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知识产权工作总结

全国第一批试点企业工作总结

2014-07-28

公司情况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xx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华为研究开发的产品涵盖了交换、接入、传输、移动通信、智能网、支撑网、接入服务器、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会议电视等主要通信领域,形成了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的业务解决方案。华为产品已经进入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新加坡、韩国、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实现销售额221亿元。目前共有员工22,000余人,其中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研发人员达1万多人,占总人数的46.5%,并以每年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开发的费用。

20xx年知识产权工作成果

作为全国第一批专利试点单位,20xx年是华为专利工作丰收的一年:20xx年华为共申请专利1,199件,与20xx年相比实现了100%的增长。其中发明专利1,003件,列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第一名,与申请量居第一位的国外企业-韩国三星株式会社并驾齐驱,是国内企业申请量首次在数量上与国外企业持平!截止到目前已累计申请国内专利2,600余件、申请PCT160件、申请国外专利144件。20xx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保持住去年良好的申请势头,争取继续突破1,000件。

知识产权工作总结

管理体系

华为知识产权部成立于19xx年,负责公司的专利、商标、版权、域名等工作,隶属于研发体系。目前知识产权部已发展成为拥有近20名专职人员,对公司全球的知识产权事务进行管理。在研发各个业务部,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的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的与专利有关的各种工作。

规章制度

在专利管理中,知识产权部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指导,规范知识产权部员工的工作《专利工作流程与规范》、《专利工作要点》等,并对开发人员提供各种申请指导与模板:《专利申请流程》、《专利申请交底书撰写指导与实例》等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使知识产权部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文档的管理工作有条有序。

同时知识产权部的各项工作者有相应的电子流程:专利申请电子流、情报需求电子流等,还有专利管理数据库、专利检索平台等,强大的公司内部网络支持使知识产权工作得以高效、规范地进行。

知识产权部成立八年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自我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内部机制,为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是按照专利的相关规定,华为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奖励,公司95年制定的《华为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明确规定了对申请专利的员工发放专利申请奖、专利授权奖、专利提案奖。对专利实施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可以不定期获得专利实施奖。19xx年公司的《专利创新鼓励办法》,除了规定了各种奖励外,还将专利申请与员工的绩效考评联系起来,与员工的工资直接挂钩,有效地激励了广大员工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人员培训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华为的所有新员工在上岗之前的公司文化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同时还在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扫荡培训,普及专利知识;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对特别目的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训,使员工在研发工作中时刻注意到有关知识产权问题,避免专利侵权、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专利管理

目前,华为的专利制度已经融入了整个研发的全过程中。知识产权部对开发流程进行全程监控,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开发人员及时将创新技术申请专利,同时加强专利文献的分析和利用。知识产权部介入到预研和产品项目的各个结构化评审点,项目组在项目的概念、计划阶段提交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专利文献的分析和利用、专利申请的计划、对外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由知识产权部进行评审;这一阶段明确了专利主题和责任人,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业务部的总体组和知识产权部的负责人进行完成情况的监控,在市场发布评审点主要对专利申请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如果由于没有进行专利分析而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在团队的绩效考核中纳入专利申请考核这一指标,使部门的主管、领导更加重视专利工作,申请专利不只是个人可以得到奖励,也是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荣辱。

情报检索与分析

知识产权部有专门的检索人员,为研发、市场部门提出的情报需求提供检索服务,为他们提供最快、最全面的情报信息服务。同时为了广大的员工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检索专利,公司已经开发建设了自己的专利检索平台,这样员工可以随时查找到所需的国内、外专利文献。

在专利分析方面,公司的所有新项目的开发,事先都必须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以

提高研究开发起点,缩短开发时间,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充分借鉴别人的专利文献的同时,避免专利侵权;在公司项目合作谈判涉及专利问题时,都会对对方的专利进行检索,确定其申请数量、法律状态、技术参考价值等,防止欺诈;在公司产品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将相关国家的法律制度、相关专利申请情况等信息进行检索,分析,确定海外专利申请策略。

在华为,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已经贯穿于公司产品的研究开发,市场销售,投资合作等的全过程,对公司的决策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华为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仅是华为公司高层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华为知识产权部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知识产权部门领导对华为长期的关心和重视分不开的。明天,华为将依旧以“发展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世界级领先企业”为目标,不负各级领导的众望,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筑建知识产权长期保护,以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上竖起中国民族工业的旗帜!

 

第二篇:我在华为4年工作总结

我在华为4年工作总结(转载) 工作方向 2007-01-22 18:30:59 阅读4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20xx年的中秋,我选择离开了工作4年的华为,这个号称中国通讯企业的老大的公司,这个是自己的企业神话而令业界举目的公司,这个以狼文化作为市场文化,以洋管理武装自己的公司,这个正迈向国际化,号称要做中国走向世界的百年老店的公司,这个令很多人向往和崇尚的公司……我却离开了,心情静下的时候,我想自己也该总结下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毕竟生活要继续,我还得设计好今后自己的职业通道和计划,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在99年底进入公司,这个企业当时在深圳还比较有名气,但是很好笑的时,我这个游荡在深圳人才市场的外来工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名气,因为我已经找了好多天的工作,也面试了好多家公司,心情有些疲惫的时候,我发现它的招聘台前总是人满的很!当时抱着的想法很奇怪,我是个人才,我相信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财富,我肯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在意那些多人的招聘台。 但是事情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自己离开工作了2年的国企,一心来深圳希望有个好企业能受到重用,或者遇上个好老板创造点名气,也就值了。

12月中旬的一天,我至今仍记得这个日子,我好不容易挤了华为的招聘台进去,递上了我手写的简历,简要的说了说我的情况,面试我的那个小伙子看了一遍后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就开始叫另外一个了,我迟疑了,这回又没有戏了,但是我发现他把的简历放在了桌子抽屉里,而很多人的却在桌面上,是否有戏?

离开人才市场我挤上了回下梅林的车,车上人多的很,从上车的人中我发现了很多同类人,都是高抬着头,怀揣着各类红本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小年轻人,各个心中都是充满着激情和期望而又有些无奈的表情,毕竟工作没有着落就暂时无法稳定。

到了下梅林,梅林这个地方人员杂的很,,农民房手牵手的密密麻麻,巷子中穿梭着各类人等,有很多地方脏的不行,但是在这个深圳流油的地方,这个城中村养活了很多当地的土著,也是我这类外来人员驻脚的好地方。因此市场供求吧,总是能租上合适的房子,农民的房子也不愁租不出去。村中有各种小吃点,各种理发美容店、出租光碟、旧家具、回收废品、垃圾……我在村中选了个小摊吃了几个包子,喝了点了面汤,全当中餐了。开始往我亲戚家走。说是家,其实就是临北环路租的一个修理电器的铺面。亲戚来深圳多年,靠自己懂电工会修理的技术开了这家修理铺,结婚生子,以店为家不过分,店里的各种修理设备和配件,少说也快5-6万元了。前店后家,店面虽小,只有20平多些,但店租金却要2400多元,这个价格很令初到深圳的我吃惊。

昂贵的店租和拥挤的店面,我就和亲戚带的徒弟挤在后面的两张床上,他们三口子睡大床(有个小孩),我和小徒弟睡在一个上下铺的床上,这样的日子维持了近一个月。每天早晨就被门外的汽车和自行车声音吵醒,睁开眼看看,却是早的很。

北环路永远是繁忙的,货车来往速度快不说和声音尤其响。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忙碌和吵杂。我自在HW上班后,每天坐车还能看到它,总是很感慨。这是后话了。

说了很多题外话,其实现在想想来深圳的日子真是晃如昨日一般。

就在我投了简历没有几天,一个下午,我刚从科技园的万德莱面试回去,经过北环路桥洞,远远的亲戚就叫上我了:“好消息,一个叫华为的公司叫你下午去科技园面试!”

当时我身上没有BP机,更没有手机,他们没法联系我,看来我又要折回科技园了!

