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脉络、路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而思路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事实上,文章的思路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之内各个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从中考高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是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解题思路与技巧

考试命题常常这样出题: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通过考查文段的层次、句子的层次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思路;通过补充或删减多余的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

解题方法:⑴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⑵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等。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应该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体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应该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要点。⑶注意语言标志。很多文章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另外还可以看标点。⑷注意找出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文章中还有一些过渡句、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答题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

考题回放

一、“把握文章思路”类

<一>直接分析、梳理思路型。开门见山,直击考点(共3题):

1、08湖北卷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2、08重庆卷15.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3、06重庆卷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二>内容、思路结合分析型。归纳内容要先理清整体思路(共6题选三):

4、08安徽卷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

5、07江西卷16.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6、06广东卷15.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

<三>作用、好处分析型。从文章表达效果的角度去分析(共10题选三):

7、08全国卷Ⅰ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07湖北卷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9、06江苏卷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

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意图、目的分析型。以“为什么”设问,从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的角度去分析(共7题选三):

10、08全国卷Ⅱ16.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11、07安徽卷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12、06江西卷16.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五>理由解说、阐释型。先亮明观点,再陈述理由(共2题):

13、07重庆卷18.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14、06辽宁卷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六>写作手法分析型。从表达方式、写作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等角度来间接把握思路(共3题):

15、08辽宁卷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16、08山东卷文学类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17、08福建卷13.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七>客观判断正误型。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从把握思路、分析结构的角度综合设题(加着重号的内容体现了对本考点的考查)(共2题)

17、08上海卷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18、08江苏卷论述类文本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人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二、“分析文章结构”类

<一>直接分析结构型。开门见山,直击考点(共3题):

1、08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2、07四川卷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3、07重庆卷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二>结构、内容结合分析型。分析结构从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入手(共1题):

4、06北京卷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三>关键词、句作用分析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共6题选三):

5、08山东卷19.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07 江西卷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 06上海卷 1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四>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型.(共4题选三)

8、08湖南卷20.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

(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9、07 安徽卷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10、06全国卷Ⅱ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

14、<五>文本特征分析型。(共2题)

11、07山东卷实用文本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12、07山东卷实用文本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六>综合赏析型。(共2题)

13、07年湖南卷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14、06年湖南卷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⑴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应试技巧】

<一>了解一些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原理的基本常识十分必要。

庖丁解牛,首先要知道牛长的什么样子。无论是四大实用类文章,还是四大文学作品,作者写作的目的,都是要告诉读者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作者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然后再将思路体现在行文中,体现在结构上。小到一个词、一句话,大到一个段落、一个层次;小到一种修辞、一种表达方式,大到一种写作方法,艺术手法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更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具体到本考点,思路往往体现为一种写作顺序,或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或空间(方向:东西南北中;位置:前后左右内外),或逻辑(并列、递进、归纳、演绎);而结构有并且只有两种:并列(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变体,其中“分”是文章主体,横向展开阐述,有人称其为“切西瓜法”)、递进(纵向拓展,层层深入)。这是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决定的:不是横向展开,就是纵向深入,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二>整体把握、读懂文本是关键

许多考生在考场上(其实这习惯是平时养成的)面对阅读题时,常常这样认为:文章读不懂没关系,只要把题答对就行。于是将文章仓仓促促浏览一遍,甚至不屑一读,而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解题过程中。殊不知文章读不懂,想高质量答对题是根本不可能的!正确的思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舍得花时间、下功夫把文章读懂,答题时才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读文章时一定要先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主旨和手法,这很关键。整体把握正确,则方向对头,快速高效,正确解题不成问题;整体把握失误,方向错了,则南辕北辙。耗时费力,徒劳无益。

