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习报告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报告

时光飞速,幼儿园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

在幼儿园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比较成功的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并且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深刻了解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面对的生活是怎样的、该具备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该怎样要求自己及自己又该向怎样的一个层次迈进,等等。我认为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计划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的收获很多。

一、实习目的

(一)初步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学校的四年里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楼阁,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地基,而我的坚实地基则是教育实习所积累的经验。(二)进

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任务的理解。在学校上学的我们早已习惯学校的作息与被别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儿园后,每天的流程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才能很流畅的进行下去,而且,当我站在教育者、老师这一岗位上时,我知道我的责任更重大了,我要带给幼儿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教会他书本上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95%的习惯养成是在5岁之前,幼儿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并不是他学会了多少本领,而是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他今后的入学乃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三)增强热爱幼教工作,热爱幼儿的思想情感,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幼儿园老师”,多少美丽的光环,但它很重,因为她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责任心,所以她必须付出加倍的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一个普通的幼儿园,一个小型班也有十七八个幼儿,面对这么多的幼儿,要做到不落下每一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儿园为每一位幼儿编写了“成长档案”,老师们在填写档案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四)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

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在学校老师只是问你件事应该放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比较合适,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但在幼儿园似乎并不怎么行得通,只有当你了解本班的幼儿,了解他们针对某件事情可能会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适的发展目标,把教育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五)了解当前幼儿教改动态和社会对当前幼儿教育的要求。明确幼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都,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使幼儿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五、实习内容和总结:

(一)观察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半日教学活动内容,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二)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建设,了解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特点及环境对幼儿园教学的作用。(三)观摩幼儿教师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初步了解自己未来的角色与工作状况。(四)观察保育员是如何进行保教工

作的,初步了解保教工作的重要性。(五)了解当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与努力的方向。(六)写出观察日记、见习报告、自己的感想和实习专题总结。

在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中二班。

一是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 1.不要以正规学校教育去要求幼儿,减少幼儿玩和睡的时间。2.教育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心理,以游戏形式对幼儿施以各种教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使生理器官和个性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 3.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活动设计过程。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教育中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而在学前教育中则代表着教育的全部。幼儿园里没有单纯的讲授和课本,一切教育都需要幼儿心理和身体系统的投入,都需要通过活动来完成。例如:活动设计——豉励和引导幼儿玩泥、沙、石、水。泥、沙、石、水在大自然

里随处可见,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材料。幼儿玩这些东西的,比玩价格昂贵的机械玩具,电子玩具对发展各种能力有更积极的意义。1.玩泥:可教幼儿用粘土捏造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动物、小飞机、小手枪、人物塑像等。这些活动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审美内容和模仿大人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2.玩沙:带幼儿到沙滩,在沙堆上打洞,挖开搞建筑,使幼儿认识沙的蔬松性和极好的渗透性,熟知沙的多种用途3.玩石:敲击石块的声响,磨制石器,堆砌假山供欣赏,观察屋檐下水滴石穿的现象,认识石块硬,脆和不易在自然条件下变形的物理性质。4.玩水枪:枪筒里的水在水枪推杆的压力下喷水,放纸船在水面上漂浮,教幼儿初步认识水的浮力。在水放置的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看水的液态、气态、固态的物理性变化。总之,教育是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幼儿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三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和学习我总结出了幼儿教育的三种模式:1启发式。表现为一切活动都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的,唱主角的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随意活动,并可以不受拘束的从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2秩序式。表现为每一东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每一项活动都是

在有秩序的方式下进行的。幼儿有有条不紊的秩序中生活,会感到舒适和安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责任感。 3传统式。在这种模式里,一切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这种传统的习惯和结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并教会幼儿去组织自己的活动和合理的安排时间。

本次认识实习达到了预先的实习目的,完成了实习任务,使学生对幼儿园和幼儿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对专业教育的开展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认识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办学特色和需要。只有抓好各教学阶段的实习,才能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实习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社会活动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关系,让她们对你又爱又怕。所谓爱就是让小朋友都喜欢你,喜欢你组织的活动,怕呢,就是让小朋友听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动。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行为收敛了许多,在

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这对我将来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我认为这次幼儿园实习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工作的概念有了了解,同时对今后要做的工作有了更感性的认识。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去感受成长时的快乐。

见习报告(一)/ew/DDA4309AADBD20D9.html

见习时间:20xx年10月29日 8:45-15:00

见习地点:嘉定清河路幼儿园

见习班级:大一班

见习内容:

