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经验谈

初中作文教学经验谈

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个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得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地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甚感欣慰。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度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

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单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2009-04-24 08:47:57 来源:建平县第一中学 作者:田兴斌 【大 中 小】 浏览:1881次 评论:0条

今天有幸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很荣幸,感谢领导和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 回顾自己二十年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语文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以下是我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随着课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绩在考试中的比例逐年上调,作文不能不引起许多人的重视,写好文章永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改作文的不良后果,鉴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学会观察—走出写作的第一步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离不开观察,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练习写作的前提。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可见要想写好作文,功夫在平常。平常多留心周边的人和事,然而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而将精力集中在“怎样写”的指导上,因而学生常常只能编,假话连篇。其时身边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随时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繁花似锦的原野可以让我们美不胜收;傲立风霜的腊梅可以让我们懂得坚强;如火如荼的工地让我们感到劳动者辛勤的奉献,看到热腾腾的晚餐感到母爱的无私。如果学生平时都能在生活中留心去观察,写作文时就不会那么冥思苦想了,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的尴尬”了。如有的学生看到大雪中的松树,坚强不屈的与风雪抗争,雪化后依然露出它苍翠的枝叶,由此受到启发。人也应该如此,只有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奋斗,总有一天在某方面会获得成功。放学家长接孩子的种种表现感受不一,有的看到家长接过书包就背在自己背上,那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却认为不是关爱而是溺爱,背走的是孩子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总之,善于观察,善于从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作文就不愁无话可说。写作时,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自然也就溢于字里行间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的宝库。

除了注意生活观察外,还需留心生活经验的积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笔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古往今来,许多作家都是在记笔记、写日记中成长起来的。一篇作文成功与否,并不只在于考场的发挥如何,主要的还是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真实的生活积累。由此可见平时材料的积累也很关键。平时写作好比是捡柴,等柴火多了,只要有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因而无论课内外,都要主动去练笔,将来这笔记就可成为自己积累素材的原始仓库,成为自己以后写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因而平时要以生活为写作源泉,自觉认识生活,挖掘生活,进而用笔来反映生活。 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很重要。良好的写作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组织学生每周三次做好读书笔记,并对所记文章给予适当的评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在读书笔记方面我认为:初一年级主要是摘抄时文、美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初二则侧重于一些读书心得和模仿习作训练;初三主要是搜集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谚语警句和学习表达观点。因此做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可忽视这一点。多年来我一直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仿写训练—摹仿中创显奇效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吸收前人的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前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有些学生拿到了文题后迟迟下不了笔,是因为不知如何表达,即使写出来也言不由衷,词不达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结合学过的一些经典范文,指导学生如何领会写作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练写,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思路。其实有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在文学上有一番成就,就是仿写成名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文风。我们主要做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1、仿其文。许多文章中颂扬母爱,珍惜友情都是写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可引导学生练写类似作文主旨。如《羚羊木雕》一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我让学生以《我的同学》为题写出你身边同学的个性特点。

2、仿其路。则是模仿其思路、文章结构等,如:学习《背影》一文时,以背影为线索,主要抓住父亲“望父买橘子”的背影来刻画来父亲的爱子真情,我让学生练习抓住人物肖像、语言、动作来表现父母对子女的厚爱。

3、仿其法。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如学习了《陋室铭》、《爱莲说》和《海燕》我让学生学习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自然界中的自然景物表达自己某种感情、志向和抱负。

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方法,可使学生学会表达,从写作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并在仿写过程中摹中有创,创中有摹,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语言,这对于初写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四、课堂强化—渗透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在思想上能给人深刻的启迪,在语言表达上也给初学者以熏陶。因而在学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可作一些课外写作的延伸练习。这种训练是在造句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他符合现代新课改的理念,课堂内涵得到了丰富,同时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形成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主要原则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并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如:我在讲马志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文时,文章主要表达了游子的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情。乌鸦归巢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仿写借景抒情的写法,写自己因为某种原因不敢回家的心理片段。学生练习积极性较高,且每人都能巧用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讲《口技》一文,文章之所以能把表演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这个环节时,我让同学们学习这种手法来练写上课学生学习认真的情形,学生很快写出生动具体的片段。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也很满意。但是这种片段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影响学生情绪产生厌烦的心理。

