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工作总结

测量员个人工作总结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测量人员,我们本着实际求实、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20xx年在溪落渡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工程我标段测量工作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以利来年更好开展工作。

测量之前,应熟悉图纸、编制测量方案、针对特定构造物和道路路线编一套测量程序,以利测量工作。

导线的测量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导线点、水准点的交接

施工放样是在施工承包合同生效后按设计图纸进行的,施工放样前,测量人员应全面的熟悉设计文件及监理细则,接受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单位交给的导线桩、水准点和设计院逐桩坐标资料及其他桩志。在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设计单位按照图纸资料在现场直接向承包人交桩。若发现连续两个以上控制桩点丢失、损坏时,应要求设计单位补定。承包人在接到设计单位发出的桩位图及坐标、标高等数据并现场交桩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一般14天)自己进行复核检测,检测过程中应进行旁站监理。如果没有错误且精度符合设计及施工的要求,应书面表示正式接受桩位,并负责以后的维护和使用。如承包人对任一测量标志及数据持有异议时,应由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表格,列出认为有错误的桩点位置和修正数据。承包人的复核检测成果应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在监理工程师确认以前,不得作为控制点使用。

交桩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行中应避免出现任何可能给工程造成的差错。测量人员应及时对新桩点时行复测,用附合导线法与相邻标段联测两个点,看是否满足二级导线相关的技术要求。我标段导线点从DD13~DD30,复测时从DD11测到DD32,复测结果满足要求,可以使用。导线点往往不能满足测量需求,离道路中线较远且彰碍物较多,所以必须增设支导点(增设支导点见附表),在选点的时候,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

相邻两点间互相通视,便于测量。

导线点设置在平坦,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面设置。便于架设仪器。 导线的边长要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

新点选取后,在地面上做好标记,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入石桩或混凝土桩,刻凿十字作为标志,通过两个已知点测出该点的角度距离和高差,并闭合到另一个导线点。利用正倒镜的测法,算出平差,再确定该点的坐标,做好成果记录。以保证所移交的控制桩、点资料的正确。

控制网点的加密

设计单位提交的导线点、水准点是设计阶段为满足设计要求建立的,并不能完全保证施工现场测量施样的需要,且其中有些桩点在施工过程中会被覆盖、破坏而消失。因此,在开工前,测量人员开展好加密控制网点的工作,以保证路线及构造物各部位都能准确定位及施工过程个别桩位丢失后也能有足够的精度恢复桩位。测量人员正式接受导线点、水准点桩位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立即开展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加密控制网点的埋桩、测量、建网和计算由测量人独立完成。完成此项工作的人员要有合格的资历和工作经验,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检验标定,符合精度要求。拟定加密控制网点测设方安案。测量人完成加密控制网点工作后,应书面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报告和计算资料。监

理工程师复核检测结果进行审核,认为准确无误,精度符合要求后,可以使用。

施工放样复核

测量人员应按设计要求将公路线路、构造物的位置及高程正确地定到地面上。为防止施工放样测量发生错误,给工程带来损失,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已完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以开始做具体分项工程的施工放样工作。在测量放样开始前,测量人应提交一份测量放样计划方案,测量放样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旁站,以保证施工放样方法及测读无误。放样测量的报检表和原始记录应在施工开始前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首先,编制测量方案,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均要按批准的方案实施,且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请监理人员复核。

 

第二篇:测量员-单选

一、选择(10分、单项2分)

1、某多边形内角和为1260°,那么此多边形为(D)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2、视距测量中,上丝读数为3.076m,中丝读数为2.826m,则距离为(B)

A、25m B、50m C、75m D、100m

3、采用DS3水准仪进行三等以下水准控制测量,水准管轴与视准轴的夹角不得大于(C)

A、12″ B、15″ C、20″ D、24″

4、采用J2级仪器进行四等导线测量,角度测回数为(C)

A、2次 B、4次 C、6次 D、8次

5、已知A(161.59,102.386)与B(288.36,136.41)的坐标值,其αab的坐标方位角与反坐标方位角分别在(C)象限

A、2、4象限 B、4、2象限 C、1、3象限 D、3、1象限

单项选择题

01、A点的高斯坐标为 112240m, 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02、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03、目镜调焦的目的是( A )。

A 看清十字丝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

04、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05、已知A点高程 =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 =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0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70° B -90°~90° C 0°~360° D -180°~180°

07、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 =136.46m±0.015m, =960.76m±0.025m,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C )。

A 精度高 B 精度相同

C 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08、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5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D )。

A 253°50′36″ B 196°09′24″ C -16°09′24″ D 343°50′36″ 09、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10、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 )的影响。

A 视差 B 视准轴误差

C 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1、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 D )。

A 等高距越大 B 地面坡度越陡 C 等高距越小 D 地面坡度越缓

12、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A 点号与坐标 B 点号与高程

C 坐标与高程 D 高程与方向

13、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A)。

A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 B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C 水平角与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14、沉降观测宜采用(C)方法。

A 三角高程测量 B 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C 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

15、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里程比例尺( D )

A 小一倍 B 小10倍 C 大一倍 D 大10~20倍

16、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 B 50km C 25km D 10km

17、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A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18、物镜调焦的目的是使( C )。

A 物像清晰 B 十字丝分划板清晰 C 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19、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 C )。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20、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D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分划

21、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A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22、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 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

