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 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 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 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 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 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 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1

5.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7.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8. 外周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他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志支配,但其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9.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植物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功能是唤醒有机体,副交感神经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两者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2.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脑干网状结构调解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3.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自主神经)的调节中枢;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4. 小脑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5. 端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脑。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裂和沟为分界线,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6. 大脑皮层中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7. 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8.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不是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9. 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证明了一般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1. 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3.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反馈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4.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有条件的。

5.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

6.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7.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1)条件反射的抑制;(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可以使正诱导和负诱导,也可以是同时性诱导和继时性诱导);(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2

8. 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

①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映。

②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

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③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④分化抑制: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物,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其他刺激反应会逐渐消失。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

3. 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就是非适宜刺激。

4. 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感觉阈限。二者成反比。

5. 感觉阈限和感觉性都分为绝对和差别。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视差,其英文缩写为j.n.d。

6. 韦伯定律是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确实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I/I。I代表原来的刺激量,△I代表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代表韦伯常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

7. 费希纳定律:S=K㏒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

1. 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若想保持暗适应带上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3.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是感觉后象。

4.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 联觉是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认真看书。

6.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7. 椎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是明视觉器官;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是暗视觉器官。

8. 色光的混合是相加混合,混合的结果是色光更亮;颜料的混合是相减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

9. 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盲通过明度“辨认”颜色,用相同明度的两种颜色就可以监测出色盲,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由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1.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是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范围向低频扩展,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2. 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如果听觉颇老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职业性耳聋就是这样发生的。

3

3. 听觉器官是科蒂氏器官。

4.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5.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6.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

7. 最基本的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

8. 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

1.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绝、温觉、冷觉和痛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2. 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3. 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4. 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他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会引起节律性内脏感觉。

5. 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内脏痛具有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痛觉是最难于适应的。

6. 人们对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差别,其原因是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

7.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8. 知觉的基本特性:

①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

体的特性。

②选择性:把一部分物体作为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

觉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

③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④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解释出来。

1.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2.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3. 距离知觉是判断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对距离的判断可以根据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单眼线索有:①对象的重叠;②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③明暗、阴影;④运动视差、⑤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线索包括:①双眼视轴辐合;②双眼视差(最主要的线索)。

4.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来估计时间。

5. 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可用于调节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6.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

7.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静现象、Φ现象。

8.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9. 错觉一般按照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通道相互作用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

4

1.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 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3. 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

4. 对识记过材料即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5. 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

6. 艾宾浩斯研究结果认为,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7. 表象是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8. 表象的特征:

①直观形象性: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记忆他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

②片段不稳定性

③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正因为这个特性使表象成了

想象的素材。

④概括性:表象出来的形象已经是经过概括了的,它已经丢掉了这个事物的一些次要特征。

这个特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

1.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2.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3. 瞬时记忆的特点:

①形象性: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

道内加以登记的。

②容量很大,保留时间很短:容量为9~20比特,时间却只有1秒左右。

③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

4.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5.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

②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

③短时记忆中即有来自瞬时记忆的材料,又有长时记忆的经验,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④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6.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7. 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②长时记忆的编码有:

(1)语义编码: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

(2)形象编码: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

③长时记忆中存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

④长时记忆的遗忘的原因:

(1)自然的衰退

(2)干扰:1 前摄抑制:是指前对后的干扰;2 倒摄抑制:是指后对前的干扰。 5

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表现为

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

1.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3. 根据思维的形态将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4. 按照探索问题的不同方向,将思维分成:

(1)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沿着把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

5.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将思维分成:

(1)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1.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2.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就越广。

3. 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哪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4.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具有局限性。

5.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6.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若这个影响是正面的、积

极的,则是正迁移;若这个影响是负面的、消极的,则是负迁移。

②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

发。对问题解决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③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

7. 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

①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

②启发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

方法。包括:(1)循环子目标策略;(2)逆向搜索策略;(3)计划简化策略。

1.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2. 言语活动的形式分为:

①内部言语: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②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包括:(1)书面言语;(2)口头言语。口头言语又包

括:1 对话言语 2 独白言语

3.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说话有障碍,但能听懂别人的话、写字、认字—表达性失语症。

