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复习资料总结

言语表达与理解技巧总结

注意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两者的区别及其问题的提问方法,主旨概括题强调文章的主旨,意图推断题则是对文章的引申,作者想提出什么样的观点。选词填空、成语主要看语境的表达,词义的褒贬用法是否得当。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常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重在、概括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旨?、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重在说明?、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的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主要做题方法有以下六种:

第一,转折后的主题句:主题句经常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实际上、只是、当然等等。

第二,结论后的主题句:主题句尝尝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第三,递进后的主题句: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而且、并且、也、还、甚至、更、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等。

第四,必要条件后的主题句: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之后,如只有、除非、必须、应该、应当、需要、怎样、如何、务必等。

第五,并列句中的主题句:并列句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段平行式张开,在论述的次序上没有要求,由此也就决定了并列复句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同等重要的,不分主次。考试时,要对主题句内容全面概括,不可偏。

第六,多重复句中的主题句

注意另外一种主旨题:

一 总—分—总式:

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类短文中首句首先提出一个存在的问题,中间部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比如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存在的状态、问题引发的后果等,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作答此类题目,很显然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因为这是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

2   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这类短文中,首句很明确的提出一个观点,为了这个观点表达的更充分,更为合理,中间部分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说明;文段最后重申观点以加强读者印象和认可度。这类题目,要注意首尾综合,取一个综合首尾句的选项。

二 分—总式:表达的观点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文章的主题句。

1列举现象—提出观点

2列举现象—解决问题

三 总—分式:首句提出观点部分为整个文段的主题句。

1 提出观点—解释说明

2提出观点—解释论证

 做题时注意事项:

第一,     做题时,应该先看问题,再看原文,最后看选项。

第二,     第二有时会出现对原文表达的替换,但意思不变,叫替换压缩法:同义替换、精简替换:原文中较长表述命题句进行主要成分的提炼和压缩,归纳。与原文主题句进行比较,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的才是正确答案。

第三,     第三,对于举例论证的段落,有以下的经验:1)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举例的位置来寻找前后的主题句。2)围绕举例进行的表述属于干扰选项。

第四,     对于反面论证的经验加以总结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1)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补充论证前文的观点,可以由其往前寻找主题句;2)反面论证并不是重点,围绕反面论证表述的选项都是干扰项。

   意图推断题切忌过度引申,尊重原文)

意图推断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意在、想要、推出等想法。常见的提问有以下几种: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等等。意图推断题。把握作者说话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即通过文段字面语句的表达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对于这类题目,要注意好主旨题区别。它的提问中往往会有、想要、意在、推出、等字样。意图推断题要求通过文段的表层含义理解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

对于这类题目,作答时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     寻找原文的言外之意,但不要过度猜测,不要为了寻找而寻找,做出与题目无关的答案;

第二,     对干扰选项的判定方法:或是表达意思肤浅、不深刻;或是表达内容过于绝对;或是表达内容部符合实际。

几大类意图推断题:

第一,     社会现实类:文段陈述一个社会现实,或者消极现象。通常正确答案是一种呼吁的声音或正向的举措;

第二,     故事语言类:文段陈述一个故事。通常需要在故事背后寻找到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三 细节判断题

做细节判断题时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     时态上的偷换:比较选项和原文在时态上是否一致;

第二,     数量上的偷换:确认选项和原文中的表述从数量的角度讲是否吻合。

第三,     话题上的偷换:话题一致性原则,及确保选项和原文谈的是同一件事,注意偷换话题、缩小话题、扩大话题。

第四,     概念上的偷换:表达的主体是否一致;

第五,     逻辑上的判断:注意不能将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偷换为并列关系;注意不能因果倒置,将因果关系混淆;不能将因果关系和必要条件混淆。

五   标题填入题

标题填入题主要由以下几类:

第一,                    散文游记类:此类标题应与文体的发个一致,体现出概括性和趣味性;

第二,                    新闻简讯类:其正文之前要将事件的几大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简明扼要的归纳总结出来,即导语,也就是整个新闻的标题。

第三,                    说明问类型:把握好文段阐述的主体,围绕主体进行表述的选项就通常是这个文段的标题;