天色已经晚,想必等我去到后他们都下班了,通过114我查到了华为的电话,也找到了人事部门,诚恳的说明情况,接我电话的小姐很礼貌:“X先生,没有关系,明天来都可以,我们在……,坐……车可以到……”交待的很清楚,啊,真不错,我这几次的面试还没有那个人(公司)给我这么好的第一印象呢!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的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就是一个EMS装着的几本红本本和自己手写的简历,当然还有一张已经磨破了的《深圳地图》。据说这张地图曾经给好几个来深圳找工作的人带来好运,他们都是借助它找工作问路,而且都很快找到了工作。哈哈,这当然是有意思的,我也能希望自己有这个好运。从下梅林到科技园没有直达的车,我就徒步走到深圳中心医院旁的车站坐车,一路晃荡,脑海中也不断寻思着他们会问什么问题,心有成竹的时候已经到了科技园北区。科技园好大,下的车站还要走一段路才到达HW的大楼。路上有某著名的电脑公司和生物制药,心中也是感慨,这毕竟是高科技企业啊。进入到大门,我见到几个衣着整齐,打着领带穿着西服,模样威武的人在门口,不时的用对讲机说话,表情严肃,目光有神的样子,不仅让我生畏。而自己的西服在他们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寒气,难道走错地方了?周边却没有任何看似闲杂的人,只有他们在不停的踱步,似乎是门卫,但是这么威严的门卫真的第一回见,(不要笑我,从内地来深看到的保安也就是那样,而这里的确让我心中有点慌张),没法子,门口没有列牌,我只有鼓起勇气问:请问这是华为公司吗?模样威武的一个盯着我看了下,回答道:是的,请问您找谁?啊,把我称呼为您哦,真是感觉不一样,我说明来意后,他拿起了手中的对讲机和里面说了一下,然后嘱咐我在旁边的大会议桌坐下等候,但是表情依然是严肃的。

进入公司后才知道,这些威严的人就是HW号称每年从首都国旗护卫队退伍的战士中选拔出来的保安,原来一个个腰杆笔挺,模样端正啊,后来有机会到办事处工作中还遇到过一个就从国旗护卫队退役下来的战士,成了办事处的司机,这以后我专门再说。

面试接待我的人是个女同胞,穿着得体的工作服,确定我的名字后开始问问题,其实她是人事部门的,问的问题与个人的经历和求职动机有关,然后就是验证确认是否够格。问的很仔细,却有感觉很平易近人。不断的记录着,最后把她记录的东西封在一个信封里面,在外面还额外增加了一个封条,对我说:我这里的面试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要对做第二轮面试,请到蛇口的新时代广场某楼找某某。地址我已经帮你写在信封上门了,这个资料到时候给他即可。可以乘我们公司的免费班车去……我心中真是热乎啊,这个面试简直就是把我视作贵宾般,不错不错。待我站起身准备谢她告别,她看了看表,又说:现在时间不早了,去那里估计他们要休息了,你还是吃了中饭再过去吧。稍等下,我帮你领张面试午餐券,你到公司食堂吃完饭再去。啊,还有午餐供应啊,惊讶的问:免费的吗?是的,免费的。午餐券已经递到我手中了。这的确让我吃惊,不仅对来面试的人的态度好,而且还提供免费车和免费的午餐,这公司好大方,好奇怪啊。 距12点还有时间,我怀着一种奇怪的感觉开始仔细观察起周边的来往的人员,大厅里面除了有类似大堂经理的一个小姐坐着不断接听电话外,就是玻璃屏风隔着的里面的人们不断的穿梭来往,忙碌的样子,而类似于我这样的面试人员也都安静的坐着等候通知,却见有一个背着大大旅行袋的高个子男学生,在一个模样象正式员工的人领着下,也和我一样在面试填表,但是他们似乎对这里很熟悉,听到在说:今天把手续办完,下午就去买垫子,然后一同和我去见部门老大,房子都准备好了,你就直接上班吧。背行李袋子的男生说:好,真是高效……

员工食堂在另外一栋楼,要穿过条马路,一路上我所见到的都是胸扣着块牌子的年轻人,各个都象在学校出来的一样,青春的气息很浓,他们从一个方向上走过来,很多人手里端着份报纸边走边看,女孩子们更多的是手拉手或者吃着零食一路春风,想必那就是食堂了。 进入食堂,才发现是在一个工厂区的一楼,很多桌椅,四周都是售饭的食堂,灯光不是很好,有点昏暗,但是售饭的窗口却是明亮,照着饭菜发出诱人的光,而每个厨工都戴着口罩,突然明白了,这是卫生的做法,我却是头一回见到!找了个窗口,递上餐券,厨工说:来面试的啊,吃什么啊?我能点什么?这些都可以点啊。现在记不清吃了什么,但免费的面试饭菜还挺丰盛的,吃过饭后将餐盘端到一端,有专门的清洁工负责收集餐盘,我又发现有个架子样的里面有很多纸巾供大家抹嘴角的,快出门口的地方有个小店铺,里面的人挺多,都在挑选,商品种类却是齐全:看的、吃的、喝的、抽的、用的、穿的、玩的,简直就是个小型超市,他们挑选好所要的,将自己的工牌在一个小电脑前面刷一下,就可以走了,难道不用掏钱?

疑惑中我产生了看个明白的念头,就选了份报纸走向收银台开始排队,看着前面的人把物品递给收银员,收银员看了看说了个价格,在电脑前迅速的敲了下,买东西的就将工牌往收银机前的感应器前一刷,交易就结束了。

轮到我了,我说我没有工牌咋办?你可以叫现金啊,顺便问下,工牌里面是否有钱啊,收银员疑惑的看着我这个陌生的家伙:是的。 这个公司着实很有它奇怪的地方——我对这个公司更加充满了奇怪的感觉。后来才知道,新员工入职时会照张相片,办理工卡,从第一个月里面扣500元作为工卡的押金,原因是工卡在华为实在太重要了,如果没有,简直就是如香港人没有带身份证一样寸步难行。工卡制作美观且科技含量还挺高,里面有智能芯片,记录了员工的很多信息:姓名、工号、部门、考勤、日常吃饭购物的消费情况,更重要的是门禁功能,公司会定期给员工充值,员工用卡在公司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消费,出入公司的区域只有工卡才能进入,当然研发等保密区域还需要特殊设置。一张工卡真正做到了一卡通,能在华为的所有地方使用,所以往往看到很多人胸前悬挂着自己的工卡,根本不需要带任何现金,就能在华为吃喝玩乐工作了。

当然现在BCY居住的,还需要有房卡,否则进入不了房间,这个功能工卡没有实现。因华为的名气和它员工的高收入,很多餐饮娱乐超市建材等企业都给华为的员工打折,打折依据就是出具本人的工卡。有人戏称这个工卡可以替代银行卡是不足为怪的,华为的同事们的团结和高消费的能力注定了这一切,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所以有离职的同事为了保留工卡,往往谎称自己的工卡遗失,出个证明给部门领导签批,然后花上100元补办一张,这张旧卡就可以留下做纪念了,更重要的是能到餐饮店冒充下打个折,但是如果餐饮店多个心眼,一个电话过去问下这个人是否还在任,接线小姐迅速在网上一查就能露馅:)

深圳12月的天气还是很热,我在等候公司班车的地方看起了报,不时的有人来到候车点,也不时的有车开出,去蛇口新时代的车因要距上班时提前点才开,所以等了很久,这个空隙一个手拎公文包的大哥叫来了司机开门,我们上车,和他攀谈起来,才知道我要去的新时代广场是蛇口最好的写字楼,公司目前市场扩张需要找很多人,他是做测试的,刚刚进入公司不久,却发现工作很充实忙碌,经常要加班……不知我的前景如何,不管也罢,车开了,我迷糊着瞌睡起来……

当我进入蛇口新时代广场时,惊讶于它的洁净和明亮,这栋号称蛇口最好的写字楼位于太子路口临近去蛇口港的路上,面向蛇口海湾,背靠大南山,如果登临大南山,每次都能看到它略带中式风格的楼顶。清脆的电梯铃声将我带上了20多楼(具体不清楚了,好像是25楼),很多房间里面都整齐的摆放着电脑和办公座椅,虽然是办公场所,但是安静的环境让我感觉进入了酒店。

