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总结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1)。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A.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 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如:NaCl(H2O)

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B.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 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如: NaCl(CaCO3)

C.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 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如: 从溴水中提取Br2

D.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E.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F.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1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F.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3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4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

5 SO2 HCI 饱和的NaHSO3 洗气

6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7 NaCI NaHCO3 HCI 加酸转化法

溶液

8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①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A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a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2

b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c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e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B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4)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5)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C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2-(3)SO3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4)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5)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盐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

3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4

 

第二篇:北师大版 高一化学 第一章复习总结

第一章复习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复习总结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2、掌握钠和氯气的性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钠和氯气的性质及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

四. 知识分析

(一)走近化学科学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次上操纵原子、分子,不断拓展探索空间。

1、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2、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道路漫长

3、化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

(二)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分类。

2、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观察、预测、实验、结论。

3、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软的金属,密度和熔点都比较低。

(2)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 :与O2、 Cl2 、 S等

4Na+O2=2Na2O    2Na+O2  Na2O2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而Na2O2 性质较复杂,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与水反应:将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浮、游、熔、响、红。

     2Na+2H2O=2NaOH+H2

    与盐溶液反应:如氯化铁、硫酸铜溶液等 

  4、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氯气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液化后称液氯。

    (2)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与  Na、Fe、Cu 等剧烈反应

2Fe+3Cl2   2FeCl3

    与非金属反应:与H2、P等反应

    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氯水的成分:成分复杂、性质多样

HClO的性质

    与碱液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三)物质的量

     1、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n):

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摩尔质量(M):

气体摩尔体积(Vm):

物质的量浓度(CB):

  2、转化关系:

    各物理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如下:n=N/NA=m/M=V/Vm=CV

  3、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四)单元专题探究

  1、任何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由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求: M=22.4p

●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 MA=DMB  (D=pA/PB

    ●由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求:M=m/n

    ●由混合气体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和体积分数求:M=M1V1%+M2V2%+M3V3%+...

  2、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

●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气体分子数。

●推论:①同温同压时,V1/V2=n1/n2

②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③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1/M2

④同温同压时,M1/M2=p1/p2

  3、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思维起点的选择

    ●从定义式出发: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为C=n/V,欲求C,先分别求出n及C。

    ●从换算式出发: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的换算公式为C=(1000pw)/M

    ●从“守恒”的观点出发:

      ①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即C1V1=C2V2

      ②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即溶液呈电中性

      ③质量守恒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⑥         C. ③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等性质。在所给的六种物质中, ①②只存在Cl2分子,既无酸性,也无漂白性。④中存在的是Cl2分子和酒精分子,也没有酸性和漂白性。⑤中只存在H和Cl-及水分子,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却不能使之褪色。只有③和⑥中,既有酸性也有漂白性(HClO),因此应选C。

    点评:氯气之所以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

    Cl2+H2O=HCl+HClO的缘故,实质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液氯和氯水是不一样的。因此,解题一定要认真分析,仔细考虑,抓住本质。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的罗常数的值)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和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和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 46g钠变成钠离子时,失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答案:AC

    解析: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这里的“气体”可以是混合物,则A选项正确;46g钠应失去电子2NA,B选项错误;2H+2e-=H2↑,即生成1mol H2,必然转移2mol电子,C选项正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其原子序数是2,1mol 氦含有2mol电子,则D选项错误。

    点评: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题目,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

    (1)状况问题: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2)某些物质的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如Ne,O3,白磷等;

    (3)转移电子数的求算。

例3:标准状况下,nL HCl 气体溶于m mLH2O中得密度为p  g.cm-3的R  L的盐酸,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n/(22.4R) mol·L-1           B. 1000np/(36.5n+22.4m)  mol·L-1

    C. n/22.4   mol·L-1                 D. 1000p/(36.5n+22.4m)  mol·L-1

    答案:A B

    解析:C=(nL/22.4·L.mol-1)/RL =n/(22.4R )  mol·L-1

    C=(n/22.4)/[(n/22.4×36.5 +1×m )/p×103 ]=(1000pn) /(36.5n+22.4m) mol·L-1

点评:物质的量的浓度定义中是溶质的物质的量比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此种情况,要善于通过溶液密度转化表示出溶液体积,然后由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去得出结果。