第四,                    议论文类:把握主要论点或者解决问题的语句,然后选择与之同义词替换的一项即可。

几种主要方法:

第一,2—1—3分步解题法:先看问题,再看文章,最后看选项;

第三,            替换压缩法:对原文的意思同义词替换或者对其压缩替换。

第四,            强调重点法:强调的是核心。

第五,            反证推断法: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补充论证前文观点,可以由其望前寻找主题句;

第六,            原因推断法:原因是解释前面的主题句

第七,            主体排除法:选项主体和论述主体相吻合的原则。

第八,            排同求异法:若其中三个选项都是原文一一对应,则选没有对应的。

第九,            相对绝对法:选项中过于绝对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如都、所有、一切、绝对、完全、永远不、总是、一定等;通常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如可能、也许、大概等;

第十,            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谓宾语,在紧缩提炼的过程中将修饰成分删去,凸显主谓宾,从而快速准确的把握句子的主要含义。

数量关系

第一,“三位数页码”问题核心计算公式:。若一本书共有N页(N为三位数字),用了M个数字。

2        余数相关问题:主要用用的是代入法,1)熟练代入法,赋值法(特殊值代入法);

3       同余问题核心口诀:“余同取余,合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1)余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则取1,表示为60n+1;2)和同: 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则取7,表示为60n+7;3)差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则取-3,表示为60n+1。60n表示最小公倍数。

4       星期几推算问题:假定我们不考虑闰年,即每年都是365天,因为365除以7=52…1,那么问你365天之后(即一年之后)是星期几等同于问你一天之后是星期几,问你N年之后是星期几,等同于问你N天之后是星期几。

5       周期相关问题:若一串物以T为周期,且,那么A项等同于第a项;

6       等差数列问题:

奇数项所构成的等差数列的中位数=偶数项说构成的等差数列的中位数=数列的中位数。

第四章比例问题模块

一 设“1”的思想

1,          当题目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具体亮的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时候,我们运用设“1”的思想,进而转化,有利于计算;

2,          一般我们在工程问题、混合比列问题、加权平均问题、流水行船问题、往返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和差倍比问题中使用设“1”的思想;

3,              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常见的四种类型:

1  等距离平均速度问题(往返平均速度问题);

2  等价钱平均问题(什锦糖问题);

3  等溶质增减溶剂问题(加水、蒸发水问题);

4 多次混合问题核心公式

1)     设盐水瓶中盐水瓶中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先倒出M0克盐水,在倒入M0科清水:

2)     设盐水瓶中盐水瓶中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先倒出M0克清水,在倒入M0克盐水:

4  沿途数车问题(相对发车问题 )

5抽象比例浓度问题:在浓度问题中,一类题型不涉及具体的溶液总量,只涉及溶质和溶剂的相对比列。这类问题非常抽象,我们一般令其中那个“不变量”或者“相等量”为一特值。

比例行程问题

1 行程问题基本比列:

2  t若相等,S与v 成正比;V若相等,S与t成正比;S若相等,v与t成反比。

3 火车过洞计算公式:时间=(火车长度+桥洞长度)/火车速度

  相对速度问题

1 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2 环形运动问题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反向运动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同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3 流水行船问题

顺流路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路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4 队伍行程问题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头到队尾所需的时间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尾到队头所需的时间

5 电梯运动问题

能看到的电梯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电梯数=(人速-电梯速度)*逆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常见典型行程模型核心公式

1 等距离平均速度问题核心公式:

2 沿途数车核心公式:

3 “漂流瓶”问题核心公式:

4 两次相遇时间

(对于单岸型的定义:就是S1、S2都是相对于同一个岸的聚距离,假设为同为到A岸的距离;两岸型:就是S1表示到A岸的距离,而S2表示到B岸的距离。审题时,注意S1、S2是对于那个岸的距离,然后正确利用公式)

五  容斥原理

1两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

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2三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

中间外推法大量用于三个以上的公共部分组合的问题。

 

