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习体会

《社会学概论》学习体会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以人们的交往互动为基础的各种关系体系,以及在人们的交往互动和社会关系体系背后的规则的学科。《社会学概论》则是社会学的入门课,就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观念进行一般性介绍的一门课程。通过这学期对《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意义重大,具体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学习社会学,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我们更自觉的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学提供的不少有关社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些不可缺少的知识。在过去传统的社会中,或者在现在比较不发达的农村或偏远地区,生活简单,靠传统的礼俗或习惯指导人们的生活,维持集体生活,个人在这方面进行的过问和思考的成分是不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人们在交通频繁、传播媒介畅通的情况下,社会生活复杂性增加了。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兴起,我们的社会行为必然引起变化。现代社会呈现的五彩缤纷,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人们再靠传统的社会生活知识已远远不适应了。因此必须积极学习、熟悉现代社会的有关知识,自觉地适应变动着的社会环境。社会学告诉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使我能够做一个文明的、有文化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社会公民。

二、学习社会学能够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只有在经济目标能够顺利地转变为具有社会效果的时候,这种经济目标才是有意义的。但是,由经济成果转变为社会效益并不是一个可以自然而然的过程,而要依靠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经济发展走在前面,财富有了很大增加,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其分配形式限制了经济成果转变为社会效益的合理性。可是社会主义为人民财富的分配的合理化提供了空前的可能性。转变社会效益的研究,使国家财富更合理地转变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更科学地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三、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感觉社会学各门分支学科的研究,社会学理论的说明,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成果,能够不断向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案。特别是有关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研究成果,已经是许多国家决策的科学依据,国外大量出现的所谓智囊团、思想库、脑库,都是以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宗旨的。而社会学的科学调查、分析、预测为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资料。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程,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基础和领先的作用,但决不是经济上去了,其他社会发展项目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过去我国三十年经济发展的成绩和教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每一部门都与别的部门有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关系。社会均衡地、协调地、健康地向前发展,也要求社会学能为它提供有益的论据。

四、社会学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一两门学科可以单独解决的。原子能的利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兴起,都向人类科学研究过去单打一地封闭性发展提出挑战。因此,原来是以社会整体与各部分之间联系的研究为重点的社会学,便可在发展边缘学科和综合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学的研究,在各门科学学科与社会学之间进行合作,将大大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已经为十年来社会学在国家发展建设所作的努力与成绩所证实。

最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这门学科,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点的掌握,加快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社会学重点

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社会学的想象力:结构性视角、制度性视角、群体性视角、陌生人视角、隐功能视 社会学的想象力定义:个人经历与广阔的社会天地相结合起来的强烈意识。

(一)结构性视角:个人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造成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力量的产物。虽然个人永远有一种在特殊情境中如何行动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在结构上是由社会模式决定和安排的。

(二)制度性视角: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人类行为及其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是为了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规范人的行为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

(三)群体性视角: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的群体性。社会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群体而不是个人,群体的特性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四)陌生人视角:像陌生人一样去考察、理解我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对以往不加思索就认为合理存在的世界重新进行思考,对我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加以检验。

(五)隐功能视角:隐功能指的是不自觉且非刻意显现的功能,未被参与者预料到的功能。实例分析:计划生育政策

二、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孔德)

社会学研究社会事实(涂尔干)

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韦伯)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辞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北大《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批判性和建设性

三、社会学思想的发展谱系

社会学的现代流派

功能主义假设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存而存在。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秩序是力量和强制的产物。

互动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第一章 文化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文化的含义

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社会学家提到文化时所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它们

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它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

活的基本环境。

二、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和产品?

