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1、            1908年罗斯(美)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麦独孤(英)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1、            奥尔波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2、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3、            本书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4、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5、            勒温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6、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情境有关,还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1、            霍兰德(美)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3、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特里普力特(美)和莫德(德)。

4、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5、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以下特征:

①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②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许多性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6、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文化人类学背景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可能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和途径。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⑴价值中立原则。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⑵系统性原则。系统论中的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手段。

⑶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研究者应该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是:

①制定研究计划时,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研究前应向被试者说明计划的主要部分,征得其同意。

③研究中,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2、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 实验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有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而外在效度较低。

(2)  观察法。①自然观察。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②参与观察。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更加真实;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和唐突感。

(3)  调查法。分为口头调查——访谈,纸笔调查——问卷。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面对面的访谈)和间接访谈(访谈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行,如电话访谈、网络访谈)。问卷法有两个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设计的原则;

(4)  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优点: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大。

6、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没有系统性原则)

7、     档案资料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心理咨询中考察求职者的成长报告,实际上也是档案法的运用。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            心理学理论,包括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生命力所在: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第二节           社会化和自我

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2、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化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新兵入伍。童年期是社会化最好的时期、最佳时期。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4

5、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13-25年。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6、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①家庭②学校③大众传播媒介④参照群体

7、社会化的分类:(1)语言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3)道德社会化。①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②道德情感。(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 。 

     ③道德行为。

 (4)政治社会化。①国家形象阶段②抽象国家观念阶段③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1、     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     社会角色的分类:(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①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如父母角色) 

                                ②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的角色)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

①规定型角色(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军警,公务员)   

 ②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

       (3)按角色的功能,分为

①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             

 ②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如学者、教授)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①自觉角色(演员)

②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3、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社会角色的过程)。

4、     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⑴角色冲突。①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教师又要和学生做朋友,又要权威者角色)。②角色内冲突(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如国家期望提高学生素质,家长和学校要求多做提高升学率的工作)。

⑵角色不清。

⑶角色中断。如当兵复员。

⑷角色失败。如官员渎职下台。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1、     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     詹姆斯区分主我和客我。1890年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

3、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4、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主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5、     自我有五个层面: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6、     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7、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8个月到3岁左右成熟)到社会自我(3岁到13-14岁),最后到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

8、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身份和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9、     身份的特点:①客观性(地位是他人和公众认可的)

②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

③稳定性(出身性别等是终身不变的)

④多重性(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

⑤契约性(身份是社会契约,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应履行).没有社会性这个特点

12、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13、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一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14、詹姆斯提出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15、影响自尊的因素: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一些亲子关系有利于培养高自尊。如慈爱、有兴趣、尊重、给予一定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

②行为表现的反馈(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的活动。)

④根据相似性原理进行社会比较(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1、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2、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的经验②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

3、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作用。

4、     图式的主要作用:①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②影响记忆③影响自我知觉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1、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     印象形成的效应有(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3、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要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4、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5、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6、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如爱屋及乌。

7、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件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8、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四种:

        (1)加法模式——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4)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主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9、印象管理/印象整饰——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10、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 ,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11、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12、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1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我和抬高自我。(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④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

1、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韦纳创立了三维归因模式,从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

(1)内因和外因。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行为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综合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原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3、控制点理论罗特(美)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关于个体对自己生活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4、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都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5、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不出现,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    

(2)折扣原则,凯利提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3)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7、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①特异性信息(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

②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③一致性信息(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可能作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就可能作出内部原因的归因特异性高说明主体只针对某一刺激主体作出反应。

8玛丽为何对小丑笑(1)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发笑的原因归因于刺激客体,即小丑。

                    (2)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发笑的原因归因于行为主体,即玛丽。

                    (3)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发笑的原因归因于情境。

7、     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也就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他人失败倾向于内归因,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10、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1、     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     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                                                ∣

                          ┗————————————————————————┛

3、     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激发个体产生行为)。

(2)指向功能(使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维持与调节(行为)功能。

4、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1、     亲合/合群: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喜欢-爱)。亲合起源于依恋。

2、     亲合的作用: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比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

②获得信息

③减轻心理压力

④避免窘境。

3、     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⑵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⑶出生顺序(在同一家庭里,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4、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5、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主观愿望,它与客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成就动机强,个体的抱负水平就高)。抱负水平与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

6、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目标吸引力大,成就动机就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和无获胜机会的事都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

7、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8、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9、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10、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

(1)社会控制的需求。(控制水平越高,个体优势越大,具有安全感和更多的资源)。   

(2)对无能的恐惧。(无能——自卑感——设法去获得补偿——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11、侵犯行为/侵犯/攻击行为——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有身体伤害、言语伤害。社会评价上有亲社会性质的(比如警察击毙劫匪)、反社会性质的(犯罪)、被认可的伤害行为(父母管教孩子)。

13、侵犯的原因:(1)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洛伦茨提出:侵犯是一种本能。

               (2)挫折-侵犯学说。最初有多拉德提出这一学说。

                    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该学说的要点:      ①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②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③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米勒提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3)社会学习论观点。认为侵犯是习得的。侵犯行为的学校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14、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期望回报的。

15、利他的原因:(1)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社会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2)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1、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2、            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耻与内疚。

3、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

4、            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5、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6、            嫉妒情绪特点①具有针对性②具有持续性③具有对抗性④具有普遍性