第二篇:行测复习总结

行测复习总结——转载

<转载————刚在百度看到的,觉得很有见地。>
行测如何提前完成!复习行测和应考的个人诀窍
虽然不再考公了,但现在已经把QZZN当成一个聊天的论坛,经常上来看看。最近我看到论坛很多人都在讨论行测应该怎么提高,我也想说些我个人的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一、介绍一下自己,我这个号有两个人上,一个是我朋友学金融的。而我本人是学通讯的,我高中在宁波读,本人是萧山人。个人参加了去年和今年的国考,还有09浙考。去年国考行测是74分,提前12分钟完成。今年国考75分,提前10分钟完成,总分是134,因为女朋友家里不希望我去当公务员,最终没有参加面试。而09浙考则纯粹是去走场,早上没去,下午直接去考了行测,提前10分钟完成。我本人是常识盲,07年法律一窍不通,08年常识错了15个,今年也是一窍不通,所以分数就在75分左右上不去。而每次行测都多出时间能提前交卷去抢出租车,这个也是一大好处。
二、个人对于行测的理解。我看到很多人说行测是靠运气,不用复习等等。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行测的复习极具技巧性,只要方法得当,1个月足以打造行测高手。很多人数学不好,所以一旦言语理解、常识和逻辑发挥好,分数就还比较好。一旦言语理解、常识和逻辑发挥不好,分数就很惨。因为言语理解和常识的确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言语理解,很多语文高手遇上克自己的题也栽的很惨。再加上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科学利用时间,甚至出现没看题目直接蒙的窘境,还有很多受考场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不少人遇到符合自己的题目就分高,一旦遇到不顺的就一败千里,种种因素造成了行测“运气论”的出现,这是极其荒谬的。
三、因此我个人一直认为行测要拿好的分数,最重要的就是:1、数学解题速度和能力 2、资料分析准确率 3、合理利用时间 4、临场能摒弃杂念,全神贯注。 只要你能全部完成行测,并且数学和资料分析能达到很高的准确率,我相信行测的分数一定比较好看。同时你的常识水平不错,那就可以冲击一下80分,这个是我所欠缺的。我一直认为数学资料是行测王道,牢牢把握这45分才能稳稳拿到理想分数,而不受所谓“运气”的影响。
四、如何快速完成行测。1,言语理解一定要做的快,依靠语感而不要过多理性分析。我以前注意到行测区言语理解的题目,很多人跟帖都在下面做很细致的分析,其实我觉得方向是错误的。国考40题言语理解,慢慢分析太浪费时间。快速扫描题干和选答案才是正道。我个人做言语理解,40题的不超过15分钟,这次浙考30题12分钟左右完成。 平时练习言语理解不要真的就拿题目傻傻的练,除非你期许遇上原题,否则效果并不好。真正复习言语理解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练习申论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语感。比如看《瞭望》的时候要注意阅读速度,下意识快速看一遍,看看能否马上理清意思,然后在学习结构语言什么的。这样养成习惯后对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作用,无形之中也提高了言语理解的能力。其实*很多能力是相通的,没必要真的就通过做那部分的题目来提高。阅读申论材料的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就相同,要将两者结合方能达到效果最优。
2,数学能力一定要训练。这个就是自己要多做题多总结,数学不好的通过反复大量的做题也会成为公考数学高手,只要你不怕不烦。其实公考除了1,2道新题,每年基本就重复那几类题。比如09年的浙考,数学一眼看下来基本都是老面孔,大多都是直接秒杀的题。尤其是概率统计那题,真的是熟到可以直接选出答案。所以数学通过反复练习是可以拿高分的,数学不好的人行测要想高分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我要说下数字推理,因为我本身数字敏感度极低,数字推理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但通过练习只要不是怪题基本秒题,所以数字推理并不可怕。行测区这么多秒题高手大多都是练出来的,比如09浙考的10道数字推理,其中9题基本是可以秒题的。如果不会做,那数字推理会耗费你大量时间。我建议大家将不会做的数字推理纪录在本子上,通过大量做题积累下来,然后每天花半个小时看笔记本。因为数字推理很多题目,今天做了明天就忘了怎么做。只有重复再重复,数字灵敏度才会真正出来。只要坚持,秒题离你不远。 资料分析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20分的分值,只要做出来就能保证准确率。所以资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我行测节约下来的时间基本多花在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平时也要练习,琢磨出估算等各种方法,提高口算能力,提高对一群数字的快速处理能力,资料分析是不能放弃的题。
五、其实把行测解剖开,数学+资料分析的能力是需要重点提高,言语理解+逻辑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练习申论时候通过阅读文章报刊下意识培养锻炼,当然,逻辑的单独训练也是需要的。至于常识,我是文盲就不做赘述。另外我说下我的时间安排,这是我根据自身调整的,大家也要通过做模拟题和真题来找出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
个人的时间分配一般如下(以国考140题为例)
40题言语理解:15分钟
逻辑+常识:30分钟
资料分析:35分钟
数学:30分钟
具体可能稍有出入,但一般都剩下75分钟以上做数学和资料。
六、大家在平时做模拟题和真题的时候,一定要计下自己每部分花的时间,然后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对薄弱环节的加强,把目标定在涂卡完毕110分钟上,只有这样才会在考试中保证时间的绰绰有余。另外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要注重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要在考场中做到老僧入定,全神贯注的状态。这个都需要平时下意识的培养。公务员行测的复习是需要用“心”的,不是浑浑噩噩把书翻来翻去就能做好的。只要方法得当,保证效率,一个月复习公务员行测足以。