(一) 户外活动(8:45-9:00)

环境:整个幼儿园播放着激情洋溢的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的律动带动孩子们的热情。而且,游戏的许多道具都是些废弃的纸板箱、凉席、旧轮胎等。如在玩投掷的游戏中利用喝完的空饮料瓶来盛沙子,作为小朋友们拿在手里的道具。 老师的表现及分析:1)在音乐中,老师会让小朋友们结队自己玩,或者是站在小朋友旁边看着他们玩,并且时不时地给予指导。如在玩小组赛跑时,到达目的地的地方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泡沫,跑到此处的孩子需要把标有自己姓名的细棒插入泡沫内。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跑到了椅子处就想直接跑回去了。这时老师发现了,立即用言语暗示孩子:xxx,你看看人家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棒棒在哪里呢?经老师提醒,小朋友意识到了,也像之前的小朋友们一样,慢慢地把细棒插入泡沫。2)在一些比较剧烈的活动中,老师会适当地问孩子们是否需要擦汗、脱衣服,这表现了老师除了注重幼儿发展身体机能方面的重要性外,还有针对小朋友们对自己身体认知情况的教育。并且,也会给予适当的休息来让小朋友们进行调整,使活动有张有弛。3)在某些活动中,当有个别小朋友没有太大的兴趣或是自信参与到游戏中时,老师会进行个别指导,并用亲切、赞赏、夸张的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融入到活动的乐趣里来,体现了在教育中,老师要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老师必须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儿童的原则。4)户外活动中有许多供孩子选择的项目,如滑板车走迷宫,夺宝奇兵,摘水果,跳跳袋、设置路障等来综合培养小朋友在爬、跳、投掷、滚、追逐、平衡性方面的练习,教师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项目,来促进其身体和各机能良好地发育,培养

协调能力、大小肌肉的发展。有的老师还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如穿越障碍物的游戏,老师就会带头跑在第一个,一边玩的同时嘴里还带有夸张的语言,促进孩子们游戏的热情。同时,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中,老师会告诉小朋友们当跨过这一步的时候,应该怎样,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提高小朋友自我保护意识。

保育员的表现及分析:1)保育员在这一环节中主要任务是观察活动中的孩子是否有意外情况发生或是关注孩子们的体质方面的因素。当有些小朋友满头大汗了,保育员会适时地跟幼儿对话,问问他是否热啦,渴不渴呀,需要脱衣服吗等来询问孩子的身理状况。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保育员还会亲自去摸摸孩子的背部、颈部、额头等来确认孩子的需求。

2)当小朋友们感觉渴了,流汗了,保育员会说,小朋友们感觉热的快去擦擦汗,而并不是保育员自己去帮助孩子来完成。从一定角度来说,这是保育员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以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 孩子的表现及分析:1)户外活动,大部分小朋友们都玩得很尽兴。通常,游戏的形式是以小组或几个小朋友之间进行的共同游戏为主。特别是在小组形式中,孩子们更是玩得疯狂,或大喊或大叫,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小朋友利用肢体语言和口、眼、手等触觉来认知事物的特性,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2)当有小朋友动作相对缓慢或是笨重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不会有什么埋怨。孩子们并不是注重游戏结果,而是注重这个游戏过程。并且热心的孩

子还会告诉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应当怎样做会使动作比较快等的技巧。这说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促进了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可看出小朋友们天真热情,乐于帮助同伴的良好品性。这对他们以后的人格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是极有帮助的。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是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压力,情绪是放松的,户外活动使孩子的情感得以发展。3)当保育员问小朋友们是否感到热或是渴的时候,有些小朋友会给予反应,然后直接走到摆放纸巾的小架子前自己动手擦汗、喝水。而有些孩子是需要保育员跟着他后面转,让保育员来给自己脱衣服等等。从这一方面来看,在幼儿园中,每个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个体差异性,自我感知的成熟也有所区别,即使在同一年龄段同一班级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小朋友们在活动的间隙会选择休息一会儿,调整下自己的状态。这时他们或是选择和旁边的小伙伴一起聊聊天或者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二)做操(9:15-9:20)