7、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8、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9、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1、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            态度的特点:①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不是外显性。

②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对象包括人、事件、观念

③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3、            态度的成分,有认知C情感A行为倾向性B三种(态度的ABC模型)。当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5、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1)价值观更抽象、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2)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6、态度的功能  ⑴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⑵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

⑶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⑷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已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7、凯尔曼(美)提出态度形成阶段的说法包括

① 依从(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是表面的、暂时的,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②     认同(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主动趋同于对象。)

③ 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1、霍夫兰德提出态度转变模型,认为态度的转变包括四个因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①传递者的威信②传递者的立场③说服的意图④说话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①信息差异: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信息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

②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③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信息,效果好。

④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好。)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有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难于转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②人格因素。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4)情境。

①预先警告。如果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②分心。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不能获得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③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应该适中重复。

2、态度转变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提出了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另个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平衡;---,+-+不平衡)

                (2)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提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原因:①逻辑的矛盾

②文化价值冲突

③观念的矛盾

④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①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②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的关系。                      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

4、     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20年代,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和态度强度两个属性)、投射法主题统觉测验TAT用于测量成就动机或一些态度评价,罗夏墨迹测验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断)、行为反应测量法(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      沟通和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1、     沟通——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2、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3、     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4、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的。

5、     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6、     沟通的功能:①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②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③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④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⑤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7、     人际沟通的分类:(1)按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3)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4)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和虚拟沟通。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想象来引导。

8、沟通网络(1)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Y式、全通道式。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2)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特点是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1、     体语即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

2、     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3、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当目光与面部表情出现分离,能表达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不是面部表情。

4、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5、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6、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7、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

8、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⑴公众距离(12-25英尺)——演讲

⑵社交距离(4-12英尺)——商业交往

⑶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交往

⑷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1、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是①个体性②直接性(面对面的交往)③情感性。

2、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四个阶段:①定向阶段

②情感探索阶段

③情感交流阶段

④稳定交往阶段。

3、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4、     自我暴露的程度分为四个水平①情趣爱好方面(饮食习惯、偏好等)

②态度(对他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

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④隐私方面(个体的性经验)

5、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①相互性原则(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②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少于失。

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④平等原则。

6、舒茨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FIRO理论)要点是:

(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崩溃。

(3)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1、     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从低到高的程度分为:亲合—喜欢—爱情。

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 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就高。

② 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年龄、经验的相似。

③ 互补。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但双方的需要、社会角色、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④ 外貌。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

⑤ 才能。有才能的人犯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⑥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的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安德森(美)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令人厌恶。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1、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人际互动在结构上强调角色互动

2、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和竞争。

3、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基本条件是:①目标的一致

②共识与规范

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4、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是:①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

②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或双赢结局。

③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5、     多伊奇提出了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认为: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足球队球员的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比赛)

第七节     社会影响

1、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2、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直的现象。

3、     从众行为的特点是:(1)引起从众的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2)压力可以是个体意识到的,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是没有意识到的,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

                     (3)从众行为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确实自愿的行为。

4、从众的功能:①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②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5、从众的类型:①真从众。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

②权宜从众。外在行为与群体一致,内心却怀疑。

③反从众。内心倾向和群体一致,但外在行为表现与群体主流不一致。

5、     从众行为的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

6、     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越容易发生从众。

②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

③群体规模的影响。在规模临界值3-4人,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

                   (2)个体人格因素。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

②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

                   (3)情境的明确性。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就会减少。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8、阿希的从众研究,76%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的压力,作出了从众的判断。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1、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2、     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使个体工作绩效降低。

3、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①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②观众效应。

4、     扎荣克(美)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就可以作出。

5、     社会惰化/社会逍遥——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俗称“磨洋工”。

6、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1、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     塔尔德(法)提出三个模仿律:下降律(社会下层模仿上层的倾向);几何级数率(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3、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反暗示——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4、     暗示的分类:⑴按信息来源分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

⑵按暗示者的目的分为:有意暗示、无意暗示

⑶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

⑷按暗示效果分为:暗示、反暗示。

5、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于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受暗示。

6、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①双向性(相互感染)

②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震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③接受的迅速性。

7、社会感染的分类:个体间的感染;大众传媒的感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1、     爱情特点:①相异性(异性之间)②成熟性③高级性④生理性⑤利他性

2、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①依恋②利他③亲密

3、     社会交换论,认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①取样与评估②互惠③承诺④制度化

4、     李总结了爱情形式:①浪漫式(一见钟情)

②好朋友式(深情厚谊,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③游戏式(爱情像游戏)

④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⑤实用式

⑥利他式——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5、     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

6、     斯坦伯格的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7、     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

8、     夫妻关系的类型:①爱情型②功利型③平等合作与分工型④建设型(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⑤惰性型⑥失望型⑦一体型

9、     夫妻心理冲突由下列因素引发:①需求不满②价值观念不一致③远离的“自我”④夫妻的性差异

10、   离婚的原因:①结合年龄较低的夫妻

②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

③短时相识就结婚的

④父母离过婚的

⑤有婚前性经验的

⑥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

⑦对性生活不满意的

11、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构成。

12、   家庭的结构要素:①家庭成员的数量②代际层次③夫妻数量

13、   家庭的结构模式:①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②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③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④其他家庭

14、   家庭的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性的功能③生育功能④抚养与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⑥感情交流功能⑦休闲与娱乐功能

15、   家庭生命周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