最后说下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我本人行测也没上过80,当然很重要一点还是因为自己的常识都要错14个左右,存在致命弱点。希望那些考80多的真正高手也可以出来讨论帮助大家一起提高。希望我的一点微薄经验可以对大家有用,祝福所有朋友都能心想事成!


考上公务员后的一点感慨——公考行测复习经验
我—— 很笨的一个人,参加了三次公考第三次很幸运考上了。在此我要感谢QZZN论坛,在QZZN论坛的帮助下才使我的成绩有了迅速的提高。时值今日,真的是感慨万分 心里的激动 心里的高兴 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现在我把自己的复习经验写下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 我得说清楚 公考这条路不好走 如果你决定要走 就要狠下心来 一走到底
行测的复习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磨题 一提到磨题 大家肯定会问 磨题有用吗? 磨什么题? 磨多少个? 那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磨题绝对是非常好的虽然谈不上最科学的复习方式 但它绝对是短时间提高你做题速度的唯一途径 要磨题就不要管它是什么题 真题也好 模拟也好 都行 还有我要说明的是 真题不一定是最好的 有时候模拟题比真题还好 而且并不是越难的题就越好 至于磨多少个 那我只能告诉你 很多 (我磨了2万个 而且都背下来了) 磨题的方法很简单 你就没日没夜的做 没日没夜的磨 每天规定自己要做完多少题目 一旦规定好了就要严格执行决不可以马虎了事
我的磨题进程是 每天早上起来从9点开始到11点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做完300道题目
11点到12点把做完的题目全部改完把错了的全部用记号标记
下午2点到4点把错了的题目全部背了
4点到6点在论坛搜寻资料 要仔细寻找论坛的每一个角落 把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及时下载下来 (有条件的马上打印出来)
晚上8点到11点把没错的题目全部背了
11点到12点整理在论坛收集的资料 预备好第二天要做的题目
磨题的顺序是 资料 逻辑 语言 数算 图形 定义 每一部分都要有个题量规定 (比如说资料磨5000个题目 那么你一定要磨完这5000个题目才可以磨下一个部分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去做一套题目 因为这样没有任何作用)
磨题是很枯燥 而且是经常受打击的 所以一定要忍 一定要坚持 不要动不动就说题目难得变态 我敢保证 只要你狠心磨下来了 只要你磨完了自己所规定的题量(不少于1万个) 那么你的行测 绝对没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用一句话来解释 量的积累 质的变化 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你就会对行测的题目比较敏感 你就会习惯用解决行测题目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 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新闻里面说今年什么什么提高了多少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当我听到这样的数字的时候我就会很自然的去计算
如果你坚持磨完所有规定的题目 那么我恭喜你 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保持状态 每天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两套完整的题目 而且必须统计正确率 不管正确率是高是低都不要太去在意 因为这是测试 这不是正真的考试。然后把这种状态一直保留到考试完后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天道酬勤 榜上有名
 