五、情感评价----让学生其乐融融

情感评价指老师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批改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情感因素。一般情况,老师在学生写完文章后仅仅从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做些抽象的评价,这样做尽管没有错,但学生是不会按评价去完善文章,仅仅当作一次习作的终结。相反,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再次研究的热情,就能促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教师的情感评价方式主要有二种:

(一)评语中融情

评语的设计要巧妙,给学生留些想象的空间,无论从写作的什么角度评价,这评语中要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以及让学生感到自己如果避免某些不足之处,自己的这篇文章一定是目前所写的最好的一篇,让他们相信下次弥补了不足,一定能写出自己前所未有的文章。这样,学生就会有高昂的热情去精心准备自己的每次作文。

(二)修改中含情

我所提倡的修改并不是用红笔将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圈划出来和修改简单的病句等,老师的修改要能让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情感上对自己的作文增加信心,真正体现修改的价值。将学生的文章在尊重原稿的基础上认真修改后全文打印出来;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在作文本上修改,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十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循序渐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作文教学方法种种,不拘一格,我需要更进一步去探索、研究,摸出新路子来。

 

第二篇:初中作文教学的三个

初中作文教学的三个“教与不教”

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很多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既然作为一个堂而皇之的命题被提出 来,那其之“可教”必然具备不容置疑的先天合理性,因而便义无反顾地面向学生“全面而深入地 教作文”。即使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鲜有人怀疑作文是否可教这个“原问题”,而只是在 其构成,看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可教。只有先解决了作文“可教”与“不可教”的问题,怎样教的难 题才会迎刃而解。

其实,对于作文是否“可教”的问题,许多大师都曾提出过真知灼见。比如,鲁迅先生就曾 说过“教学生如何开头、结尾、刻画人物等等都没有用,应该让学生先写,之后再讲”,强调的 初中作文教学有一个长期被忽视而如今必须正视的问题,那便是作文究竟可不可以教的问题。理念创新、教法改进上用力,试图改进教学效果。很少有一线教师深入到初中作文教学的内部,用就是作文理论的“不可教”;当代小说大家汪曾祺在忆及师从沈从文先生学习写作的经历时则说,“文处于可教与不可教之间,而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找什么人,用什么方法来教”;语文教育专家、北刘锡庆先生更是深入作文教学的内部,鲜明地指出了作文在多大程度上可教。他认为,作文教 学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教的?,如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和语言,但这几个方 面于作文好坏不是关键。二是?半能教?的,主要指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能力不能直接传入,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吸纳,这比第一条?能教的?更为重 要。三是?不能教?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才气和灵气、胆气和生气。”

以上的名家观点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对于初中作文教学而言,“字、词、句、段、修辞、 语法、逻辑和语言”这些作文的外在形式是可以直接教的,但因其并非作文的重点,所以并不 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而与作文密切相关的内在能力,如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思考能力、 想象能力等,虽然不可直接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但因其对作文十分重要,所以必 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之逐步形成。如果说,以上这些尚属可教与半可教的话,那么决定 一篇初中作文魂魄的灵气与悟性则是完全不可教的。因为,这些完全是由作者,即具体某一 个初中生的生命情境决定的。由此可知,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由“可教”与“不可教”构成的混合 体,而且在“可教”与“不可教”之间存在一个微妙而神奇的过渡地带,充分掌控并把握这个神妙 的过渡带,对“可教”部分毅然决然、直截了当、深入有力地教,对“不可教”部分则不予轻动, 不硬性灌输,而是充分发挥教师架桥铺路的引导功能,将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导入澄明之境,使 其从内向外生出“作文驱动力”。

- 1 -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教师被卡在“教”与“不教”之间进退维谷,左 右为难。笔者认为,化解此困境,不妨从以下三个路径入手。

一、教规矩,不教理论

在作文的演武场上,初中生基本上都是新兵。他们需要的是教师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兵”手 把手地传帮带,而不是进行理论说教。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实质上是对学生“教规矩”,也就 是将作文基本的要素、体式及结构充分演示给学生,为其圈出一个作文的基本框架,然后任其 充分发挥,用自己的笔墨将这个“框架”填满,而学生在填补“框架”的过程中势必同时暴露其优 势与缺陷,这正是教师下一步对其进行修正的依据。

