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复习

一、人物介绍(时代、国家、代表作、理论)

1、孔德(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人称“社会学之父”。代表作《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哲学教程》。理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1820-1903英国),西方社会学史上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第一部《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综合哲学》。理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1858—1917法国),是法国任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是西方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代表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理论:社会分工、社会系统、自杀论。

4、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代表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理论: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的合理化、统治类型与科层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5、帕森斯(1902-1979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他前期倡导一种“唯意志的行动论”,以《社会行动的结构》为代表作,后期转向了强调系统整体论的(抽象)功能主义学说,主张“大理论”。发表和完善了功能分析方法,还对社会进化作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6、默顿(1910-2003美国)他与帕森斯并称为功能主义论的“巨子”,被称为“经验功能主义者”。代表作:《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中层理论”。

7、科塞(19xx年生于德国柏林,后避难到法国,又移居到美国)代表作《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理论:功能冲突理论

8、达伦多夫(19xx年生于德国汉堡)。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代表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社会冲突理论探讨》《新自由》 理论:辩证冲突论

9、布劳(19xx年生于奥地利,后移居美国)。代表作:《科层制的动力》 《社会整合理论》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理论:结构交换论

10、霍曼斯(1910-1989美国)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奠基人。代表作:《人类群体》《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社会交换的性质》。理论:行为主义交换论。 11、米德(1863-1931),美国心理学家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代表作:《论现时的哲学》《心智、自我与社会》 理论:符号互动论

12、戈夫曼(19xx年6月11日~19xx年11月19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战略性互动》。理论:拟剧理论

13、西美尔(1858-1918)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奠定德国社会学基础。代表作:《论社会分化》 《历史哲学问题》《货币哲学》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理论:社会学理论--唯名论、形式主义、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思想和理解社会学思想。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

1、社会静力学(即社会秩序论)定义: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学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内容:①人性与社会秩序—人性支配人类的活动②家庭与社会秩序—强调利他主义 ③宗教与社会秩序—宗教缔造社会秩序④语言与社会秩序—语言在人类精神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⑤社会劳动分工与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合作

2、社会动力学(即社会变迁论)定义:社会动力学纵观的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历过的曲折历程。可见,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的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的。

1

人类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①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军事阶段)—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军事战争为主②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过渡阶段)—以法律为基础③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工业阶段)—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基本观点:1、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2、生物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一致性: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性;差异性:①要素的联系程度或构造上:生物有机体紧密结合—社会有机体相对分散 ②联系模式上:生物系统依靠有生命力的物质而存在,即依靠物理和化学的作用维持其生长。 社会系统依靠符号而存在,即依靠情感、语言、文字、艺术和思想系统。

③意识层次上:生物有机体中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是整体存在于部分中

3、社会进化论认为一切事物是有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变化过程

4、人类社会的进步描述为:由外力作用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持续的、没有倒退和不间断、直线的运行转化的过程

5、性质:自然的历史进程;方式:分散再分散;影响因素:自然、社会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1、社会观——层次:整体层面上的现象与事实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如何表现,都叫做社会事实。)特征: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

3、方法论原则:必须把社会事实看做“物”、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区别开来

4、社会团结的含义:①基础:共同的情感、信仰、道德规范等集体意识②存在于直接交往和间接联系中③道德规范不同是社会规范不同的根本原因④道德规范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类型: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5、有机团结产生的原因——社会分工(职业的专门化)社会分工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导致社会量增加→物质密度和精神密度增加②生存竞争;社会分工的后果:①异质性②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6、 现代社会中有机团结面临的危险:①社会解组(社会调解机制出现问题,社会纽带出现

松弛,导致社会关系破裂)②反常的社会分工?分工的速度过快,导致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失范分工)?强制性的分工——不平等的现象造成的(机会平等、教育平等)

7、 面临危险的原因;整体层面上:整个社会出现道德规范缺乏起码的一致性个体层面上:

个人主义过分发展必然会带来危害

8、 解决危险的途径:①道德化——建立新的道德秩序②组织化——国家在适当时候遏制人

们的经济活动③中间职业群体及道德规范的建构

9、自杀理论:研究对象的说明;自杀的定义:操作性、行为与结果、自愿;自杀率——个人自杀事件

10影响自杀率的原因①自杀的类型: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

11研究自杀的原因:①研究兴趣、②现成的统计资料

12贡献①人的生活必须依赖社会群体的观点②延伸出的概念:社会整合(内聚力)、社会规范(制约力)③研究精神和方法:将实证精神贯彻在自杀率的研究中

13缺陷①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缺乏清晰的定义②分类法、类型、原因和实证材料会高度一致③自杀论不具有证伪性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1、定义:指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2、因果多元论①主观恰当性②因果恰当性③客观可能性

