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培训之后公司员工总结

拓展培训之后公司员工总结

      到公司入职不久,公司给我们做了一个培训,我个人理解的培训就是一个字可以代替“耍”,我就是抱着耍的心态去参加我们公司的培训,培训在我心中的定义就是了解了解产品。但是当我参加公司在丛林狼拓展公司的培训过后,我才理解培训不只是对产品的了解,还有就是促进团队的一个执行力和沟通力,在培训中我们新入职的员工参加一些活动,但是在参加活动中我们出现很多问题...

     我认为:学习+反思=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觉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态度决定一切”,不管我们学得怎么样首先你要学,如果你不学那你就别进那个门,进了那个门你就要明白你是来学习的,不是睡觉.聊天和玩的.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学习很苦,也有人感到甘呢?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学习一下别人,那样你永远都是佼佼者。
 

  

     在端正了我们的学习态度后我感觉:学习+理解=了解 我认为在岗前培训中,有的公司为了让受训人员尽快取得上岗资格,纷纷采劝下猛药的强灌教学模式,不管学员理解与否,硬逼着他们死记硬背应试内容,而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的引导和培养的方法,只会给学员带来误导,并不会给学员以后的工作起多大的帮助,只会适得其反。而我们公司则采用以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职业道德进行引导和培养,还对其基础知识做了辅导和考试以加快学员的学习和理解,从而达到对部门的了解。这种方法非常的好。这样我们会从学习和理解当中了解不少知识。

     在了解的前提下我们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提高,有基础作铺垫,我们才会学得更多.

     在说完那些我再说点别的吧 、在企业里,应该具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如何做人的道理。为此,公司特意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不到十天的军事训练。炎炎夏日,高温炽烤,虽然每天的时间不长,但教官还是叫我们每天随时绷紧神经,每天军姿,一点都不能马虎;步法队列必须严格到位,节奏不对就得重复;一声口令,即使你在天边也得马上跳下来。教官不仅教我们怎么训练。还教我们怎么做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体会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的领悟。
 

     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努力提高团队精神。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我们新出社会的人来讲,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虽然只有几天时间,却让我们看问题的高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所有项目总结下来,要获得成功,最终要的就是要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我觉得任何问题的发生或解决都和沟通有莫大的关系,国际上也通常用互访、开会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沟通与默契,团队就开始形成。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看似无法成功的东西,只要经过大家的沟通,着眼大局,团体合作,就能很快完成。企业要发展,不能有不和于团体的个体,只有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并不知疲倦的为之努力,企业就能作强做大。

     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生存环境。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各部门的工程师告知我们到公司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经过培训,东西懂了大堆,接下来的就是不断的总结,改造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惟有适应,把自己的技术练到家了,所有的变对自己都没有伤害,甚至反而对自己有利,因为会有太多人在变中衰落。而我们自己在不断变大。

     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企业,环境变化非常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聘用了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作为公司的新员工,我们要低调,要实干,要在荣耀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同时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非常重要,但同时又最难把握。
 

      今天的工作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曾经是多么的风光,某个环节出一点点错有时候都非常致命,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美国安然,中国科键的破产就出在小小的财务问题上。还有一个发电设备总厂,它就和现在的健力宝一样有个令人艳羡的过去,然而现在却在为生存奋斗。居安思危,这个意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四十多天的培训既有理论教育,又有实际体会,既有室内又有野外,丰富多彩,其味无穷,不仅轻松地转换了由学生到职工的角色,结交了朋友,也体会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使我受益匪浅。所有的事例似乎都活现在我的脑海中,但同时也有很多东西我现在无法体会,只有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深刻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我学会很多,最重要的是,“我要工作,不是要我工作”,公司给我们培训,真心感谢...

 

第二篇:公司要求员工写拓展总结

公司要求员工写拓展总结,我就有理由在上班的时候写点东西了,好久没这么正式的写东西了,虽然交上去后感觉写得做作了点,但中间确实有我很多的感悟在里面,可能有升华和延伸,但也不是妄言了,自己鼓励下自己,大家不要扔鸡蛋。

把握现在 相信未来

—不仅仅是总结

引言

“以孩子的心态去参与游戏,以成人的心态去总结游戏”,这是一位教练在拓展前对我们说的。我们已经做到了第一句,游戏结束后的总结大会和我们现在要写的拓展总结都是在做第二句。

当然,仅仅是总结出一堆道理其实是很不够的,还得结合实践,去优化我们的工作心态、工作思路、工作效率。所以我想尽量结合工作实践来谈谈感想。 正文

“1+1+1=0”

七巧板游戏中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正确意识到目标。为什么叫“没有正确意识到”呢?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组的任务,知道了自己组的目标。我想当时最焦急的肯定是第七组了,他们充当了领袖的角色,可除了他们自己,别的组都不知道。当“领袖”要求大家先停止自己手中的活,先来认识下团队目标时,大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急躁的心情很快将这种意识淹没。

每个员工都明白公司的目的是盈利,但除了领导人,相信没有哪个员工的绩效目标是盈利。假如:盈利=好的产品+好的营销+好的售后服务。那么给产品企划的目标就是做出好的产品来,假如我们真的做出了好的产品(其实我们现在的产品确实不坏),我们就能盈利么?

