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通过探究说出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概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③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应用。

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             探究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资料分析和推理总结。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①形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认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保护植                     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及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①实验器材:培养皿,胶头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镊子,火柴

②实验装置:(以银边常春藤为例,事先材料进行暗处理24小时) 

                    

③实验材料准备:银边常春藤,青菜,仙人掌(事先进行暗处理24小时和光照处理四小时),碘酒,酒精,清水

四.教学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了解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基础上对光合作用场所的进一步探究。第一课时探究实验设计的思路为本节课中的探究实验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对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及对照组的控制仍把握不好,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2.具体思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课我将通过复习已有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通过介绍恩杰尔曼的实验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初期印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课堂上我准备了青菜,仙人掌,银边常春藤三种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各组可根据对实验材料的认知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全班交流确定最终方案。实验结束后将各小组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类比,从而总结出:植物的绿色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这样让学生的认知更加直观,有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之后利用实验所得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利用小资料呈现不同情景,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应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从而产生要保护植物的情感。这样从内涵到外延,使得光合作用的概念更加立体饱满,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求新,激发探究欲望

1.温故

    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的已学知识,通过第一课时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原料总结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2.求新

    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光合作用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的应用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来一一找出答案吧!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呢?让我们先来看看科学家的探索吧!

3.前人的探索

    视频播放恩吉尔曼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上面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期印象: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今天让我们自己来做一次科学家,尝试探索光合作用的场所吧!

4.知识铺垫:

资料一:图文并用,认识叶绿体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含有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叶绿素能使植物呈现绿色。叶绿素已经其他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引导学生分析:在前面探究中我们是如何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利用受光部位及不受光的部位是否产生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来证明的)那根据提供的资料,你知道如何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吗?(植物的绿色部分含大量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该部分能产生大量淀粉,而非绿色部分不会)。那下面让我们自己动手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复习导入的方式,围绕学生关于光合作用的已知进行发散式提问,引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并利用科学家的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究铺路。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对叶绿体的认识较少,于是我将叶绿体的相关知识用图文的形式进行展现,做好知识铺垫,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形成初期印象,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

(二)自主选材,进行探究活动

1.实验前准备:①各组实验桌上准备好相应仪器及试剂: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大小烧杯,火柴,镊子,剪刀,酒精,碘液,清水②提供“小探究材料室”:准备事先经过暗处理及曝光处理的青菜,仙人掌,银边常春藤,以供学生选用)

2知识铺垫:认识几种实验材料

①青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绿叶蔬菜,叶呈绿色,茎颜色较浅,几乎为白色,根的颜色为白色

②仙人掌:仙人掌(Cactaceae)是一种植物,也是墨西哥的国花。属于石竹目沙漠植物的一个科。为了适应沙漠的缺水气候,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份蒸发,亦能作阻止动物吞食的武器;茎演化为肥厚含水的形状;同时,它长出覆盖范围非常之大的根,用作下大雨时吸收最多的雨水

③银边常春藤:常绿攀援灌木,叶片边缘为白色,中间为绿色

3.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①选择何种材料进行实验②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在《小组实验设计报告》中,完成报告的中的1-4题:

4.交流讨论,确定方案

    实物投影选择了不同材料的小组的实验方案,全班进行交流讨论,选出最优方案。

5.实施实验,观察现象

    指导学生选用材料,有的小组选择了青菜,有的选择了银边常春藤,有的选了仙人掌。实验结束后由各小组依据自己的实验现象,继续完成报告。

    设计意图:实验设计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进行实验设计以前将本次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叶绿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并实施方案,试图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得出结论,完善重要概念

    将各小组的报告进行全班展示,用表格对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归类,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植物的绿色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节课中,我们说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那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将光合作用的概念进一步完善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公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完整概念。)

    设计意图:将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类比,让学生发现共性,从而总结实验结论,直观,说服力强,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了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便于学生理解。利用所学知识完善概念,让学生体会知识是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的。

(四)创设情景,探索意义及应用

    情境一:小明家的玉米地里经过翻土,播种,施肥终于冒出了绿油油的玉米苗,可是仔细一看小明发现有几株玉米苗长得有些特殊,居然是白色的。(多媒体展示图片)这引起了小明的好奇,他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这种白色的玉米苗叫白化苗,与正常的小苗相比,它缺少一种叫叶绿体的结构,很难成活。几周看小明再去玉米地时发现白色的小苗果然已经枯死了。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自身生长必要的营养物质。)

    情境二: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年天气大旱,植物开始渐渐枯死,兔子开始越来越少了,狼开始着急了,心里暗想:“再这样下去我也快活不久了吧!”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解释下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吗?(引导学生发现绿色植物是动物和人的最终食物来源)你还能说一说光合作用还有其他意义吗?

    情境三: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增施二氧化碳,人们把它称作“气肥”。据研究表明:如果将大棚里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一倍,那么蔬菜平均增产将高达32%。你能解释下原因吗?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农民达到增产的目的?(引导学生发现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创设不同情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应用,让学生在情景中解决问题,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六.说明

    1.本节课我选择的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课堂上我给学生准备了三种实验材料,青菜,仙人掌,银边常春藤。从材料来看,青菜和仙人掌是选用了同一植株中的不同部位做对照来完成实验的,而银边常春藤是利用了同一植株中同一片叶的绿色和非绿色部位做对照的,通过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小组的讨论,进一步体会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单一变量和形成对照。

    2.本节课中采用不同小组选择不同材料来完成实验,既增强了课堂时间利用的有效性,同时将不同材料实验后的现象进行类比,使实验结果的获得更直观且有说服力,便于学生理解。

    3.在备选的三种材料中,实际操作时往往青菜这个材料的效果不很理想,处理后滴加碘液,常常茎和根的部位也有变蓝的现象,是什么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呢?为什么在根中和茎中还会出现淀粉?于是我考虑可能是暗处理的时间不够淀粉没有全部被消耗完,或者是在暗处理结束后进行光照处理时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又再次被运输到了茎和根的部位。针对以上的想法在实际操作时对于暗处理的时间我进行的适当的延长,并且在光照处理时将同一株青菜中的根,茎,叶分开进行了光照,实验效果较明显。

 

第二篇: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 种子萌发外界条件教学设计

种子萌发外界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