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四川大学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小组成员:康越 谭平 丁智颖 赖泫蓉 蒋媛 黎媛媛 任贤聪

四川大学博物馆简介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出任馆长。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美誉。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九十多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藏品。现有文物4万多件,包含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漆器、拓片等几十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称誉国内文博界。

20##年5月,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落成。新馆坐落在蓉城风景秀丽的锦江河畔,与望江公园毗邻,总建筑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整体轮廓舒展宏伟,与四川大学百年老校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古城成都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博物馆展厅分4层,设有考古学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民族学陈列馆、书画艺术厅、古代瓷器厅、古代服饰艺术厅等七个基本展馆,常年向社会观众开放。

实践经历

IMG_20151127_152426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最终将本次实践内容选择为参观四川大学博物馆,因为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对四川大学文化底蕴的深化认识,访谈形式也将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

周五下午,我们坐着校车向四川大学博物馆进发,经过漫长的寻找终于成功一睹其风采,而展品之丰富,收获之丰硕可谓不虚此行。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同样就读于四川大学的讲解员,并在参观结束后进行了互动访谈。

IMG_20151127_162018展品简介

瓷器

QQ图片20151130001356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古代瓷器厅位于第三楼,瓷器的总量丰富,时代可追溯到唐朝。这批文物的产地窑口较多,是研究中国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史,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交流、商贸发展史重要的文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技研究价值。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瓷器,有著名的唐三彩,有宋代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有清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珐琅瓷、粉彩瓷。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瓷,以黄、绿、褐为基本釉色,但“三彩”不是专指三种颜色而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主要是用于随葬,所以它的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百瓷,但这也丝毫没有减少它的受欢迎程度。在川大博物馆主要有唐三彩俑、三彩碗、三彩杯和唐三彩盖罐。宋代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是十分稀有的一种瓷器。冰裂纹又称开片原,因其纹片如并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冰裂纹瓷器的出现是一个偶然,它是一种烧制失败的瓷器,但人们认为这种破裂的纹路很好看而流行起来。川大博物馆的冰裂纹瓷器很少,但每一件都吸人眼球。川大博物馆里的瓷器以清代瓷器居多,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珐琅彩起于清康熙后期由景泰蓝演变而来,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美,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很少。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珐琅彩和粉彩很难区分,后来两者逐渐融合。川大博物馆除了清代珐琅彩和粉彩以外还有许多清代的蓝釉瓷和红釉瓷,都十分精美。

    20##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川大博物馆受损严重,馆藏瓷器中有九十九件藏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批受损瓷器品种较多,多数瓷器具有花纹,部分还有镂刻 、堆塑等装饰,修复工艺复杂。在各方的努力下,耗时两年半,最终成功地修复了这批文物。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完全不能看出这些瓷器曾经遭受过损毁,它们都完整而美丽的站在那儿接受人们的欣赏。而且每件瓷器都用许多细小的线固定着,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瓷器。

IMG_0876石刻艺术

    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发展、疆土扩张,汉代陶石艺术就是在这片时代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以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陶塑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西汉中晚期,厚葬之风盛行,为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条件。

东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对汉代丧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汉代陶石艺术中没有生命消亡的阴影,而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它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馆中,除了拙朴洗练的四川汉代画象砖、画象石以及圆雕之外,四川邛崃龙兴寺佛教石刻尤具特色,它以本地红砂岩为材料,雕刻玲珑剔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高达198厘米的断臂菩萨立像,以其优美的造型、生动的表情,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民俗

IMG_0874    四川大学博物馆常设民俗学陈列馆,主要展览妩媚流丽的清末民国民俗文物,含婚、艺、书、影4个主题。

    其中婚的部分,展馆为参观者展示了古代婚礼方面的礼仪。旧时,大户人家的婚礼甚为讲究,所谓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场馆中间拜这女子出嫁的礼仪队和花轿,一旁还有这洞房的陈设,新娘着大红嫁衣端坐在一旁。此外还有影戏,影戏广泛见于东方各国,是用各种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中国影戏以起源最早,形象最美,演技最奇妙,而被誉为“影戏的故乡”。明清以来中国影戏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派以唐山影戏为代表,南派以四川影戏为魁首。四川影戏包括川北皮影和成都灯影。馆内还设一处文案,文案上有着古代书房四宝:笔墨纸砚,仿若墨香扑鼻而来。还有历史悠久的书画真迹展览,各种精美的珐琅彩令人应接不暇。还有各种民间技艺,其中有各式竹雕像。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汉民族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服饰

