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总结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6’ *5=30’

简答题:10’*3=30’

论述题:20’*1=20’

主观题:20’*1=20’

注意:用“★”标明的为老师强调的复习要点,其余的则为参考。

★一.四大研究范式(即固化的研究模式)

实证主义范式                     本体论:真实性问题,事物的本质                                                                                         

后实证主义范式         区分标准  认识论:知者如何认识被知者(关系)

研究范式   批判主义范式                     方法论: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认识事物

建构主义范式

(一)   实证主义——调查研究(量的研究),证实

1.       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真实的,是可以被了解的。

2.       以孔德、涂尔干等为代表。

3.       特点:科学、理性、可检验、可重复

4.       不足:经不起推敲

(二)   后实证主义——实验研究,证伪

1.       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真实的,但只能被不完全的、可能性的得到了解,客观实体不可能被穷尽,或完全证实。

2.       强调真理的相对性。

3.       通过证伪、反驳掌握真理。

(三)   批判主义

1.       一种历史现实主义,也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

2.       认为现实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塑造而成的。

3.       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对话和互动来超越被研究者对现实的无知与误解,唤醒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无知与误解。

(四)   建构主义——实地研究

1.       持相对主义;认为事实是多元的,因具体情境不同而不同;事实不存在真实与否,只存在合适与否;认为事实是被建构出来的。

2.       强调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定理——情境定义为真实,结果即为真实。

二.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 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2. 研究的干扰

3.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复杂性(工具—情感—混合)

4.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如伦理、道德、法律、信仰等

5.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6. 保持客观的困难

7. 社会阶层对于研究的影响

三.研究伦理

1.  自愿参与

2.  对参与者无害(身体、语言)

3.  匿名与保密

4.  不得欺骗和事后告知

5.  不得挑战人性的底线

四.四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五.资料收集方法:

1.         问卷法:结构式与无结构式

2.         访谈法:结构式与无结构式

3.         观察法:参与式与非参与式

4.         量表法

5.         抽样法

6.         口述历史

7.         书信、小说、日记、家谱、族志、县志、民间故事、地方性知识等

六.质性研究

1. 概念:又称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 内涵:

1)研究环境:在自然环境下而非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2)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本人即为研究工具,其自身素质对于研究结果很重要。

3)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无结构式访谈、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等,一般不使用量表和问卷。

4)结论或理论的形成方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法。

5)理解的视角:主体间性视角,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意义解释。6)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互动的关系,权利对等,被研究者至上。

3. 优缺点

|  优点

1)  由于定性研究对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不必受数量化的限制,所以可根据受访对象及研究问题的性质进行动态调整,方式灵活,弹性大;

2)  能获得比较丰富的资料信息;

3)  研究者对收集到的资料有较大的诠释空间,可供创造力的发挥,以弥补定量研究之不足。

|  缺点

1)  强调主观性与参与性的特点,偏重个案,可能发生以偏概全的效果而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外部效度;

2)  由于研究者过渡投入,使自己成为被研究对象之一,反而丧失了研究者的客观立场,模糊了原来科学研究的目的,因此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

3)  强调情景的重要性,因此信度不高;

4.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  定量研究概念:又称量化研究,对一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对该事物地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随机、整群、分层)、资料收集方法(问卷、量表)、数字统计(描述性统计、推理统计)

二者之间的比较(写出主要的即可)

七.叙事研究

1.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

1)  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了解)

²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

²  世界大战爆发,对于理性、社会进步的怀疑;

²  科技革命爆发,对于因知识进步所带来的人与世界的对立以及人的枯萎、失落及分离产生的迷茫;

²  超越了西方近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科学与理性)。

2)★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

去中心化,强调多元化;去科学主义与精英主义,倡导主体性;反对话语霸权;反对宏大叙事;反对建构,提倡解构。

3)       具体内容(了解)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乌尔希里·贝克的风险社会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

          消费社会

★2.含义:叙事是通过当事人自己的声音,以讲故事的方式重新编排其生命故事,获得连续性,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能力的双向提升。

