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1——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论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

①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②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③有的中药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变迁

④一药多基源情况较普遍。

3..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

①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②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

③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

④考察地方志。

⑤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4.寻找扩大新药源的方法

①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②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③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④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⑤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⑥从古本草中寻找和探索老药新用途。

⑦根据植物生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⑧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⑨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


5..本草著作。

6.   中药材的产地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东北的人参、鹿茸、五味子;

浙八味:浙玄参、浙贝母、浙元胡、浙白术、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温郁金。

宁夏的枸杞;   甘肃的当归;  云南的三七;   山西的党参;  广西的蛤蚧;    陕西的秦皮

四川的黄连;   福建的泽泻;   山东的阿胶;  贵州的天麻;  安徽的木瓜……

7.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或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半夏、太子参夏末采收)。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因为此时皮部和木部易分开

矿物药类:全年采挖。

8.产地加工的目的:

①  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②  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和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

③  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④  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9.常用产地加工方法

白芍煮至透心;天麻蒸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 五倍子、桑螵蛸蒸至虫卵或蚜虫被杀灭。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10.供检验用样品的取样原则:

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

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

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取样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

11.中药鉴定的方法:

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

12.中药的性状鉴别:

“金井玉栏”——桔梗、黄芪、板蓝根         “胶口镜面”——僵蚕     “狮子盘头”——党参      

“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               “金包头”——知母        “蚯蚓头”——防风

同心环状排列的筋脉点——牛膝、川牛膝     “剑脊”——乌梢蛇       “火炬头”——款冬花

 “菊花心”——黄芪、甘草等               “车轮纹”——防己         “朱砂点——苍术”

 “云锦状花纹”——何首乌                  “星点”——大黄          “罗盘纹”——商路。

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

蛤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度不低于55。           海金沙易点燃并产生爆鸣声及闪光

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的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

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13.中药的显微鉴定法

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橘红色至红色。

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盐酸——红色或紫红色。

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蓝色或紫色;加碘试液湿+硫酸溶液——蓝色或紫色。

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菊糖:a-萘酚+浓硫酸——紫色。         黏液:加钌红试液——红色。

淀粉粒:加碘试液——蓝色或紫色。

糊粉粒:加碘试液——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砖红色。

挥发油、脂肪油或树脂:加苏丹Ⅲ试液——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加90%乙醇,挥发油溶解,脂肪油和树脂则(蓖麻油及巴豆油例外)不溶解。

草酸钙结晶:加硫酸溶液后,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加稀盐酸后溶解而无气泡产生,加稀醋酸则不溶解。

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后,溶解并产生气泡。

 14.中药的理化鉴定:

物理常数测定:包括相对密度、硬度、熔点、凝点、折光率、旋光度、黏稠度、沸点、膨胀度等。

水分测定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减压干燥法 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水分的极少的中药。

  灰分测定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而残留的灰分,温度500~600℃。

酸不溶性灰分:将总灰分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挥发油含量测定甲法 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绝大多数药材均适用于该法。

乙法 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如丁香、肉桂、石菖蒲、川芎。

根及根茎类中药

1.科属

①   毛茛科: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威灵仙、升麻;

②   伞形科: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北沙参、羌活、藁本、前胡;

③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天冬、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

④   豆科:甘草、黄芪、山豆根、葛根、苦参;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⑤   菊科:白术、苍术、 川木香、紫菀、木香;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

⑥   蓼科:大黄、何首乌;      蚌壳蕨科:狗脊;            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苋科:牛膝、川牛膝        商陆科:商陆                防己科:防己  

十字花科:板蓝根          龙胆科:龙胆                唇形科:丹参、黄芩

桔梗科:桔梗、党参、      薯蓣科:山药                兰科:天麻、白及

2.药用部位

①   根及根茎:细辛、大黄、护长、威灵仙、山豆根、人参、羌活、藁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              