四川大学博物馆中的服饰展厅主要展出的是清代的服饰。其中女装的服饰领襟窄小,袖口和腰身庞大,而原因便是以此来遮盖女性曲线,这也便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束缚的体现。所谓三寸金莲乃为美,展厅中所展出的小鞋也真真切切地让我们体会到当时的女性所承受的身IMG_20151127_164131心压迫。而在官服方面,我们也了解到文武官以及其不同官级的服饰图案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明显地显示出当时封建社会中强烈的等级观念。而总的来说,所有服饰所展现出来的美妙绝伦的样式和色彩也无不让我们为古代纺织工艺为之赞叹!

访谈记录

采访时间:20##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

采访地点:四川大学博物馆

采访对象:四川大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大三学姐,来自高分子学院)

Q:学姐你好,我们知道川大博物馆主要是以历史文化馆藏著称,而学姐是来自高分子学院的工科生,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你会来博物馆当志愿者?

A:其实一开始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真的是机缘巧合。只是碰巧看到了这边在找人,然后就想着去应聘试试,结果就真的当上了。

Q:那么作为工科生,在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要分享的感想吗?

A:说实在的,一开始在拿到讲解稿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吃力的。因为本来高中就是理科,对历史方面的了解不如文科生丰富。但是在我了解了讲解稿里的内容,并自己想要去查询馆藏相关的资料的时候,我就深深沉迷于其中了。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历史不仅仅是文科生需要了解的东西,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的情怀。

Q:作为志愿者工作了一段时间,你有什么收获吗?

A:每一次在对大家讲解历史的时候,谈到每一幅画,每一个瓷器的来历和故事,内心都会有很激动的感觉。每一次在欣赏这些古代的艺术瑰宝的时候,都有一种回到了那个时代的感觉,好像在通过这些藏品,和古人对话一样。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骄傲,因为这是我们的先辈们无穷的智慧堆砌出来的珍宝。

Q:对于馆内珍藏的藏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A:我觉得这些藏品的精致程度,大多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工艺品。有的时候想起来觉得真的很神奇,在几百上千年前,没有任何高科技技术的年代,我们的古人却制造出了那么多精美的东西。从石器时代的器具,到汉代墓室的壁画,再到元朝的青花瓷,清朝的精美服饰,一步一步地,我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发展历史,这也让人非常惊叹。

Q:对于文化的传承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

A: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这不仅仅是被要求了才会去做的事情。我们要由内而外地认同我们的文化,并且为之感到骄傲。通过参观博物馆之类的活动,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真正的了解了历史文化之后,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为之所震撼,并且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去传承这份骄傲。

Q:以往在为参观者讲解的时候,对于那些参观者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A:以往大家来参观的时候,我能看出来大家对于历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参观这些藏品的时候,大家也都是非常的震撼和激动。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内心是十分感动的。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这份文化的责任,而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有这样的意识,并且做得很好。

Q: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应该做什么?

A: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要了解历史,不管是好的与不好的,我们都要了解得透彻,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我们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好的地方,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要积极去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譬如说多去参观一些历史文化博物馆,我觉得,每次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我们都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成员感想

