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院系:艺术学院

班级:装教091班

姓名:刘纪兵

学号:20090424302

今年十一国庆前夕,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业考察,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名胜古迹,先后参观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康百万庄园等等。

一、河南博物院

1.1河南博物院概况。

http://lyhy.ccots.com.cn/res_base/upload/article/image/2010_2/5_14/96v9g96oqz2r.jpg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座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于199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是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1927年7月,在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在河南开封成立了河南博物馆。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据介绍,河南博物院主体建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从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找到灵感,设计出来的。以登封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这就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称,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经70多年的积累目前荟萃全河南省馆藏文物精品3000余件,首批推出8个不同类型陈列。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内设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展览馆。

1.2参观感受。

此次参观的时间很短,我们只观看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国青铜器》、《明清工艺珍品》等几个陈列。有幸观看了很多文物精品,如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彩陶、郑州窑藏青铜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铜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铜器、扶沟出土的楚国金银币、洛阳唐三彩、汝瓷、钧瓷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镇馆之宝——莲鹤方壶和金缕玉衣。

莲鹤方壶是河南博物院13万多件文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收藏品,亦被公认为这个国家级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亦是有“地下文物全国第一”之誉的河南在出土文物方面的杰出代表。

壶,青铜酒具的一种,也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自商代已有之,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在宗庙祭祀、享宴宾客、婚事丧事都要用酒,壶是盛酒的礼器。

http://lyhy.ccots.com.cn/res_base/upload/article/image/2010_2/5_14/uzuqg96orv4e.jpg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同时出土了一对方壶,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其中一个藏于故宫博物院,高125.7厘米、口径横31.8厘米、纵26厘米。另一个藏于河南博物院,高124厘米。但是我们在河南博物院中看到了两个莲鹤方壶一起展出。据解说员介绍,1923年这一对莲鹤方壶在地下一起沉睡了数千年后,重见天日。抗战时期,从开封辗转重庆,她们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解放后,她们被分开一个留守故土,一个进驻国都,一别几十载。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莲鹤方壶在今年四月底来到河南博物院与分别近几十的姐妹壶团聚,做一次特殊的国宝展活动。但是重逢是短暂的,这次展出完成后,一只莲鹤方壶就要送回故宫博物院,另一只还将永守故土,姐妹壶要再次分离,她们将遥遥相盼,静静等待下一次的见面。我们这次千里迢迢来到河南,正好遇上这次历史性的时刻,真是十分幸运。不知道她们下一次的见面会在什么时候,也许我们此生都不再有缘见证。但对于她们,离别依旧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片段。

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精致。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之莲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芯,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莲上面的鹤形神俱佳,栩栩如生,汉代的许慎对玉下了这么一个定义: “玉, 石之美者”。就是说, 玉就是美丽的石头。这是一个通俗的定义。自古以来,玉就有"仁,义,智,勇,洁"五德之说,所谓君子比德有玉,玉,致密坚硬,润滑光莹,它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崇玉,爱玉赏玉,藏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对于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按古玉之大宗用途,初步分为礼玉、佩饰玉、葬玉、玩赏玉四部分。

我们这次参观看到的“金缕玉衣”属于葬玉,但是我们看到仅仅是“金缕玉衣”的复制品。真品的“金缕玉衣”是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的。据解说员介绍这件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 长180厘米 宽125厘米 ,是由2008个玉片,用金丝缀合而成。按人体部位分别为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等,玉衣为上古贵族的敛葬服饰,始于战国末期而盛于两汉。“金缕玉衣”是玉衣中的一种,此外还有“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玉衣又叫“玉柙”或“玉匣”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等高级封建主贵族死后的特制葬服,并且规定要经过皇帝的赏赐才能够穿的。在穿玉衣的贵族当中,根据身份与等级的不同,什么人穿金缕,什么人穿银缕的或铜缕的都有相应的规定:帝死后穿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死后穿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死后穿“铜缕玉衣”。这正是封建等级制度在葬制、葬服上的反映。贵族们穿玉衣入葬,可以用之来炫耀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尸体可以永存。汉代的封建贵族们迷信“玉能寒尸”,可以使他们的尸体不朽只要死后裹上一件玉衣,他们的躯体也就能够永存。这是十分迷信的行为。经过时间的冲洗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 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

玉衣制作得如此精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 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 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 状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 。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 十分惊人的。透过这件玉衣可以看到封建皇室贵族穷奢极欲的腐化生活,也看到了封建贵族对于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二、洛阳龙门石窟