          薇、丹参、茜草、紫菀;

②   根茎:狗脊、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

      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

③   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

④   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

3.道地产区

  东北:细辛、人参、防风、龙胆      浙江:白芍、延胡索、玄参、白术     四川:附子、丹参

  云南:三七、木香         河南:牛膝、地黄、山药       甘肃:当归     山西:党参

4.化学成分

①   蒽醌类:大黄、虎杖、何首乌、巴戟天、茜草;     黄酮类:葛根、黄芩、射干、苦参、甘草;

②   生物碱类:川乌、草乌、附子、黄连、防己、延胡索、苦参、百部、川贝母、浙贝母;

③   皂苷类:牛膝、商路、太子参、威灵仙、甘草、黄芪、远志、人参、西洋参、三七、柴胡、桔梗、南沙参、麦冬、知母;

④   香豆素类:白芷、羌活、前胡、北沙参;           裂环环烯醚萜苷类——龙胆;

⑤   间苯三酚类——绵马贯众;     色原酮类:防风;      环烯醚萜苷类:玄参、地黄、胡黄连

萘醌类——紫草;             菲醌类——丹参;            鞣制类:地榆。

5.鉴别术语 


云锦花纹:何首乌

怀中抱月:松贝

金井玉栏:板蓝根

         黄芪

         桔梗

罗盘纹:商路

车轮纹:防己

菊花心:甘草

        黄芪

        防风

疙瘩丁:白芷

朱砂点:茅苍术

        羌活

蝴蝶片:川芎

蚯蚓头:防风

狮子头:党参

鹦哥嘴:天麻

珍珠盘:银柴胡

砂眼:银柴胡   钉角:附子

过桥:黄连

星点:大黄;