我将这个过程总结为“作文新兵练习三步走”。第一步:“我教给你看,你写给我看,讲评”; 第二步:“我再教给你看,你再写给我看,讲评”;第三步:“你再写给我看”。比如,在记叙文 写作练习中,我只向学生充分讲明记叙文六要素的内涵,让其明确一篇记叙文的必要元素,即 什么东西是记叙文不可少的,而并不花费精力先入为主地去讲解记叙文的技法理论。在学生发 挥能动性写出文章之后,再根据其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局部点拨、引导和提升。

二、教思维,不教素材

初中生已经具备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发掘、储备作文素材的能力,所以初中作文教 学的重点应放在观察、体验、思考、想象等思维训练上,通过这种专门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 获取、内化、运用素材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必将素材的发掘与储备作为教学任务灌输给 学生。在现有条件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经历及专门的素材教辅刊物、图书及网络直接或 间接地获取所需素材。但关键在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素材刊物或图书,都是简单将作文素 材作为知识积累重复地叠加在学生的认知视野中,而没有通过有效的素材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使之养成观察、质疑、分析、创新的“思维力”。这正是教师应该重点训练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一个“慢过程”,但一旦真正进入这个过程,效果将是明显的。在 这一点上,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语文老师樊阳先生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在漫长 的20年中,他坚持每周为学生开设人文小讲座,向学生讲授中西方文化思想史和当下的社会 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有责任感,有对生活的热情,能够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他 用20年的坚持锻造一届届学生的“思维力”,在构建学生心灵家园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 生的作文能力。

三、教表达,不教命题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的表达,表达得圆满则意味着作文成功,而“命题”事实上是对自由 表达的一种限制。也就是说,作文教学中习以为常的“命题作文”,其实很可能对学生的表达欲 望构成伤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写出意兴盎然的佳作,而对教师布

- 2 -

置的命题作文却显得江郎才尽。从初中生的作文基础来看,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作文基础还不牢 固,还必须通过片段式的自由表达强化其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等。教师贪大求全,强行布置 的“大命题”作文因超出学生的兴趣范围,使其处于一种表达“失语”的困境,学生久而生厌,厌 而生倦,慢慢就会变成命题作文的“哑巴”或“口吃”者,遇“命题”则“不灵”。

民国时代的很多文学大师在其任教生涯中都注意到了“表达与命题”的问题。比如,冰心在 教学生写作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表达的自由性。她常常布置类似这样的作文:请男同学写出“我 理想中的美女子”,同时请女同学写出“我理想中的美男子”。这样的作文任务,新颖大胆,当 然会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激情,于是他们纷纷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体验、分析和想象能力, 用最好的修辞来完成作文任务。著名小说家沈从文先生在作文教学中一般不给学生布置命题作 文,即使写也只是很小的命题,如“教室里的空气”之类。他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先把生活中细 小的局部写好,然后再写大篇章。

大师们的教学法对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无疑具有指导意义。虽然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是如 今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并使这种表达具备相当的 深度与广度,一切命题就皆可被包容在“自由表达”的范围之内。

在最近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微博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作文训练方式。现如今,140字 的微博流行于初中生群体中。大多数学生都在利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开设微博。140字的微博是 写作最好的练兵场,既可以实践作文的“规矩”,又可以在收集素材的同时锻炼思维,更可以在 交流沟通中自由表达,还可以发现、阅读、储备各种新颖有趣、营养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可 以鼓励学生开设微博,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记录、描摹、抒写对宇宙自然、人世百态的观察与认 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微博互动形成师生互动,教师讲,学生写,学生写,教 师评,循环往复,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日渐精进。

关于学生作文“教”与“不教”的问题,大文豪梁启超先生也发表过精辟之见。他在《中学 巧基础之上的个人灵气、才气。他指出:“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不 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出来的。如何才能作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 范围内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我敢说懂得规 矩之后,便有了巧的可能性。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这 ——作文教学妙在教与不教之间,既要让学生懂得“规矩”,同时还要让他们习得“巧”的能力。 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到了“规矩”与“巧”两个概念。文中的“规矩”可以理解为作文的基本规律,“就是说,作文教学可教者为“规矩”,不可教者为“巧”。然而,在我看来,却是“作文教学千般态,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