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一、马歇尔

(一)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

(二)主要理论

1、偏好的产生

(1)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偏好是给定的。

(2)马歇尔指出,活动产生偏好(需求)。

(3)活动包括生产和消费。

2、行为理论

(1)新古典主义强调功利主义和原子化行动者。

(2)马歇尔认为行为基于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动的认识。

(3)赚钱、工作、消费动机的社会性。

3、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1)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

(2)马歇尔先把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

      组织的四个层面:1)社会层面;2)经济层面;

         3)产业层面;4)单一的公司层面。

(3)组织有效性条件:受雇者担任最合适的工作;最好的机械和其它工具。

(4)强调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二、熊彼特

(一)主要著作:《经济分析史》、《经济发展理论》

1、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定义

    “经济社会学”:是对与经济相关的制度的描述和解释。如政府机构、财产继承、私营企业、习惯性行为。

(2)主张经济学应该欢迎社会学的发展。

(3)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区别是方法论。

2、企业家理论

(1)企业家的功能是创新——促成生产(和劳动)诸因素的新结合。

(2)企业家的特质:

    1)勇敢的领导者

    2)具有创新、抓住本质、抛开琐事、迅速行动能力。

    3)凭借其意志和个人权威来行动。

4)理性与情感的混合。

3、创新理论

创新的类型:

1)产品

2)生产方法

3)材料资源

4)市场、组织

三、卡尔?波兰尼

(一)主要著作: 《伟大的转变》、《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

(二)主要理论

1、嵌入“理论”

(1)中心论点是经济“嵌入”于更大的社会之中。

(2)社会有优先权并控制着经济。

(3)经济行为者是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优越。

2、对功利主义的批评

关心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个人主义社会,如何保持社会团结。

3、经济整合类型

(1)互惠指对称群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交易(如礼品交换)。

(2)再分配指到“中心”和从“中心”的适当交易。

(3)交换涉及市场系统中“诸手”之间的交易(买与卖)。

一、迪尔克姆

(一)主要著作: 《社会分工论》

(二)主要理论

1、工业社会的整合

(1)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2)社会分工对整合的影响

2、集体主义方法论

3、契约的非契约性基础

(1)对自由主义、看不见的手的批评

二、韦伯

(一)主要著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二)主要理论

1、经济行为的概念界定

(1)经济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

(2)行为者参考其他行动者的行为

(3)从传统经济行动到理性经济行动

l  传统经济行动的特征:保守、基于本能、局限于传统习性

理性经济行动的特征:

a、经济行动者有计划地分配他一切可以运用的现有与未来资源;

b、把资源按其重要性分配到不同的可能用途;

c、当经济行动者本身拥有对必要生产工具的支配权时,他能以有计划的生产方式获得利润;

d、当事人可以有计划地通过结社的手段,取得对有限资源的共同支配权。    

      2、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本质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

(2)历史中存在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

(3)近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a、私人的独立生产企业自由占有所有的物质手段,如土地、设备等;

b、市场交易自由;

c、合理技术导致了合理的预测,以及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大规模的机械化;

d、合理而可精确估价的法律;

e、劳动自有,即个人出卖劳动力不是迫于政治、法律义务,二是出于经济考虑;    

f、经济的商业化,即企业股份公司化,促进了资本主义投资与投机。

             

(4)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因素

a、西方历史上特有的基督教新教伦理

b、西方中世纪城市与近代资本主义

l  中世纪城市里市民阶级的出现

l  封建主的要塞和堡垒与经常性的市场

l  封建主以市民为税收来源,市场以市民为主体             

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1)市场经济:

a、以财政预测、家庭预算与企业预算三者之间的明确分野为基础的。

b、经济实体依市场价格确定经济行为。

c、生产者与消费者会始终面临风险。

(2)计划经济:

a、以独裁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指令来确定经济行为取向。

b、提倡实物津贴以取消生产与消费的对立。

4、经济与文化

(1)在某些宗教活动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建立了联系。

(2)所有的社会行动都有明确的意义:意义赋予所有行动一个文化特质。

(3)把理性化作为最重要的整合力量。

(4)悲剧论调:理性化的过程破坏了文化实践。

三、马克思

1、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2、主要理论

(1)剩余价值论

(2)历史唯物主义

(3)疏离理论

四、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l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为代表;

l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帕森斯、斯梅尔瑟和波兰尼为代表;

l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经济社会学时期以怀特、格兰诺维特和扎利泽等人为代表。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

