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总结

国培总结

短短一个月的国培学习,每天的感觉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专家教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内容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僵死的思想在新知识的碰撞中再次能够产生火花。

通过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知识上的积淀,同时提供了产生改进教学的依据。在培训中每一次聆听讲座都让我理解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高等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高职教师教训能力提升的路径。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宝贵的教学案例资源,让我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宏观的感受高职教师应在高职中如何教学,同时也有细致课程教学案例让我直观体验到当今高职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和改进方法等。我能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地琢磨和钻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从每一次的讲座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首先,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高职高专的发展演变和特点的认识。高职高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级段(19xx年-20xx年)称为“三教统筹”。第二是规范办学阶段第三为内涵建设阶段,这个阶段解决高职是“高”还是“职”重要的问题;解决类型与办学层次的问题;解决抓也设置和课程设置的问题,要求专业设置面向区域经济,面向职业,面向行业经济等,要求课程设置面向岗位企业要求等。该阶段还提出双师结构的建议。第四是章程结建设阶段。

高职高专现有发展特点: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改融合的培养形式得到认可。

2)专业成为高职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的载体。

3)基本形成独立的质量评价体系。从本科评价体系中独立。评价导向合格自身特点、职责一直。

4)财政专项推进的成功实践引领带动明显。

5)高职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职高专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1.高职教育面临问题:评估体系需要完善,经费和绩效考核制度要健全,内涵建设待加强。

2.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增强院校帮扶,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平复,提升素养和质量。

其次,沟通交流,针对性的解决我们困惑的问题。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知识,同时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在专家同仁交流的过程中,收益良多。我个人学习交流的收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可采取“私人订制”式,针对行业、企业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针对性的制定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实习小组中小组互助作用研究。针对目前全国多数高职学校尚不能完全集中实习,多采用自找实习单位的状况,要求学生结成小组,发挥小组互助作用是一个保证实习质量的好途径。3.专业培养方向应有主副之分。在全国现在整个高等教育界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就业和学校所学专业可能不完全对应,甚至完全偏离,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将人才培养方向分为一主多副的方式进行培养。最重要的收获是大家一致认为专业副方向不是一门课程就能体现的,而是要多门课程融合才能体现。4.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生职业发展。学生需要,社会认可将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和严谨烦难的课程体系已经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必须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提出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需要,适合社会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必须担当的一个使命。5.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储备,而高职院校不可能成为高级技能人才产地。众所周知,高级技能人才都是成长在工作实践一线的,任何学校都不能直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因此高职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储备上。

最后,理论指导实践,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带来重要的指导价值。一个月的培训,既有理论收获,也有具体教学科研技能技巧的积累。主要表现在: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包括ppt的制作,获取资料的途径,无线平台技术下现代技术平台下如何进行现代化共享的课堂技术。2.如何制作微课。存在即为合理,抛开讨论微课的利弊,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目前备受学生的喜爱,我们作为高职教师应该有能力去将自己的专业课程转化成更短、更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适合现在教育技术背景的要求。3.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4.针对自己的专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中具体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专职教师往往关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学术问题,很少关注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尤其在高职阶段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将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学术研究,而轻教学问题研究的习惯。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使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对高职教育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宏观上,对高职教育发展演变和现状、面临的问题和要发展方向有比较具体的了解。在微观上,对高职教学中教育者(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员)和教学内容(教材、课程、课程体系)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加成体系的知识。对高职课程的具体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篇:国培总结

聆听名师教诲, 追求教育智慧

——“国培计划(20xx)”——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总结

江南金秋,天高气爽,有幸被遴选为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来到人杰地灵的安徽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xx)----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和来自八省的五十位老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聚在一起。全新的培训模式不时带给我们阵阵惊喜,国培办聘请了知名专家,采用讲座和讨论方式进行,就文本解读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研讨。十天短暂而紧张的培训让我收获多多,也让自己久已沉睡的心田复苏过来,给了我很多思索。