2

3、社会行动与合理性;社会行动:动机、以他人行动;类型:①工具合理性②价值合理性③情感行动合理性④传统行动合理性

4、统治类型和科层制:统治类型:1、传统型(老人政治、原始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

2、感召型

5、科层制:1、特征:①分科负责,分层管理,上级监督下级②效率,制度和职务权限③有严格的档案管理④所有官员人格都是自由的⑤在职务中会出现职业化和专门化⑥才干能力决定晋升⑦以货币形式支付薪水。2、优点:具有功能的优越性、具有实践的合理性、重视才干和能力、平等自由的精神。3、缺陷:仪式主义、练就无能、彼得原理、寡头主义 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①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

②剩遗物与派生物⑴剩遗物,人的感情成分中,比较稳定不易变化的部分

?组合的本能——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得到结论的倾向(是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组合的持久性——试图维持现有关系,甘于服从命令,强调保持稳定,拒绝变化,具有保守性?行为的本能——人都有一种通过行为表达感情的需要?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怎样成为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过程

⑵派生物(为了去解释自己的行为的感情倾向)

?简单肯定——绝对的?权威的论据——权威人士所发表的观点来论证?一般原则——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社会规范?口头论据——个人纯粹用语言杜撰的言论、故事

社会精英理论①精英的界定:广义,各个领域有杰出成就的成功的人。狭义,指执政的精英(统治阶层、群众阶层)②精英循环:平民→精英;一种类型的精英被另一种类型的精英所取代③三种理解:基本条件:开放性、流动性;基本过程:平民到精英;基本意义:?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不会因社会制度的限制而局限个人的发展,有正常渠道改变社会地位)?有助于社会结构:僵化的流动——弹性的流动

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抽象功能理论)(一)社会行动理论1、社会行动的界定:在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有目标导向的行为。构成要素:行动者、行动目标、情景、规范取向

(二)模式变项理论;定义:模式变项是帕森斯学派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它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这些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形式来表示,主要包括五对:①情感性和情感中立性②扩散性和专一性③先赋性和成就性④自我取向和集体取向⑤特殊性和普遍性

(三)行动的一般体系及其分析模型AGIL1、体系;文化系统:价值规范;社会系统:制度化的互动模式;人格系统:行动的动机;行为有机系统:基本的物质要素

2、AGIL功能分析模式;四类系统对应四种功能:行为有机系统——适应功能(A)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G)社会系统——整合功能(I)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L)

(四)社会体系理论;经济制度——财富;政治制度——权利作为交换的媒介;法律制度——赞同与影响;家庭教育制度——价值承接与声望

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经验功能理论)

1、中层理论;特点:①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②与特定对象或理论相联系③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更为抽象的理论 ④区分出了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⑤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⑥可以指明未知的方向,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功能分析范式①对以往功能主义做了澄清,指出三个错误的假定:第一、“功能一致性”假定,即认为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第二、“普遍功能主义”假定,即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第三、“不可或缺性”假定,即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或履行功能的这些社会或文化事项是不可或缺的。

3

②默顿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套范式,要求澄清如下问题:1、功能归属事项,即明确功能分析的对象,这些对象必须是标准化的事项。2、主观意向概念(动机和目的)3、客观结果概念(功能、反功能),功能是所观察到的结果,促进系统的适应或调整,反功能削弱系统的适应或调整。4、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即功能是针对何类对象或单位的,这些单位有不同层次:个人、群体、社会系统等。5、功能需要的概念(需求、前提条件)6、功能实现机制的概念,主要是对社会机制作出详细的说明。7、功能选择的概念(功能等价、功能替代)8、结构脉络的概念(结构强制)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类型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现实性冲突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所做的估价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标的冲突。非现实性指,至少冲突中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

区别:A、冲突不是目的,而是到达目的的手段,因此冲突可以被其他同样能达到目的的手段所取代。(非现实)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对象可以变换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B、现实性冲突常常产生某种结果,非现实没有任何结果可言。②紧密关系中的冲突③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④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是指作为集体的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

