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一年级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赵 俊

转眼间孩子们进入小学生活已快一学期了,从刚入学时找不到教室,对铃声不知所做到现在的听到铃声,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学生们的变化很大,也说明他们已经变成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了。

记得开学第一天家长们把孩子送进教室,依依不舍的离开。而孩子们呆呆的坐在座位上,面对着陌生的环境,严肃的老师,心里更多的是委屈,害怕。

从事低段教学已有8年,我觉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环境的适应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已经超越了知识的学习。于是这半学期来,我重点从这两方面做起:

首先是环境的适应,环境分为学校环境和学习环境。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带着学生在学校各处转转,找到教室的位置,厕所在哪,餐厅在哪,上体育课时的操场在哪,需要老师帮助时老师的办公室在哪,这些是学生必须要知道的,除此之外还有音乐教师,图书室等等。学习环境先要从认识老师开始,知道班主任是谁,认识给自己带课的老师。接下来是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知道每一次铃声响起时该干什么。

其次便是学习习惯了,好的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也能让孩子轻松愉悦的学习。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他们非常不适应。先从下课上厕所做起,幼儿园里厕所都在教室旁边,学生随时可以去,但小学不行。一节课40分钟,学生要认真参与学习活动。而且部分学生太

贪玩,经常忘记上厕所。在每节下课时就提醒学生先该做什么,慢慢的养成习惯。

接下来是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起以后,立即停止游戏进入教室,拿出相应课程书本和学习用品摆放在课桌上,同时在班长的带领下唱一首歌。这些在孩子刚入学时,老师课前早到一会儿,帮助学生,提醒学生,一个月以后他们就能做的很好。

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了,先教会孩子课前起立与老师问好,课后和老师再见,懂得尊敬老师、爱护老师。再就是要求他们课堂听讲,回答问题举手等等一些细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相应作出要求和引导。

作业的完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给学生制定学习时间,老师也作出要求,学生应独立思考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在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彼此交流,共同帮助学生。

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就会发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成绩也很优秀。

在我所带的语文课堂中,开学第一天向学生做了自我介绍,讲解了语文书和练习册的使用,并对作业本和笔作出要求。后期的作业中会对书写的正确、美观的作业贴上贴画奖励,以此鼓励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会对积极思考认真听讲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这些都是在这几年的低段教学中的一些感受,也是这半年来一年级教学的体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教一年级语文的几点心得体会

教一年级语文的几点心得体会

-------京翰教育·罗老师

一、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认识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学拼音、读书写字”这个层面上,如果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用到语文、语文就在我们身边的话,他们会对语文刮目相看,从而喜欢上语文。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指着语文书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语文是什么呀?”学生有的说“学拼音”,有的说“读书写字”,我微笑着说:“是呀,我们在语文课上学拼音,要读书写字。语文的用处可大啦,还能帮助我们把话说好呢!比如说你想要了解你同桌的名字,你会怎么问?”我的话音刚落,立刻听到几个小朋友在用方言悄悄地问同桌:“哎,嫩叫啥名字?”

我说:“老师提两个要求。一是要用普通话,二是要有礼貌。想一想,该怎么问?”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可以这样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小朋友是我们大人对你们的称呼,小朋友之间不必这样称呼,可以直接提问,但是要有礼貌。在问题之前加上两个神奇的字,就能表示出你很有礼貌了。”

学生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出了应该先说“请问”。我又说:“问别人的名字有两种问法,一种是刚才小朋友说的?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还有一种呢?”过了一会儿,经过我的启发,一个学生说:“还有一种是?请问你的名字叫什么??”

接着我强调了有两种问法后,要求学生互相有礼貌地问同桌的名字,然后我建议同桌两个小朋友握握手一起说:“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最后我说:“小朋友,向别人问名字也是一种学问,这就是语文。其实呀,语文就在我们生活中,每天我们都离不开语文,你们喜欢语文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

二、习惯一个都不能少——感受语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保证。叶圣陶先生用“习惯”两字极精当地概括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他提出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苏教版教材每一册的开头部分都安排了“习惯篇”,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的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两个最基本的内容。教学时在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知道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姿势正确是读书写字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1、言传。学习好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课堂效率高,一堂课下来,各方面(包括知识和能力)都有了长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善于倾听,这就是学好语文的法宝之一。我在课堂上总是这样来激励学生:“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这种有意识地表扬和暗示,使每个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2、身教。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好每一个字,教师首先要做到在学生面前端端正正地写好每一个字。教师要尽量做到每一次范写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即书空)”,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牢记写字要领,有效地提高写字能力。此外,在一些细节方面要为学生着想:田字格尽量大一些,范写时身子不要挡住学生的视线等。

三、让阅读成为“悦读”——享受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阅读”的要求第一条是这样说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不是很长久,而一堂情趣盎然的语文课会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带给自己的愉悦。

1、创设优美的情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验情境,使语文教学变得趣、美、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热烈的情绪去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东方明珠》一课的教学,我创设了“一次快乐的秋游”这一情境,通过一些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文中所描述的“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等语句有了感性的认识,配上动作来朗读,也是非常到位的,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文中的句子。课的最后,学生在“我做小导游”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地积累、运用了课文语言。

2、注重情感的体验。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朗读、感悟课文语言。《家》这篇课文里有一个词“祖国”,我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祖国及祖国的全称,然后我出示中国地图,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启发学生:“我们的祖国像一只大公鸡神采飞扬,最近这只大公鸡显得比以前更神气了,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想到了前不久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着聂海胜、费俊龙两位宇航员叔叔成功地飞到了太空这件天大的喜事,学生顿时感到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这时候再来读“祖国”这个词,相信一定能深深地映入脑海中。

在《秋姑娘的信》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我启发学生说:“生活中,谁什么时候也像秋姑娘对青蛙说的那样,让你路上多加小心?”有的学生说:“妈妈和我一起过马路的时候,经常对我说路上多加小心。”有的学生说:“上个星期我们去常熟秋游,爸爸知道了以后从昆山打电话来,让我路上多加小心。”我说:“是呀,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是那么关心你们呀!可见,秋姑娘也像你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关心他的好朋友,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由于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对文本有了一定的体验,读得有滋有味,尤其是“路上多加小心”这几个字。

3、插上想像的翅膀。学生的思维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想像力是非常丰富的。“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会把地球撬起来。”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为学生创造想像的条

件,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得到的可能是撬起地球的“支点”或“杠杆”。

一年级的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富有儿童情趣。在理解、积累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增加语言运用的能力。比如模仿《家》中的句子,说说“--------是--------的家”,体验当一回小诗人的乐趣;模仿《秋姑娘的信》中的句子“一封写给--------,让它--------”,当一回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信;学了《我叫“神州号”》,想像嫦娥姐姐遇到了“神州六号”会有怎样的对话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