比较:诞生时间 :文化早于文明,文明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图景,是优秀文化发展和 实践的结果 。

价值评判 :文明多反映人类积极进步的生活形态,而文化则是包罗万千的,它

是一切行为模式的总和,不管是积极进步的,还是消极落后的。

三、文化与人的本能、天性

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有一些相应的本能天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生活更

多地依赖于文化,许多所谓的本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且在很多情境下文化可

以控制调节本能的反应。

人并没有什么天性,所谓的人性善恶都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

四、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演进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长远来看是同步进行的。

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绵延特性,它的发展和变迁是渐进的、缓慢的,它不可能像社

会一样通过简单的革命或暴力就会转变。

第二节 文化的构成要素:象征符号、语言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一、象征符号定义: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

东西,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

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基础。

象征符号的特点:符号设定的任意性与认同性、符号意义的建构性与变动性、符号理

解的多义性与群体性

最重要的象征符号:语言

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

是人类交流互动的媒介和工具。 语言是人们将这个世界概念化的唯一途径,所

以先有语言才有思想,语言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经验,人们经由语言而认知自然

和宇宙。

萨皮尔-沃尔夫假设:

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产生对世界的概念,于是语言就引导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向;

语言模塑人们的心灵,也限定人们对世事的想法;同时语言也受文化的影响,导

引人们对某些现象的重视及对其不同的解说。 语言的词汇不仅反映了言语者的

环境和文化,也对言语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及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语言背后体现的差异:语言的性别差异、语言的时代差异、语言的群体差异、语言

的地域差异

二、价值观念定义: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

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是用以评价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根本观点。

价值观:文化比较的核心

例:中、美、印三国文化比较

价值观对行为的指导有一个理想层与现实层的关系问题。

三、规范体系定义: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社会行动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规章制度、法律等 非正式规范:社会习俗、民风民德、乡规民约等 规范是特殊、具体的,它受到具体情况的限制,它们通常被视为是行动的指针,决定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价值观是一般的,而且经常被视为判断规范的标准。

四、物质文明定义:每一种文化都包含各自的物质文明,它是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包括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人工制品。通过对物质文明的考察,可以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结构、制度和文化观念。

第四节 文化分析

一、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功能主义:一个特定的文化现象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冲突论:一个社会存在着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要素代表着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生态学:文化特性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人种学:不同民族或种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是由不同人种生理特征的差异造成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

二、文化结构

文化特质:是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的单位。

文化结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结丛通过有秩序的和有条理的整合后,人们对它的总称。

三、文化类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1) 文化堕距: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 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

2)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具有通俗性、时效性、娱乐性、趣味性等特征;而精英文化却是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创造并欣赏的文化。

3)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为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

的文化。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4) 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些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包括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和越轨亚文化等形式。

直接对主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文化,称之为反文化。

四、文化态度

文化中心主义又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分。

崇外主义:将他民族、他地区的文化看成是最好的,最高级的,而鄙视自己本民族地区的文化。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国民性分析

韦政通:中国文化的特征

独创性;悠久性;涵摄性;统一性;保守性;崇尚和平;乡土情谊;

有情的宇宙观;家族本位;重德精神

国民性/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中国国民性特点:

1) 自我观念:不愿意炫耀自己,环境取向

2) 人与人的关系:重人情,重权威

3) 人与宇宙的关系:天人合一

4) 时间观念:怀古,不愿意变迁

5) 对自己的要求:中庸,克己

第二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就是社会个体、群体为达到某种目的,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通过某种媒介,相互间进行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活动。

互动四要素:行动者、行动者的相互作用、目标与规范、社会环境

对互动含义的理解:

首先,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及以上的人之间。

其次,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

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第三,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交流为基础。

第四,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

第五,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可能具有不

同的意义。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互动至少是发生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发出行动的一方要对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加以界

定,以便让对方理解行动的实质,这一过程称为意义的“定义”;而作出反应的一方要对对方

行动进行准确的理解,以便把握对方行动的真实意义,这一过程称为意义的“解释”。只有“定

义”和“解释”达到一致,良性互动才能实现。

第三节 互动的理论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 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2)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

作出解释。

3) 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

一方面,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确定的。

4) 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

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5)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

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论:

人们在长期日常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他们对现实的共同的认识与理解,这些自然的共识为保持