3.创始人:澳大利亚人米高·怀特

4. 叙事过程中要注意将问题外化——作用

1)可以降低失败感,增强自我效能

2)减少无益的人际冲突

3)人们相互合作、共同面对问题

4)提供打开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5)选择轻松和没有压力的方法看待问题

6)提供对话的可能性

5.叙事研究的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6.叙事研究的意义

1)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能力的双向提升;

2)打破了传统的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

3)反对宏大叙事,倡导生命故事;

4)研究更具有生命活力和真实性。

八.行动研究

★1.概念: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沟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

2.产生背景

1)对传统研究的反思批判

   传统研究是一种精英模式、我族中心主义、男权窠臼、性别固有观念;

2)  行动研究的初衷是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3)  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让人们参与某个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改变自己,而不只是简单的做一些专家讲座或广告宣传;

4)  行动研究的原始特征是亲自参与、亲自创作、亲自感受。

3.关于行动研究的认识

1)为行动而研究: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随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2)对行动的研究:行动者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此时行动研究被视作教师或其他实际工作者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3)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以达到改进行动的目的。

4.行动研究的功能

²  生产知识

²  意识教育

²  发展和行动动员

5.行动研究的特点

1)目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情境:当事人实践工作情境(不宜情境推论)

3)主体:实践工作者

4)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5)应用者:行动研究者

6)问题的解决:立即应用性

7)结果的推论:情境特定性

8)研究的效益:解决问题与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9)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九.文献研究

★1.概念:文献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研究,通过对已经存在的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只要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展的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文献研究。

 2. 文献的分类

                     一次文献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学术性文献

按文献的性质分类  

资料性文献

文字资料

按实物形态分类      音像资料

网络资料

3.       文献研究的三个阶段

1)         分析准备阶段(找什么、去哪里找)

2)         收集和占有资料阶段(怎么找)——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追溯法

3)         处理和加工使用阶段(怎么加工和处理)——筛选、引用

²  筛选的原则:

针对性:选择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可靠性:最好是原始文献或来自权威部门

时间性:尽量选择最新出版或发表的资料

典型性:保留那些质量高、作用大的典型资料,去掉重复、过时的资料

全面性:力求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各方面资料,与自己观点一致或不一致的

²  引用的原则:

准确而不断章取义

简洁而不罗嗦赘述

有效而不空谈狡辩

★4.文献综述的含义: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十.重点的资料收集方法

1.访谈法

|  标准化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法):

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访谈问卷向被访者提出问题,然后将其答案填写在问卷上的方法,是一种高控制的访谈方法。

|  非标准化访谈法(无结构式访谈法):

是指事先不制定统一的问卷,只是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或某一题目,由访谈者与被访者进行自由交谈获取资料的方法。与标准化访谈法相比,这种访谈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访谈者可随时调整访谈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2.观察法

|  结构观察: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它与结构访谈的形式有点类似。

|  无结构观察:

指的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与无结构访谈类似。

|  参与观察:

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是一种非结构的观察。

|  非参与观察(局外观察)

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得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十一. 研究设计注意结合平时作业的研究设计

1.概念: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是去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

2.内容:

1)研究的对象及问题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研究的理论假设

4)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5)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6)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

7)人员组织与进度安排及预算

★十二.其他

1.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2.扎根理论

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理论,是一种“事后的解释”。研究者在研究之前没有任何理论预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为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

3.操作化

所谓操作化,就是要把我们无法直接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或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也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4.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现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的测量所测事物或变量。

5.效度

  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侧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的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6.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指数形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由一组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类,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和,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7.社会距离量表——态度趋强

