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区别: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 化学性质:如: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蜡烛燃烧后生成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 不同点:结论: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②取用:粉状药品 块状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②取用:(3)量筒: (4)酒精灯: ①注意事项: ②火焰分三层:(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 对固体加热: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不能加热的仪器:

(8)取用药品时做到: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2)步骤: (3)实验关键:

3、物质的分类

物质

(按元素种类)

4、 氧气 物理性质:5、化合反应:特点:

字母表示:

分解反应:特点:

字母表示:

氧化反应:6、 催化剂:特点:

化学性质:

制取氧气: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③装置: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④验满:

⑤气密性检查: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8、氧气是一种的气体,具有是一种常用的。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⑥H2和O2的现象是:⑦CO和O2的现象是:,

⑧CH4和O2的现象是: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体积比 质量比 检验:O2---出气口置一H2---出气口置一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2)过滤操作要点: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

玻璃棒作用:(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软水B.鉴别方法:C.硬水软化的方法: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3、氢气 H2(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了解}4、爱护水资源:A、水污染物来源:B、防止水污染: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

(1)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②、注意:2、元素 (1)、定义:(2)、决定因素:(3)、特点:(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5)、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 微观:例如:H: He: C: Al: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例如:3H: 4C: nFe: 2Ar: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

三、元素周期表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2)、3元素性质二、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合价

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1、内容: 说明:

(2)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3)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4)常见的化合价。

二、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 1.化学式的意义

2.化学式的书写

三、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四、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1、交叉法: 2、最小公倍数法

五、根据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 3、化学反应前后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 2、书写:

3、含义:以2H2+O2为例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

2、石墨

3、无定形碳:

4、C60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 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4)验证方法:

验满方法: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

从长颈漏斗处加入酸收集二氧化碳

6、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4、危害及防治措施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4、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1)煤:

(2)石油:

(3)天然气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2、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二.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4.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15. 加热高锰酸钾: 16.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7. 高温煅烧石灰石: 三.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

(2) 吸热反应:

4、新能源:

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四、其他反应

26 实验室制CO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7. CO2与水反应: 28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9. 锌和稀硫酸

 

第二篇: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一、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氧气有助燃性;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气体不可燃烧,也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4、原理: 化学方程式:4P + 5O22P2O5

5、实验误差分析

(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

A、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集气瓶(装置)还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

A、实验前没有关闭止水夹或没有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

B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铁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作用:化工原料、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S + O2        SO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化学方程式:4P + 5O2      2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实验前须在集气瓶里加点水(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防止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4、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 + O2         2MgO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一氧化碳的燃烧:2CO + O2        2CO2

 

(2)甲烷的燃烧:CH4 +2O2            CO2 + 2H2O

 

(3)酒精的燃烧:CH3CH2OH +3O2        2CO2 + 3H2O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但不发光。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三、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 → E (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

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①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2H2O+ O2

: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的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不变)、一改变(反应速率改变)

③、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在最后面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气密性检查:a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b导管伸如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方程式:2KClO32KCl + 3O2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

方程式:2KMnO4         K2MnO4 + MnO2 + O2

B、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 (在最后面

C、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D、收集方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E、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F、易错事项: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伸入试管的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塞导管发生爆炸,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导管稍伸入瓶口即可,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