起霜:苍术


6.分泌组织

①   油室:当归、前胡、川芎、木香、白术、苍术、泽泻       乳管:桔梗、党参

②   油细胞:细辛、石菖蒲、郁金、干姜                     油管:白芷、当归、防风、柴胡

③   树脂道:人参、西洋参、三七                       黏液细胞:半夏、白及、麦冬、山药

④   间隙腺毛:绵马贯众     黏液腔:大黄     分泌道:北沙参      分泌细胞:徐长卿、地黄

7.草酸钙晶体

①   簇晶:大黄、虎杖、何首乌、太子参、白芍、赤芍、人参、西洋参、三七、徐长卿

②   针晶:商路、龙胆、巴戟天、白术、苍术、半夏、麦冬、山药、天麻

③   方晶:苦参、葛根、甘草、石菖蒲          砂晶:牛膝         草酸钙小棱晶:桔梗

④   柱晶:射干                      细小杆状结晶:防己      类圆形或类簇晶状:川芎     

8.维管束类型及异常构造

双韧管状中柱:狗脊              内韧型异型维管束:大黄            内涵/木间韧皮部:华山参

周韧型维管束:绵马贯众、天麻    外韧型异型维管束:何首乌、牛膝    木间木栓:黄芪、秦艽、甘松

周木型维管束:泽泻              辐射型维管束:百部、郁金、麦冬

9.荧光鉴别

  蓝紫色——土大黄     蓝色——板蓝根水煎液     金黄色——黄连       亮淡绿色——浙贝母

茎木类中药

1.       科属

木通——木通科             通草——五加科              苏木、降香——豆科

关木通——马兜铃科         大血藤——木通科                    沉香——瑞香科

川木通——毛茛科           鸡血藤——豆科                      钩藤——茜草科

2.       药用部位

藤茎——关木通、川木通、木通、鸡血藤、大血藤             心材——沉香、降香、苏木

茎枝——桂枝、桑枝       茎随——通草、灯芯草            茎刺——皂角刺

茎翅状附着物——鬼箭羽                                   带钩茎枝——钩藤

3.       性状鉴别

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通

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关木通

表面有纵向凹沟及棱线,残余皮部易撕裂……………………………………………………………川木通

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大血藤

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小偏向一侧:鸡血藤

入水下沉。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降香

有特异香气,味微苦,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沉香

断面平坦,有银白色光泽,中央有空洞或半透明圆形的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通草

皮类中药

1.科属


桑白皮——桑科

牡丹皮——毛茛科

厚朴——木兰科

肉桂——樟科

合欢皮——豆科

黄柏、白鲜皮——芸香科

秦皮——木犀科

香加皮——萝藦科

地骨皮——茄科


2.药用部位

   树皮: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        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3.性状鉴别

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桑白皮

筒状,有纵剖的裂缝,断面平坦,内表面常见发亮的结……………………………………………牡丹皮

内表面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

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肉桂

有浓烈的香气,味甜、辣………………………………………………………………………………肉桂

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后有细密的银白色丝状物相连,丝富弹性………………………………杜仲

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黄柏

有羊膻气,味微苦………………………………………………………………………………………白鲜皮

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香加皮

表面粗糙,易呈鳞片状剥落气微,味微甘而后苦……………………………………………………地骨皮

4.       分泌组织

乳管:桑白皮、香加皮       油细胞:厚朴、肉桂       乳汁细胞:杜仲      黏液细胞:黄柏

5.       草酸钙晶体

方晶:桑白皮、黄柏、香加皮     簇晶:牡丹皮      针晶:肉桂        砂晶:秦皮、地骨皮

6.       厚壁组织

纤维多碎断,壁厚,非木化至微木化;含晶石细胞、含晶厚壁细胞………………………………桑白皮

纤维壁甚厚,边缘波浪形或锯齿状;分枝状石细胞…………………………………………………厚朴

含胶丝团石细胞,木栓细胞壁三面增厚………………………………………………………………杜仲

鲜黄色晶纤维,鲜黄色分枝状石细胞…………………………………………………………………黄柏

7.       化学成分

黄酮类:桑白皮 木质素类:厚朴、杜仲   生物碱类:黄柏、地骨皮 香豆素类:秦皮 强心苷类:香加皮

8.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物在显微镜下呈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后,结晶溶解呈暗紫色……牡丹皮

氯仿提取液蒸干,加乙醇产生具有弹性的胶膜……………………………………………………………杜仲

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黄柏

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秦皮

叶类中药

1.       细胞后含物

桑叶:葡萄状钟乳体;穿心莲叶:螺状钟乳体;薄荷叶 :簇状橙皮苷结晶;番泻叶:黏液质

2.       性状特征

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叶片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石韦

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侧柏叶

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大青叶

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蓼大青叶

下表面密被黄色柔毛,革质而脆………………………………………………………………………枇杷叶

叶基稍不对称,全缘,革质,气微弱而特异,稍有粘性……………………………………………番泻叶

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罗布麻叶

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紫苏叶

羽状深裂,下表面密生灰白色柔毛………………………………………………………………………艾叶

3.       含量测定

l  高效液相色谱法

石韦:绿原酸;     淫羊藿:淫羊藿苷;     大青叶:靛玉红;      蓼大青叶:靛蓝

枇杷叶:齐墩果酸、熊果酸          番泻叶:番泻叶苷A、B      罗布麻叶:金丝桃苷

l  气相色谱法    艾叶:桉油精

花类中药

1.       药用部位

花:洋金花、红花       花蕾:辛夷、槐米、丁香         花絮:款冬花、菊花、旋复花

柱头:西红花           花粉:蒲黄、松花粉             花柱:玉米须     雄蕊:莲须

2.       形状特征

长卵形,似毛笔头………………………………………………………………………辛夷

呈研棒状…………………………………………………………………………………丁香

通常皱缩成条状…………………………………………………………………………洋金花

棒状,上粗下细,稍弯曲………………………………………………………………金银花

长圆棒状,长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款冬花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红花

