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fanwen118.com时间:2022.8.15
《轻叩诗歌的大门》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评价表1
评价表2同学互评
评价表3 教师评价
评价表4 综合评价
第一部分:诗海拾贝
班级: 姓名:
一、朗读阅读材料的六首诗歌,完成下列练习:
朗诵①《诗经·采薇》②《春夜喜雨》③《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④《天净沙·秋》
⑤《太阳的话》⑥《白桦》
1.以上六首诗,属于古代诗歌的是(只填写序号)①②③④,其中②是唐诗, ③
是宋词,④是元曲,属于现代诗歌的诗⑤⑥。这六首诗,大部分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2)随风潜入夜,润雨细无声。 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里下着,使万物受到滋养。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光惊动树上的熟睡的鹊儿,使得它们悄然飞离树枝,夜空中有轻轻吹拂的风,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写的一首古诗。(×)
3.如果按时间分类,《白桦》这首诗属于现代诗。( √ )
4.《天净沙·秋》表达了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心情。(×)
5. 《诗经·采薇》描写的是战士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7.“路转溪桥忽见”与“风吹草见牛羊” 中“见”读音一样。( √ )
8.诗歌按照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
9.“绝句”,每首八句,五言简称五绝,七言简称七绝。(×)
10.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
11.《白桦》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12.《太阳的话》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 √ )
13.《天净沙·秋》描绘出秋天的美景,表达诗人一种悲凉的情绪。 (×)
14.《春夜喜雨》和《天净沙·秋》都是五言律诗。 (×)
15.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五言诗描写细膩、动人,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又处处充
满诗人的喜悦之情。 ( √ )
16.《白桦》是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 )
17.《采薇》节选于《诗经》,表达了一个老兵回乡时的喜悦心情。 (×)
18.《天净沙.秋》是白朴写秋景的一首小令,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丽秋景。它虽有秋景的清
肃,却无悲凉的情绪。 ( √ )
三、读《诗经·采薇》完成练习:
1.默写《诗经·采薇》: , 。 , 。
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3.解释字词的意思:
昔: 从前 思: 语气助词 矣: 语气助词
依依: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雪花飞舞的样子。
4.出门时是(春)季,景物(杨柳依依),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霏霏)的冬天。诗
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四、读《春夜喜雨》完成练习:
1.默写《春夜喜雨》: , 。 , 。 , 。 , 。
1
情。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4.《春夜喜雨》是一首(C)。(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A:五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五言律诗 D:七言绝句
五、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 。
(1)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2)这首词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六、读《天净沙·秋》完成练习:
1.默写《天净沙·秋》:
, , 。
, 。
2.字词解释:
天净沙:曲牌名残霞:晚霞
寒鸦:乌鸦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读《天净沙·秋》回答下列问题:
《天净沙·秋》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白朴)。这支曲有(秋景)的清肃,却没有(悲凉)的情绪,表达的是(祥和)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未来,憧憬未来会更加美好)。
七、读《太阳的话》《白桦》,完成练习:
1.《太阳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的(艾青)。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2.《白桦》是(俄罗斯)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八、按顺序排列下面词语:
1.诗经 元曲 唐诗 宋词 2.诗歌 《静夜思》 古诗 文学作品
诗经 唐诗 宋词 元曲 《静夜思》 古诗 诗歌 文学作品
3.雨雪霏霏 赤日炎炎 凉风习习 杨柳依依 4.白朴 李白 龚自珍 屈原
杨柳依依 赤日炎炎 凉风习习 雨雪霏霏 屈原 李白 白朴 龚自珍
九、根据诗歌知识填空:(见课本)
1.我国是一个( )的国度,从古到今涌现出( )、( )、( )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一些外国的伟大诗人,如( )、( )、( )等。
2.搜集诗歌可以通过( )、( )和书籍,访问其他人等途径。我们可以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 )、( ),我们也可以搜集有关诗歌的( )和( )。
3.诗歌的分类方法很多,如可以按( )分、可以按( )分、也可以按( )分??
