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归纳

实验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量

低倍镜       小          短          亮          小           多

高倍镜       大          长          暗          大           少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研磨过滤        组织样液        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       摇匀      水浴加热       

 观察颜色反应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      浸泡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        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          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

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       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        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

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2、实验过程:选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组织(如马铃薯)        将组织样液注入试管      

滴加碘液          观察颜色反应。

实验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过程: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盐酸水解         冲洗涂片        染色         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3、实验结果:真核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实验四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片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椭球或球形,它的形态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镜观察。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用高倍镜观察。

2、实验过程

(1)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或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低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绘图。

(2)观察线粒体: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观察的对象后移到视野中央,再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蓝绿色小颗粒即是线粒体,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实验五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小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玻璃纸(或鸡肠衣、鸡蛋卵壳膜、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

扩散:某种物质的分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的过程。

(二)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红墨水;250mL烧杯,长颈漏斗,铁架台,玻璃纸(或鸡肠衣、鸡蛋东卵壳膜、透析膜),棉线。

(三)方法步骤

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四)讨论

    如果将玻璃纸换成塑料膜,装置A、B中的蒸馏水的颜色将都不发生变化。原因是因为塑料膜不是半透膜。

实验六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常用的化学试剂:0.3g/mL蔗糖溶液。(试剂浓度越高,发生现象就越明显。但如果试剂浓度过高,则细胞会因为过度失水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过程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滴入蔗糖溶液        显微镜观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滴入清水       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是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二、实验过程

(一)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三、结论: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pH;温度或pH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实验八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酵母菌属于真核单细胞生物,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通过控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产物。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可用这两种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CO2产生情况。

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来检测乙醇的产生情况。

二、实验过程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

两份:1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

2、检测CO2的产生

安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

                          甲                             乙

甲图用于检测有氧条件下CO2的产生;乙图用于检测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

装置甲中设置左边第一个锥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防止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装置乙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做的目的是是将空气中残余的O2消耗尽。

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

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

3、检测酒精的产生

A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颜色不变。

B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颜色变灰绿色。

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不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实验九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原理

剪碎叶片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坏叶表皮、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使研磨充分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绿叶中的各种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各种色素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二、实验步骤

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研磨绿叶,同时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过滤得到色素滤液);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⑤观察实验结果。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 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② 研磨要迅速、充分。

③ 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④ 滤液细线不仅细、齐、直,而且要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画二三次)。

⑤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

四、实验结果

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分别是(由上到下)

①橙黄色的胡萝卜素;②黄色的叶黄素;

③蓝绿色的叶绿素a;④黄绿色的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通常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说明: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③叶绿素a,

色素带最宽的也是③叶绿素a;含量最少(色素带最窄)的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的也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慢的是④叶绿素b;

实验十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一、实验原理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用含酚酞的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酚酞与NaOH溶液相遇,呈紫红色,以紫红色出现的深度,模拟物质扩散进细胞的快慢。

二、方法步骤

将琼脂块切成三种正方形——用NaOH溶液浸泡10min——观察各块切面上NaOH的深度。

三、实验结论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

四、相关知识

制约细胞体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相对表面积)是两者成反比,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越大。

二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核质比)有一定的关系,一个细胞中二者体积之比一般为1/3,细胞核所含遗传信息有一定限度,对细胞活动的控制能力有一定限度。

三是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受细胞体积制约,细胞体积过大,会影响物质流动速度,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地控制和缓冲。

实验十一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原理

(1)植物的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不同,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根的结构

根冠:在根尖的顶端。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像帽子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显微镜下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在分生区的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显微镜下细胞呈长方形)

根的长度能不断的增加,是因为分生区细胞能够分裂,伸长区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

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大量的根毛使细胞吸收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的3-4d培养洋葱,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

(二)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取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的混合液)中,3-5min,使根尖变得酥软,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清水中,约10min。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用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漂洗后的根尖染色,时间3-5min,使染色体着色

注意:严格控制染色时间。染色时间过短,染色体(质)着色浅;时间过长,细胞的其他部位也被染成深色,不利于观察。

4.制片:用镊子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并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如果是不能分裂的细胞,由于染色质呈细丝状,不能形成染色体,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制成的装片中,细胞将停驻在当前的细胞周期状态,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只能找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

2.换成高倍镜,先找到中期细胞,后找前期、后期、末期细胞,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四)绘图

讨论题:

1.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的时间长。

2.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12h)×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归纳

生物概要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二章 新陈代谢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27.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28.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9.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2.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3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4.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35.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3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7.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3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0.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41.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42.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4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胚的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44.胚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三个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动物幼体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45.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4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7.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48.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49.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0.(

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2.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5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第五章 遗传和变异 54.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5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5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7.在真核细胞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8.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59.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60.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1.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6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63. 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4. 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5.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信使RNA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6.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61种。 67.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6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69.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70.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71.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

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72.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73.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 74.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应该禁止。 75.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76.据统计,我国的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而女性发病率仅为0.49%。 77.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甥的(交叉遗传)。 78.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7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80.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81.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人工形成的多倍体植物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有丝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纺锤体。 82. 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83.所谓的利用单倍体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这里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单倍体必须是针对二倍体而言,即是由二倍体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84.生命的起源经历了四个化学进化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5.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86.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87.凡是生存下来

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称为自然选择。 88.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9.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90.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9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9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93.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9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9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9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9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10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0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10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104.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0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107.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改变为现代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108.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稳定的产

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09.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10.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111.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