谭平:这次的博物馆之旅,我收获了很多。我学习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欣赏了许多精美的文物,也满足了我作为一个文科生的历史情怀。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为了保护这些文物所做的努力。每一件文物都用玻璃隔开,里面都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并且每一件文物都有自身的简介。但是我们去的时候,馆内基本上没有人参观,志愿者学姐也告诉我们,平时参观的人很少,而且基本上是外国人。我觉得:博物馆里的藏品都是我国古代辉煌历史的见证,诉说着我国历史的变迁。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要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些文化,铭记历史。参观完博物馆,我为这些精美的文物而叹服,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丁智颖: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石刻艺术陈列馆,当我踏进展览馆,迎面而来的是几幅汉代砖瓦石刻,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场景。还有最神秘的三星堆文化,那些造型古怪的面具,透着古朴的气息,流淌了千年的青铜,那是的文明,又会是怎样一种摸样!石刻是保存信息最久远的方式,如今我们透过石刻也能窥的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的一点模样。再往前走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佛像,菩萨的造型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那一张安详神圣的脸。时光流转,阅尽沧海桑田,留下的,是那厚厚的文化沉淀。当时我们去时,博物馆内几乎没有几个人,诺大的博物馆显得十分寂寥和落寞,带领我们的是四川大学作为博志的大三的学姐,她仔细为我们讲解,后来还说今天遇到我们这么多人而感到惊讶,来的更多的其实是外国人。我想,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需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缅怀历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赖泫蓉:这次参观四川大学博物馆令我受益匪浅,博物馆内常设7个展厅,涉及石刻艺术、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书画、服饰、瓷器等方面。精美古物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让我感受到了那个久远时代人们的超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我对古代文物方面有了更加多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历史小故事及历史意义。

任贤聪:从前觉得博物馆是个神秘而难以亲近的地方,但是这次和博物馆的亲密接触完全打破了我的原有印象,我们被古物的精美与古人的智慧所深深打动。一根历经打磨的骨针虽然微小,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大写的进步。我们可以从博物馆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历史知识、文物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借鉴历史、勇于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

康越: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对博物馆的认识又深化了,它带给我的已经不止于展品的巧夺天工,更有勇于探索的习惯,我对关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感到好奇与自豪,作为一个来自北方的孩子,这次实践使我更加了解巴蜀文化的独特风情,也将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

蒋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证明这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黎媛媛:正如学姐所说,我们要了解历史,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我们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好的地方,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要积极去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让这些文物文化绽放出它们更加灿烂的色彩!

 

第二篇: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enielsheetsDye)始筹建于19xx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该博物馆首开西南现代博物馆事业之先河,最早把西方近代博物馆的理论和模式介绍给西南的学术界,西南文博界之文物收藏、研究亦开端于此。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大学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四万余件,丰富的馆藏因“综合性强、精品荟萃、地方特色浓郁、异彩纷呈”而享誉海内外。        华西科学考古的“洋先锋”        四川的古墓、石阙、摩崖,以及寺庙内的古代塑像和壁画,古朴的民俗,优美的山川,众多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华西协和大学的外国教员们。        美国人丹尼尔·大安,来华后取名戴谦和,当地人很少叫得出他的英文名,而“戴洋人”的名号却人人皆知。19xx年,少年戴谦和来到四川,不久后就能够自如地运用成都土语,将辫子叫“毛杆儿”,结婚叫“配亲”。戴谦和教授潜心于寻访巴蜀古迹,发掘遗址、古墓。在他的努力下,华西考古学渐放异彩。        葛维汉(D,C.Graham)教授则深入边区,足迹遍及苗、羌、藏、彝等民族聚居地,先后进行了14次夏日探险,广泛采购民族文物,使民族学标本成为系统的资料。        按当时中国政府的《采掘古物规则》、《古物保存法》,华西大学为一私立大学,采掘古物也不在许可之列。而且,确实有一些“贪婪”的“洋人”,采用盗窃和摧毁我国的部分文化遗产。但是从客观上,葛维汉、戴谦和等人的研究活动,在开辟西南考古学、西南民族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积累了有价值的成果。        揭开“三星堆”考古序幕“三星堆”的发现,始于月亮湾农民的偶然发现。19xx年春,燕氏祖孙三人在自家挖出400余件古物。因当时坑挖得太深,燕家父子俩都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死亡。也许是为了“折财免灾”,除自留了部分外,燕家将大部分“意外之财”分送给了亲邻朋友。        当时,成都著名的金石鉴赏家龚熙台也从燕家购得4件“价值连城”的玉器。消息传出,立时在成都古董商中引起噪动。有些古董商为了赚钱,甚至制造赝品出售,致使“广汉玉器”鱼龙混杂,真假莫辨。        19xx年6月,戴谦和、葛维汉等人先后赶赴广汉,在当地驻军陶宗伯旅长的协助下,对月亮湾遗址进行了考察,在征得县长罗雨苍及省政府教育厅的同意后,准备进行进一步的科