顺着门牌号我找到了人事部门。华为有总的人事部门和各个部门的人事处室,各个部门的人事处负责本部门人员的招聘考核等工作,公司级别的负责总体的人力资源调配。接待我的是位小姐,问明来历后让我稍等,她电话通知另外一个人给我做专业面试,我被带入到一个会议室,很快来了个年轻人,看样子不过30岁,自我介绍说是某部门的,和我探讨下专业方面的东西,人家是自谦了,我打起了12分精神,他的问题比较宽,针对我的经历问到我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自己的看法,自然是好回答,毕竟工作过嘛。

半个多小时吧,他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还年轻,有上进心,我这关过了,接下来你要到干部部见部长。然后把记录的东西同样塞回信封,交给刚刚的那位小姐,引我到另外一个小点的办公室见干部部部长。他坐在房间的一角,正在看笔记本电脑,年龄在40左右,头发都有些白了,见我来后朝我微笑了下示意我坐下,打开信封,很快面试就开始了:你刚来深圳?是的。那住哪儿?下梅林亲戚家。哦,你亲戚自己的房子?不是,他开修理店,自己租了房子。

你简要介绍下来深圳的原因?你有什么特长?……总的记忆最深刻的是他问及我亲戚的联系电话和是否在深圳购买房子。后面知道原因是要找人担保。但是亲戚不是深圳户口,最终还是没有人为我担保。想必专业知识有人问过,人事部门问的东西就是泛泛的。

他问完了,同意是记录着,我开始琢磨,这上面到底记录的是什么啊?进入华为后有机会也面试新员工,终于第一次看清楚了华为的招聘面试的记录,从个人应知、应会、专业知识、可塑性、背景、人际反应能力、实际工作经验等方面考核面试者,分ABCD等或者优秀良好一般差的级别,分层次进行面试,即初试看是否够资格,复试看专业能力和其他深度的情况,尤其看重是否具备可塑性,还有再复试,终试。一般要经过四轮下来才能决定是否录用,现在更加专业化,社会招聘即有工作经验的人会委托第三方进行背景调查,故,如果你想做一个职业人,你无论在什么公司就职都要善始善终,尽心敬业,赢得好口碑,否则第三方的调查结果对你不利,很容易就被咔

嚓掉。还是那位小姐引我去见某总,我惊讶了,招聘一个人的关卡可真多,我这个职位好像很普通啊,咋要见到这么高层的总经理? 心砰砰跳的被带入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某总的办公室在这个大办公室朝里面的一个小房间里面,哇,差点惊呼,某总的办公室真亮堂,明亮的办公桌后面就是蓝色的大海,很多小渔船停泊在海中,一望不见尽头,任何心情不好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刻都会舒畅起来,我瞬的被一种气势给笼罩着,这总是什么人啊?而房间里面正有两个人在交流,一个年长的头发全白了,打着领带,正在说话,一个年轻些的,衣着随便的低着头似乎在想什么。年长的是总吧?

我心道,可是我错了,年长的是个来请示问题的干部,年轻的才是总!如果说前面的面试自我感觉良好话,这轮的面试让我感觉不到自己到底能不能行。某总问问题的方式很特别,眼睛看我一下,然后就低着头看他手中的记录我面试的资料,头也不抬的听,问完就下一个问题,然后继续看我一眼,继续看资料,但是看人的目光却是犀利的!我记得有个问题,应该不是问题:你原来的公司规模不大,你在那里做的工作也还不够多,你能适应我们这吗?我心中一点底都没有,惴惴的,的确,自己这一轮下来似乎被打消了自信,而且看到这个写字楼的豪华与这个企业的大气,有些惶恐的感觉。没有很好的回答,我还是套用了一句行话:我相信我能够学好做好!不知道是咋样走离某总的办公室的,他说了一句,回去等消息吧。回来的路上我继续搭HW的车到科技园,然后换车到下梅林,自上午到下午,面试了整整4轮,我还不知道是否能上这个公司,而心里却开始希望进入这个公司了,不为别的,就为它的大气。

我的好运真的来了!

就在第二天的下午,我正在北环路边的草坪上和亲戚小孩逗玩时,华为的人事部门来电话通知我:你被录用了,明天到医院进行入职前体检,凭体检结果到公司人事部门办理入职手续……

那一刻的兴奋真是难于言表。这毕竟是我来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啊,也是我将近一个月的找工日子中的第一份OFFER!

兴奋之余,亲戚开始忙碌晚餐,为我庆祝,大家都很高兴我能够很快的找到工作,而我却觉得这个日子实在太漫长,相比那些在深圳好几个月都不能找到合适工作的人,我还是很幸运的。

晚上给在远方的女友打电话,告诉她我找到了工作,被一家叫华为的公司录用的好消息,她问:“是不是做电话机的华为?”,“你咋知道啊?”,“我在我们学校见到过有华为的牌子的交换机……就是它啊!那可是个大公司哦,你真的进去了?”,“我真的进去了!不信明天我就用它的信封给你写信!”,“我信我信……”

后来到外派华为办事处的工作期间,两地相思,我用华为的信封给女友寄信,几乎都成了一个信号,她们同事见了就知道是我的来信,那段日子啊,聚少离多,真是无奈的思念。这是很多如我般的年轻人都有的经历,而在华为似乎是所有有GF的同胞都经历过的。原因是华为不允许员工本地化,这样一来,几乎所有人都不可能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一个城市,这以后我再专门说。

到科技园报到的那天,我换上了西服,打上领带,因为人事部门告知新员工都要这样的装束,报到的那天,我到人事部门签署了劳动合同、保证书之类的文件,人事部门让我去办工卡照相,而发现我的这套穿着却是工卡照要求的着装。所以华为所有男同胞的工卡照都是清一色的西装领带,俨然是工作服一样!办理了工卡照,我问人事部门:到哪里上班?告知:不要急,先进行15天的大队培训!大队培训?就是公司文化纪律的培训,你明天开始搬到青青世界办理入住手续,大队培训在那里,你是某营第某期学员了。

摸不着头了,咋成了学员了,不管了,反正进来了,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我将自己的行李,其实就是一个旅行箱子和日用品带到青青世界,青青世界好像是台湾的一个商人投资在深圳南山脚下办的一个集娱乐、休闲、亚热带园林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华为在里面长期租用了一些房间作为教室,在附近的地方租用了一些招待所作为新员工(学员)的住所。大队培训的日子其实就是军训加公司文化、纪律教育于一体的培训日子,纪律要求相当严格,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说,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被拉出来列操跑步喊口号,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学什么?公司的发展史,从一个几万元注册资本的小集体公司发展到xxx亿元的大公司?靠的是什么?学华为“烧不死的鸟是凤凰,狭路相逢勇者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企业文化,讲师都是HW培训中心的专职教

师,还有从各部门抽派的兼职教师,讲公司的市场的案例,讲公司的纪律,讲市场、产品、供应链、财务的知识……每个班有班长和班主任,周边的同事,不,应该叫同学,都是年龄相仿的小年轻,这些都是让我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光。晚上还要进行学习的体会研讨,写学习心得和讲个人体会,做游戏,一天下来,充实不说,累的够呛,简直就是黑色的七月,但是我们这帮年轻人,在脑海里被华为的发展史的光芒所充满着,兴奋着,年轻人的激情在来到年轻而极有朝气的HW被极大的释放出来,充满着蓬勃的朝气,爱国家、爱生活、爱家人,为中国的通讯事业而努力工作,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而努力工作……成了我血液里骚动的因子。

从此,5年多的华为生活开始了……

来个小插曲,今天我的一个同学转发了一封给华为的求职信给我,她说向往这个公司,希望我能够为她推荐。同学毕竟是同学,我和她说过我在华为的若干感受和我自以为是的利弊分析后,她同意试试。我托了一个相熟悉的老同事,将简历转发给他帮推荐,毕竟自己已经离开了华为。今天她给我打电话,兴冲冲的说已经收到华为的面试通知了,希望我能为帮她面试需要注意什么。她的素质很好,在专业知识上肯定不成问题,我就告诉她华为重视人的可塑性,重视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更注重奉献精神和忠诚……明天她去面试,祝她好运能顺利进入自己向往的公司!