4.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理解能力—接受性失语症。

5. 视觉性言语中枢—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失读症。

6. 书写性言语中枢—其他运动技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失写症。

7. 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来源是表象。

6

8. 想象的种类:

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

9. 有意想象分为:

①创造想象:补一句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创造想象。 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 ③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对心理活动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

2. 意识对人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3. 无意识是指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

4. 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Δ波。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5. 四个睡眠阶段之后,机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左右。

6. 生物节律是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7.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睡眠中人人都做梦。若不让做梦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8. 梦的特点有:①不连续性(最主要);②不协调性;③认知的不确定性。

1.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2.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心理过程。

3. 注意的种类有:

①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②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即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4. 注意广度:又叫范围,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一般是7±2。

5. 注意的稳定性是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分散,就是平常所说的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6. 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动摇,是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7. 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8. 注意分散: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9. 注意分散的条件是:

①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非常熟练;

②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③两种活动如果实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

7

1.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叫生物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

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3. 从需要的对象的角度,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

4.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5. 内驱力是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6. 诱因是能引起有机体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7. 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①同一行为可以为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③有些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有些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

④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8.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诱因的作用下,情绪也能起到动机的作用。需要、内驱力、情绪、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

1. 按动机产生的不同需要分为:生理性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和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和兴趣、爱好等)

2. 按是否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3. 按是由内在还是外在需要引起的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4.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5. 兴趣的品质有:①倾向性;②广阔性;③持久性;④兴趣的效能。

6. 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了爱好。

7. 兴趣和爱好都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8. 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的作用人们是往往意识不到的,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1.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有低到高排列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 缺失性需要是指较低层次的需要。它们出现的比较早,力量比较强,它们是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3. 生长需要是指那些较高层次的需要。它们出现的比较晚,在较次层次需要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它们的满足有益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4.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地满足时,自我实现的需要才出现,才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只有少数。

5.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的反映。

6. 表情就是人的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表现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7.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

现象的不同两个方面。

8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①情绪指的是情感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②情绪既可以用于人类,又可以用于动物。情感一般被用来描述具有

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③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8. 情绪、情感的功能:

①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引起生理变化,使有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同时情绪和情感

表达出来后,以便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②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

③组织功能,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④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都有自己的表达模式,即表情。而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

1.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认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强调血液系统和情绪发生的关系。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重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外周理论。

2.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在中枢神经的丘脑。

3.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4.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5. 对情绪情感固有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度量,即情绪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每一个维度的变化都有两极对立的特性,这种两极对立的状态,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6.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有:

①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

②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

③强度:有强和弱。

④紧张度:紧松弛。

7.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任何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其独立的神经生理机

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情绪的基本形式(原始情绪)

是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8. 按情绪状态(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吧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

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9. 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是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9

1.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2.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①准备阶段: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要作出决策。

②执行决定阶段:坚定的执行既定的计划,又克制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动。

3. 意志的品质:

①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

活动目的的品质。

②意志的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③意志的坚韧性: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 ④意志的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

4.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 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5. 人格的特点有:

①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②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稳定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

④功能性: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起作用的

⑤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6. 人格的主要成分: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7.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8.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1.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人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4. 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①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②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③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5. 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能力、才能和天才。

6. 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7.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8.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9.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①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能力类型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 ③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10

10.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的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技能的特点。。

②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1.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2. 气质类型的学说有: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

3. 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这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说。

4. 巴甫洛夫认为两种基本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三个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5. 胆汁质(兴奋型)—强、不平衡

多血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

粘液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

抑郁质(抑制型)—弱

6. 气质的特性:

①感受性和耐受性(两者成反比);②反应的敏捷性;③可塑性;④情绪的兴奋性; ⑤指向性。

7.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①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②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③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

④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式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8.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欣慰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9.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10.性格的组成部分由: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也决定性格的其他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自觉地进行过调节的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的认知活动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各种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

1. 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2. 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3.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理论

4.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有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

5. 卡特尔认为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并根据多年研究找出了16种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11

6. 艾森克找到了三个人格基本维度,即外倾性(E)、神经质(N)和精神质(P)。构成了人格的三维度模型。

7.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人的五因素包括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