呈线性,三分枝…………………………………………………………………………西红花

3.       花粉粒

类球形或钝三角形,具3个萌发孔……………………………………………………………………槐花

呈圆球形,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西红花

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丁香

类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有条性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洋金花

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金银花

圆球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状雕文,具3个萌发孔…………………………………………………红花

类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网状雕文……………………………………………………………………蒲黄

果实种子类中药

1.药用部位

l  果实:地肤子、五味子、木瓜、山楂、乌梅、金樱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鹤虱、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l  种子:葶苈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l  假种皮——龙眼肉;胚——莲子心;果肉——山茱萸;种仁——薏苡仁;发酵加工品——淡豆豉。

2.形状特征

扁球状五角星形,外被宿存花被…………………………………………………………………………地肤子

球形或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吴茱萸

为双悬果,呈圆柱形,分果背面有纵棱5条……………………………………………………………小茴香

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分过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蛇床子

长卵形会哦椭圆形,表面红黄色,具有6条翅状纵棱…………………………………………………栀子

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五味子

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外表面有不规则的深皱纹……………………………………………………木瓜

扁心形,肥厚,左右不对称………………………………………………………………………………苦杏仁

扁长卵形,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边缘较薄……………………………………………………………桃仁

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金樱子

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决明子

半圆球形,外果皮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枳壳

扁圆形,一面较平坦,中央有1条隆起的线纹…………………………………………………………酸枣仁

纽孔状圆板型,表面密被绢状柔毛………………………………………………………………………马钱子

似橘瓣状,加水浸泡后种皮成龟裂状……………………………………………………………………牵牛子

到长卵形,表面带紫黑色斑点……………………………………………………………………………牛蒡子

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郎

3.分泌组织

油细胞——五味子        油室——枳壳、吴茱萸          油管——小茴香

4.化学成分

木质素类——五味子、连翘     蒽醌类——决明子     香豆素类——补骨脂     皂苷类——酸枣仁

黄酮类——枳壳、菟丝子       生物碱类——吴茱萸、马钱子      环烯醚萜苷类——栀子

全草类中药

1.       科属及药用部位

唇形科: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           菊科: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

鱼腥草——三白草科     紫花地丁——堇菜科     苦地丁——罂粟科       金钱草——报春花科

广金钱草——豆科       肉苁蓉——列当科       穿心莲——爵床科       淡竹叶——禾本科

石斛——兰科           麻黄——草质茎         淡竹叶——茎叶         槲寄生——带叶茎枝

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                       石斛——新鲜或干燥茎

2.       形状特征

细长圆柱形、表面有细纵脊线,节上有膜质鳞叶……………………………………………………麻黄

水浸后,叶片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金钱草

叶基生,具长柄,具明显弧形脉5~7条……………………………………………………………车前草

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槲寄生

茎方柱型,叶对生,3~5个羽状分裂,裂片细长……………………………………………………荆芥

扁圆柱形,稍弯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肉苁蓉

多卷曲成团状,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茵陈

叶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大蓟

3.       显微鉴别

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成电话听筒状或哑铃状…………………………………………麻黄

间隙腺毛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细胞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广藿香

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薄荷

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穿心莲

表面密布腺毛和丁字形非腺毛………………………………………………………………………青蒿

4.       化学成分

麻黄、益母草——生物碱类       金钱草——黄酮类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

茵陈——香豆素类               青蒿——倍半萜内酯类

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其它类中药

1.       药用部位

灵芝——子实体            茯苓、猪苓——菌核             乳香、没药、阿魏——油胶树脂

藤黄——胶树脂类          松香、血竭——单树脂类         苏合香、安息香——香树脂类

2.       性状特征

表面深黄色至棕黄色,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冬虫夏草

外皮棕褐色,体重,断面颗粒性…………………………………………………………………茯苓

表面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断面略呈颗粒状………………………………………猪苓

呈二叉状分枝,粗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松萝

主轴单一,两侧有细短的侧枝密生,似蜈蚣足状………………………………………………长松萝

少量与水共研,能形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乳香

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没药

用火点燃,冒烟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血竭

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血竭

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海金沙

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产生…………………………………………………………………青黛