   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格达斯于1925年创用的。这种量表曾广泛用于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现在,它也被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社会阶层、宗教群体等事物的态度。该量表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按从最近社会距离到最远社会距离排列开来,如可以结亲(1)﹑可以作为朋友(2)﹑可以作为邻居(3)﹑可以在同一行业共事(4)﹑只能作为公民共处(5)﹑只能作为外国移民(6)﹑应被驱逐出境(7)。括号内分值越大表示社会距离越大。在这一组问题中,实际上蕴含着一种超强的逻辑结构。除了某些例外情况外,量表本身的逻辑结构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一个人拒绝了量表中一项关系,那么它也必将拒绝这一关系后面所有更强的关系。鲍格达斯量表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既可以用来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比较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们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

说明:本资料是根据老师所说的复习范围整理出来的,内容可能会有不全,还望同学见谅。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第二篇: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历年真题总结(简答)

一、简答(35’;21’;24’;24’)

1. 12’(06、05)结构式研究(如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式研究(深度访问或个案研究)各自在社会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对发展理论的意义何在?略

2.(06、03)在确定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时,通常容易犯区群谬误(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简约论)的错误,请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

1、区群谬误,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收集有关某种集群(城市、公司)的资料,然后从中作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

2、简化论,又称作简约论,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如,看重个人成就的个性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忽略了宏观因素)

3、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关键,保证作结论时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运用证据时使用的分析单位。

3.(06)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创新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研究中的创新都有哪些方式。 答:指研究问题时应具有某种新的东西,与众不同的地方和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都要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研究,重提结论。

创新体现在问题在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新颖的地方。

4. 7’(05)从研究目的看,社会研究包括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有什么主要区别?

1、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2、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别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其关注的焦点通常不是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分布,而是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

3、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区别:探索性研究回答现象或问题是什么;相对于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更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解释性研究更加深入现象背后的规律。

5. (06、05)简述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含义及其差异。(略,名词解释4)

6. (05)简述微观理论的涵义和特征

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由一组命题构成;

2、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

3、命题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属于这种形式的理论。 附加: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更多的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 1

题、分析问题时采取的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如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 中观理论,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解释范围越广泛越好 2.解释越精确越好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号的理论。

7. 8’(04)试述通过随机数码表进行纯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1.先取得一份总体所有元素的名单,即抽样框;

2.将总体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顺序编号;

3.根据总体规模是几位数字来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码;

4.以总体的规模为标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进行衡量并决定取舍;

5.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择足够的数码个数;

6.依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数码,到抽样框中找出对应的元素。

8. (04、03)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困难有哪些?

1.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

2.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除了相同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外,受到伦理、政治的因素限制;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9. (04、03)在问卷设计中,对妨碍问卷调查的主客观因素必须有明确的认识,你认为就调查对象而言,其心理、能力、条件方面的妨碍因素有哪些?

答:主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 如问卷内容过多,或需要思考、回忆、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时容易产生顾虑;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容易对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问卷内容脱离其生活实际时,或语言与其文化背景不协调,或形式设计呆板杂乱时,可能对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

客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如,阅读能力带来的限制;理解能力的限制;记忆、计算能力的限制。

10. 8’(03)简述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概括。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或定量或定性的观察,完成从具体的观察结果到对现象的经验概括。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心的说明。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变量间关心的一般性阐述。)

2.从概括到理论。舍弃特定个案的特殊性,集中其存在的共性特征。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间关系,形成对这一现象及其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初 2

步建立了解释和说明这样现象的理论。

附加:理论检验的步骤: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2.由理论推导(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即操作化 4.收集相关的资料

5.分析资料 6.评价理论。

11.(03)简述测量的4种尺度,各举例说明(要求具体尺度,如年龄:0-9岁,10-19岁?等)

1.定类变量。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是等于与不等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如性别:男、女。

2.定序测量。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数学特征是大于和小于。具有区分类别的对称性和不等于的非对称性,以及传递性。如城市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3.定距测量。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其结果可以相互进行加减运算。比如温度的测量。

4.定比测量,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具有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绝对的零点,其数据可以加减或乘除运算。如出生率。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12.(03)如何使研究问题的选择明确化?

1.所谓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2.方法有两个,a、缩小问题的研究范围。即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b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好的问题陈述具有两个特征:必须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微不足道。陈述问题至少包括两个变量,问题必须可予检验。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