一、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与高考现实

这次学习研修主要围绕文学作品的解读进行,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进行了解析,虽最终也没有一个定论,但还是开了眼界,这些学者的共识是文学作品应进行多元解读。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xx年北大中文系毕业,见解独到,令人称奇。其主要观点是眼中有什么就能从文本中看到什么,文本解读应是多元化的。

《背影》作为经典篇目,传统解读是:文章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而孙教授孙则解读为是基于父子矛盾而写给自己的一片忏悔文章。最终归结到:爱本来就是沉重的,爱得隔膜,爱得惭愧,爱得隐秘,爱得痛苦。冰心的笔下的爱是理想化的,天衣无缝的,现实中不存在。 《荷塘月色》,传统解读为:通过描写作者在荷塘月夜的独步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高压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而孙教授认为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孩子和家庭琐事出门散心而获得一种心灵的解脱,这种解脱是伦理的自由。因为经济紧张,孩子又多,和父亲关系紧张,多重身份压身,让作者内心很不宁静。

听后感到解读新颖,大学教授可以这么解读,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敢吗?不敢,因为我们要直面高考。多元解读怎么与我们面对的高考现状对接呢?高考的参考答案多是界定很死的。多元解读也让人很无奈,朱自清的《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很低,中学生不喜欢《背影》,主要理由是,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样啼笑皆非的解读高考能允许吗?

难怪一位语文前辈曾说过:高考阅读文本为什么要选择已经逝去的作者的文本——因为他们不会提意见了,而现在还生存的作者看到命题者设计的题目,往往会被惊吓出一身冷汗!我们的参考答案允许多元解读吗?为了考试我们还不能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解释过于自由,还是应该和主流见解保持一致,这和新课标的要求又是冲突的,一线老师很为难。

二、走过文本和走进文本

走过文本和走进文本是专家们一直强调的两个概念。

朱自清说过:“语言文字是思想。”阅读是借助语言文字的桥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丰盈自己精神的过程,这就需要走进文本,走进去做什么?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用审美的眼光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一个字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是有思想的。没有有创意的文本体验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教学设计。

而目前教学现状大多是走过文本,并且匆匆走过,在外围打游击,很少真正走进文本去涵咏体味。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如何处理文本教学,一线老师出身的胡明道教授指出了解决理念:走进语言,知能情意整体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内容问题化,问题探究体验化。

宣沫,“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给我们示范讲解《纪念刘和珍君》更让我受益匪浅。其设计长文短教,紧扣文本,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展示时间,朴实无华。如果在评比中,这堂课可能就不受欢迎,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行了思考,看似沉闷是因为给学生了足够的思考动脑时间,学生怎么会没有收获呢?这不就是走进文本吗?课堂处理不应该以为取悦学生为主,花里胡哨,而应该考虑,一堂课底让学生学到什么。

三、如何面对语文改革

改革需要改的是什么? 首先改革不是革命。教学改革拒绝轰轰烈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一无是处。现在的改革很多是伪改革,刻意求“新”,锐意“改革”,尤其在一些“展示课”上,很多老师为了张扬“人文性”,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于是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课本剧演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这难道就是改革吗?有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游戏性质,如一位老师讲《祝福》的设计——某地发生一起案件,公安人员发现一具女性尸体、四五十岁、无伤,为了侦破案件,我已派出三个调查组:一赴鲁四老爷家、一赴贺老六家、一赴卫老婆子家进行侦查,现在有请三个调查组汇报案情?,脱离了文本的表演,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形式而已。

改革最需要改什么?应该是水平的提高,老师的,学生的。理解水平不提高,形式再新有何用?怎么教不应该凌驾于教什么之上。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答题不对,作文为何跑题,不是不想审对,而是理解能力达不到啊。宋冬生主任的报告告诉我们改革到了关键时期,是突破推进,还是就此收兵,到了关键时刻。课改有了一些弊端,但是课改的理念是正确的,是得到人们的承认的,融入了人们的话语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还有触动的。万物都是有缺陷的,每一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改革,有成就,但在现实的教育体制面前老师们举步维艰,甚至有点悲壮味道,因为学校领导不允许失败啊。但改革是不可能停下的,我们只能顺应时代要求去追求自己的专业成长。