走过国考,写点经验,希望各位有志于公务员的朋友能从中获益,也期待产生“抛砖引玉”的效果。


行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对于行测,我的复习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明析强弱
  国考行测包括以下板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按照普遍经验,复习之初先找一两份国考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照答案后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板块所在。国考真题最好选用有答案详解的,能为你省下不少时间。
  分析了自身强弱项以后,能够有的放矢,方便对症下药。像我是文科生,阅读速度比较快,“言语理解与表达”掌握得比较好,而最头疼“数量关系”,那么,我可以去买一本数量关系的专题书去练习,花多一点时间在这部分之上。“数量关系”这一部分确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只要肯记肯练,一定有所提高。

  二、熟悉真题 
  除了加强弱项以外,练习整套真题的任务还是必须每天落实的。每天掐表,限制自己在1小时55分之内要将全部题做完——要意识到考场上我们还要用2B铅笔涂卡,因此练习时就要对自己严格。要想拿80分,就要有奋斗100分的目标和努力;要想拿60分,就要有奋斗80分的目标和行动——就看你怎么订目标。
  一般而言,平均每道题不要花超过50秒的时间思考;一旦超时,立即放弃,不要再留恋它。在这个时候,适当放弃也是一种美。放弃时请蒙一个答案,我们还有四分之一的中标机会。
  准备国考时一定得用国考真题去练,才能感知真实的效果。像我起初傻乎乎地用了省考题练,一是难度不同,二是时间上不同,因此收效甚差;尤其是在我认为省考图形推理易如反掌之时,国考的同类题目给了我沉重的打击,难度相差太大了。
  每次练习后一定要总结得失,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一段时间后,做题速度笃定大大提高,请相信熟能生巧的道理。做真题就是要让我们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快速思考或是果断放弃。另外,以往考过的真题是有可能再次出现,因此千万不要有“真题无用论”的思想。

  三、掌握技巧
  技巧是一门艺术,在考试中可能起到如虎添翼、画龙点睛的效果。就我个人的体会,最大的技巧就是做题顺序。做题顺序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运转和考试心境,因此不能不重视它。在考前,我就制定好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案,并在练习中反复运用,收效甚佳。
  我的做题顺序:判断推理中的类比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中的其它三类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
  这是遵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类比推理是比较容易的,刚开始做这题能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是我的强项,语文这类题目就算做错了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不会对心情造成太大的波动,这时候会越做越兴奋;真正高强度运转大脑是在对付判断推理的其它三类推理中,这时候渐入佳境;常识判断是考知识的记忆,靠的是平时的积累,是推理题之后的一次大脑放松;有了以上铺垫,做“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时大脑就运转得特别快了。
  当然每次做到“数量关系”时,总余下少于20分钟的时间,我常常是还蒙带猜地才能做完。数量关系的分值最高,平均每题1分,因此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是数学强手,能在数量关系上比别人拉出不少分。
  另外,“资料分析”题要学会估数,尽量能不动笔算就不动笔算,能少动笔就少动笔,节约时间。这需要平时的练习,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资料分析”题有时候计算量并不大,出题人反而喜欢在题目上做文章,要注意“是20##年的多少倍”和“比20##年多多少倍”是不同的概念。这些在小学数学课上也是强调过的。

  四、调整心态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国考行测的难度比较大(140题,120分钟),一方面是检验有真才实料者,一方面也是为了拉开考生成绩距离。但是并不能因此而畏惧,我认为难度大也可以检测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否克制自己、沉着应对压力的能力,出题者可谓煞费苦心。做国考行测,心态平和是很重要的,切忌不要因为一道题而慌了整张试卷的阵脚。

这种牛人不是笔试第一才怪
      我参加了07年的若干次*,从江苏到上海,从中央政府到齐鲁大地,准备过程既有欢声笑语,又有艰辛挫折。“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后终于在某省考中连过笔试和面试。其中值得一提的有上海申论78分,山东省考行测1个半小时做完且名列全省前十名,当天所有机关306名面试考生中名列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与我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我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众多老师和前辈的指导,所以我也把我的准备过程写出来供大家参考,看了有帮助那你高兴了,中午可以多吃一个包子,呵呵;看了觉得用处不大,哈哈一笑,中午还得多吃一个包子,因为下午还要看书备考,把上午看我文章花费的时间补回来呵呵。
          