最普通、最切实的互动提供了依据。

索引性表达:社会成员的口头描述都与特定场合和情境相关联,一个词汇或句子所包含的意义

比实际说出来的要丰富的多。

无背景实验:故意干扰互动的正常过程。

情感理论

情感是行动者在情景规范和文化的规制下表演的表露。

互动者必须依据文化与规则来控制他们的体验和在他人面前所展现的情感,从而把握好自我的

表现。

控制情感表现的机制是情感运作。情感运作主要有身体运作、表面行为运作、深层行为运作和

认知运作。

科瑟的冲突理论

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斗争中的一方目的在于中和、

伤害和消除另一方。

冲突的正功能:

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冲突对社会具有稳定功能;

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

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利益平衡机制。

第四节 社会角色

一、概念

角色概念是从戏剧舞台上借用过来的,其本意是面具。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

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职业角色和性别角色

职业角色是人们在一定的工作单位和工作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

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二、角色的类型

1) 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分为先赋性角色-自致性角色。

前者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后者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 根据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的差异,分为自觉的角色-不自觉的角色。 前者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后者则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3) 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

前者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后者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而充当其角色。

4) 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分为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前者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后者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情感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5) 根据角色表现的显隐情况,分为活跃性角色-潜隐性角色。

三、角色扮演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

这就是社会

角色的扮演。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四、角色丛与角色失调

角色丛: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多种角色在一个人身上的汇集。

角色失调的表现: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角色中断: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而出现的中途间断的现象。

第五节 中国社会互动景观概览

一、中国社会关系结构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

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乡土中国》第25页

差序格局

中国的关系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

联系。” ——《乡土中国》第26页

二、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人情是核心,是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家族主义的直接体现。

人情有交换和亏盈两种品格。中国人的人情法则是报大于施。人情消费支出惊人。 人伦是这一模式的制度化,提供人们互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而无需进一步

探究的总体框架中。

三、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管理

“脸”和“面子”的区别:

脸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及其名声相关,面子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能耐有关。 具体差别:

中国人认定的“ 面子事” 和“ 脸事” 不同。

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

脸的事件具有延时性,而面子的事件具有情境性。

第三章 社会化

导语

社会化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或者说是从生物人转化为文化人的过程。

第一节 如何理解社会化

社会化的含义及特征

社会化的研究视角

社会化的类型

一、社会化的含义及特征

社会化是未成年及成年个体能动地学习、接受、适应社会既有文化,不断减少自己的自然性、增加社会性,从而形成为一个合格或者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特征

社会化是社会强制性和个体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终身不间断地进行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根据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

基本社会化

未成年人所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学习称为基本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

经历了基本社会化,个体将掌握为未来承担各种成人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发展/成人/继续社会化

首先是从对外在行为的关注转移到对价值和动机的关注;

第二是从学习新东西转向对已掌握的东西的综合,举一反三;

第三是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第四是加强个体应对彼此矛盾的要求的能力,逐渐学会应付不同的角色期望。 死亡社会化

死亡社会化就是教育人们接纳和认同死亡、理解死亡,坦然地对待死亡。 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是死亡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临终关怀,就是通过特殊的沟通方式,帮助临终者减少死亡痛苦,以体面的方式、平和的心态告别人世。

(二)根据社会化的方向(对象)

正向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

(三)根据社会化内容的变化

常社会化:个体长期学习某一种社会角色及生活方式的过程。

再社会化:个体从一种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生活方式急剧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再社会化的类型

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

(四)根据社会化情境的虚实

真实社会化

虚拟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一、家庭

家庭是人的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化单位。

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初始性

直观性

可接受性强

成人的支配性或绝对权威

二、学校

现代社会里,学校是儿童在家庭之外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或机构。

学校是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场所;训练儿童适应广泛的社会;培养公民意识 社会化中学校与家庭作用对比

家庭给儿童传授的文化知识、社会规范等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而学校传授的却是系统全面的;

家庭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口头语言和形象思维训练,而学校偏重于书面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

较之家庭,学校更加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使他们得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

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有形课程”,还要学习大量的“无形课程”;

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

三、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同辈群体的特点: 自愿性;以玩乐为主,具有吸引力;没有代沟;关系对等 同辈群体往往成为亚文化或反文化的滋养地。

四、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迅速、系统、大容量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向人们介绍各种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和角色模式等,从而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互动的群体环境,有助于青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 信息共享的全球背景,有助于青年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虚拟现实的社会舞台,有助于青年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进而在现实中成功实现角