学发掘。        19xx年3月初,罗雨苍以县政府的名义,邀请葛维汉率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为了防备土匪干扰发掘工作,罗县长派出80名士兵日夜保护发掘工作队和发掘现场。不过,发掘工作终因“邻近匪风甚炽”,只进行了10天便告结束,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600多件。        领导发掘者除葛维汉外,还有华西大学博物馆馆员林名均。事毕,当葛维汉、林名均将它们全部移送县政府过目时,罗县长慷慨地说:这些器物很有科学价值,把它们送给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        19xx年,葛维汉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汉州发掘简报》,他写道:在四川古墓中发现的器物,大约为公元前1000年的时期,其先见卓识,令人惊讶与感叹!        而当时的中国学者、外国学者、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国地方官员、地方军队将领,抱着对中华文明强烈的自信心和热烈向往之情,自觉地担负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义务,由此揭开了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四川大学古物博物馆雏形        葛维汉、戴谦和率先在中国西部建立第一个博物馆,是华西博物考古的奠基人。19xx年戴谦和在华大筹办博物部,19xx年博物馆正式成立,葛维汉被任命为馆长(任期1932~19xx年)。戴谦和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梦想家,葛维汉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收藏家,两个训练有素的人,配成黄金搭档,共同开发这座博物馆。当时博物馆有标本6000件,大量的古物,经科学的分类,向公众开放,每年前来参观者不少于6000人。        19xx年郑德坤主持馆务,又聘请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教授、华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闻宥教授等共商馆务。        郑德坤,人称“四川考古学之父”,这位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博士,把博物馆建成了一个教育中心和收藏中心,他对馆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用图片的形式举办展览,介绍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以至当时援华助战的美军前来参观,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一道特别的风景。博物馆也因之名声大盛,被誉为成都当时的“重要名胜地之一”。        经数代中西学术人的收录,到19xx年华大古物博物馆陈列的标本已达3万余件,收罗古物文物至19xx年达3万余件。分为三大类:古物美术品、边民文物、西藏标本。古物上起史前石器,下迄明清金石书画,应有尽有。边民文物,包括羌、彝以及摩西、摆夷、开钦等民族器物、文物。西藏标本尤为丰富,曾有外国

报纸誉之“世界各博物馆之冠”。欢迎推荐活动讨论,请先登录或注册2008-05-25 20:46:43: Semester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校园内。19xx年筹建,19xx年正式成立。原名华西大学博物馆。19xx年改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19xx年改为现名。现藏文物4万余件,以西南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四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唐代佛教石刻、历代名纸、四川陶瓷、明清书画及工艺美术文物最具特色。      该馆设有民族学陈列室,民俗学陈列室,书画陈列室,藏族艺术陈列室,革命文物陈列室,石刻艺术陈列室和研究室。该馆为中国西南考古学、民族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中心。2008-05-25 20:47:00: Semester  四川大学博物馆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锦江河畔,位于四川大学内。筹建于19xx年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高等院校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辟有石刻艺术陈列室、民俗学陈列室、书画艺术陈列室、道教历史文物陈列室和革命文物陈列室等展厅,展出文物2000余件。       19xx年,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创建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华西大学博物馆,其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早在三、四十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就已成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当时便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之美誉。此后,先后更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为今天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博物馆之一。       建馆以来,先后已接待数十万计的海内外客人来馆参观,受到专家学者很高的评价。其中如郭沫若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参观本馆时,就为本馆题辞称:"川大博物馆收藏颇为丰富,闻系积四十年之力而得此,殊非易易!望善于加以保管并加以有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史将有适当之贡献。"19xx年7月,杨振宁博士来本馆参观时,也给本馆以高度评价,他在题辞中写道:"我十分高兴参观贵馆,你们收藏了许多精品,陈列方法也非常先进。世界大学博物馆中排名应在前十名之内。希望能捐到巨款,更充实收藏。"加拿大驻华大使葛汉先生参观结束后深有感慨地说:"贵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应该为有这样的博物馆而感到自豪!我回到北京后,要让所有来成都的大使馆官员都来这里参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