一、经济社会学的概念

1、 英文名是economic sociology

2、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学

(1)“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2)“社会经济学”则是一门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二、经济社会学定义

1、“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量)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瑟,1989:51)。

2、广义与狭义

(1)狭义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2)广义的经济社会学,除上述之外还包括经济组织、经济制度,甚至包括与经济有关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

3、中国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的定义

    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国经济社会学研讨会,1985)

4、总结: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前因和后果的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1)从微观到宏观:个人、组织、产业、国家或地区

(2)从主观到客观:价值、态度、行为取向、行为、制度、结构

(3)从静态到动态:现状、变迁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1994年斯梅尔塞和斯维德伯格:

1、用社会学的视角审视经济,这包括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经济,以及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经济(如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组织理论、进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

2、研究经济的核心问题,如经济系统、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

3、研究公司、组织和工业;

4、研究社会与经济的关系,包括其他制度与经济的关系,如教育制度与经济、宗教制度与经济、福利制度与经济、分配制度与经济,同时也包括性别与经济、种族与经济以及环境与经济等。

(二)1996年布鲁斯:解释市场、价格、公司、供给、生产、工作、交换、财产等经济现象;

(三)1997年格兰诺维特:用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工业组织、商业联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在物品生产和服务中的作用。

(四)20##年美国社会学学会经济社会学分会:

1、宏观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

2、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组织和产业。

4、经济与社会系统、政治系统的关系。

四、新经济社会学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以网络理论、组织理论和文化理论研究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

(二)新旧经济社会学的主要差别

(二)新旧经济社会学的主要差别

(三)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1、行为被社会定位——嵌入

2、制度是建构性的——建构

(四)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个人经济行动、经济产出(结果)和经济制度及三者的关系

(五)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群体

作为一个理论群体的新经济社会学

2:斯美尔塞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比较

五、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的比较

表3:主流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的比较

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

一、柯尔曼其人

(一)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杰出代表

(二)主要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

(三)组织社会学理性选择的多学科研讨会和创办了《理性与社会》多学科杂志

二、理性选择理论的渊源

(一)寻求普遍规律为宗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日益地相互重合。

(二)三门学科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关系

1、社会学:交换理论的发展,霍曼斯?布劳

2、政治学:应用于福利经济学、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的研究。

3、经济学:应用于经济领域外的人力资本、犯罪、家庭等研究

一、理性选择理论

基本假设:

1、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2、特定情景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

3、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4、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类是有目的 的,并受目标指引。

2、人类有一系列等级性的偏好或效用。

3、在选择行动路线时,人类对以下要素进行理性计算:

(1)替代性行为路线的效用参照于偏好等级体系;

(2)在已知效用意义上,每一替代性手段的成本;

(3)效用最大化的最佳方法。

4、社会现象——社会结构、集体决策与集体行为——从根本上来讲,是效用最大化的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

5、从理性选择中产生的社会现象,构成后来理性选择的参数,这体现在个人决策时所要考虑的如下方面:

(1)资源在个人中的分配;

(2)各种行为路线的机会分配;

(3)在某一情境中规范与义务的分配与本质。

二、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

1、功能主义理论解释社会系统行为

2、理性选择理论解释个体行为与社会系统行为的连接

(二)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

         以宏观社会系统作为研究目标,以微观的个体行为作为研究起点,以合理性说明有目的的行为。合理性是理性行为者的行动基础,行为者的行为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通过研究个人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结合如何产生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孕育社会系统行为,实现微观—宏观的联结(丘海雄,1998)

三、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四个关键要素

1、方法论个人主义

2、行为者最优化原理

3、社会优化(帕累托效应)

4、系统均衡

(二)来自社会学的四个关键变量

1、社会资本

2、制度

3、权利的社会来源

4、让渡(即放弃控制而获得效用)

一、组织理论和公司理论

二、组织中的权力

三、恐慌、狂热和“泡沫”

四、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一、“有限理性”论的挑战

二、行动者效用与个人长远和社会整体的不协调

三、“有限自利”的挑战

四、对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批评

一、泰勒狭义理性选择的概念

(一)理性行动是根据既定信仰达到既定目标的工具性行动;