色扮演

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有助于培养青年的自我观念,发展青年文化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传统社会化执导者地位的冲击,导致社会对青年的控化功能减弱

网络传播的各种垃圾信息正弱化青年的道德意识,造成青年社会化的道德偏离 网络伴生的网络沉溺引发人格障碍,造成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失

网络高科技特征易造成青年的单一技术崇拜,冲击青年社会化终极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派:库利,米德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镜”,即社会,它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的反应。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这种反映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或者通过设想他们对我们打算做的事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动做出评价。因此,自我是个人与世界(他人)互动的产物。

社会心理学派:库利,米德

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

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

主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而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部分,代表着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自我的发展包含着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不断对话。

客我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本我:包括无意识的生物和心理的 冲动,尤其是性冲动, 指导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自我:思前想后,权衡轻重的能 力,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指导它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能进行自我 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按至善原则活动 埃里克森“认同危机”理论

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从而引起个体心理紧矛盾,即“心理社会危机”。

心理学派:皮亚杰,科尔伯格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化不单纯是把规范和价值单向度地向下一代传递,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能动的积极加工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个体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渐建立起认知结构。

心理学派:皮亚杰,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改变了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个体的思

想道德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第六章 家庭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家庭概念的界定

家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并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单位。

人一生中要在两个家庭中度过:

生长家庭

生育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

二、家庭的性质

家庭是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三、几个易混淆的概念(选择)

家属:是指一个家庭内全体成员彼此扮演的亲缘关系角色,即家庭成员彼此都是相对于对方的家属。

亲属:通常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彼此的亲缘关系角色。

亲戚:是指一切由姻缘和血缘关联起来的松散的亲缘关系网中的成员彼此的相应角色。

亲系、亲等

亲系是指把亲属联络起来的系统,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尊亲属和卑亲属

男系亲属和女系亲属

亲等是指特定亲属相互间远近亲疏的尺度,中国传统亲等计算方法是丧服计算法;现行的计算方法由婚姻法规定,无论直系旁系均按代数计算。

四、家庭类型

按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划分(名词解释、选择) 核心家庭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 :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隔代家庭 :家庭成员有三代血缘关系,但第二代成员缺位的家庭。 特殊家庭 :如丁克、同性恋家庭等。

核心家庭

配偶家庭:只有一对夫妇而没有子女的家庭,包括未育配偶家庭和空巢家庭。 单亲家庭:指由于死亡或离婚而只剩下夫妇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

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纵向异代扩大的结果,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核心家庭横向同代扩大的结果,指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第二节 家庭分析的理论视角(材料分析、简答)

一、进化论的视角

血婚制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家庭

父权制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二、功能论视角

家庭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执行着重要功能。

家庭的功能:

生育;社会化;赡养;

经济;情感;赋予社会地位.

三、冲突论视角

家庭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家庭是助长社会不公平的经济单位,是一代一代间转移权力财富以及特权的地方。

四、女性主义的视角

女性主义关注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家庭。

家庭也可能是一个剥削、孤寂和极度不平等的渊薮。家庭维持并合法化了男性的主导与支配权,横跨人类的历史,丈夫在家庭中都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威望,家庭的历史就是女人被男人统治的历史。

主要关注家庭劳动分工和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传统界定:家庭成员之间以压制对方或以发泄敌对情绪为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接触行为,它包括推搡、拉扯、殴打、残害等诸种方式。

家庭暴力通常是指发生在私人生活或家庭内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同居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的虐待行为,包括多种不同的虐待形式:人身虐待、情感虐待和精神虐待等。

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探讨

亲密的关系比不大亲密的关系更易引起较多的冲突,因为出现紧张的机会更多,也更可能激起深沉的感情。

暴力时常是对挫折的反应。

社会的纵容默许。

五、互动论视角

关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成员是如何在相互的角色期待中扮演相应的角色,达成沟通交流的可能。

家庭关系

横向代内关系:

以夫妻关系为例

纵向代际关系:

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纵向代际关系

代际关系是家庭内部两代人或隔代人各自具有一定的地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的某种关系。

