍惜,勇于奉献。没有好的风气,再好的决策也只是空中楼阁,得不到落实。风气不正一事无成。我们首先从干部队伍抓起,十几年来,始终大力弘扬以“一心为民,造福员工”为核心的“六种风气”,培养领导干部的共 产 党人之德,驾驭市场经济之才,以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尤其是从自我做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几十年我一直住在一套与普通员工一样的住房里。担任局长十几年,为全局员工购建了7000多套住房,实现了人人有房住,我最后一个调整了住房。我带头不买小轿车,不用公款买手机,不装修办公室,省下钱来加快港口建设改造和改善员工生活。长年加班加点,不休节假日。员工自发出资25万多元,职代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重奖我们,我们都分文不取。我以把青岛港建成一个充满亲情、人气旺盛的大家庭为目标,对员工象对待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坚持“员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积极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年年提高员工收入,年年组织开展健康休养,健康查体,年年为员工发放生日蛋糕等好事实事。十年转岗分流近万人,没有将一人推向社会。对离退休老同志年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走访慰问,以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做决策办事情,我都坚持以“员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倡导建立起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星期六接待员工来访、定期请员工代表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队务管理十公开等十四条民主管理渠道。让员工当家作主,在青岛港心顺、气顺、劲顺,以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在员工中,我们大力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五学活动,以真理的力量启迪人。把青岛港办成一座大熔炉、大学校,培育学习型港口和个人,使青岛港不仅出产品,更要出人才。

通过发挥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民主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我们在港口树起了浓厚的正气。广大员工自觉做到“港口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工作任务再难也要完成”,积极创建满意岗、放心岗。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责,每逢恶劣天气都纷纷赶回港上,保护港口和货物的安全。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怨无悔。成为一支信得过,靠得住,一呼百应,敬业奉献的忠诚员工队伍。实现了青岛港十几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站在亿吨大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新的目标,带领青岛港万名员工,大力“实施一大转移,发展两大中心,建设八大工程,带动十大关联产业发展”,(即实施外贸集装箱由老港区向新港区的战略性大转移;培育发展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进行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等八大建设改造工程;带动港口国际旅游等十大关联产业发展),在“十五”末把青岛港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吞吐量达到1.5亿吨,其中集装箱达到700万标准箱;并力争20xx年完成吞吐量2亿吨,其中集装箱达到1000万标准箱,实现第二个亿吨的大跨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我读完了这份稿子,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任何风光的背后,都有一份努力在耕耘。青岛港能有现如今的这份成就,与工人们的辛勤与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二、走进你,让我斗志昂扬

5月8日,星期一,我来到公司开始实习,实习部门是海运部。带着些许敬畏和几缕惊慌,我踏进了海运部的办公区域。第一站,定舱部;第二站,拼箱部之美西航线;第三站,美加整柜;第四站,美东、加拿大拼箱。

A 一步一步走向前——专业技能的学习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发发传真,接接电话什么的。5月8日,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在从座位到传真机,从传真机到座位的脚步中度过了。但是我的心很平静,尽管头上一直冒着冷汗,但那是怕耽误师傅们工作的谨慎。

从5月9日,也就是实习的第二天到5月11日上午,我在定舱部实习。这条代号为06的航线工作主要是从接受定舱委托书开始的。大致流程为:接受定舱委托后向船公司定舱,主要是通过传真、电话或者EDI等途径。然后等船公司回传定舱确认书,收到船公司的确认后,给客户发入舱通知。这期间要注意船公司的舱位以及运价情况。

5月11日到14日上午我是在美西拼箱及美东、加拿大拼箱实习的。在这两条航线上实习,主要是学习了如何准备报关资料,打印下货纸4-6联;怎样检查SHIPPING2000里已输入的资料,特别注意货物的件、重、尺,然后给客户发提单确认;制作入仓通知、国内账单、预配单及舱单等等。应该说在这两条航线上我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最多,当然出错的时候也不少啊。

5月14日到16日,实习范围是美加整柜。这条航线上需要发的传真比较多,但是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我学会了写派车单,还知道写派车单时,“装货时间”一栏一定要写明白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是工厂还是贸易公司。我还学会了定舱单的制作和更改的书写,留底文件的整理、归档等等。

总之,在上述四条航线上的实习,基本上完成了“实习指导书”里应该实习的10条内容,像了解航线基本情况,接受与审核委托书,缮制下货纸,制作集卡联系单等。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学习和请教,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的。本着积极上进的态度,认真、努力地学习了海运出口操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和技能,并且理论结合实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B 一点一滴的温暖在心田——实习指导人的关照

十四天,短短的实习时间,却让我拥有了无数位师傅的关心和关照。

首先是牛兵和肖国暄师傅。他(她)们两个工作挺认真的,在指导我实习的时候也比较有耐心。

其次是万娟娟、贾丽红和郑蕾蕾几位师傅。她们几个都很鼓励我大胆地动手操作,不要怕出错。尤其是万娟娟和郑蕾蕾,她们俩教会了我不少东西。

最后是吴梅和张家两位师傅。因为她们这条航线一直很忙,所以,我的吴梅师傅每天都要加班,她和张家两个人工作认真负责,有点工作狂的味道。在我实习期间,吴梅还给我补过课,给我系统地讲解了操作整柜时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等。

总之,那些个日子,每位师傅对我都能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帮助,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容忍我的很多欠妥之处,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很感激她们。

三、青岛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实习期间,除了浅层次地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和体会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港口人的敬业和那种生机蓬勃的工作氛围。走进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而你的工作态度更会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点。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之外的“特殊文化”!

短期的实习,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自己呢,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话想说。实话实说,“物流”算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词吧。目前,物流运输仿佛处在“战国时代”,足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其实,打价格战、无序竞争已经使物流业成为一个微利行业了。也就是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但是,要想长久的留住客户,绝对不是靠压低价格,还要靠品牌和实力,服务和硬件才是创造品牌、增强实力的途径啊!竞争如激烈,我们靠什么胜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企业要跟随市场的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要提供什么,我们必须提供给客户1+100个最优的服务!

从长远来讲,我觉得公司应该在海运方面做实体运输,也就是不仅仅作无船承运人,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克服困难,让公司拥有运输工具,有自己的实体,发展的空间才可能无限地拓宽。 其次,还有几个小问题,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第一,大家要尽量做到书写字迹清楚,不能太草,应该让客户比较容易辨认。第二,其实公司有必要在必要的场合、必要的时候,要求员工穿工装,比如召开大型的会议,比如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等等。

当然,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是“井底之蛙”之见,如有冒犯之处,实属无心,请多包涵。

在和青岛港结缘之后,我一直在为自己“估价”,也一直在想我到底能为公司做些什么。我不敢骄傲、不敢妄言,我只能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200%的努力,尽200%的热情去工作,我希望公司能知人善任,同时也期盼着自己能够很好的从最低点做起,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全心全意为成为一个合格,再到优秀,直至出色的港口人而努力!

四、谢辞

首先,感谢青岛港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为她而工作;同时也为给公司带来的诸多不便,深感不安。

其次,我要深深感谢妥善安排并确保我的实习顺利实施的管理部;我还要感谢海运部的各位师傅:牛兵、肖国暄、尹晓晖、吴梅、张家、万娟娟、贾丽红、郑蕾蕾,感谢他(她)们给

我的指导,谢谢!我也要对陈鑫经理及各位主管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栽培! 盛夏七月再相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