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概述

(一)、实习任务的来源

(二)、实习的内容和目的

1、实习内容

2、实习目的

(三)、实习测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测区范围

2、行政隶属

(四)完成工作量

(五)完成期限

(六)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受单位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一)、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二)已有资料情况

1、平面控制点资料

2、高程控制点资料

三、执行技术规范标准

四.成果主要指标和规格

(一)、成果种类及形式

(二)、坐标基准和高程系统

(三)、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编号

五、项目实施

(一)、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二)、人员配置

(三)、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四)、选点、埋石

(五)、图根控制测量

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2、图根点高程测量

3、图根导线及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六)、大比例尺地形测绘

1、测图前的准备

2、地形图测绘方法及要求

3、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4、地形图的拼接

5、 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

6、数字地形图

(七)、测绘成果检查

六、实习总结

一、概述

(一)、实习任务来源

为满足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地球科学技术系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实习需要,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安排我们测绘1321班在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武定校区进行1:500全野外数字地形测量及数字成图软件(CASS7.0)使用任务实习。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六个人左右。

(二)、实习的内容和目的

1、实习内容

(1)使用苏光全站仪(2秒级)建立图根级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点;

(2)使用全站仪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

(3)使用南方CASS数字成图软件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绘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

2、实习目的

(1)培养学习、研究与实践工作中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2)锻炼工作中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3)培养工程建设中地形测量及数字测图工作的独立实践或动手能力;

(4)巩固、深化和验证所学地形测量及数字测图理论知识;

(5)了解精密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与使用;

(6)掌握地形测量及数字测图外业、内业的流程;

(7)可用所学理论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般性测量技术问题。

(三)、实习测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区范围

1:500地形图测量范围大概0.1平方公里

2行政隶属

测区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

(四)完成工作量

二级导线点5个,图根点控制点8个,1:500地形图测量0.1km2

(五)完成期限

外业阶段:20##年12月23日~12月30日进场并进行野外测绘;

内业阶段:20##年12月27日~20##年1月2日进场并进行内业成图;

内、外业检查:20##年1月3日进场并进行野外测绘;20##年1月4日进行内外业自检;

20##年1月5日提交成果资料。

(六)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受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

成果接受单位: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一)、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武定县恩路新村云南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武定校区,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跨东经101°55"至102°29"、北纬25°20"至26°11"。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其自然环境形成了县境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山地、丘陵、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坝子及水面占3%。全县平均海拔1910米,地势东西两侧及西南部高,北部低,东南部较开阔。武定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武定境内山岭纵横,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地势、海拔高低悬殊较大,季风气候明显。武定县年平均气温15.1℃。

(二)已有资料情况

1、平面控制点资料

经踏勘检查,测区内有指导老师提供的二级导线点5个,分别为: II01、II03、II07、II08、II09,控制点保存完好。然而在用全站仪检测已有控制点时发现两已知点距离相对中误差分别为:K(II01-II03)=1/38183;K(II07-II08)=1/69118;K(II08-II09)=1/17794;因此能满足图根级导线控制网起算点要求,所以采用IIO1、II03、II07、II08、II09布设了两条附和导线。

2、高程控制点资料

在测区附近有校区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经踏勘检核无误,成果可以作为本次测量的起算数据

三、执行技术规范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3《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

4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

四.成果主要指标和规格

(一)、成果种类及形式

(二)、坐标基准和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武定县城建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编号

地形图测图比例尺1:500;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编号采用自然数编号法,编号顺序为自西向东,从北到南

五、项目实施

(一)、软件和硬件配置要

1、硬件

苏一全站仪RTS312L一台;仪器标称精度为:(2mm+2ppm)。

2、仪器检验情况

经检验全站仪的照准部,旋转部,十字丝,圆水准器气泡,管水准气泡,激光对点器,2C值,竖盘指标差都能满足测量的各项要求

3、软件

(1)计算机操作软件windows系列;

(2)文字处理软件:word、Excel;

(3)平差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处理软件;

(4)成图软件:南方CASS7.1。

(二)、人员配置

实习项目指导教师:杨争龙

实习小组负责人:邓政廉(组长)