2.1、洛阳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口,距市区十二公里。春秋战国时期,龙门便有了“阙塞”之称。龙门东西两山对峙,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远望有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关塞,是为“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中的“三涂”之一。《水经注》卷十五“伊水”条中云:“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而伊阙在于国都之南,若天然的大门。“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故又叫做龙门。但偶尔也有“凿龙”“禹门”之称。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就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冠。凡寓居洛中或游历至此的历代诗人,诸如李白、杜甫、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和欧阳修等,对洛阳第一胜境都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居洛十八年,常住在香山寺里,并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他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修香山寺记》)他不仅自己自号“香山居士”,而且死葬香山,永远和龙门山水相伴,足见龙门山色感人之深。
峡谷两岸共有十口泉水,出露点一般高出伊河水面2----5米深,总流量每秒0。229立方米,各泉温度无大的差别,一般为24度----25度,流量及水量年变化均不明显。龙门地区气温最高达44度,最低为负20度,平均年降雨量525。5毫米,年蒸发量为1760毫米,最大风速可达7级,冰冻期为154天。

龙门石窟,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它的开凿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

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历代雕刻匠师在雕刻过程中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和人结合的伟大艺术。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雕刻师们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观止。龙门石窟造像,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这些都是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所了解到的,龙门在我们的心中有了更为清晰的形象。特别是在龙门的几天实习,虽然没有太多的参加当地的工作,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龙门,不仅比教科书上的更为丰富,而且更加的详尽。文物是先人留给当今社会的公共财富,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厚重历史和人文魅力所在。因此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文物与考古界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人人都要为祖先和子孙后代负责,人人都要参与文物保护,做民族文化遗产的忠实守卫者。

三、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一,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从明初,康家始祖康守信随母由山西迁居河南巩义,到第六世康绍敬晋任山东东昌府大使,真正的创基立业由此而始。明末清初,十一世康惠的“康朱联姻”,更为康家的兴盛锦上添花。其子康大勇弃官从商,打破“仕不经商”的传统世俗观念,船行江淮,地连鲁陕,从而奠定了“康百万”的名声身价。到第十四世康应魁,利用清廷镇压农民起义的时机,官商联盟,大发横财,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牌,在当时,“河南康百万”被印上年画,与沈万三,阮子兰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活财神。与此同时,大兴土木,开山扩宅,康百万庄园初具规模。康家由此进入鼎盛时期。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虽然十七世康鸿猷献白银,迎两宫,得以钦赐御封,但已是大河落日,回光返照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康家富裕了十二代,荣耀四百余年,横跨明、清、民国三朝,必有其治家之道。我在主宅区首院过厅内那块镂刻着康家家训的《留余》匾上找到了答案,凡事留有余地——实乃人生至理明言。匾长1.65米,宽0.75米,造型奇特,看起来像是一本开卷的书。讲解员说,这叫上留天,下留地。上留天,是指荣而思报,报效朝廷和国家;下留地,是指富而思济,救济贫众灾民;中心思想是训导子孙做事要留有余地。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匾文据说为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匾文写道: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立于天地,要知天高地厚;立于朝堂,要知克己奉公;立于介民,要知同情同类;立于家,要知恩披后代。此可谓平家、治国、齐天下的具体做法。

康百万是豫商的代表人物,其先祖在明朝初年由山西迁至巩义,因地处河洛交汇,并距古都洛阳较近,故深受中原文化熏陶。他的经营特点如下:从地域上看,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线,向周围发展。西达兰州,东至日本,北抵京津,南下沪杭。从经营内容看,以粮食、棉花、食盐为主,购置土地,设立栈房。从运载工具看,既有水面行驶的船队,又长途贩运的骡马车队。从经营思想看,既讲求经商赚钱,又注重儒家文化,而且多行善举,修筑河堤,捐资助学,赈济灾民等。康百万家族的发展与兴盛,体现出一种富有特质的豫商精神,这种精神将经商致富与浓重的中原文化结合起来,开辟出一条成功之道。

康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康大勇敢于弃官从商,打破“仕不经商”的传统世俗观念。在深受“学不经商,士不理财”观念影响的封建社会里,是非常可贵的。在康大勇以后的康家传人中,都和官府联系紧密,使用钱财谋求官职,再利用官府的关系网发现商机,谋求财富。坚持官商联营的政策大大扩充了康家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康百万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水陆并用扩大了康家的经营范围,康家为保持其家族财富上的延续性,采取分散经营的房子,经商赚取的财富买田置产,这样可确保商业上失利后亦可东山再起,也起到防止土匪抢劫的作用,土匪可以劫走金银钱财但是取不走土地。其坚持“留余”的思想作为家训,既讲求经商赚钱,又主张多行善举,如开办学校、赈济灾民和修筑河堤等,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这些策略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同时其过于保守的“留余”思想也是导致其衰落的原因,“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当年慈禧太后逃难,回归京城途经巩义,康家花巨资建行宫、架浮桥、修御道,迎接两宫并贡献大量白银,使康家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康家主要人物大都吸食鸦片,又没用精心经营生意,导致坐吃山空,康家从此彻底没落。