      对每一位读者而言,选还是不选辅导书肯定不是问题——如果你打算报了名后啥也不想干,到时就拿上一根2b铅笔去考试,我想你也不会看我的这篇拙作不是,呵呵,来者都是客,请坐请上坐,上茶上好茶。问题是选什么辅导书?这个问题也曾困扰了我很久,每每流连于山西路军人俱乐部、新街口南京书城,各色辅导书籍铺天盖地,自卖自夸之声不绝于耳——经典、权威、专家、命题组,谦虚一点的叫“必备”,呵呵,这年头不能看广告,看啥呢,看疗效阿:)
      扯远了,说点正经的。如果我问你,现在什么方式最能体现你的水平能不能通过*?给你三分钟考虑——呵呵,趁这空我去看看娱乐八卦——听说姚明结婚了打算要10个孩子,5男5女,组成下一届中国男篮、女篮国家队,哈哈。
      一、辅导教材的选择及使用
      我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
      在规定时间内把07年的国考真题做一下,然后对照答案,看自己得了多少分,是不是过了去年的分数线。不知你有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如果想到可以给我留言——但不要说你想到的是做08年考题,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di,除非你看我这篇文章是09年:)。
      其实到这里,我想大家也明白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书是什么了——公考真题合集(国家和地方省份的都要)。*作为一门标准化考试,所测试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不可能去年有数学,今年没有数学,当然小的题型多少有变化也属正常,但所测试的能力不会变,没有数学敏感性的人不适合做公务员——如果你看上一眼连领导的车牌号都记不下来,还适不适合进队伍混饭吃呢?
      所以*的每一种能力都是公务员工作需要的:言语理解——听懂人民呼声,领导指示,同事八卦;逻辑推理——上帝啊,思维混乱的人,自己都管不好,还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图表——那是为你以后作了领导看报告用的,顺便也可以看看股票k型图啊什么的;申论——包括看材料和公文写作等,不会看材料坐了办公室怎么看汇报,看报纸、上网站,公文写作的重要性——我再讲都要吐血了,拜托啦,自己想想好不好。
      所以这些能力不仅前年会考,去年会考,今年还是会考,所以历年真题有着相当的参照性,所以看辅导书首先需要一本历年真题合集,至于谁编的好,我就不妄加评论了——因为我看过的只占市场上一小部分,没见过的多如牛毛,自己娶了个漂亮老婆,但也不能背后说其他女孩长的丑阿,哈哈。
      但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这本真题合集答案一定要详细,那些只是写着该题选a,下题选b,读者既然来看答案肯定是题作错了或是对了拿不准,看到答案等于没看,我怎么知道这个a不是印刷排版错误,为什么选a,编者都不知道还来出什么书啊,说不定他从网上复制粘贴下来的呢——这些题目就是网上的干切牛肉,主编只是把它们装进盘子,装订成册挂个出版社就到南京来忽哟钱了。
      这本真题集,怎么使用?我说一下我当时的做法,希望对你有启发——不同意见的可以扔鸡蛋,但不要砸脸。首先是做一下06年真题,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做——行测卷面写着2小时,你不要被忽哟了,其实只有1小时50分左右,因为涂卡140道横线可不是三两分钟就能搞好的。
      做完了,自己对照答案,设计一个得分汇总表格,年份竖列,各部分得分横列,以后年份都要列进来,看看哪部分好,哪部分不好,不要一对了之,随手一扔。找个错题本,把错题和蒙对的题都抄在上面,解法一定要写清楚,每题预留一小块空白,因为能力提高以后会有感触写在上面,或你发现的比答案更快捷的方法——不要迷信书后答案,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就发现过比书上更快捷的方法,因为那题根本不用算,看一眼正确答案就与众不同,呵呵,我太有才了——终于明白为什么老有同学叫我绰号“李有才”了,每天被人逼着承认自己“有才”的日子真是难熬,其实我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啊——看我的文章,你吐啊吐的也就习惯了。
      第二步,02年—05年的真题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以后,汇总表上登记各部分正答率,分数不是一题一分(给初考者说明一个情况,行测不是每题均分,所谓100分/140题=0.7143分/题,而是大家正答率高的题,比方说大家都觉得公共基础部分简单,那么这部分每题得分肯定小于0.7143,可能是0.5或0.6;大家正答率低的题,比如说数学25题,大家都觉得难,那么每题得分肯定大于0.7143,据辅导班老师讲这部分很可能是1分),还有登记错题本——错题本不止写你不会的知识点,粗心做错的也算,答对瞎蒙的也算(蒙题也有技巧的,可以适当总结,但不可沉迷其中),这些都是你有时间就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