(二)行动者是利己主义的;

(三)诱因的等级序列是有限的;

(四)理性选择理论的适用条件。

1、行动者可作的选择是有限的,即不是多到无从选择,也不是少到无可选择;

2、诱因是清楚和实质性的;

3、行动的选择对个人非常重要;

4、有人曾在类似情境下作出选择,有前车之鉴。

本文提出的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的策略:

(一)接受上述对传统的理性假设的三个方面的批评:

1、改变传统的完全理性的假设。

2、承认人的行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

3、关注制度文化对个人偏好和目的的影响作用。

(二)将理性选择理论“狭义化”或者说“条件化”,清楚和具体地列举理性选择理论可发挥解释效力的条件和时空。

(三)正确处理制度与个人行动选择之间的关系:

1、对个人理性行动选择的研究的目标不是为了刻划个人自私的心理,而是为了考察何种制度可以减少个人搭便车的机会,使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损害他人或社会整体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通过研究个人行动选择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怎样通过行动权力的交换产生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孕育社会系统行为。

3、既定制度结构视为个人行动选择的边界。不同的制度提供不同的行动空间和备选条件,个人选择的分析必须以对制度的把握和理解为前提。

        上述立场可以使理性选择理论更接近现实社会, 更具有解释效力。同时也有助于将源于经济学, 强调个人选择的理性选择理论引入强调制度约制的社会学, 使之“ 社会学化”。此外, 还可以为处理社会学方法论中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 微观与宏观或者行动与结构的连接闯出一条新路。

第四章  交  换  行 

一、交换行为的含义

        个体主义:将每一个进行交换的社会成员看作为个体的、利己的、理性的人,交换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利益最大化是行动的原动力。

    结构主义:注重文化的、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价值的等外在因素对于交换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联系并形成在时间上相对稳定和持续的、且外在于个人的结构。

    个体主义未能考虑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结构主义则过分强调结构的作用,从而忽视了个人的能动性。

二、交换行为的类型

(一)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基于交换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参与程度和形式不同,交换被划分为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两种类型。

(二)互惠、再分配与市场交换

        交换模式划分为互惠、再分配和市场交换三种类型。

波兰尼将经济划分为三种类型: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交换经济。

    “互惠经济”,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力交换的基础,其交换目的是非物质性的、非盈利性的、这种交换制度在原始社会较为常见。

“再分配经济”较常见于政治组织较发达、社会分层较鲜明的社会中,交换形式是“自下往上”和“自上往上”的双重结合。

    “市场交换”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最高目标,交换的过程是以物品和劳动的供求关系为基准。

(三)生产性、协商性、互惠性和普遍性交换

(1)生产性交换,协调各部分力量和联合资源以产生一个共同的福利;

(2)协商性交换,协商产生明确的合同或贸易条件;

(3)互惠性交换,长期的、连续的且通常是默许的利益赠予;

(4)普遍性交换,对某一行动者或者网络和集体成员提供单边利益而从其他 个人或多人处获取回报。

从社会互动的作用来看,交换行为可被分为四种类型:

l   利他型,行动者双方皆以满足对方的利益为目的;

l   利己型,行动者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利益;

l   合作型,行动者双方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实现应以对方利益的实现为条件;

l   冲突型,行动者双方皆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实现己方利益的前提,视彻底危害对方为目的。

一、经济学视野中的交换行为

    古典经济学:理性、成本占收益的计算、利益最大化、完全信息是理论的基石。

    制度经济学:扩大了交换的范围,将制度因素纳入交换分析,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二、人类视野中的交换行为

    非西方社会中经济交换以及生产和消费不是独立的现象,而是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宗教信仰的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行为

    霍曼斯,将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心理学中的刺激、报酬、惩罚、期望等概念引入到交换的社会学研究中。

一、交换中的理性

(一)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

    新韦伯主义提出市场交换不仅是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传统的和情感的行动动机都包含在其中。常常也表现出非经济或非价值理性行动的特征。