2、社会安全法机制:通过潜在的社会冲突,及时排出社会的不满或敌对情绪(1、安全阀机制可以释放不满情绪,而不影响社会系统;2、不能完全排除不满与敌对情绪的根源;3、安全阀机制需要机制化)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1、强制性协调组合:靠一种压制性的力量把社会成员结合在一起,并体现了权威结构的成员结合形式,出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2、三个理论命题1、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冲突条件:技术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心理条件2、团体冲突形式?冲突形式:冲突的紧张程度、冲突的激烈程度?冲突条件:①组织条件、②各个强制性协调组合权威结构之间的关系、③权威结构与其他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④社会流动、⑤冲突的调节机制3、结构变迁的理论命题?变迁的条件:①内容上,结构变迁的内容:观念上价值观的变迁、实际上制度的变迁②形式上,革命式的——占统治地位的人,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换了改良式的——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部分被替换;革新式的——没有被替换,但在制度和方法上变了

3、利益、潜在利益、外显利益:与一定的社会地位相联系,用来指导地位占有者行为取向

4、准团体与利益团体: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有共同潜在利益的团体成为准团体; 成员清楚意识到与地位相联系的利益,成员组织起来并采取行动,这个团体具有组织、团体特征

社会交换理论1、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论的理论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理性命题

2、布劳的结构交换论⑴微观社会交换的基本过程:吸引——竞争——分化——整合与冲突 ?分化模式:赞同网络分化模式、声望等级分化模式、权利等级的分化模式(战略资源、替代来源、强制力量)?整合:权力向权威转变整合的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依地位和角色来互动,减少了竞争与摩擦?冲突的条件:①报酬结构或者社会成员报酬期待结构发生变化,认可的报酬结构形式发生改变,社会成员会产生被剥夺的意识,社会成员的不满出现,冲突可能性必然存在。②通过交往或互动,使个人不满不满变成集体意识(反抗性),反抗性活动出现,会带来领导者的替换在成社会的变迁,权力结构本身没变,或者权力结构本身改变,成立新的权力结构。权力与权威是社会变迁的最基本的动力(冲突)

4

⑵宏观社会交换①共享价值观: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所以,它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布劳认为,共同价值提供了这一机制,因为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能以同样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共同价值在宏观结构中起着基础作用。

②社会生活模式得到制度化的三个条件:1、组织原则必须成为正式化的程序的组成部分,以使其不依赖于在某一时间内执行它的人而存在。(组织原则—正式化程序);2、那些赋予制度形式合法化的社会价值必须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传到下一代。(内化与价值传递);3、社区中的统治集团必须与那些价值相一致,并用权力支持表现这些价值的制度。(统治群体认可并用权力维护)

3、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方法论原则1、社会学科学化的任务——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统一起来特点:①高度归纳性的言论②能通过具体的社会生活和事实验证

2、科学理论的特征——演绎性与证伪性。形式上说,从上到下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命题或定理。一般演绎三到四层基本上就能实现。内容上说,理论应具有证伪能力(与之相反,证实),我可以去证明其他理论不对,则说明这种理论具有证伪能力,这才是科学的。

3、科学的社会学理论应具备的要素①被解释物(要研究和说明的现象)与解释物(你将采取何种方式或在何视角下解释这个现象)如:阶级斗争——解释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解释物②通晓有关的经验知识引入的事实要有一定的了解如,自杀论③崭新的理论观点——理论必须具有创新性④概念的精确化对概念的内涵讲清楚是什么,是否与你的观点达成一致 ⑤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的演绎体系由一组命题组成,这些命题中有两种命题:分析性(对某一概念进行操作化)合成性(两个命题概念的关系间的整合)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定义: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的实质——“印象管理”即使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如何表现自己??理想化表演——尽管让自己的表演贴合社会规范和标准?神秘化表演——为了让自己得到观众的好印象,会适当保持与观众的距离?补救表演——由于能力或自己不投入,演出会出现错误,进而采取补救措施(预防性措施、保护性措施、观众有意忽视)

标签理论分析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①所谓的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时主观的行为,即使社会对它的贴标签,主观的认为是就是。②研究社会问题时,行为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对该行为和现象的评价和认识。③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通过标签的替换某种意义上,过于强调人对事件或人的看法。研究人的再次越轨,再次犯罪有着独特的解释力。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