转换环节:当户外活动快结束时,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把各自玩的器材收叠起来,放置在一个大箱子里,然后是让小朋友们排队,带入操场,坐下休息。等园内其他班级都陆续整理好器材,坐下休息后,老师们会站在各自班级前面,这时全场的小朋友们站起来,开始跟着老师学海宝儿歌。学儿歌的同时,还伴有背景音乐,让之前剧烈的户外活动平息,给小孩子身心过渡的调节。在学前期的孩子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

教师应当给与一定指导,让其在每个环节中能够有所转换,调节状态。学前教育见习报告

教师的表现:每个班配备两位老师(有的班还会有一位实习生),其中一位老师是正面站在各自班级队伍的最前边,另外一位站在队伍后边,这样前后安排,既可以让小朋友们清晰地看到老师的表情、动作,又方便队伍后边的老师观察整个班级的做操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站在前方的老师在动作、表情方面相对于后方的老师更加准确到位,能够掌控气氛。当广播操结束时,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一个个有次序地把玻璃丝球归还原处,然后再是重新排好队。

孩子的表现及分析:在念儿歌的时侯,每个小朋友手里会配有两个粉色玻璃丝球,跟着老师的样子做。大部分孩子动作和声音都挺洪亮,但是到了正式做操的时候,有些同学的动作就会有所差异,这跟动作协调、大小肌肉发展、乐感、视觉都是有关系的,或者是因为在之前的户外活动中运动量消耗得过大所导致的。当做操结束,小朋友们听从老师的指令,把玻璃丝球放进大塑料桶里,然后再是排队等候老师安排。

(二) 点心(9:25-9:35)

转换环节:老师会带领各自的小朋友进班,随后老师和保育员会让小朋友们进行洗手、上厕所,然后是小朋友自己搬好椅子坐到小桌子前,休息,等候点心。班级每日都会安排两名小朋友作为值日生,来帮助保育员阿姨分发当日的点心。 老师的表现及分析:1)当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班后,会告诉小朋友:等下我们就要吃点心了,要洗手上厕所的小朋

友动作快点??等大部分小朋友都坐在饭桌前了,老师会问今天的值日生是哪个小朋友呀?值日的小朋友就会帮助保育员分发点心。而有些动作慢的孩子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像脱衣服啦,有些孩子比较依赖于老师,需要老师亲自上去摸摸。2)老师除了负责日常的教学活动外,对孩子的身体也是一直放在心上的。因为,在幼儿园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

孩子的表现及分析:1)小朋友们除了洗手之外,还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衣服脱

下,并且挂到班级门口的衣物储存柜里。从这一点看以及之前归还器材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已经有了对幼儿园基本的方位感和秩序感,知道储存柜在哪,吃饭坐在哪一个桌子上等基本的认识。同时,对自己身体的冷热也有一定认识。2)当天的值日生会给班级小朋友们分发点心、碗,并在碗里倒入牛奶。 保育员的表现:进班后,保育员问小朋友是否需要脱衣服、洗手,并帮助小朋友擦汗。保育员在这些语言上的询问从另一方面讲也是在逐渐地培养孩子们讲卫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然后是给小朋友安排点心。

(三) 区角自由活动(9:35-9:45)

转换环节:每个孩子吃东西的速度不同,有的孩子动作快些,吃完了点心就直接去区角进行娱乐了。而有些呢,还在继续吃着饼干,喝着牛奶。

但老师并不因为这些动作慢的小朋友而去催促,而是等他们吃好了再进行区角活动。

老师的表现:1)吃好点心,老师会让他们洗手,洗好手后就让他们自由活动。由于当天气温比较高,阳光很晒,所以当有些小朋友在图书区看书时,老师特意给他们梛动了桌椅,避免阳光刺伤眼睛。2)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活动在各个区角。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单独来到“水墨雅韵”区域,这是个专门画水墨画的区域。老师就给小朋友调好颜料,让小朋友自顾自地画了起来。虽然全班只有这一个小女孩来玩“水墨雅韵”这个区角活动,但老师并没有排斥或是干预她,相反地,老师是耐心地站在女孩子旁边观察了会儿,然后才走开的。这体现了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自发性自愿性,就像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所提倡的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钟,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强调幼儿自由活动,反对班级统一教学,允许幼儿个别学习的观点。并且这个区角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而且对孩子握笔这种精细动作进行了锻炼。3)在这个班级主要是以民族风和陶艺为特色,所以墙壁上多是以贴画为主,而且由于孩子年龄特点,贴画的颜色是以浓、艳为主,更能够符合孩子的兴趣。并且贴画的来源有小朋友自己画的,也有家长收集的,让家长也作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一个渠道。在“民族风”区角,有中国地图、56个民族、万里长城的图片和小朋友各自说的话和自画像贴在了墙上。当时有两位小朋友在“民族风”这一区角娱乐,他们先是用笔在小型的中国地图上延着结构线把中国疆域描边描出来,然后用尺子在相邻的两个省份中测量距离。对