<三>洞悉命题规律,正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是前提

思路和结构,属于文章的外在形式。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从上文的“真题回放”可以看出,直接考查考点的考题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将结构和内容或思路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或分析结构需从概括内容入手,或把握思路需从分析内容和写法着眼,侧重点不同,着眼点不同,命题形式、考查重点自然不同。这就需要考生审时度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大量高考真题的比较,真正掌握某种题型的特征,正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审淸题意,扣题作答。

<四>理清思路,选好角度,找到正确、快速解题的突破口。

“真题回放”中有不少题目是通过文本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来设题的。其特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答题时,考生就要选好突破口,抓住关键要素,这样才能克敌制胜,势如破竹。比如,一篇文章的主旨句(中心句)可在开头,可在中间,也可在结尾。在开头的总领下文,这往往成为快速把握文章思路和结构的总纲。像08年四川卷的科技文《煤是怎样变成油的》即此类。再如,过渡句常常出现在文章内容发生转折的地方,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位置在文章中间,由此连接起来的两个部分,常出现内容上的话题转换,手法上的正反对比、结构上的层层深入等,据此也可快速作答。又如 06上海卷 12题,要求评析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显而易见,文章开篇的作用,常常是统领全篇,引出下文;而结尾则常常是照应前文,再次点题,深化中心。

<五>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是行之有效的得分秘籍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①看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结构不同。如新闻结构五要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散文的线索、小说以及戏剧的情节结构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文章的体裁上快速找到分析结构的依据,进而弄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②看关键句子。一是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是该段的总纲,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就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文章或段落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抓住、找准中心句。这样就等于抓住了段落或篇章的“纲”。一是体现文章思路或结构的重要语句,分两种。一种是总领或总结性的,分别位于段落或篇章的首尾,作用是或领起(总领)下文,或收束(总结)上文。另一种是起承接过渡作用的,或紧承上文,开启下文;或与上下文的某一句或某一段遥相呼应。对下文来说是伏笔,是铺垫;对上文来说是照应,是呼应。

③看重点词语。一是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能表明文章中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比如“于是”“从而”表承接关系,“但是”“然而”“不过”“其实”“与此相反”表转折关系,“首先、其次” “一方面??另一方面” “同样”表并列等等。一是解说性词语。科技文中,解说新信息、介绍新情况时,往往采用解说、举例的形式,分析层次时就要注意提示解说内容的词语,如“意思是说”“比如”“例如”“即是”“也就是说”等等。

④看构成关系。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部分与部分、句与段、段与层、层与部分、点与线、线与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外部结构标志入手,特别要注意划分准第一层次,不要搞错“辈分”,将大小层次混淆了。

2、把握文章思路的技巧:

①抓题目。题目或是写作对象,或揭示了文章线索,或隐含了写作顺序。是写作对象的,看哪些地方是直接写该对象的,哪些地方是从侧面写的,这样能大致理清思路;是文章线索和写作顺序的,则直接以此探寻文章的思路。

②抓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段首(首括句)、段中(过渡句)或段尾(总结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段落核心和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整体思路就很容易了。

③抓中心话题。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则直接去抓中心话题,哪些段落讲述的是同一话题就划分为一个层次,这样也能很快理清思路。

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

为了表达得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这些标志词有:

(一)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的理清结构和思路。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二)顺序词 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三)总结词 “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是分总关系。

此外,还有表范围的词、表解释的词、过渡词等。

三、从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入手

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到下列各类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结构、理清思路。如:起统属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启承作用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如08年海南宁夏卷第一大题每段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交代了该段的主要内容。

现代文阅读行文结构或者行文思路

一、先积累与谋篇布局相关的术语:

1、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呼应;前后勾连,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连贯;过渡照应。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深化主旨。

4、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5、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6、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7、总分得当;层层深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二、注意提问的方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三、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

1、相关术语+具体文章的内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2、文章是( )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 ),第二层写了( )??