再谈谈自己的大队培训,大队培训中我结识了几个同室的同事,其中一个也刚刚来深圳不久,姑且叫他小A吧,另外一个是老乡,在深圳,我们老家有很多人来这找工作,他也是一个人来深圳投靠在亲戚家,原来在关外的一个工厂上班,是美资的,还是华为的供应商,由于他知道HW从来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而且是主动督促供应商去办理货款的结算手续,因此,他认为这个企业相当了不起,所以放弃了美资的主管职位来HW应聘,他后来成了我的一个较好朋友,叫他小S吧。

我们白天被华为的企业文化给笼罩着,知道了公司为何会有神话般的20几岁就成为公司副总裁的人物,知道了公司在国内市场中有杯酒赚百万的拼命,知道了为何有人加班很晚公司大老板给他亲自送来夜宵,知道有研究生在企业工作灯管坏了老板嘱咐人尽快来换修,知道了老板给当年是市场小兵现在却是某高层领导的人每年送一双皮鞋以鼓励他跑市场磨坏了皮鞋的精神,知道了企业留下的精英是市场拼下来的英雄,而不论你曾经是否是多高的职位,知道了市场集体大辞职来面对新的市场需求和管理要求的壮举……我们就在晚上熄灯后开聊,小A和小S一个很能侃一个是内秀型的。

最经典的是一次小A和小S说:你来这是从洋鬼子那投靠到共 产 党,我来这是土八路把枪扛,你是洋买办,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就相信老毛说的,农村包围城市,公司现在走的路线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我相信再过几年我就成为了县委书记,你就会是公司的洋贵族,赚他个百万的,找个小妞过日子,爽啊……他美美的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中,当时HW的股票分红高的吓人,每年制造的百万富翁据说多的很,所以他就开始做起了美梦。而事实上小A后来没有呆到百把万到手就自动撤了,原因是他负责的市场没有做大,连续几个大项目丢掉,搞得考评成D,这就是要走人的标志了,市场无情,人也无情,他就被淘汰了。

我们培训结束后各自被分到要去部门,大家是各个部门招聘进来的,在一起只是培训,具体到哪个部门上班和你应聘的职位有关系。第一天上班心情是激动的,我早早的就来到新时代广场,一楼的大堂有个半人多高的电脑显示屏立在那里,这就是打卡设备,我把自己的工卡朝感应区前一刷,的的一声,屏幕立刻显示了我的大名和上班时间,我第一天上班啊。办公室还没有什么人,但陆续的有人过来,有人手中还拎着早餐和报纸,大家都开始步入自己的办公桌,我陌生的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电脑前说笑着,打开电脑的空隙,摊开报纸议论今天的头条新闻……我找到来应聘时候的人事部,上次带我去面试的姑娘已经来上班了,她正在看《南方都市报》,我报上姓名,说自己来上班报到的。

她看了看我的工卡,哦了一声,某某你好!培训结束了?对。那好,你先坐,等会我领你见部门同事,不巧你们部门领导出差了,估计下周会回来,但部门已经给你指定了导师,导师会协助给你办理相关手续,先看会报纸吧,如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部门领导出差了,我被交给了“导师”——一个看上去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导师,莫非就是我老师,我生生的说“某老师,您好!请多帮忙!”天啊,说完我都红脸了,导师却显得很稳当:不要叫我老师,叫我名字好了,我来领你见下部门的同事,一圈介绍下来,我一个都没有记住,只知道自己在说“请多多关照”,几乎成了小日本!但是每个同事都会起身和我握手,欢迎我的到来。

奇怪的是部门都是年龄相差不多的年轻人,以男同胞居多,和我原来国企里面的老员工占多数相比,我没有发现一个“老”面孔。导师说,我们这个集体成员有10几个人,带领导也不过20人,却负责着公司所有的市场业务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你先来就跟着我熟悉业务,慢慢的上手工作,我也会比较忙,不过有很多流程给你自己看,有问题就来问我。

你的座位在……这就是我的导师,华为公司一个很有特色的岗位,不是岗位,应该是兼职的角色,因为每个导师任职的时间就是新员工来后的试用期期间,如果顺利完成了试用期答辩,导师的任务也就结束了,你就可以顺利的成为一名部门合格的员工了。

导师往往是部门业务骨干,熟悉认同公司的文化和管理,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能够有责任心带领新员工,帮助新员工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才能做导师,公司文件规定没有做过导师的人往往不能提拔为干部,可以说导师制度实际是培养沟通管理能力的基层干部培养池。

我后来也担任了多个新员工的导师工作,自我感觉,就是师父带徒弟,难怪我没有成为LEADER:)而实际导师制度的初衷是带领引导新员工熟悉、认同HW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熟悉公司的制度,做思想沟通工作,而后来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以技能的传帮带了,无形中削弱了导师的真实功能。

我有时在想,为何要设置导师,联系BOSS的经历,我想更多的是军事化的管理熏陶下给BOSS的管理思想造成的,现在我们国家的军队部门不都是有政治指导员之类专门做思想工作的吗?后来才知道公司还有一类专职的“导师”,那就是“老专家”。

我开始跟着导师学习华为的工作,导师交给我一份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让我自学,然后有问题问他。这两本制度是A4纸张打印的,已经很旧了,想必是经常翻阅所致。我分配了一张办公桌,又到秘书那领取了文具——一支签字笔和一本笔记本,还有告示贴、装订器之类的我估计很少能用上,就没有领,文具放在一个很大的柜子里面,由秘书负责管理发放,当事人需要签领即可。

想想我原来呆的国企,买一支笔还要找总经理签批,简直是天壤之别,我怀疑这样领法是否大家都开始乱领了,其实完全是杞人忧天,管理这种文具简直就不用叫做管理,因为这是办公用的,所谓该花的就必须花,华为在这方面是十分大方的,但是我也发现这里打印用的纸张浪费严重,尽管有无纸化办公的号召,但很多人,尤其是领导喜欢将文件表格打印处理看,并签署,可能感觉这才象个领导……

制度也的顺序很奇怪,我见惯了国企如法律条文般的通知、规定,第一次见到这种以“目的、适用范围、定义、流程”等标题写的制度,还很不适应。感觉是西化的东西,而且制度的标题栏目还有如起草者、审阅者之类的角色定义,还有如V1.0,V1.5之类的似乎是软件版本般的用版本等级,更多的是很细,每个看似乎很简单的动作如“归档”都写的很仔细,“归档”需要的动作包括什么什么到什么什么,简直就把这个动作的每个步骤放慢电影一样放出来了,哈哈,这样的制度真不错,看着看着我由衷的感叹。

原来这些文档的拟定都是采用国际有名的跨国公司IBM的那套来起草的,我加入的时候,这个大公司已经在华为推行它的管理制度有年头了,不光在文档规范上,更多的是流程上,几乎都是IBM的影子,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要先僵化,再固化,最后才是优化”,所说的就是指对IBM的全盘照搬,削足适屐,等到大家都习惯了这双鞋子后才开始来看鞋子是否笨重了,是否不好看了咋的,然后才来改鞋子,而开始是不行的。原来如此,看多了自然我就开始模仿着这样写东西了,真的形成了一种风格或者说是规范。你不得不承认洋公司在这方面的过人之处,而管理的基础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模型化,或者说是流水线作业一样,没有很多例外的东西出来,这样的管理就是能省下精力做例外化,做更多的管理优化,这些我是过了很长时间的思索的才感觉自己明白了的。导师忙着他的工作,不停的接听电话,上电脑打字发邮件,还要开不同的会。我的电脑还没有,就只有在他不在工作的时候借用他的电脑看那些很多没有打印出来的制度。

我就象领导一样,习惯看纸面的东西了,而且电脑不常用,感觉生疏的很,虽然自己在大学时候学习过,但对于这个那个的应用软件我除了会打字别的就是上下翻页的看文字。对着电脑看文件还不很适应,而我们都要用电脑办公,心里忐忑的,如果让我来做,我这个电脑都不熟悉的家伙如何能上班啊。此时,我才感觉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不着边际,幸好,幸好,我进来了,我就有机会开始学这些

我不会的东西了。嘿,这世界就是给我们这些没有用的人要创造机会学习发展,而华为给了我这个平台!