于大班的孩子而言,勾结构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尺上面的刻度认识,是需要掌握一定数学概念的。笔者认为,在这阶段的孩子,家长或教师不需要太注重结果本身,而是要培养小孩子的兴趣。处于大班阶段的孩子无法理解度量单位,但对幼小衔接是有帮助的。4)除了以上三个区角外,还有发现区、美劳区、图书区、幼小衔接区、角色扮演区和建构区。发现区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数的概念,十以内的加减法,老师通过墙上贴的图片,挂的灯笼来启发教学,特别是一个“我破译的电话号码”这一小版块中,小朋友通过加减法以及箭头的指示,来破译一个完整的电话号码。当时,有两位小朋友在玩,他们对数的概念还存在一定困难。这时,其中一位老师过来,给其进行指导,暗示他们看根据连线来排列数字,利用有形的事物来解决数,老师在这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5)在整个区角活动中,两位老师会时不时地用语言来启发小朋友,并且关注着周围所有孩子的行为。他们会对每组小朋友进行关注,问问他们问题啦,让小朋友说说他做的是什么东西啦等等来启发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思维,发展认知,促进想象力。有三个孩子在图书区玩利用吸铁石拼故事剧情的游戏,老师就走过去,请小朋友讲讲发生了什么。刚开始小朋友还摸不着头脑,经过老师暗示,孩子们就活跃了。区角活动是孩子们

自由发挥的时间,老师更多的是给以参考和观察,不会强制给孩子压力和干预。这对孩子的自由发展是很好的。这恰是反映了教育学中倡导的幼儿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的原则。

孩子的表现及分析:

好动、好问、喜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这一环节中,充分显示了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和兴趣。像有些孩子,性情比较安静,就会选择图书区、美劳区,看看书、画画等。还有些喜欢亲身实践的孩子,则更偏重于像穿十字绣啦(比我们成人的十字绣大几十倍),雪花片啦,等等。还有一些则是偏于热闹型的孩子,则会去玩角色扮演游戏,像我待的这个班,就有孩子在玩“我型我秀”。在游戏的同时,孩子们还会有其他的交流,如:聊聊家里的事情,把XX送给他的礼物的样子描绘给另外一位孩子。或者是当两个孩子在进行同一个项目时,其中一个孩子叫另一个孩子等等他,诸如此类。这些如分享、协商、谦让、交换等交往规则对孩子以后适应社会性是有利的。体现了孩子们在玩区角游戏时,彼此的情感和交流是有互动的,通过用表情、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和其他伙伴进行沟通,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而非单一的只是针对这个游戏。并且当其中的伙伴有困难时,他们能够主动帮助,这既增进了孩子的情感发展,也增强了思维能力。有利于面对突发状况时,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初步培养。当老师待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其中的孩子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提问。这也说明老师在孩子心中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

(四)学习活动(9:45-10:25)

转换环节:区角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自觉地把道具放回原处,且整理好桌面。开始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等候老师的安排。

老师的表现及分析:1)老师在区角活动结束前五分钟,会提示孩子们下面要学一样新本领了。于是,孩子们就会把自己正在玩的道具整理好。老师等孩子们都整理好了道具后,问小朋友:大家有没有看见过弯弯的月亮呀?我请你们把自己的椅子排成弯弯的月亮,好不好?老师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把“弯弯的”这词说得特别夸张、语气较重,试图给孩子一定的暗示与启发。刚开始,孩子们还不明白老师的话,桌子只是微微的弧度,后来老师再次强调了“弯弯的”一词,边说边把其中两把椅子作了示范,这下孩子们都明白了,排出来的果然是“弯弯的月亮椅”。在排椅子的这个过程中,老师利用孩子对月亮的想象力和认识来完成椅子的排列。这比单纯地表述弯弯的这个概念更贴合孩子们的认识。反映了在这一年龄段里的孩子,对有形的认识往往要比无形的接受能力更强。2)随后,老师先请一位小朋友站到当中带领大家一起背古诗,这样能够更快速地让孩子们进入状态,调节游戏与学习之间的转换。老师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故意这样问道:今天,我们来学一个新本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呀?在座的孩子们都给以肯定的回答。老师又接着说:在学习新本领前,先让我们来看个故事。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就这样,老师利用电脑、音箱与电视的结合,给大家播放了故事《月亮船》。当老师进行提问,小朋友们都比较积极。引入了月亮船,老师就说和小朋友分享老师在国庆节去过的景点。紧接着就问孩子们想不想看看老师在迪斯尼拍的照片呀?于是,老师拿出了自己在迪斯尼拍的照片,介绍了迪斯尼好玩的项目和夜景,接着又把视野转到了北京,让大家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以及相关的主要景点,随后又是