      有人会讲了,历年国考真题少的很,就那么五六套,做完以后干什么?不是还有各省份历年真题吗?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考题都具有相当的水准,也可以拿来一练——当时我考山东时竟然惊讶于题目的难度,真可以和国考相媲美,甚至申论题量还大大地多于国考;至于上海每年都有小规模新题型出现,但新瓶装旧酒,测试能力没有两样,只要平时功夫深,铁杵自然磨成针:我当时做过的真题至少几十套吧,最后的境界:一般提前个二三十分钟做完行测——又吐了不是,早告诉过你,李有才就是李有才啊,嘿嘿。
      做得多了,自然就有一种感觉,所谓“题感”——当你发现有些题目不做也能看出答案时,对,就是这种感觉——一见你就有好心情,像夏天吃着冰激凌,oyeah~!每天的练习严格意义上也是要涂卡的,如果平时不涂卡,至少要预留涂卡时间出来。我记得有一种2b自动铅笔,专为中国考试而来到地球上——用料足,价格公道,一支顶过去五支,确实不错,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同时带两支进考场,呵呵。千万不要怕麻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既然走上公考这条路,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笑看风云起,稳坐钓鱼台。
      第三步,登记错题,总结错题,巩固提高。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情况各人有不同,如果到这时你还不明白自己应下苦功的地方,我只能说“阿弥陀佛,愿佛祖保佑你”。
      这里我要说明一个情况:行测你不可能会做所有的题目(00年前的除外),所以如果你看个一分钟没有任何思路,随便选一个答案,立马做下一题,千万不要纠缠于少数题目,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得分,行测做完蒙完涂好卡就是胜利。平时练习就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登记错题时再整理,再看别人的解题法,当你历经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可以向明天换取一些温暖和幸福,练得够不够多,练得够不够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然发现,没有人比我帅,只有我最可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树梨花压海棠,人中玉面小飞龙!
      二、申论复习
      接下来还要说明一个复习中的常见误区,那就是重行测,轻申论,考生中抱着大部头看数学、逻辑的满眼都是,愿意拿出几分钟搞搞申论的却廖廖无几。一开始我也如此,幸亏一位辅导班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申论复习绝对不能马虎,相反申论绝对是知恩还报的,你敬它一尺,它还你一丈,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谋得较大的得分提高——至今常常怀念这位老师,他就像我公考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申论得分,第一点是写字。如果你的字写得不错,那么恭喜你,但要保证清楚好认,草得龙飞凤舞可不是一个普通公共服务人员应有的作风,况且阅卷老师每分钟看那么多试卷,看到字迹潦草者一律枪毙,哪管你才思涌泉,文路敏捷——想想这也人之常情,我们当时给本科生阅卷时,看到字迹工整者喜上眉梢,看到字迹一塌糊涂者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股无名业火直冲脑门,得分那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所以如果你的字不好看,那么我建议你每天拿出相当的时间练练字,短期内提高不了字体结构,至少要写得清晰好认,这样至少你不会丢失一些卷面分:一开始我也不清楚这个情况,为什么平时班里一个美女写完申论就找我请教,而一到考试她的申论得分就比我高呢?后来我拿我们俩的文章请教了辅导班老师,老师说这还不明白,字如其人,姑娘家字好呗。我终于恍然大悟:我长得多么出来吓唬人:),随回去琢磨研究了好几天字体,争取写得又快又清晰,以后再考,申论也有提高,甚至一两次还超过了那位美女。如果你是为省考准备,我倒觉得买本字贴,每天练个一小时很有必要,国考估计来不及练字了,但即便你写得不好看,但要尽量快速清楚好认。
      第二点,把往年试题做一下,在规定时间内用格子纸一本正经地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其实申论也是标准化考试,归纳文章大意,提出对策,写作成文(类似议论文与公文之间的混合文体)——散文诗歌类型肯定得鸭蛋。这也是申论三部曲,百变不离其宗。一开始你写不完,这很正常,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就要练习申论的原因所在——所谓一讲、一练、一评,练你自己练,别人练了也不关你事,练成精了更不关你事——看再多的NBA比赛,听再多的篮球评论,你也成不了迈克尔*乔丹。如果你上了申论考场才发现自己是“第一次”,那么其慌乱和紧张不亚于来到了外星球,做起题目来估计也就像外星人了,呵呵,外星人,祝你在地球过的愉快——要不要带点红心鸭蛋回去,南京高邮特产。