23、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 测量水平距离 B 测量水平角

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 测量竖直角

24、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是( C )

A 坐标增量闭合差 B 导线全长闭合差 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5、按照1/2基本等高距加密的等高线是( C )。

A 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26、山脊线也称( D )。

A 示坡线 B 集水线 C 山谷线 D分水线

27、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28、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A)。

A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 B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C 水平角与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29、沉降观测宜采用(C)方法。

A 三角高程测量 B 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C 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

30、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里程比例尺( D )

A 小一倍 B 小10倍 C 大一倍 D 大10~20倍

3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

A、180° B、0 ° C、90° D、270°

3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5 m B、0.1 mm C、5 cm D、50 cm

3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高差测量 B、距离测量 C、导线测量 D、角度测量

3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D )。

A、220° B、40° C、南西50° D、南西40°

35、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C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算术平均值 D、中间值

36、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 )。

A、总为0 B、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37、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 B )表达的。

A、直角坐标 B、经纬度 C、距离和方位角 D、高程

38、危险圆出现在( A )中。

A、后方交会 B、前方交会 C、侧方交会 D、任何一种交会定点

39、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A )

A、测水平角 B、测高差 C、测气压 D、测垂直角

4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B )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 B、大地水准面 C、任意水准面 D、赤道面

41、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D )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42、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

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43、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44、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D )

A、坐标正算; B、导线计算; C、前方交会; D、坐标反算

45、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相关参数将其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是( B )

A、导线测量; B、测设; C、图根控制测量; D、采区测量; 46、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 、1 m B、1 cm C、10 cm D、0.1 mm

47、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60°,则其象限角为( C )。

A、20° B、160° C、南东20° D、南西110°

48、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B )。

A、中误差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

49、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 )。

A、点的坐标 B、水平角 C、垂直角 D、视距

50、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B )。

A、法线 B、铅垂线 C、经线 D、任意直线

5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

A、反号平均分配 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 C、任意分配 D、分配给最大角

52、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D )。

A、导线测量 B、侧方交会 C、后方交会 D、前方交会

5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C )。

A、偶然性 B、统计性 C、累积性 D、抵偿性

54、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 )。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B、随起算面变化 C、总等于绝对高程 D、无法确定

55、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 为( C )米。

A、-0.938 B、-0.466 C、0.466 D、0.938

56、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

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A )。

A、±4.5" B、±4.0" C、±5.6" D、±6.3"

57、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D )。

A、45° B、315° C、225° D、135°

58、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D )。

A、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59、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B )。

A、等高线平距 B、等高距 C、基本等高距 D、等高线间隔

60、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的是( A )。

A、7″和15″级两种 B、30″和60″级两种 C、导线 D、15″和30″级两种

61、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图上6.8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B )

A、6.82米 B、68.2米 C、682米 D、6.82厘米

62、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行绘图的工作通常称为( D )

A、控制测量 B、水准测量 C、导线测量 D、碎部测量

63、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 )

A、高 B、低 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无法确定

64、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 B )来表示的。

A、高程值 B、等高线 C、任意直线 D、地貌符号

65、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22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737,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为( D )。

A、1.226m B、1.737 C、0.511m D、-0.511m

66、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D )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67、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 C )。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68、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1o12′18",盘右读数为278o45′54"。则该仪器的指标差为( B )

A、54" B、-54" C、6" D、-6"

69、某地位于东经130度40分30秒,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B )度

A、130 B、129 C、132 D、128

70、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 A )。

A、坐标正算 B、坐标反算 C、导线计算 D、水准计算

71、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 A )。

A、后方交会 B、前方交会 C、侧方交会 D、无法确定

72、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 A )

A、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

B、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

C、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

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73、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D )。

A、对中 读数? 瞄准 ? 整平 ?

B、整平 精平? 读数 ? 瞄准 ?

C、粗平 读数? 瞄准 ? 精平 ?

D、粗平 读数? 精平 ? 瞄准 ?

74、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B )。

A、30° B、330° C、150° D、210°

75.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

A、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B、平均分配 C、随意分配 D、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76. 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 D )。

A、相对高程 B、高差 C、高度 D、绝对高程

77. 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C )。

A 、10″ B、 30″ C、17.3″ D 、5.78″

78.下面哪个算式是表示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所得出的水平距离( C )。

A、KS B、 C、 D、

79.下面关于铅垂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铅垂线总是垂直于大地水准面 B、铅垂线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B、铅垂线总是互相平行 C、铅垂线就是椭球的法线

80 水平角测量通常采用测回法进行,取符合限差要求的上下单测回平均值作为最终角度测量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的误差是( C )。

A、对中误差 B、整平误差 C、视准误差 D、读数误差

81、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 )。

A、1.62cm B、3.24 cm C、6.48 cm D、16.2 cm

82、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B )。

A、水平角测量 B、水准测量 C、垂直角测量 D、三角高程测量

83、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C )。

A、中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相对误差

84、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85、腰线标定的任务是( A )

A、保证巷道具有正确的坡度 B、保证巷道掘进方向的正确

C、满足采区控制需要 D、在两井定向中应用

86、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C )。

A、任意距离均可 B、倾斜距离 C、水平距离 D、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87、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 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88.矿井工业广场井筒附近布设的平面控制点称为( C )。

A、导线点 B、三角点 C、近井点 D、井口水准基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