上海,嘉定,利用照片把上海的东方明珠和喜马拉雅山进行比较,让孩子们从直观的图片中比较两者的高矮。此外,还让孩子们了解了“四个之最”。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

老师还留了一个小任务,希望孩子们回去能够和老师一样,收集自己去过的地方,拿到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正是契合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这一观念。孩子们所获取的知识不应是形而上的,应该从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风土人情为内容作为教学教材,让孩子们去领悟。

(五)吃中饭(11:00-11:45)

转换环节:经过学习活动后,老师就让小朋友们把椅子搬回桌子那边去,接着是休息时间,孩子们洗手、上厕所、穿衣服。

老师的表现:1)等孩子们都围着桌子坐好了,老师请值日生起来帮助保育阿姨分勺子和碗。2)吃饭途中,老师鼓励孩子们要把碗中的食物尽量吃完,小嘴巴要像机器一样的一直动。并且引荐性地给大家介绍萝卜的营养。老师无时无刻地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保育员的表现:1)保育员先给孩子们分好了午餐,然后是问小朋友们是否还要添菜的。2)提醒小朋友吃饭时汤应该和饭菜同时吃,而不是饭后再吃。吃完后保育员提醒孩子们洗手。主要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

孩子的表现:有些孩子吃的比较快,还会适当地与我们交流,而有些,就比较痛苦了。先吃完饭的孩子会先进行自由活动,到区角里进行娱乐,或者就还是坐在饭桌前,看着其他小朋友吃饭。

(六)午睡(12:00-14:30)

转换环节:老师等孩子们都午饭吃好了,就带领他们去操场散步了。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特别是针对小胖墩。进班后,老师提醒孩子们洗手上厕所,自己脱衣服,准备睡觉。

老师的表现:孩子们有快有慢地进行睡前准备工作,当大家都差不多躺下后,老师就放轻脚步,说,看谁先闭上眼睛啊,乖乖地睡觉。并观察是否还有个别小朋友仍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中的。过了半个小时,老师就去开会了。

保育员的表现:午睡前,保育员把窗帘拉好。等老师走后,由保育员负责看管孩子的午睡。到了14:15,保育员拉开窗帘,然后跟孩子们说:该起来啦!于是,孩子们陆续醒来。有些还在深度睡眠中的孩子,保育员会走过去推推他。大多数孩子都已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穿衣服。极个别的孩子还需要保育员的帮助。

孩子的表现:1)在午睡刚开始,有一两个孩子还是睁着眼睛,不想睡觉,入睡的状态比一般孩子晚。相反,到了该起床的时间又醒不过来。

2)孩子醒来后,大都会自觉地自己穿衣服鞋子,有外套的孩子还会去衣物储存柜里拿外套。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就会由其他孩子来帮助。

(七)吃点心14:30-15:00)

转换环节:孩子们陆续起来穿戴、洗漱完毕,就由有值日生给小朋友们倒水,等着保育员给大家分点心。

老师的表现:女孩子长头发的,睡了一觉后就乱了,老师趁孩子吃点心的时候,一个个给女孩子扎小辫。

保育员的表现:给孩子们分点心。

孩子的表现:先吃完点心的孩子会自由活动,或者原地坐着,和其他孩子聊天。 总的来说,在幼儿园的一日教学中,老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并且促进孩子全方面的发展,并且,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不失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老师并不是要求所有儿童都达到同样的水平,而是要求每个孩子在其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除了园内教育,教师还应该注重家校联合的

教育模式,让孩子在家也是一个好娃娃。笔者认为,保育员和教师的沟通还应有待提高,原则上应该是保教结合,保育和教育工作相互渗透、联系,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