我们组完成了七巧板项目中的全部任务,得到了满分110分。好多组也和我们一样,得到了满分,可是整个团队还是失败了。

这点我有强烈的感受,我在做付费下载项目时,需要一些测试数据。这些数据的涉及到三个部门:资讯、网络、技术。资讯部将资料弄好后上传到网络,然后网络部将对应的数据库弄好了,我这边将客户端的这项功能也实现了。似乎一切OK了,可资料还是不能下载,因为数据库和资料并没有对应好。这个事情大概3天后才得到解决。首先我们都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而且从某个层面上讲,我们也确实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但是整个系统还是没有正常运转。可能在潜意识中我们把目标定义为分割后的任务,而不是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这样看来似乎陷入了僵局,每个人都在拼命完成任务,可效果还是等于0。我们得附加上其他力量,那就是组与组之间的沟通,以及“领袖”的串联,就像我们当时的队形,

六组队员围扰着第七组,六个组可以相互沟通,但唯一能将这“六颗珍珠”串联的只有第七组。

资源的整合-绩效考核有时也有副作用

“七巧板”给人另外一个提示就是资源整合。1、3、5组的任务是相同的,2、4、6组的任务也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每个组几乎都花了时间去做这个重复的任务。 当时我们也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其它组所需要的,也将一些东西移植给其它队,但经常移过去后就少了一块或者两块,甚至在中间就被其它组瓜分。

我有个朋友在新浪,目前做一个信息分类的项目,中间涉及到中文分词技术。刚好我们公司也准备做这个,所以我一直关注他的工作,我发现他一直在钻研

google的分词技术。今天我想起新浪有个iask,也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搜索引擎,分词技术应该他们早有研究,也早有成果。于是我问他为什么不去iask部门请教,他说去过,可是人家不理他。

也许新浪也在绩效考核,iask部门员工的绩效要求肯定就是做好这个项目,而我的朋友也没权力去要求他们为自己服务。专心致志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此时当我们专心致志去完成自己的绩效时,却在让公司承受资源的浪费。 但是谁敢保证,去帮助别的部门不重复自己已做的工作时,自己的任务能够很好的完成呢?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这对矛盾中找到一个良性的平衡。

薄弱环节的提高能带动整个公司的提高

我们大家都在骄傲,新思维2年的统计数据中通过率57%的“生死99秒”,在我们这里有着100%的通过率。我们的记录是74秒,可创造这个记录的第4队,第一次的成绩是546秒。因为他们的“遥控器”在第一次用了6分钟的时间。 当这个项目速度提高到几秒、其它的项目速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时,创造记录的时刻顺理成章的到来了。

以色列的高得拉特写了一本《目标》,这本书以小说的方式解释了“制约

法”(TOC,Theory Of Constrains)。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在说明改善薄弱环节的重要性。他举的事例是野游的队伍中,一个走得慢的胖子,让整个队伍速度下降。还有我们所说的木桶原理——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都是在说薄弱点。

公司目前的薄弱点在哪?单就产品而言,JM、PM比我们清楚,就销售而言,行销的比我们清楚,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这样的点肯定是有的,就像开始我们队的薄弱环节是“移花接木”,4队的薄弱环节是“遥控器”;文曲星薄弱可能在广告,好记星薄弱可能在技术。

同时,薄弱环节其实是在不断转移的,一个薄弱点提高后,新的薄弱点也相应出现了。我们得不断去寻找,不断去改善。

“只要你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

不知道大家看过电影《东京审判》没有,在面对量刑的僵局时,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无力回天的郁闷。他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有些泄气了,已经做了“志未酬,士随死”的准备。向哲浚骂他这样的想法是懦夫所为,用的是击将法,然后用一句湖南老话鼓励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

向哲浚是我的老乡,这句话我以前没听过,但游戏过后,深有感触。

在“动感垫球”时,我的手都被绳子勒得有点疼了,但我看旁边的石硕,手都勒红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喊疼。旁边的“冲击波”已经有246个骄傲战绩,我们还没突破50。我相信肯定有人在想放弃,意志也在动摇。这时候大家互相打气,都鼓励队友“没事,继续加油”。

在“移动高尔夫”中,我们的鸡蛋已经摔得不成样子,换了鸡蛋还没到达目的,但大家还在坚持,最后比较难的小弹球,我们居然一次性通过。

在“生死99秒”中,我们几乎已经丧失了信心,但还是努力去改善去训练。最后大家都奇迹般的达到了目标。

有人说现在公司的状况不佳,今年刚好是长征胜利70周年,也许我们该学习一下长征精神,我们的情况比当年的红军可是好多了。长征能胜利首先是当时的指导思想对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选择了战略转移,这个选择注定了是先苦后甜,注定是在牺牲中生存。我们目前应该选择的道路,是在保持原有阵地的基础上,战略转移,开辟新的市场。具体来说,是保持文曲星在学习设备市场份额的同时,向学习内容服务市场转移。这个过程也注定是痛苦的,就像当年的IBM由设备供应商朝咨询服务提供商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是一支有韧性的团队。需要的是发挥我们在游戏中那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只有愈挫愈奋、不断总结、持续改善,才能终尝甜果。 细节+创意 = 意外的收获

