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座谈会发言稿

临邑县卫生局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工作汇报

文明诚信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卫生系统相继开展了“三好一满意”、争先创优、5.12护士节选树典型,弘扬正能量、倡导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建立文明诚信,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为构筑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道德建设,使医务工作者树立起“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

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岗位特点,制定通俗好记的教育手册,在员工一入职即开始职业道德教育,并贯穿始终。组织医务人员重温医务人员誓言;组织老专家向年轻工作者传授高尚医德精神和职业操守经验;开展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用先进事迹、优秀典型人物心得进行职业精神启发性教育。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医德医风”个人档案,将医德医风状况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建立了医德医风教育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制度,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从医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意见、政策,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对涌现出来的道德典型、先进事迹等进行张 1

榜公示和宣传表彰,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勤政廉洁、文明诚信、爱岗敬业,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表率。

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践行对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尊严,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医学人文关怀

实施了以“六个一”(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声告知、一张整洁床被、一张健康明白纸)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常规及康复指导掌握合格率达到90%,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率达到95%;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了各医院专科有专长、科科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各公立医院普遍设立了“健康服务部”,承担入院患者走访慰问、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就医生活问题、接受患者批评建议等9项职能。县医院、中医院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引进智能回访信息平台,并制定健康服务卡向就诊患者发放,服务卡正面印有单位的服务承诺、监督电话,背面印有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姓名及联系电话。健康服务卡的发放,既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也加强了患者与医院之间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系统内各单位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诚信服务活动,通过下乡便民义诊、文明创建宣传、窗口部门“诚信优质”服务示范等,为群众提供健康志愿服务,树立卫生工作者良好形象。对患者实施医学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理解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力。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生理及心理 2

需求的具体关注和体现。各单位积极开展了“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服务主题活动,如问诊增加五分钟;冬季做心电图用温水;注重患者的隐私保护,不在床头卡写病人的入院诊断;麻醉师和护士对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语言安抚,舒缓紧张情绪等细节关怀和便民举措来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开展专项整治纠正不正之风,用严格监管倒逼诚信体系建立

各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撰写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文章。并结行业特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卫生人员法律必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卫生局与各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和科室层层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承诺书,以签名形式承诺不收受医药回扣、商业贿赂、红包等,表明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坚定决心。建立健全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阳光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并完善招投标工作制度和流程,规定招投标工作必须在大企业、大公司或省总代理中进行,杜绝无独立生产和经营资质的小企业、公司和挂靠公司以及区域代理参加招投标工作和供货行为,将廉洁协议条款纳入购销合同,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行为、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将监管结果应用到公立医院综合考核评价与院长考核中,严禁将科 3

室收入与个人奖金挂钩,建立了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畅通群众举报投诉处理渠道,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等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凡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企业,各医疗卫生单位在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建立健全案件受理、交办、移送制度。完善办案工作责任制、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纠正查办案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以罚代纪甚至有案不查、压案不报等问题。

四、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健康知识普及率

卫生系统通过分发宣传手册、投放电视广告、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大大提高了居民公共卫生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印制了20万份中医药保健处方及5万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手册》向群众免费发放,在12处乡镇(街道)卫生院、220余处中心卫生室全部设置健教宣传栏并及时更换,同时在城区主要道路、社区、汽车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牌、温馨提示牌,将邢侗公园建设成了“健康主题公园”,将新世纪广场建设成了健康主题广场,将县城迎宾路建设成了“健康教育一条街”,在城区主干道两侧粉刷健康教育标语320余条。在电视台设立《健康指南》专题讲座,在《临邑大众》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引导全县居民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开展“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在社区、机关招募了263名健康教育指导员,成立了 4

临邑县健康教育讲师团,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全县各社区建立起“健康之家”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结合临邑县“书法之乡”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向人民群众宣讲慢性病健康知识,形成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在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开设健教课,提高儿童健康知识知晓率;多次在超市举办“大家一起来减盐”主题活动。印制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料袋》,发放到每位重点人群手中。通过多形式、多载体宣传和传播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合理预期、科学就医,增进医患相互沟通和理解,共同应对疾病,减少医患矛盾。

五、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树立卫生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深入开展了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为主题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了“5.12”护士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单位推荐、现场调查、大众投票、公开公示等程序评选出先进典型,并进行了隆重表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评价。开展了护士技能创新大赛和演讲比赛,以考代练,以考代学,全面提升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医务人员学习积极性和职业自豪感,树立了行业良好形象。开展医疗职业卫生精神大讨论,使医务人员恪守当代职业卫生精神。当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集中包括了以下内容:首先是恪守宗旨、救死扶伤。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呵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最高使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尊重生命、崇尚医德。要 5

尊重患者,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仅提供最佳的治疗技术,还要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对患者满腔热情、认真负责,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再就是尊重科学、精益求精。这是医学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理念,不断挑战医学科学难题和未知领域,努力提高医学水平和医疗质量。

六、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倡导全社会尊重医疗活动的客观规律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民生工程等重点卫生工作,精心组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例如在去年的5.12护士节隆重举行的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通过工会电子屏幕展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经历、模范事迹;今年5.12护士节我们又在工会举行了大型演讲比赛,全面展示医疗卫生工作中呈现出的新面貌、新风尚,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报、微博、微信、短信等新兴媒体,使群众了解医学科学的特殊性,医疗技术和仪器的局限性,只有患者对医疗活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对诊疗结果有合理的预期,才能与医生形成合力,医患双方才能回归到基于维护生命权与健康权的“利益共同体”中。

6

 

第二篇:关于诚信的发言稿

关于诚信的发言稿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

“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

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