滴加硝酸,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青黛

3.       化学成分

青黛——靛蓝、靛玉红         儿茶——儿茶素、表儿茶素         五倍  子——鞣质

冰片——消旋龙脑             艾片——左旋龙脑                 天然冰片——右旋龙脑

动物类中药

1.       科属

石决明——鲍科       海螵蛸——乌贼科       斑蝥——芫菁科       金钱白花蛇——眼镜蛇科

鸡内金——雉科       桑螵蛸——螳螂科       麝香——鹿科         乌  梢  蛇——游蛇科

土鳖虫——鳖蠊科     地  龙——钳蚓科       水蛭——水蛭科       蝰      蛇——蝰科

羚羊角——牛科       牡  蛎——牡蛎科       蛤蚧——壁虎科       蟾      酥——蟾蜍科

2.       药用部位

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马宝、狗宝、猴枣          排泄物:五灵脂、蚕沙、夜明砂

胜利产物:麝香、蟾酥、蜂蜡、虫白蜡、熊胆粉            动物加工品:阿胶、鹿角胶、血涂炭

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瓦楞子          脏器类: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

3.       鉴定术语

白颈——地龙        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         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蕲蛇

剑脊——乌梢蛇      银  皮、冒  槽——麝香         单门、莲花、三岔、四岔—————马鹿茸

胶口镜面——僵蚕     二杠、三岔———花鹿茸         乌金衣、挂甲——————————牛黄

骨塞、通天眼、握之合把——羚羊角                   珍珠结构环、珍珠虹光环——————珍珠

4.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碎块,灰白色,有珍珠样光泽…………………………………………………………石决明

背部具革质鞘翅1 对,黑色,有3 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斑蝥

呈扁平卵圆形,腹背甲呈覆瓦状排列………………………………………………………………土鳖虫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有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全蝎

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 个……………………………………僵蚕

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蟾酥

呈圆盘状,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金钱白花蛇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牛黄

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牛黄

加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牛黄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羚羊角

5.       理化鉴别及含量测定

粉末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珍珠          亮黄绿色荧光——养殖珍珠;

粉末微量升华得白色升华物,在显微镜下为柱形、棱形结晶——斑蝥素   浅蓝紫色荧光——天然珍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黄、体外培植牛黄的胆红素含量;         水蛭测抗凝血酶活性;

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体外培植牛黄中胆酸的含量;               石决明、牡蛎滴定法测定碳酸钙;

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                         蜂蜜滴定法测定还原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总量;

矿物类中药

1.       来源

硫化物类:朱砂、雄黄、自然铜           氧化物类:赭石、信石、磁石          硅酸盐类:滑石

碳酸盐类:炉甘石、鹅管石               硫酸盐类:石膏、芒硝、白矾

2.       条痕色及表面光泽

朱      砂——红色           雄    黄——橙黄色    绢丝样光泽————————————石膏

自  然  铜——绿黑/棕红色    赭    石——樱红色    晶体金刚石样光泽、断面树脂样光泽——雄黄

金属  光泽——自然铜         蜡样光泽——滑石       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白色          

玻璃样光泽——芒硝           脂肪光泽——硫磺

3.       化学成分

朱砂——硫化汞                  雄黄——二硫化二砷            自然铜——二硫化铁

赭石——三氧化二铁              信石——三氧化二砷            炉甘石——碳酸锌

滑石——含水硅酸镁              石膏——含水硫酸钙            芒硝———含水硫酸钠

4.       安全性检测

朱砂——可溶性汞盐              雄黄——三氧化二砷            石膏、芒硝——重金属、砷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