(二)作为中介的利益

    新韦伯主义指出利益只是交换行动者为达到种种经济或非经济目的的手段,利益并非是交易的最终目的。

二、交换中的情感

    情感在交换过程中的机制作用可从三个方面分析:交换情景、交换过程和交换结果。

(一)交换情景中的情感

    文化—规范方法指出,社会情景会有与其相匹配的有关何种感情适合以公开方式体验,以及表达这些体验有哪些规范。交换情景能够影响表达情感的规范模式以及与特定交换情景相联系的情感语调。

    结构/关系方法,假设社会地位影响了人们可能会感受到的情感。

(二)交换过程中的情感

    感觉—情报方法,认为感情是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信号。

    社会认知方法,情感调节着交换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认知因素。

(三)交换结果中的情感

    社会—归因方法,对于自身、他人和情形产生的赞扬或贬抑的归因可能对行动者有情感的影响。特定的情感随着结果和归因目标的性质而变化。

    社会—形成方法,将情感视为社会整合的因素,通过这一过程关系和集体形成并保持突出。

一、交换行为与社会规范

    考夫曼和斯特恩认为,规范“存在于所有的交换行为中,规范提供了对于他人行为的合理期盼,人们能够预测他人的行为,为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一)去中心化规范

(二)支配性规范

(三)合作性规范

二、交换行为与网络结构

    网络交换理论将交换行为和网络理论结合起来,指出交换行为受到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

一、礼品经济、互惠与人情

二、交换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三、交换中的社会困境与搭便车行为

第五章  市   

一、市场、市场主体与市场规则

(一)市场

    市场是用货币交换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某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Fligstein,1996)。狭义的市场是指有形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所谓无形市场,是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靠广告、中间商以及其他交易形式寻找货源或买主,沟通买卖双方,以促成交易。

(二)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市场的客体是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性机构。

(三)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是有关机构(政府、立法机构、行业协会等)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制定或沿袭下来的,由法律、法规、制度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市场规则包括:

(1)市场进入规则。是市场的进入需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的条件。

(2)市场竞争规则。是保证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行为准则。

(3)市场交易规则。是关于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二、市场类型

以垄断程度区分:

1、完全竞争市场

(1)有数量极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且买方对卖方没有特别的选择。

(3)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

(4)买者和卖者完全掌握着产品和价格的信息。

如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

3、不完全竞争市场

    数目很多,存在着竞争;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交易双方有充分的信息。如一般日用工业品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只有为数不多的卖者。寡头垄断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默契,如石油。

三、市场体系

(一)定义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商品市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

(二)特征

1、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相互制约、依赖、促进。

2、市场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市场

二、边际主义革命和市场现代概念的创立

三、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

四、凯恩斯对市场规则的批判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

韦伯:

?       市场上的价格是经济斗争的结果。以竞争开始,以交易结束。

?       市场从纯粹非理性的传统经济行动发展到理性的经济行动过程中的作用。

?       理性市场的特征:

Ø  (1)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能自由转让与移动;

Ø  (2)没有对市场贸易的非理性限制;

Ø  (3)规定明确、可计算法律。

二、市场社会学分析的复活

市场管理的根本消除,重商主义创造了国内市场。

三、经济社会学的整合

(一)市场的传统分析

(二)市场的现代分析

1、市场—结构

(1)互动的市场

怀特的市场定义是:市场由许多互相关注的物品生产者集团组成的。从买方一边来的压力创造了一面镜子,正是在这面镜子中生产者看到了自己。

(2)网络的市场

贝克尔提出“作为网络的市场”理论。

(3)结构的市场

斯维德伯格把市场作为社会结构来考察。认为社会结构式代理行动者之间的一种互动。

(4)文化的市场

泽利泽尔强调价值观念在市场的重要性。

(5)国家的市场

国家在建构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参与者利用国家去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位置,避开市场领域的竞争。通过操纵财产权利,国家可以影响市场运行的方式。

2、市场—制度

    伯恩斯强调市场的社会秩序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包括法律与规范、社会关系与角色规则。市场制度影响价格形成和交易量以及市场的稳定性。

3、市场—政治

1、弗林格斯塔的市场政治学维度:

(1)市场的形成作为国家构建的一部分。

(2)市场内的过程反映了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控制市场的公司之间的权力斗争。

2、弗林格斯塔的主要观点:

1)国家制定了产权原则、管理结构和交换规则,为公司组织、竞争、交换和合作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经济运行条件。