例4: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_____个A原子,AH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4AH3=A4+6H2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的推论可知: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得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1:1.75=4:7,即反应式左边和右边的气体系数和之比为4:7,再由H原子守恒不妨先设反应式为4AH3=Ax+6H2 ,再由H原子守恒得x为4。

    点评: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由定律可以得到很多推论,至于用什么推论解答,要认真分析题意,看看题目是什么条件下气体的什么物理量的变化,如本题是同温、同体积下压强的变化,由推论可得分子数变化,再由质量守恒推得问题答案。

例5:400ml 某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与5.8 L Cl2 (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1)设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为n(NaClO).

     2NaOH+Cl2=NaCl+NaClO+H2O

            1mol         1mol

           5.8L/Vm     n(NaClO)

    n(NaClO)=(5.8L×1mol ) /  22.4L . mol-1×1mol=0.26mol

(2)设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

2NaOH   +     Cl2=NaCl+NaClO+H2O

                2mol           1mol 

             C(NaOH)×0.4 L    5.8L/Vm

C(NaOH)=2mol×5.8L / (1mol×0.40L×22.4 L mol-1)=1.3 mol·L-1

    答: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为0.26 mol;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3 mol·L-1

点评: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首先明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计量数可以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格式要求列比例式时同一物质要物理量相同,不同物质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当。比如物质的量与质量相当、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相当、质量与气体体积相当。不管什么方式,都要注意数据带单位,否则计算混乱,最终计算失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正确答案)

1. 某纪念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建模

2. 在下列物质中,与6克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的是(    )

A. 0.1mol (NH4)2SO4                                                                                                                         B. 6克NH4NO3

C. 22.4L  NO2(标准状况)                   D. 0.1mol  NH3

3. 水蒸气中常含有部分(H2O)2,需确定(H2O)2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1L水蒸气冷凝后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测产生氢气的体积

B. 1L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后,测浓硫酸增重的质量

C. 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水的pH

D. 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氢氧原子比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重

B. 用10mL 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 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5. 某条件下,已知由C2H4和O2组成的混和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4.5倍,则混和气体中C2H4的质量分数为(     )

A. 75%                    B. 25%                   C. 27.6%                 D. 72.4%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

B. 0.5mol H2 所占体积为11.2L

C. 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为22.4L

D. 标准状况下,28g CO 与N2的混和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7. 将一定量的MgCl2溶于90g水中,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有一个Cl-,这一定量MgCl2的物质的量为(     )

A. 0.09mol               B. 0.025mol            C. 0.05mol             D. 0.1mol

8.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④⑤

9. 分别与1mol Cl2发生反应,消耗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A. Fe                        B. Cu                      C. Mg                     D. Na

10. 在同温同压下,将由H2和Cl2组成的混和气体 200mL引发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仍为200mL。下列对化学反应状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反应后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一定是Cl2没有完全反应

B. 若反应后的气体没有颜色,则一定是H2,Cl2都已完全反应

C. 若反应后的气体略带黄绿色,则一定是H2已完全反应

D. 若反应后的气体遇水显漂白性,则一定是Cl2未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

11 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2.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3. 请按要求填空

(1)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Na2CO3溶液100mL,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_。

(3)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4. 现用Zn与实验室中的盐酸反应制取4.48LH2(标准状况)

    (1)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2.0mol/L的盐酸,至少需要盐酸多少毫升?

    (2)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7%(密度为1.043g/mL)的盐酸,至少需要盐酸多少毫升?

15. 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和气体7L,质量为2.25g,求H2和CO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AB  4. C  5. D  6. D  7. B  8. C  9. C  10. CD

二、填空题

11. 1:2:3 ;  6:3:2

12. 5:4     5:6

13.(1)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溶解     过滤   

(3)BaCl2或Ba(OH)2、K2CO3、HCl

三、计算题

14. (1)200mL    (2)200mL

15. 质量分数:H2 22.2%    CO 77.8%

体积分数:  H2 80%    CO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