导师见我不熟悉电脑,亲自到别的同事那里借来我们需要用到的LOUTS-123/WORDPRO指导。想必大伙没有什么人用过它吧,或者是用过但是现在都换成了MICROSOFT OFFICE了吧,可是这个玩意当初就是我们规定要用的办公软件,我就照着书本开始了学习。 而我们用作个比OFFICE落后很多的软件工作的时候,我还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软件太不好用了,用WORD、EXCEL、POWERPOINT都省力气,但是老板不用这个,因为它来源于IBM.有传闻说,因为公司当初也是用的OFFICE,当初没有舍得买大量的原版软件,于是就很多人开始互相拷,这个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MICROSOFT了,当然,目前在国内大街小巷的盗版遍地都是,可是有上万人在用没有经过注册的东西,MICROSOFT会干吗?所以就来谈了,但是价格谈不好,老板气急了:公司停止用MICROSOFT,改用LOUTS,就不用你,你还能吃了我们?!哼。

这个规定一下来,任何装MICROSOFT的都要改成LOUTS,除非经过特批。而我也就有机会学习和利用LOUTS来工作了,这个规定知道02年才逐渐放松,MICROSOFT才遍地开花,原因是上上下下都反映“LOUTS太不好用了,不符合国际化大公司的办公和交流使用……”然后公司上下开始了一场LOUTS转换成MICROSOFT的文档转换工作,到今天新员工去华为上班,你已经不会发现有人再用LOUTS干活了,老的文档可能还是LOUTS做的,那毕竟是少数。

看文档的时间就清楚了我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时间过的也很快,导师不时的还来问我有什么问题,其实文档中写的都很清楚,只是有些词语有华为特色自己不能看懂,现在想想,真的是要感谢导师的指导,感谢华为给我一个机会能学习,导师后来成了我的好兄长。 说说我的导师吧。他比我年长一些,他是研究生毕业,来公司2年多了,作为部门骨干开展工作,我们除了谈工作还谈对华为的感想,谈自己的目标。就如很多深圳的外来人员一样,很多人因工作忙碌,接触范围有限而在年龄大了的时候都没有谈朋友,后来导师也成了这类人,他每天忙于工作,业余时间还经常加班,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就在宿舍睡觉,根本就没有时间找女朋友,等他父母督促他要带个媳妇回家时他才象热锅上蚂蚁一样开始寻找目标,那时候已经是30出头了,没辙,我还把自己认识的认为合适的老乡拉出来和他见面,终究人家嫌他年龄大了就没有接触下去。

其实在深圳,外面有很多姑娘都希望能嫁给华为工作的小伙子,原因是公司正规,名气大,小伙子收入高、学历高,而且工作稳定,人品一般都很好。

我曾经听说个趣闻,公司一个同事要结婚了,到公司借户口本去办理手续,人家说,你去医院做婚检吧,去就去吧,这一去,做检查的主任大夫就热情起来了:你是华为的?是啊,哦,你不小了哦,不过男同志现这个年龄结婚也挺多的(他30出头)。在华为几年了?4、5年了。你们公司不错的哦,还可以。和你商量个事情好不好?咦?什么事情和我商量?同事吃惊了。

我呢,年龄也大了,过几年也要退休了,现在家里生活都很好,可是有一件事情还让我操心,闺女大了,这年头,都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你看学校毕业工作几年了吧,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你们华为不错,而且你在公司呆了那么久,熟人肯定多,能不能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没有处对象的,帮我闺女介绍下。哦,就这事啊,我同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好办,把你闺女的年龄、学历、长相、要求什么的告诉我,我们部门光棍多着呢……

我相信类似的事情应该都在华为的同事朋友间流传着。因为华为的同事们很多如我导师一样工作久了就把这事情给落下了。今天HW的内部NOTES平台上,有个叫行政服务之窗的NOTES库,是方便内部员工后勤管理宣传使用的一个平台,供大家发布如:物品、车辆、房屋转让、出租、团购物品车票、搭伙租车、寻物、投诉之类的信息,管理的很好,信息众多,尤其是租房转让物品的,分门别类,一看就很清楚,不过发之前就需要专门审核,一些违反国家规定、公司规定的就不能发,我曾经见另外一个大公司就也有个类似的东西,但是没有人管理,任人发布,感觉乱且杂。

开始就是这些内容,后来突然增加了些征友信息,原来公司生活部门发现大龄青年多了,个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这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可是会受影响的,于是开始了这个栏目,慢慢的发布了征友信息,都是外部人员要找HW的小伙的,开始还是文字简介,如合适就邮件联系之类的,后来逐渐有人创新,把各MM靓照公布在上面,这就热闹许多了, 华为内部网络管理和运用的很好,信息安全的也抓的特别

严,内部人员只有工作特别需要的才能申请上INTERNET网络,于是行政之窗就成了大多数人的休息时间爱上的“网”,有了MM们的照片后,大家谈资就开始热烈了,给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带来很多乐趣。

我现在想,华为这么大,如这个NOTES平台成为收费的中介,和外面的中介部门联合起来,无疑会有很多的经济效益。还有一点,除了网上的信息外,生活协会,简称生协还会定期组织各种PARTY,与外部幼儿园、学校、银行等部门联谊,目的不说大伙都知道的啦,据说,往往成功的是做售后服务和研发的小伙子,因为他们擅长技术赚钱,不太擅长交际,所以女孩们就喜欢这样能赚钱又稳当的老公啦,我导师后来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找到了他现在的太太的:)

公司人多,办公点分布在全球各地,这样一来,一个好的联系工具就必须能为公司发展起支撑作用,作为日常工作工具的电脑必不可少。第二天秘书打电话通知导师,我的电脑调拨来了,让我去领。调拨?这个词听的很奇怪,我问导师:是从外面买的新的吗?不是,是从库房调拨来的闲置资产。

原来是旧的,我还以为是新的呢。才记得导师之前帮我上网(公司内部网)申请调拨过电脑,原来公司的资产管理也都实现电子化了,在NOTES平台上有个资产库,所有的资产按编码使用人和状态都做了分类,可以在上面查找申请闲置的资产使用,专门有财务部门维护。不过资产数量实在抬大,查询有点慢,但还是很方便。一般员工都会在到部门时领取一台自己的电脑,属于自己的资产,当然是仅仅使用权了,管理人是自己,离职或者调配资产时发现少了配件可要视情况做不同赔偿的,研发、售后维护等部门个人资产除了电脑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测试开发等价值不菲的资产。

我们到秘书那儿,电脑早已经被封箱内部投递过来了,看来效率还挺高的,秘书让我填写资产使用登记表格,里面有资产编号、资产型号和配置等,关键的是使用人和部门领导的签名,都详细填写了,然后秘书给了我份资产标签,嘱咐我要贴到电脑主机的显著位置上,方便今后盘点。箱子是华为常用的旧的设备包装箱,两大箱子,导师领我去借了投递科的小推车,把电脑搬运到我的座位上,开始拆封,我心里高兴啊,我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电脑啊,原来国企的单位可只有那个高高在上的领导才有电脑,尽管他不会怎么用!打开一看,里面用塑料泡沫板上下左右都垫好了,感情人家投递人员想的周到。

导师麻利的帮我把电脑装好,开机,里面已经有WIN98的操作系统了,然后开始帮我装常用的办公软件,NOTES、

LOUTS-123/WORDPRO/压缩工具、输入法之类的,还有常用的系统ORACLE的MRPII10.7等,他装的迅速,似乎是个IT工程师,我不禁羡慕起来,他边装边说,这个很简单的,你对着IT手册自己就会的啦。

虽然大队培训时候每人发了本IT手册,老师还说常用的IT问题里面都有,包括装常用的软件,可我还没有咋看,后来发现问题就上上面找,真的挺全的,网络问题简单检测、常见IT问题的排除等,这个东西真好,我想公司整体效率的提高和做这种基础化的工作做的细化而且普及有关,否则,这样简单的问题还需要配一个工程师来,岂不是浪费人力资源?后来公司人多起来,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还专门把此类IT维修的工作外包给蓝色快车处理,他们负责全公司的IT问题处理,电脑问题都可以打个电话过去,或者上网提交个请求,而且,设立了IT热线,专门电话接听处理IT问题,服务态度和响应也都不错。