3、文章以( )为线索。开头写( ),中间写( ),结尾写了( )。

4、先答出结构的特征,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第二篇:文章的结构分析

文章的结构分析

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准确无误的划分文章的结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文章的结构分析

1.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

一。通常,我们也把安排文章结构称为谋篇布局。

2.层次和段落

从总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又可称为“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在多数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有时,层次等于段落。在少数情况下,层次又可能小于段落。

段落则指“自然段”,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讫、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

3.过渡

过渡,是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常见的过渡形式或手段有三种:一是关联词语,如“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等,这类词语一般放在段首或句首。二是过渡句,即起承前启后、过渡搭桥作用的句子,一般放在前一段之后或后一段之前。三是过渡段,其作用与过渡句相同,只是它自身还包含一些较为具体的内容(如概括上文的意思、提示下文的内容等),放在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之间。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独立成段的话,那么这样的过渡段同时也是过渡句。

4.照应

照应,通俗地说就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照应不像过渡那样,可有单独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构成,而必须由前后相关的成双成组的语句或段落构成。常常是: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 1

照应分三种情况:①开头和结尾照应。②正文和标题照应。有点题照应和解题照应两种。③行文中互相照应。有“远照应”、“近照应”两种。

5.文章的结构类型

(1)记叙型。它又可分为时空正常式与时空异常式两种。时空正常式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空序列展开叙述。时空异常式的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

(2)论证型。又可分为总分式(有先总论后分论和先分论后总论以及先总论次分论后总论三种不同表现)、平列式(文章的前后均没有总论,全篇只是平行地谈几个相关的问题,个别的分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递进式(各分论部分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层层加深,文意不断递进)三种形式。

(3)说明型。它的主要结构方式有按照事物所包含的种类布局;按照事物的特征布局;按照事物的功能布局;按照事物的构造布局;按照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布局。

(4)综合型。即杂用以上几种结构类型。它常以一种结构类型为主,而兼具其它类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以感情意绪变化线索设计总体结构,又包括时空为序的叙事或绘景,及反映概念逻辑关系的议论等分体结构;以议论为线索设计总体结构,又包含局部的抒情和叙事;以记叙为中心线索设计总体结构,兼有抒情和议论。

1.划分记叙文段落层次的方法

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①按时间先后划分(《分马》分成“分马”、“换马”两大部分);②按地点转换分(《小桔灯》分成在乡公所楼上、小姑娘家里、回到乡公所朋友家里、离开村子后四大部分);③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分(《春》分成盼春、绘春、颂春三大部分);④按思想感情变化分(《荔枝蜜》分成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四大部分);⑤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分(《谁是最可爱的人》分成总写战士、分写事例、总括全文三大部分)。

2.划分议论文段落层次的方法

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通过查找论点出现的位置来划分。中考阅读题所选议论文一般来说论点集中单一,有的在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结尾。找出论点后,再分析文章如何证明论点,就理清了结构。有些议论文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把它们找出后分析它们的关系,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②通过分析结构类型来划分。中考 2

试题出现的文章一般不太复杂,结构类型大致可分为总分式和并列式。阅读时可先列提纲,把材料分类整理,来分析结构类型,理清了结构类型,也就划分了层次。③通过分析逻辑关系划分层次。议论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方面分析,有的是先分析后归纳,有的则相反,分清了逻辑关系再划分层次就很容易了。④议论文层次之间也有过渡,有的靠语意自然过渡,有的则有明显的标志。我们在阅读时,也可以分析这些过渡标志来划分层次。

3.划分说明文层次的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通过分析说明对象来划分层次。抓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就可根据此来分析文章哪些地方说明了哪一方面的问题,据此即可划分层次。②通过分析说明顺序来划分层次。说明顺序可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清说明顺序,划分层次就迎刃而解了。③通过分析材料划分层次。说明文的材料大都严谨科学,中考所选篇目也都能体现这一特点,分析理解透材料所说的东西,加以归类,就把说明文的层次划出了。

作业:

学习《阅读书》第15页。

板书设计:

见幻灯片。

教学反思:

有条理,有步骤的进行巩固性复习,这样的效果很好。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