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

第三节 婚姻与择偶

一、婚姻

(一)婚姻的本质:

婚姻的本质就是社会对生理意义上的性关系做出的社会文化的规定,以防止性的冲动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居制(选择)

居制也就是婚后居住模式,指结婚后夫妻出于亲属关系等方面的考虑而采取的居住原则。

类型:

单方居:男女婚后必须按照该群体的传统居住在男方或女方家中,不得随意选居,包括从父居、从母居、从舅居等。

两可居:已婚夫妻可自由选择从父居或从母居的居住模式。

新居制:已婚夫妻在一独立地点建立新家。

二、择偶

父母偶像理论

男孩子由于恋母情结会选择具有其母亲个性品质的女子作为他的恋爱对象;女孩子

由于恋父情结会选择具有其父亲个性品质的男子作为她的恋爱对象。

同类匹配理论

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

互补需要理论

虽然择偶需要双方诸多因素如年龄、种族、血统、住宅的邻近、社会地位等相一致,但是当择偶表现为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时,它势必是互补而非同一的。

资源交换论

择偶也是一种交换行为,双方将自身的资源与对方交换,以期获得最大的回报。择偶双方都是理性的,希望通过交换有形或无形的资源而实现互惠。男方常用自己的社会经济资源来交换女方的美貌、性和家务服务。

择偶梯度论

择偶梯度即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是择偶中的“男高女低”模式。

第七章 社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含 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包含的四个要素:

第一,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

第二,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第三,社区要有文化维系力

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

联系: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可被看作地区社会,一般说来,它是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而存在的。

区别:

第一,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第二,社会不那么注重地域的概念

第三,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二、社区的类型(简答、选择)

城市社区

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主要特点是:

(1) 人口集中,异质性强;

(2) 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

(3) 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4) 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

(5) 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较松散;

(6) 社会控制主要通过正式机构和法律。

农村社区

指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

主要特点是:

(1)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

(2)经济活动简单;

(3)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

(4)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

(5)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密切;

(6)不成文的风俗、道德习惯对其成员有较大的约束力,道德教化是主要控制力量。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与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代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的过

程。

城市化通过原有城市的扩大、非城市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以及新建城市这三个途径来实现。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郊区化:城市人口向郊区流动。

逆城市化:是由美国地理学家贝利在19xx年提出的,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居民迁往乡村、城市人口的增长少于非城市人口的现象。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对西方社会城市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大都市带的出现;去中心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和掠夺,城市化进程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的。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政治上的独立,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不仅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在绝对量上到19xx年也超过了发达国家。但同时,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过度城市化 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

二、城市化的影响与后果

人类居住场所的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城市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的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

城市化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引起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城市化对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

城市化引起了社会问题

三、中国的城市化研究(材料分析、论述)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 )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 )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

(4 )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5 )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

1978-19xx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

1985-19xx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1992-20xx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现象

所谓的“隐性城市化”,是指两种现象:一是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长期留居城市的人口;二是存在大量居住乡村,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前者是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造成的,而后者除户籍制度外,还受80年代以来提倡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政策影响。

所谓的“准城市化”,则是指目前的许多小城镇规模很小,设施落后,大批建制镇的居民虽然已经为城镇居民,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农业和生活条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能称之为“准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

小城镇论

主要观点

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主要依据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蓄水池,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

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防止“ 城市病” 的发生;

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理想之路。

大城市论

主要观点

我国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主要依据

大城市在一定时期快速发展是历史的趋势;

大城市的规模效益显著,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

大城市辐射能力强;

大城市与“ 城市病” 并无必然联系。

中等城市论

主要观点

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优点,易于克服二者的弊端,正处于规模扩张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

主要依据

中等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之一,具有承接大城市扩散、吸引乡村集中的功能,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中等城市可以避免大城市和小城镇所产生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病,使城市建设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解决了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提高了空间集聚效应,从而也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八章 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涵义

I.社会问题的语义学分析

II.社会问题的定义

社会问题是违反社会主导价值规范,影响社会成员利益与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在西方,常常用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等来指称社会问题。