这个内部的系统化的服务,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效率而做的,为保障公司整体日常工作运作而服务的。

导师装完NOTES后告诉我,需要帮我申请ID。奇怪,什么ID,身份证?身份证在我手中啊,你咋会有?笨,是邮箱的验证字,以后你就知道的了,不过这个东西很重要的哦,ID掉了要罚款的啊,第二回听到罚款,工卡掉了要扣款,现在是ID掉了会罚款,什么东西这么重要?第二天,导师对我说:你的ID下来了,今天我来帮你装邮箱。原来NOTES装好后还要单独申请个个人密码才能使用邮箱,我一到公司,不断的听到有人说,给我发邮件,给我发邮件,起初我还以为是发E-MAIL呢,是NOTES邮件。

慢慢习惯用了才知道,这是华为最重要的一个工具了,上班绝对少不了它,因为全球办公已经网络化了,如果没有它,你就无法正常联系,就无法正常工作干瞪眼吧。所以以后如果遇上网络出故障,NOTES邮箱收发不了邮件,安静的办公室立马就有人从座位上跳出来喊:是否网又不通了,找IT,找IT!领导干部平时出差机会比较多,看邮件时间很少,这个时候你发邮件就没有电话效率了,而很多领导都会认真看邮件的,因为这就是处理日常工作的内容。想想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耗去多少人力物力,浪费资源不说,效率还不高,但

是IT技术在华为的运用,公司几乎所有的内部工作都在网上处理,NOTES开始在国内各办人员使用,后来全球化业务了,外籍员工加入,就升级到6.3版本了,是英文化的,这是其中之一,而ORACLEMRPII从10.7版本升级到11I版本,都是为了公司强大做的IT改进,听说现在华为还在做支持多语种的ORACLEERP系统升级,因为公司全球业务多了。

我想:华为在IT上投入的这么多年的人力和物力,目的就是一个,通过IT技术提高内部运作速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可慢慢也发现,大公司虽然平台很好,在内部流程上却是很长,有些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因为流程长而长时间处理不了!

有了电脑上班就方便多了,导师将常用的NOTES数据库链接给我,我就方便的浏览公司的很多文档了。一天中午吃过饭后,我们围绕者新时代旁边的小花园转悠了一圈,权作饭后的散步,回到办公室,看行政之窗中的MM照片和电子公告栏中是否有什么新动态,顺便说下这个电子公告栏,就是公司发布重要通知的一个数据库,所以面向公司的通知都可以在上面看到的,比如哪儿要停电了,今天有什么新病毒要防范啊,今天要作消防演习啊之类的。

下班后秘书或者后走的人会将办公室的灯统一关掉,偌大的办公室就是从窗户中透过来的日光了,显得有些暗,不过不影响我看新闻,见没有什么新闻,我已经开始犯困了,周边的同事陆续的从自己座位下面取出一个用旧的纸箱包好的东西,把纸箱铺开在地上,然后摊开那个东西,哇,原来是个简单的床铺,就开始躺了上去,铺了块毛巾被,很快的悄无声息了,大办公室里面除了偶然有人在敲打键盘外就是睡的深的同事的呼呼声。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午休的!我没有这个床铺,就准备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导师突然到我身边了,敲敲我的肩膀悄声问:你还没买垫子吧?垫子?什么垫子?就是睡觉用的啊,他指了指旁边已经躺下的同事,哦,原来这个是叫垫子,我还以为是床呢。真老土!反正领导还没有回来,你要不先用领导的睡吧,抽空我陪你去买。然后他就办我从领导的座位下抽出那卷东西,摊开在我的座位下,说,睡吧。

嘿嘿,有了这东西,比睡在椅子上舒服多了,我一躺上去,软软的,好像是海绵之类的泡沫板垫在下面,感觉挺不错,由于吃过饭犯困,加上这几天的忙,我很快就也呼呼起来了。这里就来说说这个睡觉的垫子吧。这个睡觉用的简单垫子,可是华为特色,清一色的都是1M宽的泡沫垫子,不用的时候可以卷起来象铺盖一样放在办公桌底下,轻便简单,就是我开始进入华为食堂的那天在小卖部看到的那种。 那怪当时也见到有人从小超市里面买这样的东西,后来发现几乎每个新来的同事都会买一个,中午睡觉的时候铺开,为了干净(其实办公环境很干净,清洁工会每天都来打扫好几回。)有些同事会找几个大的旧纸箱拆开点在垫子底下,或者找那些垫设备的防震泡沫板垫在垫子底下防潮,然后就把办公椅子推进桌子里面,就在自己的办公位下开始休息起来了。这个垫子被外界戏称为垫子文化,上到领导干部,下到普通员工,中午午休都是睡这个。这个由来已久,据说是早期的员工工作忙碌,为了能好好午休而又不打扰别人,在大街上买回来用,后来发现很不错,便宜、不占地方又轻便,逐渐流行开来,很方便了中午休息,但是办事处的员工因为距离住处比较,往往就用不上这个了。

呼呼中我几乎做起梦来,突然一道强烈的光将我眼睛刺激了一下,几乎睁不可眼睛来,用收挡着缓和了下,原来办公室的灯全部被打开了,办公室即刻就亮如白昼了,谁这么坏蛋,捣我美梦,顺目往四周看,同事们陆续坐了起来打哈欠伸懒腰,再一看表,已经是上班时间了,哦,这个亮灯是叫大伙起床的的信号等啊,我懒懒的爬起来,把垫子收拾好,虽然还困,但是要开始上班了,慢慢的办公室又恢复了忙碌,电话声、敲击键盘声、打印机声混合成了一片,没有想到自此以后,我的午休叫醒生物钟就和华为的上班时间保持一致了,到今天还是………

我在看文档的时间中,导师过来说:咱们领导回来了,让你去。啥,领导回来了,我心里突然咯噔了下,有点慌张。虽然这几天和部门同事们开始混脸熟,但是部门没领导在,大家的行为还是比较轻松些的,现在领导来了我莫名的紧张起来。领导其实在我中午午休的时候就回来了,因为我“占据”了他的“床位”,他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呢,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很不好意思,本来想给领导一个好印象的,反而变成了我先入为主。我们的办公室很大,分布着一个大部门的几个小部门,每个部门大多有两到三排的办公位置十几个人,有两个门进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这个新来的兵,然后就是那些比我早来的同事,然后就是部门骨干人员,然后就是部门领导,也就是部门领导坐在最后以一排,这样,领导就能举目一望能发现谁在认真工作,谁是否在怠工了,厉害吧?

虽然各忙各的活,也都不会怠工,也不可能让你怠工,因为华为的工作永远是充满着的,但是没有领导在的时候大伙的心情还是感觉没有被人盯的,想必大伙都有这个经历。所以这几天和导师在一起学习心情还是很愉快的。我来到领导面前,事先导师已经和我介绍过领

导的大名了,就主动说:L经理,您好!我是新来的……,领导估计中午没有休息好,这会好像精神还不是很足,充我点点头,说:来几天感觉咋样?我在跟导师学习呢。好,认真跟导师学,遇到不懂的要多问,对现有的流程要多思考,多提出你认为能改进的建议,不断学习公司的东西,适应公司,以后才能有发展。

哦,我会的。我虽然没有面试过你,但是我在出差的时候已经见过你的简历了,(我一惊,奇怪,他咋见到的?)从你的简历知道你没有在大型企业工作的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要你是因为我们都认为你有潜力,你在以前的工作和这比咋样?这个问题我虽然这几天都在感受,但是还没有真的好好想,于是有点慌不择词:还感觉不出来。这一说,我就明显感觉到领导的眼光有点异样的盯着我一下,心里后悔不迭。

领导毕竟是领导,马上看出了我的慌张,给我下台来了:估计是你还不太适应,慢慢就会发现不同的……天,不知哪根筋出问题了,第一次和领导谈话我就冒虚汗了,说话都结巴了,真丢人!也许是他就是我的直接领导的缘故吧,后来,工作中发现,我的这个领导就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来公司时间比较长,是从市场一线退下来的老员工。

