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fanwen118.com时间:2023.3.17
跳绳训练有感
因我校参加全市跳绳比赛,有机会接手跳绳训练。在训练过程总感受到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渴望和热爱,可我却紧张了起来。
跳绳虽然是一项简单而又方便、易行的运动项目。可从第一天的训练中我深深地感到孩子们在身体素质这一块差了很大一截。首先就是耐力,刚跳几下就气喘吁吁,开始叫唤,不是这疼就是那疼。第一天的训练就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叫唤和讨价还价中结束了。训练结束回到办公室我开始有了一些想法。要让孩子们在练习中即找到快乐又轻松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速度、耐力、协调、灵敏及弹跳等素质。我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 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跳绳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弹跳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也可以说身体素质训练,是提高跳绳次数及能力与成绩的一项训练方法。其特点是随意性大,训练内容方式多,学生容易掌握,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1、耐力素质的训练
不计时完成一定的数量练习;计时练习(一般为1分钟以上);在跑道上进行边跑边跳跳绳练习;上、下坡跑跳练习。在应用此法时对学生应要求:完成的次数要比平常多一倍或者达到较多次数,同时还要调整好组数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练习次数较多的可练习4-5组,其中组数之间的间隔休息时间为4秒到6秒之间;如果练习次数是较平常的1倍或1倍以上,就可练习3-4组,其中间隔休息时间为7秒到8秒之间;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呼吸作用,并做4-6个呼吸后交换一次,这样更能达到良好效果。
2、提高弹跳素质
单脚垫跳、双脚垫跳、单双脚连跳、交换脚垫跳和连跳、屈腿跳、蹲跳、沙坑跳、弓步交换跳……这些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前脚掌力量及脚踝蹬力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练习时请各位教师注意:下肢脚掌动作要准确,均可用前脚掌或由全脚掌过渡到前脚掌蹬地跳,并用前脚掌或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交换练习。
3、灵敏、速度素质的训练
对这一身体素质的训练要注意学生练习动作的节奏性,要求速度快慢与教师口令同步,并按节拍进行练习;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可结合其它素质训练,交替进行;其方法有:高抬腿跳、前踢跳、单脚或双脚高摇跳、计时跳等。
二、增大负荷训练
1、增大上下肢关节重量练习,即手持300-500克物体进行空摇练习,也可以结合下肢进行空摇练习,这一方法可以纠正学生上肢的错误动作。例如:部分学生上肢摇绳时,两臂外张大,肩关节紧张,手腕转动不灵活,这样就可以采用两腋夹物或持重物反复练习空摇动作,直到技术熟练为止。
2、增大下肢负荷训练。方法有在下肢绑上沙绑腿进行跳绳,或者穿沙袋进行跳绳。这一方法对学生耐力、弹跳力、速度及提高跳绳水平都有非常好的练习效果,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成绩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力。
三、时间及提高跳绳成功率训练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临近测试的那段时间。大家知道,1分钟跳绳是有时间限制的。在这60秒内要不浪费每一秒,那么就应该有很强的跳绳能力,也就是说,能完整跳满60秒是较难的,但要让学生在这60秒内减少失误是必要的。据本人了解及实践测算,失误一次,再恢复到原有的竞技状态,至少需要2—3秒,甚至更多,这样就比校容易影响成绩的发挥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去提高学生的速度与成功率。针对这一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1、提高学生完成跳绳的能力,这是基础。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完成120次,不计速度快慢,不计时,但不能失误2次以上,一定完成这一练习;或者把这120次结合计时分解次数进行练习:第一次完成30,隔3秒后第二次完成40,间隔6秒后完成余下的50次;或者第一次完成70,间隔6秒第二次完成余下的50次。第一种方法要求学生不准失误一次,第二种方法只准失误一次。
2、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行练习。让学生算出自己在1分钟内,每秒平均完成几次,然后让学生计算出5秒、10秒、15秒、20秒完成几次,再进行计时跳绳,跳完后要求学生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高出你的平均数,并及时调整。这个方法可以采用比赛形式进行,其特点是时间短,速度快,学生在体力耐力及神经控制上都处于兴奋状态。
3、在结合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安排1分钟跳绳的战术布置的练习方法。例如:0秒到25秒时间,不准失误一次,保证次数在85---105次之间,30秒
到50秒用90﹪的手摇速度完成150—170个,最后10秒让学生竭尽全力全速完成。这一方法应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时间性、节奏性、目的性并且平时应反复练习。
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每项运动的特点再采取相应的练习方式,即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又不显得动作的枯燥。训练效果也会相应的提高。
学生训练情况分析表
论 跳 绳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可见,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促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略谈“绳趣”这一教学活动。
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
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学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五、“以绳代球”
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以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以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
六、“以绳做操”
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根据绳子的特点编排绳操,在缺少体操棒的学校,可以绳操代替棍棒操,使用时可先将其对折在对折,然后两手握绳做操。手中有物,兴趣较高,其绳操不仅具有同徒手操同样的价值,而且对矫正身体姿势有较好的帮助,在培养灵敏度、准确性和平衡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以绳串课”
所谓“以绳串课”,是指在围绕跳绳主教材的前提下,把跳绳的使用贯穿到课的始终,充分发挥“一绳多用”的功能,也称之为“绳课”。绳课的基本部分除了安排教学计划中所定的跳绳内容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如“绳投掷”、“绳游戏”等内容,以利用进一步协调上、下肢的活动。在“绳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可以安排与绳子有关的律动和绳操,在课的结束部分还可以安排绳子有关的音乐舞蹈进行放松。实践证明:学生在“绳课”中不必变换多种器材,只需使用手中的跳绳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
+ 更多类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