III.社会问题的特点

破坏性:对社会或个人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并较大程度影响了社会发展;

紊乱性:完全漠视、破坏、践踏社会既行的秩序和准则,造成了社会关系的紧张、失调;

持续性:长时间地持续,而且社会对它显得有点无可奈何,具有扩展性;

艰难性:社会得动员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付它,而且仅作表面文章是解决不了的,具有治理的艰难性。

社会问题界定的差异性(选择)

时代差异性:人们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是变化的

国情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

群体差异性: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群体、职业群体等准群体)在对社会问题的认定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社会问题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是以解释过的事实(而非客观事实)呈现自身的,而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不断建构新的社会现实。

同样,社会问题要经历一个社会建构过程,一种社会现象从出现到被视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过程。

四、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论

透视性观点: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问题深层的、真实的、本质的现象。

整体性观点: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要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群体性观点:在观察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

客观性观点:站在超越个人经验的立场,带着新奇的眼光,不抱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倾向,用广阔的世界性的视野去观察问题。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区别: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对社会结构的两种不同表述和分析状态。

社会分层关注“谁得到了什么”,而社会流动则关注“谁怎样得到的”。 社会分层更多使用定性分析方法,社会流动则更多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联系:

社会流动是在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社会流动使社会分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合理性,社会分层使社会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社会分层的存在是社会个体产生社会流动的动力所在,同时社会分层的合理性是以社会流动的存在为前提的。

第一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分层,是将社会中的人们按一定标准划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五、社会分层的研究方法

客观法

客观法是研究者运用某些客观的具体数量指标,对社会分层情况进行研究的方法。 不平等指数

五等份法

基尼系数

恩格尔系数

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不平等指数

所谓不平等指数,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即用两者的百分比之和的办法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不平等指数反映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两极大则显示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高,中间层大则显示社会分化程度低。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能够同时反映社会两极以及社会中间层的变化。

五等份法

五等份法最早是由佩什在一篇题为“真实的个人课税率”的论文中提出来的。 这种方法是按人均收入的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份,然后测量各1/5层人口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五等份法

20xx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状况。0就是绝对平等,1就是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一般说来,0.3以下为较好的理想状态,0.3-0.4属于正常,大于0.4就处于警戒状态,是社会失衡临界点,而大于0.6说明社会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动乱,是社会震荡临界点。

中国的基尼系数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xx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数。根据研究发现,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越贫穷。一般说来,58%以上为贫困,51-58%为温饱,41-50%为小康,31-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中国的恩格尔系数19xx年为60%,19xx年为56.8%,20xx年为46%。

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通过测量收入地位、教育地位、职业地位,并计算其综合值,以此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社会地位之高低。这种方法首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邓肯提出来的。

李强根据中国大陆的情况对西方通用的量表作了修正,提出测量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综合值的评分标准大致如下:总分21分(满分)为最上层;18-20分为上层;11-17分为中上层;12-14分为中层;9-11分为中下层;6-8分为下层;3-5分为最下层。

第二节 社会流动

二、社会流动的分类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的是社会分层体系中个人或群体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即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间的变动,既可以是朝向更高社会地位等级的移动,也可以是朝向更低等级的移动。

水平流动指的是同一等级社会地位之间的社会流动,通常是由职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的。

根据社会流动的原因,分为结构性社会流动和非结构性社会流动 。

根据社会流动中的代际关系,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又称人一生的流动,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地位、职业、声望、权力、工作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流动;

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在职业、身份、地位、收入等方面的变动。

李培林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将社会流动分为复制式社会流动和替代式社会流动。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正功能:

对个人来说,社会流动可以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丰富个人生活,发挥个人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对社会来说,社会流动可以打破阶层隔阂,缓解社会紧冲突,充当社会秩序的“安全阀”,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负功能

对社会来说,社会流动并不一定导致社会平等。社会流动必须适度,否则可能导致社会秩序失控,引发大规模社会革命和暴乱。

对个人来说,高频率的社会流动也可能破坏人的归属感、平衡感、本体安全感,从而使人产生隔绝感、飘泊感、相对剥夺感等消极社会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