他的工作管理方法经常带有现场办公的感觉,发现问题或者遇上问题的时候就会叫相关的人员到他的座位上开小会讨论,有时候就在他后面的白板上现场写,现场讨论,视情况让我们自己报工作计划,或者他安排任务给我们不同的人员做,大家会畅所欲言,往往头脑风暴一样的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一次讨论或者工作安排下来,集思广益,看到的问题还真多,而且他还会把这个工作列入他的管理日程,如果到期他没有收到类似的反馈邮件,他会来问是否遇到困难了?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很高,从来不把问题拖延到后面。

这种工作方式我感觉挺好,至少让我们都能参与发表意见,知道决策的来由,而HW很多的决定也是在部门、集团的讨论中定下来的,当然,BOSS的决策是否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对外部得宣传都是集团决策,领导都是集团决策意见的总结者,坚决避免一言堂和拍脑袋!有个真实的例子:05年某主管后勤建设的一个高级领导因为为了给新员工安排座位,同意在员工居住的BCY的架空层修建办公区,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公司考虑,我想这在我原来的国企肯定是认为没有错误或者还会被表彰为公司着想的。

但是结果却是因这个工作没有在公司高层内部集团讨论所做的决策,是擅自修改公司整体建设规划的行为,该高层领导面向全公司做书面检讨不说,还被降薪1000元,副职领导也被挨书面检讨和罚款的处罚。从此可以看到与众不同的地方吧。我慢慢的也就适应了领导的叫去谈话的场面,也能顺利的答问了,后来部门换了好几个领导,工作中也遇到与不同领导开会讨论的场面,发现HW的民主讨论的作风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这个时候在我面前有个伤脑筋的问题就是:我这个新员工每月要写的试用期工作总结和应对试用期的转正答辩。

日子过的很快,虽然我还有很多东西待学习,虽然部门的工作比较细,就是那么点活,可上下游接口的部门和人员众多,使用的各种程序也多,我都还没有熟悉。但是在每天接听电话、收发邮件、开会讨论、内部协调的工作中,这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快过去了。

下月初的某一天,我打开邮箱,赫然发现一个标题大致是请导师督促新员工做试用期总结的邮件,这封邮件来自人事部门,再由部门秘书转发的,面向同我那批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格式要求、提交时间、延期提交的处罚都条条清楚的列在邮件中,处罚就是延期转正,这可不能小看,一般在进来时候都会告知试用期是3-6月,然后视表现会有提前转正的情况,那就是月度表现,每个月做一次总结,导师和部门领导会对这个月你的表现进行考评,也分ABCD四等,如果连续都是A就能提前转正了,如果有D就会拖延转正或者终止试用。 如果不能转正,那我就要再去找工作了,一想到找工作的日子,我立马上紧张起来,赶紧找到导师问该如何写,导师笑着说:别紧张,就写下你这个月学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呗。

他说的轻松,而我却不敢马虎。把上班的要看要做的东西做完后,否则上班也写不了,因为一个电话或者一个邮件过来,往往就是一件新的工作或者例外的活来了,所以我得选择下班时间开始静心琢磨该如何写。试用期总结表格涉及得内容还很多,从个人的工作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是导师和领导帮我做的,目的是尽快熟悉和学习业务,然后有个人这个月的工作情况,工作情况要求从劳动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几个方面写,还有就是自我评价,然后就是导师的评价和考评,再有部门领导的评价和考评。

我开始回忆自己的这个月的工作情况,劳动态度嘛,当然是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罗,工作能力嘛,当然就是不错罗,但是我可不能自我吹捧,还得实事求是的谦虚些,所以我就写了有待象导师学习之类的,哈哈套话还是比较好写的,但是工作绩效就麻烦了,什么是绩效,成绩呗,我这个月可是啥成绩都没有就过去了啊,感觉不到自己做了什么,还经常加班,现在想想,原来是例外事项太多,自己的工作都被例外事项所冲击了,那也不得写没有任何绩效吧,否则领导看了说我啥都没有做,我不惨了,想到此,我就开始把自己做的工作和认为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方面给自己带来的例外工作的问题写出来了,否则实在没有别的可写的,毕竟这个月我还在学习中,忐忑的将我的写的总结发给导师审阅,明天不知“他老人家”是否会帮我打个良好啊。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发现还有同事在加班,物业公司的保安不时的来楼道中巡视,因为是晚上,他们要负责关闭电源之类的。第二天导师给我回了邮件,真的给了我个“良好”,嘿嘿,心中窃喜,但是又开始发愁,我这个月好似真的什么都没有做过,为何会给我这个好成绩,是否他有意偏袒我?如是这样,我真的难过,毕竟个人的工作不能靠关系来评价吧,我还是有这么点清高。同时导师也在邮件中说我们抽空沟通下。原来作为导师除了给新员工考评外,还更重要的是对新员工的思想进行引导。

月度沟通是必须的。不久,导师抽空过来和我说:我们做下这个月的考评沟通。他是一个说话很直爽的人,先问我这个月过的感觉如何?我说很忙,感觉工作太没有计划。他笑笑,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工作今后都会这样,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否则真的到时你一个人忙碌起来就要经常加班还做不好了。对公司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我就是感觉工作特别忙,和我原来的规律的工作太大差别了,不知道这个高科技公司为何会这样。

这个的确存在,不过你还是要看清楚的,我们公司现在正在高速发展时期,有些东西还不是很健全,所以不够流程化,等我们的推动流程健全且在各方面都遵循流程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能顺利了,所以我们大量招聘人的原因也是如此……这次的谈话给我的感觉是自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希望很大,心中就被希望激扬起来。

后来我做别人的导师多次,我发现自己也是如此这般的同我们的新员工交流和沟通的,总体方向就是公司在大发展,需要人员的加入和我们的努力改进,为公司也为个人的提高,因为公司的确在高速发展,这个大家有目共睹,而且是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到一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思路。

不过私下里新员工还是会问我:您真的是这么想的吗?(他们也和我一样管我叫您了:))还有的问:我在这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公司真的要做这个工作做十年才会有提升吗?我真的需要把自己变成又专又精的人才吗?更多时候,我会把一篇文章介绍给他看,那就是后来BOSS写的关于华为的红旗还能坚持(扛?打?记不清名字了,意思就是华为还能存在多久),因为我个人理解BOSS写的意思就是警醒让被胜利欢乐充盈着大脑的员工,你们的生存意识和随时不在的生存危机感,不管目前是否胜利了,但是能长久的生存才是真正的不败。企业如此,我想作为个人实际也是如此的。联系新员工的试用期总结,把考核定在每个月一次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吧。

新工作给了我很多新鲜的感觉,试用期的日子里面我学会了自如的使用电脑为工作,学会了如何使用常用的软件,学会了写邮件沟通工作,学会了使用预定电话会议和电视会议,还有用数投,学会了开会讨论解决问题,还学会了如何写会议纪要,这些都是我原来从没有接触过的!说起来还真很搞笑,第一次开部门例会时候,部门领导发了个邮件给部门全体人员,通知大家把自己的月度工作总结和下月计划都写下,准备开会了。我才明白原来不光新员工要写试用期总结啊,老员工也要写每个月的总结和自己下个月的计划。

那次轮到我的导师做会议纪要,他就把我叫过去:小某,你今天来协助我做下会议纪要吧,你先写然后我来审核,不困难吧?我赶紧嗯,会议纪要嘛,有啥困难的,我写过哩。

自己没有往心中去,但是部门又有规定,写会议纪要的人虽然不是组织者,还是会议的准备者,就是要负责将开会所要的资料器具准备齐全,比如预定会议室,通知大家、预定投影仪器等。我不知别的部门如何,反正我所在的部门就一直维持着这么个习惯良好的运作,所以在导师的安排下我这个新手第一次有机会做这些事情了。

会议室问秘书预定就行,但是会议往往会冲突,所以预定还得提前。后来公司开发了一个基于NOTES的会议室预定电子流,哪个会议室有空就能比较清楚的看到,会议室可以容纳多少人、是否有电话会议设施、是否投影仪器、管理员是谁等都标志了,方便我们的会议。我兴冲冲的找部门秘书问某天是否有空的会议室,她说有,然后问我多少人开会,我就把情况向她说,然后她就帮我找投影仪,投影仪我是第一回用,都不知道如何开关,还好导师及时赶到替我解围了,在领导通知的时间前,我们在会议室提前把电脑和投影仪器准备好,就坐等大伙过来开会了。