4.“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5.“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
十、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
2
第二部分:与诗同行
班级: 姓名:
一、读“阅读材料”中的诗歌,填空:
1.朗读《我们去看海》这首诗,我能从诗句中体会到作者(热爱大海)的感情。
2.《致老鼠》这首儿童诗真有趣,小诗人把(老鼠)当做了(自己的朋友),
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最后,小作者希望老鼠和(猫)交上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
3.《爸爸的鼾声》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爸爸的鼾声,小作者觉得“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小作者又觉得“(火车到站了)”,全诗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父子情)。
4.学习《诗中的“秋”》这篇文章,我总结出作者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一些方法:如(联系生活读诗)、(读诗时在头脑里描绘一幅幅画面)、(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等。
二、下面三句话传说是苏东坡和苏小妹互相取笑的话,都用了夸张。你能找到它们分别夸张了什么?
眼窝深 脸长 额头高
1.苏东坡: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额头高)
2.苏小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脸长)
3.苏东坡:几加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眼窝深)
三、对于“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东坡加的“腰”使诗句变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山谷加的“腰”使诗句变成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加的“腰”使诗句变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四、诗歌应用: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3
五、查漏补缺,按要求补充诗句。
1.填上动植物名: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填上地名: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填上颜色词: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六、精挑细选,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B)。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2.晏殊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A)。
A.似曾相识燕归来 B.似曾相识鸟归来 C.似曾相识雁归来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诗句写的是(C)。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的是(A)
A.李广 B.项羽 C.曹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C)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6.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 指的是 (B)
A.红色 B.花 C.树叶
4
七、先把诗词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E.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F.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G.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H.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启迪我们:只有多视角的观察事物,才能全面认识事物,抓住本质特征。
2.老师和爸妈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来劝告我们:趁现在年纪还轻,要努力上进,不要老了白白地悲伤和叹息。
3.无论什么情况下,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开导和教育我们,这正像杜甫笔下的诗句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自然地吟诵起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八、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A。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B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C的《春夜喜雨》。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B。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A。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九、我能灵活地运用古诗。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5
落九天。
4.当我们浪费粮食里,老爷爷经常会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十、小练笔:走过《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学习活动,请你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或谈谈就此次活动不足和改进的建议。(80-100字)
参考答案
一、睫毛 枕头 朦胧 潇洒 徜徉 鸣蝉 茅店 飞鸿
二、qián lù huà zhàn
三、亭亭 姗姗 皑皑 频频
五、野径 霏霏 依依 流苏 徜徉
七、1、知 乃 潜 细 微 小
2、诗经 春 冬 依依 霏霏
3、曲牌名 题目
4、五言律诗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矣 思
八、× √ √ √ √
九、(一)1、宋 辛弃疾
2、C
3、稻花香里传来蛙声一片,青蛙们好像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4、(1)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春。
5、闲适愉快
(二)1、C 2、D 3、C 4、B 5、B 6、C
参考答案
一、彭湃 启迪 轨道 朗诵 吟哦 意境 花梗 依偎
二、xiān jiǎo shě qǔ nì jí fān yu?
三、逸 散失 融 调和 筹 筹码 际 遭遇
四、吟哦 纤弱 依偎 浮现 呆板
五、③ ④ ① ①
六、1、鲜亮的花朵被歌声溅起。
2、去看海,不是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吗?
6
3、脸上现出痛苦。
4、隔壁阿婆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
5、读诗,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七、拟人 比喻 反问 对偶 夸张
十、1、我们去看海 热爱大海
2、山上的小火车 好像火车到了站
3、朋友 猫 诗人美好的愿望
4、扶 失
十一、(一)1、颜色繁多,色彩绚丽。 形容草木茂盛或事业蓬勃发展。
2、①‖②③④⑤‖⑥
3、它有动听的歌声??思念家乡的感情。
2、很 满,到处都是
7
+ 更多类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