康百万庄园的兴衰史,正是中原农耕商业文明由兴盛到衰亡的真实写照。研究其康百万精神,对现代的商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后记
这次考察和实践使我感受颇多、收获很大,触动很深。虽然考察时间很短,但它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感悟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它有比言语更能表达深度的内涵,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亲眼目睹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领悟。为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国宝浩如烟海,但是经过时间的冲洗、战争的破坏、人为的盗窃、流失最后能留下来的是少数的也是幸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它们,让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让我的子孙、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

 

第二篇: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践报告

班级:服艺0904 姓名:梁颖婷 学号:0904090402

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践报告

采风实践报告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八日,我们乘飞机去往昆明采风.这是第一次超过班个月的漫长采风.表示很兴奋,周围的朋友听说我们去采风都表示很羡慕,因为不用上课,期间没有作业,更像是一种变相旅游.经历过这次采风之后,我想更多的同学会觉得上课比采风舒服多了,但是相对于上课采风更多的是视觉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新鲜感。每天我们都要坐上平均4个小时的车程,要适应云南类似香格里拉这样海

拔高,气候多变的环境,云南缺

水干旱,再这的几天,皮肤嘴唇

都有干裂的迹象,尽管涂了润肤

露,润唇膏也不能改变它的趋势;

不宜过度运动,我想这句话,再

采风的过程中已经在某人口中听

过无数次,或许那时很多人都觉

得大惊小怪,我们都是二十岁的

年轻人,这高原反应没那么夸张

吧,我想当你去爬那个“小布达

拉宫”时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吧。

我不相信你可以一口气爬上去,

我也不相信你爬上去不会在那喘

粗气,同学们~ 其次就是饮食了,

我想是因为靠着四川近的缘故,

也或许是海拔高要御寒的缘故,

这里很是有“无辣部欢”的迹象,

尽管我也比较喜欢吃辣,吃多了

变整天小锅米线了。各种美食和

小吃基本上也大同小异,不过水

果有些没有见识过,也很实惠。

我们基本行程是丛昆明出发

的,同样的最后在昆明结束我们

的旅程,这“条条大陆通罗马”

的概念,在这很是行不通,原路

返回到还比较适合。从昆明出发

首先是去往和顺古镇。我住在古

镇的镇口处,爬上石梯,再走上

木梯,少说也有3层楼的高度了,

四个房间将中间的地盘围成了休

闲娱乐的观景台,远远的可以眺

望一片菜地,远处的山,还有即

将落下的太阳,几座古韵的房子,

古镇的气息很是浓厚。住在木质

的房子里感觉很特别,很温馨,

虽比不上什么五星级的酒家,但

更有家的感觉。这里白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晚上的时候就要冷很多,所以发现床上的毯子是很有必要的.整个古镇里有许多宗祠,还有许多玉石的老字号,许多猜石牌子都摆在店外面,而大大小小的石头摆在架子上,听说古时候经常发生一夜暴富的现象,不会就是和它有关吧.我这

么个平民百姓还是围观的好.来这的第一个晚上在一个小店里撮了一顿,很多新鲜的野菜,不过都及不上小鱼的味道鲜美哇!那一盘盘美食基本上没到一分钟就被我们消灭了,是我们太饿了,还是这菜太美味了呢,大家都懂得哈,那手脚不麻利的估计今晚就只能饿肚子了,哈哈。镇子远比我想像中大,白天的时候绕了好大一圈字傍晚的时候才回到住所,经过了几个放鸭子的池塘,几个回廊,一个水库,N条小路,总之那叫一个远啊。走着走着遍饿了,于是便去了常去的哪家小店吃米线,百吃不腻呢。有人这几天里看了日出日落,吃了各种美味,也逛遍了整个镇子,真的是相当有魄力呢。

另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藏民家访了,也就是去香格里拉的第一天,匆匆收拾了行李入住休息之后便做车出发去了,迎接我们的是这家的阿爸,手捧哈达付上一句扎西德勒,与阿爸合影就可以去阿玛哪里喝口小酒上楼了,阿玛和俩个漂亮的卓玛手托着盘子,摆上三碗青稞酒,唱着敬酒歌,好不欢喜。

上楼后是一间大厅,周围摆放着桌椅,中间是被包围的表演区,我坐在进门的最后一排,到的时候早有别的团队来了,大家估计都在等着开始呢,桌上摆着几壶青稞酒、酥油茶、还有说不上的粉末状说不上名字的食物。就这样唱着歌,跳着舞,说上几句藏语,还有那高汤耗牛面,热腾腾的耗牛肉,不是一般的享受。

无论是昆明、和顺古、大理、丽江,还是瑞丽、香格里拉,都是值得回忆的地方,尤其是那蓝天、那雪山、那峡谷、那房子、那草原、那牛羊......我想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