      第三,申论,因其准公文性质,文科生尚不感到十分困难,但大部分理科生可能感到文体和语言的拗口难读。如果你读着申论范文都感到困难,我建议你每天都看半月谈,运气好的话你会看到与考试相关的材料,但也不要照搬照抄;还有就是去找些人民日报,第四版上“人民论坛”以及“特约评论员文章”,不但要大声郎读,更要挑些经典语句,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民生疾苦当谁知”,“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和谐社会非片刻使然”,“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奋发图强,不待扬鞭自奋蹄”等等,背诵下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再上申论场,自然比别人多了许多自信。
      假设如果你时间和条件允许,我还建议你找到政府工作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大有裨益,但前面几条做好了政府工作报告放到面试前准备也可以——这一点到谈面试的时候再细讲。
      第四,文章条理性如何把握?这里谈一点安排文章结构的小体会:提出问题——和谐社会(中央提法,官样话语),分析问题(重要性,必要性),解决问题(政策制定、政府措施、社会参与),展望前景(字数要少,干脆有力)——总之前途是光明的,申论是好写的,呵呵。还有就是多用关联词:“首先,其次,再者”“第一,第二,第三”,并且每段开头一定要显出逻辑结构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看过,得分至少在平均之上,字再写得好点,乖乖,想得低分都难。
      所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复习申论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不要吝惜你的时间,一定要分一些时间用于申论复习,关键是训练得法,把握规律,再接再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辅导班
      辅导班问题很多人问过,我倒觉得如果你经济时间都允许,去一去也是有收获的——至于哪些班好,我也不好说,我也不便说,呵呵,否则“板砖飞舞,打破我家玻璃无数”。
      去辅导班,一来可以听听老师的看法,他们搞辅导多年,毕竟见多识广,但也不要寄希望于点石成金,三五天就成正果——即便一个吃全额财政香火的土地爷,也需要几百几千年的修行啊。每天上课学到一点以前不会的知识,得到三两解题的快捷途径,结识一批志同道合者,与他们相识并保持联系,大家可以相互鼓励,携手前进,公考路上不孤独,有着千千万万考生与你一同起舞,能不能跳出华丽的华尔兹,就看你自己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站似一棵松,坐似一座钟,拳打南山虎,脚踢北海龙,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们少林是正宗。
      话说回来,中国武术一直奉少林为正宗,与其集团化练功、大师级人物层出不穷密切相关。不要想着抱本“权威教材”就是“葵花宝典”,躲到深山老林、塞外荒漠一番独自苦练,就是东方不败,这种方式不能保证长期性、规模化产生武林高手,因为这种练武者大多死于营养不良,即便千年不遇出个“九阴白骨爪”,最后也死于精孤寂;而少林,则因其长期性、规模化、系统化训练武僧,高手个个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普世救人,声名远播,数量之多如满天星,数也数不清阿。如果你打算习武,是愿意跟梅超风呢?还是去少林?
      我觉得备考公务员与练武有着共性,与众人一起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既便平时你不上辅导班,也要积极和大家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不要想着关上门把两种石头往一起一碰就发现了个新元素,然后愁着诺贝尔奖金怎么去花。保留所谓的独家秘籍只会使你的心胸变得狭窄,情绪变得浮躁,作为一名准公共服务人员,哪能这点胸襟都没有呢,以后还指着你为人民服务呢!
      到此是5118字,坚持看到这里的读者,你的耐心和毅力都不错,能否获得理想成绩,接下来就看你的努力了: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理想成绩等不来,辛勤努力来灌溉。
      —今天,你努力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