四、素养语文与应试语文

什么是语文素养,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我们的学生又有几点?陈文忠教授的一场报告《国学与语文素养》让我们啧啧称奇。在中学,为什么数理化英语教师容易征服课堂、树立权威,语文教师则很难获得同样的尊重? 两种学科的差异:科学与人文。数理化,从未知到已知,注重典常识的传授,很简单;语文,从已知到未知,需要独到的发现。缺乏国学素养,哪有文化发现?作为一线老师的确应该音带学生好还涵咏古文,用温暖的人文情怀,滋润孩子疲惫的心灵!

语文素养固然重要,没有分数谁会得到认可?应试语文,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无奈的现实。葛维春老师告诉我们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只有成为应考英雄,才能占有发展的先机。考试无罪,应试有理,考好才是硬道理。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高考当前,没有退路。高考成绩,毕竟是目前高中教育重要的评价标准,没有谁能够逃脱这个紧箍咒的制约,出路只有一条:考好才是硬道理。

五、如何提高自己

名师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成长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学会借力打力。

1、 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就必须有一点乌托邦的精神,有一点宗教般的情怀。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多一份“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份“纯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义”的“疯狂”,多一份内心的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

2、登上理论的高峰。

当前课程改革理论的既泛滥又贫乏。泛滥是因为生搬硬套的、似是而非的洋理论太多。建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课程观、多元智能理论、接受美学、行为主义、儿童中心主义等等一线教师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越教越不会教,越来越不知道怎样教了”。 贫乏是指适合中国国情、适应语文学科建设、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又太少太少。追求专业成长,只注重教学技能,对理论不感兴趣,这也许就是太多教师流于平庸的原因之一。

3、与经典为伴、与名家同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远离“伪经典”,警惕流行专著。读一些实实在在的经典。欲成名师还要研究名师课例,研读名师文章,研究名师成长史。也需要近距离接近名师,体会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奥秘。耳提面命,可以让人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4、要反思。反思什么?专家已经给了答案:反思得意之处,留住精彩;反思失意之处,记下败笔;反思动态生成,捕捉灵感;反思教学设计,再次创造;反思学生创新,记录妙想。

5、顺时势,懂政治。头脑可以在天空中驰骋,但双脚一定要踩在大地上。(巴尔扎克)。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国是官本位的国度。政治决定一切。政治是社会现实中最大的现实,最强有力的现实,作为教师只能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谋求专业成长。“千重要万重要,领导支持最重要。”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谨记的底线。

七、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建议

语文课为什么抬头率低,低头率高成效低?固然有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的学生基础差,习惯差,不动脑,老师问题刚说完,他就能说出答案,不是自己的思考,而是教辅资料上让老师很无奈。这和老师的失误也不无关系,迫于压力,迫于完成任务,我们也免不了急功近利,放不开手脚。现在的学生提笔不会写字,读课文结结巴巴,写作文只能东拼西凑。语文成绩直线下降,考试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学习如练功,不扎实地学基本要领,不扎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怎能有扎实的武功呢?记得自己小时候也学过一段时间的功夫,邻居教我一个动作就让我们练习十多天,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因此,也很少有人得到真传。达芬奇学绘画时,老师让他画鸡蛋,他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把鸡蛋画得像模像样,而且还画出了《蒙特利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最后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画家。学习语文也必须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打牢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语文教学工作。

国培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最后以胡明道老师的话来勉励自己:“生命属于你,它需要热情;而机遇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冷漠。职业属于你,它需要执着;而事业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功利。大脑属于你,它需要敏锐;而创新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墨守。成绩属于你,它需要平静;而成功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骄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