2)对市场干预的可能性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情景特征以及国家的制度历史。

3)可以从直接干预和规则制定的区别角度来甄别国家干预市场的能力和程度。

4、市场—组织

    组织中的市场和市场组织。市场是被组织的,尤其是生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市场是由具有理性、具有行动和协调的原则与机制、具有规则、具有评价和奖惩制度的行动者构成。

    组织是市场,市场主体在组织中关心市场,特别是内部的劳动力市场。

第六章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一、区域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范式:

 1、集权主义;

 2、现代化理论;

 3、新制度主义

一、市场转型理论

 1、波兰尼的定义,转型经济是市场分配体制替代政府官员的计划分配的过程。

 2、倪志伟市场转型的三个基本命题:

(1)市场权力命题。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型会引发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直接生产者而不利于再分配者。

(2)市场刺激命题。市场对直接生产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教育可获更高的回报。

(3)市场机会命题。转型会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新的机会结构。企业家比官员有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

(4)补充:阶段论和局部论

3、市场过度理论

(1)市场和不平等的U型趋势

  1)不平等最初下降的原因

  2)此后不平等又为何上升

(2)干部和市场

(3)由市场产生的不平等的动力

  1)再分配整合经济中的局部的市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资本主义导向经济

结论:

     只有在局部市场中,市场才起到平等的作用。市场渗透越深入,它就越成为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来源。

二、市场转型的文化网络视野

     东亚经济灵活适应世界市场变迁的能力主要在于企业集团之间的内部链接纽带,日本商社(keiretsu)的共同股份制模式;纵向一体化的韩国财团的家庭所有制联系;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那种超越网络中组织边界的致密联系。

三、市场转型的政治视野

     转型时期,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同样重要。有三种政治市场类型:

(一)(利益群体)讨价还价型

(二)(官员)权力延续型

(三)(民主)选举型

四、市场转型的新制度主义视野

(一)制度主义的思想传统

(二)新制度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1、新制度主义范式的假设

    中心观点:行动者认为民俗、文化信仰、社会规范、网络、市场结构、正是组织及国家所形成的机会结构并从中追求自身利益。

   2、地方法团主义

    地方法团主义关注经济动力机制及制度效应。

第七章  企业与产业组织

一、企业的产生

    科斯,《企业的性质》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市场的运行具有成本,如果由权威领导组织支配资源,可以节约一部分市场运作成本。

    威廉姆森,强调资产专用性因素是企业产生的重要原因。

行动者角度,创建企业的行动者既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结构中获得资源,同时也受到既定的社会结构的限制。

    企业家所拥有的个人网络对企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体系影响着人们对创业的评价和选择策略,最终影响着企业的创立过程与发展路径。

二、企业的组织形态

    钱德勒,古典企业是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的企业,现代企业是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的企业。

    U型结构,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投入或者产出职能分成若干个部门,如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各部门的决策权力相当有限,高阶层的管理人员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

    M型结构则是依据产品或者地域设立的半独立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下设职能部门来协调生产和分配。

    E型结构,由客户、资源供应商、生产企业、投资组织、行业协会、政府管制机构等各方面组成的协作群体,类似于一个生物群落,建立在“共同进化”基础上,成员各自贡献之间的互补性是群体“进化”的动力。

表7-1 不同组织形态的比较

三、企业的市场性与社会性

    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与市场和私利密切关联。

    企业作为众多人员集中的社会组织,具有社会性的一面。

一、群体动力与成员关系

二、公司控制与治理问题

三、企业间关系

表7-2 市场、企业与网络结构特征比较

一、产业组织

    企业通过生产集中化和专业化、协作与联合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组织的计量研究,“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市场结构(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以及供给者纵向一体化的程度等等)决定行为(包括价格、研究与开发、投资、广告等等),行为产生市场绩效(效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率、产品多样性、创新率、利润和分配)。

    经济社会学认为,嵌入于特定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企业间协作可以为企业之间的互动提供可预见性,从而增强合作与信任,避免机会主义行为。

二、产业区域

    产业区域,指聚集在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和产业优势。

    产业区域的形成取决于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分工程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等诸多因素。

三、比较研究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比较的角度对各个国家的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钱德勒,“美国竞争性资本主义”、“英国个人资本主义”和“德国合作式管理资本主义”,职业管理阶层是三国不同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