我问导师:月度例会是咋开的?导师说:等会你就明白了,不过每个人都要发言的,你做好准备把自己这个月的总结和下个月的计划好好说说,就是你写的那些。会议开始了,主持会议的是部门的一个骨干,他把我们同事写的总结和计划汇集在一张表上,这个表按重要性层次分别做了排序,重要的是指明了每个工作的责任人、输出结果、预期完成时间和完成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在投影仪的投影下,白色的墙面就成了自然的屏幕,一道光从投影仪中映入到“屏幕”中,电脑里面的表格就能被大家共享了,坐在会议室宽敞的靠背椅子上,抬头盯着屏幕,有如小时候看电影一样:)不过我不敢怠慢,毕竟我今天是会议的纪要者。在领导的开场白后,每个同事分别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下步的计划,然后大家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表意见,领导会及时的做出要求指明工作的方向或者对问题的解决建议。

我边听边记着,生怕遗漏什么。本子写的满满的,很快就轮到我了,心里敲鼓,虽然在会议前我在导师的安排下写好了计划和总结,但还是有点紧张,幸运的是我这个会议纪要人在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前面的同事和领导都已经讲过一轮了,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自己都感觉自己说话节奏很快,脸还涨红了,领导在一旁为我圆场:小某是刚刚来公司的,这次他来做会议纪要,今后我们多给他这样的机会,好好锻炼下,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好好!台下雷动……事后我知道部门例会需要月月开,就要例行的有人来写会议纪要啊,大家都有工作,咋办,就轮流来写,写多了又和工作冲突所以就没有人愿意写了,当然大伙都高兴有人写会议纪要了。此次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开始给部门专门做会议纪要了,直到有一天领导说,水平过关,才安排下一个同事。做会议纪要本领就是在导师和领导亲自修改指导下多次磨练锻炼出来的,后来我写会议纪要就已经还轻松自如了,一般领导还不用什么修改就能发布。

我当时很奇怪为何一个会议纪要这么被领导看重,慢慢才明白,公司每个部门都要求开例会,领导会把例会上的计划和总结作为自己考核员工的一个依据,计划是否完成啦,完成情况质量如何啦,困难的原因啦,等等,而且这个计划总结完成后会与会议纪要一同发给部门秘书,再由秘书发给更大的领导,作为对中层领导的考核,领导的重视原来如此!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就不奇怪为何当时他要每个字眼的给我扣,每个段落要我重新组织重新写了。感触颇深刻的是领导对我说的:细小的事情,细微的环节都是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不重视这些就不会有人放心给你做大事。后来有本书是说细节决定成败,我翻过,感觉道理和我们领导所说的如出一辙。 如果说写会议纪要给了我锻炼的机会,其实在HW很多时候都会有机会给你锻炼,所以我还是学习到不少自认为比较有用的知识和理念。转眼就快三个月试用期满了,我又收到人事部门的邮件,通知我做转正答辩。嘿嘿,答辩这个词或许大家就在大学做论文的时候会遇到吧,没有想到这个词用到我的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了。导师过来提醒我,转正答辩很重要,过不了的话就会延期试用或者终止试用,你要好好准备下。

咋准备啊?你看邮件里面,具体的要求都写的很清楚,另外不用担心,我会帮你看准备的资料是否充分。啊,难道要写论文吗?我赶紧看邮件,果真这个答辩很隆重和正式,由部门人力资源部的部长任答辩委员会主席,部门指定一个领导、导师、一个骨干员工任答辩委员,针对新员工在试用期的工作和思想进行提问和总结,记录答辩过程,得出考评意见,由答辩小组统一评审出该新员工的试用期成绩和是否转正的意见,后面还有根据答辩成绩确定转正后的工资一项,但那不是答辩委员会做的。不过成绩不好肯定会影响转正成绩的吧,我想,为了那些可爱的MONEY啊,我也要充分准备啊!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将自己试用期的总结写完了,导师悄悄的告诉我:干部部部长和部门领导会问大方向、思想方面的,部门另外一个骨干嘛,好说,他问的问题肯定就是和我们的工作有关的,通过你这几个月的实践,你不会有问题的啦,我呢当然不好为难你的啦……啊导师真好,事先给我了思想垫底。答辩会如期举行,因同期转正的同事有好几个,我们分别被安排了30分钟,在公司的一个会议室举行,

大会议桌中间端坐的是干部部长,然后是我们部门的领导,还有就是导师和另一个骨干同事,部长开始发问了,你用5分钟时间先简单的介绍下你自己。就这,不是面试吧,容易对付。

回答完毕,又来了一个:你在公司的这段时间里,你认为目前公司或者部门有那些地方做的好的和不够好的?容我想想,我觉得给新员工导师制就比较好,很容易让新员工适应公司上手工作。不好的地方嘛,好像还没有发现啊。我的回答引来哈哈的一阵笑声,气氛马上轻松起来,后来的问题就是些工作和对公司的管理的建议和看法了,对公司的看法,我把自己的真实体会说了,我认为它很大气,我能在这样的公司中工作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赶上公司不断变化中对员工的要求……

我的转正答辩就这样结束了,导师后来和我沟通我的转正成绩:良好。我顺利通过了!后来我知道其实这个转正答辩不会为难员工,目的是做一次面对面的总结和沟通,听取新员工对公司的建议和对工作的思考,为领导做些参考,所谓有容乃大是也!而真正在转正答辩中被延期转正或者终止试用的微乎其微,除非你实在是笨的可以!

转正后,我的导师就放手让我工作了,虽然我还是会遇到新问题请教他,但是我工作中的责任已经是自己承担了。其实我的工作很简单,就那么点活,但是和上下游接口的特别多,原来会在一个小企业两个人对面说说就能解决的,在华为却会因为分工细,流程长而变得慢。虽然分工特别细,但是每个环节都很专,因为这也与“做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的企业文化有关。

而且公司是鼓励团队奋斗,所以我认为这也给一些什么都不专的人带来了生存的空间,为何这么说,具体的举个例子吧:我后来去到办事处工作,一个学数学的硕士生做市场,为何他能做市场,我前面说过,华为看重人的可塑性和潜力,所以一看他的文凭是硕士啊,当然大门向他开放,而且学数学的,脑子肯定不笨,在华为的各种流程的熏陶和产品知识的强压下,除了真的是无药可救的傻子外,一个对市场和产品一点不知道的人也能说出点道道来。配合华为狼的团队精神,团队人员各司其职,各怀所长,以其之长克其之弱,往往战无不胜!所以他开始奔赴市场一线做起客户经理来了,在我呆在办事处的几年时间里面,他挖掘了一个客户,说是挖掘是吹捧他了,其实那个客户对华为也有认同的,做国企的关系有些时候还是比私企好做,他就靠这个带有政府色彩的客户“发达”了。

这个客户因为政策的原因会不断有进行设备采购的需求,因为他分工负责和这个客户做攻关,他就在领导面前说,今天客户要扩建了,明天客户要考察了,后天要做个产品宣讲了,然后就忙碌起来,混的相当不错,后来几乎做到了某客户群的主任——华为办事处负责某客户群的领导,仅次于华为办事处大主任的角色。

但据我后来专门给他做过的测算,发现他就是和客户签署了一个几千万元的单,当然其他小合同金额小就不算了,而就是这个合同不停的在他手里炒剩饭样的炒来炒去,一会儿做设备配置的修改,一会儿做更改合同,增减发货,业绩就不断的出来,公司也看到的未来的希望,希望能在这个合同的基础上把客户后来的合同能拿下,所以,说的难听点,他就阴谋得逞了。

你会说一个几千万元的合同啊,一个小公司都不可能有几千万,是的,可一个几千万的合同相当华为的XXX亿元级别的销售额来说算不了什么,而且他是好几年在几千万啊。后来公司更改了销售业绩的激励办法,他实在混不下去只好走人了。这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想他的专长就是会混吧。不过随着公司的发展,后来华为的管理更加严谨和规范化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