创意始终是活力的源泉。一个缺乏创意的公司生产缺乏创意的产品,同时也让丧失了品牌的认知度。

在做“移动高尔夫”时,我们发现高尔夫要进入一次性纸杯其实很难,一是因为准确度要求高,二是纸杯太容易倒。于是大家纷纷想办法,在遵循比赛规则的前提下,有人想到了用一长一短两块“导轨”包住纸杯,既保证了入杯的准确性,又保证了纸杯不会倒地。

好多产品我们过目难忘。提起超薄手机,人们立刻想到了moto的V3;提起硬盘mp3,人们立刻想到了ipod;提起小红点,人们立刻想到了Thinkpad。

在使用键盘的时候突然要切换去用鼠标其实很不方便。所以在用笔记本时,好多人宁愿使用键盘去定位。当时IBM一个实验室的Selker博士希望创立一种控制光标的方法,让人们不需要像使用鼠标那样在一个大面积的桌面空间上滑动。 小红点诞生后,IBM的行销部门其实很反对,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鼠标的操作模式。但IBM最后还是达成一致,坚持使用了小红点,并命名为“Thinkpoint”。事实证明,这个小红点和“Thinkpad”一样持久畅销。

好多人对文曲星的品牌认知来源于它较快的反应速度。但是我们的产品好像没有坚持这点,同时由于宣传力度的问题,我们的品牌认知度在一步步下滑。

再看看现在的产品,我们一直在做竞品分析,我们一直在骄傲,竞品有的,我们也不缺,甚至他们没有的我们还有。但能让消费者真正记住的东西我们似乎太少了。

我相信我们不是没有创意,只是创意转化为产品中间的过程太难把握,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就像开始我们试验两块“导轨”包住纸杯,也不是很顺利,但我们坚持了这个创新,最后还是成功了。

拿来主义

当年,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物产富饶的天国上朝对西方的小发明不屑一顾,结果造成了百年屈辱史。

我不知道当年的文曲星为什么下滑,但没有响应胡锦涛主席与时俱进的号召肯定是原因之一。如果在我们辉煌的时代,学习下三个代表,保持文曲星的先进性:能始终代表先进技术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保持市场竞争力发展要求。也许没有今天的境况。

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导下,天国上朝终于重新崛起,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还是“移动高尔夫”中的那个夹住纸杯的创意,其实是我们“闪电队”先想到,但“冲击波”马上学会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运用得比我们好,战绩比我们也好。 “好汉不提当年勇”,文曲星现在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以致用,整合我们的优势资源,肯定能找寻到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相逢一笑泯恩仇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也许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死99秒”中,第一次比试,我们的花费时间最多的是由6个女生完成的“移花接木”。当看到246秒的成绩以后,大家都着了急,有人开始埋怨她们。有人提出由男孩来完成,可练了这么长时间,一下要放弃,她们肯定心里不爽。当时还吵了几句,最后换上两个男生,重新开始练习。

当第三次我们顺利完成的时候,大家相拥而笑,刚才的不爽早已抛在脑后,剩下的只有胜利的喜悦。

昨天我们“闪电队”开会总结,有人说,第一次意识到同事之间可以如此亲密无间的相处。

这可能是个悲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在心里为同事竖了一道墙。 但我们还得庆幸,我们终于可以推倒这道毫无来由的墙。

在处理《现代汉语词典》的时候,由于我是第一次处理这么大的文本,所以写的程序考虑得不很周到,造成几次乱码。资讯部的刘姐对我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当时我感觉很难接受,为自己找理由说自己不适合做这种细致的工作。她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就是这句我熟悉的没感觉的话让我意识到,没有什么工作是一开始就适合做的,既然轮到我做了,就应该做好。

有些话确实只有在特定的时候听见才能起到作用,当这个项目结束后,每次看到刘姐,我都朝她感激的微笑。

其实一个团队,上下级之间或者是普通同事之间,在工作时无论怎么严肃,都只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但是大家不要忽视了,共同进退之间,一路相随的,还有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温情。就像拓展中,我们有紧张焦虑,但更有欢声笑语。

结束语

以前最烦写读后感、实习报告之类的东西,因为没有感触去写出感触特痛苦。今天写这个拓展报告也特烦,因为感触太多了,东西太杂了,要整理成东西还真不容易。

软件工程圣经《人月神话》的作者在《没有银弹》中预言:“没有任何技术或管理上的进展,能够独立地许诺十年内使生产率、可靠性或简洁性获得数量级上的进步。”我们通过一次拓展也不可能马上让公司取得数量级的腾飞,但是我们通过拓展得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很多东西,只要将这些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把握现在,就肯定能让金远见在腾飞的起跑线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最后借用食指的诗句表达决战20xx的信念:

我们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们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