实习小组人员:鲁筱娜、赵利平、张正仙、储薇、方菽兰

(三)、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整体技术路线:接收任务后,进行现场踏勘,然后进行技术设计。方案经业主审批通过后开始作业。选点、埋石;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地形测量工作,外业工作结束后进行内业成图、报告编写工作;以上工作始终坚持过程检查,过程检查通过后,提交指导老师进行最终检查,修改存在的问题,经复核、检查后,提交成果资料。

工艺流程:

 

(四)、选点、埋石

  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宜在各级国家等级控制点、城市等级控制点、控制点下加密。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传统测图方法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4之规定;数字化测图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5之规定。

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

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长期保存、便于仪器安置、通视良好、视野开阔、便于测角和测距、便于施测碎部点的地方。要避免将图根点选在道路中间。图根点选定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作为标志;或用油漆在地面上画“?”作为临时标志并编号。当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稀少时,应适当埋设标石,埋石点应选在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上,并应做到至少能与另一个埋石点互相通视。

表4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

表5     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

(五)、图根控制测量

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导线、图根三角锁(网)方法,不宜超过二次附合,图根导线在个别极困难的地区可附合三次。局部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和交会点等方法,亦可以采用GPS测量方法布设。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之规定。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支导线。支导线不多于4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边长可单程观测1测回。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1测回,其它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1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与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过±40″。

表 6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图根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不宜超过测图最大视距的1.7倍。传距角不宜小于30°,特殊情况下个别传距角也不宜小于20°。线形锁三角形的个数不应超过12个。图根三角锁(网)的水平角,应使用DJ6级仪器并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1测回。当观测方向多于3个时应归零。图根三角锁(网)水平角观测各项限差应符合表7之规定。

表7      图根三角锁(网)的技术要求

    采用交回测量时,其交会角度应在30°~150°之间。前、侧方交会应有三个方向;后方交会(α+β+δ)不应在160°~200°之间。交会边长不宜大于0.5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点位应避免落在危险圆范围内。

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平面位置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之规定。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所测的图根点,不应再行发展,且一幅图内用此法布设的点不得超过图根点总数的30%。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双极坐标测量,或适当检测各点的间距;当坐标、高程同时测定时,可变动棱镜高度两次测量,以作校核。两组坐标较差、坐标反算间距较差均不应大于图上0.2mm。

表8    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

注:1 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的3倍;

   2 采用双极坐标测量时,每测站只联测一个已知方向,测角、测距均为1测回,两组坐标较差不超限时,取其中数。

图根三角锁(网)和图根导线均可采用近似平差。计算时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单三角锁坐标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mm)(nt为三角形个数)。线形锁重合点或测角交会点的两组坐标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实量边长与计算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500。

2、图根点高程测量

 图根点的高程,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应用图根水准、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GPS测量方法测定;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用图根经纬仪三角高程测定。

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对起闭于一个水准点的闭合环,必须先行检测该点高程的正确性。高级点间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得大于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Km。使用不低于DS10级的水准仪(i角应小于30″),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表10之规定。图根水准计算可简单配赋,高程应取至厘米。

表 9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n为测站数。

表 10     水准测量测站限差

  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控制点上,其边数不应超过12条,边数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垂直角应对向观测;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图根点垂直角可单向观测1测回,变换棱镜高度后再测一次;独立交会点亦可用不少于三个方向(对向为两个方向)单向观测的三角高程推求,其中测距要求同图根导线。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1之规定。

表11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注:1 S为边长(Km),HC为基本等高距(m),nS为边数,D为距边边长(Km);

    2 仪器高和目标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

当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取至秒,高差应取至厘米。

3、图根导线及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1)、平面控制

    第一条导线:

   (1)、平面控制网等级:图根测量,验前单位权中误差12.0(s)

   (2)、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

    [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254.4950,平均边长:50.8990,最小边长:38.5660,最大边长:70.0260

    [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106.3825,最大角度:226.4504

   (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

    最大点位误差 =  0.0065 (m)

    最大点间误差 =  0.0075 (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  12606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  18.68 (s)

    几何条件:附合导线

    路径:[208-207-A4-A3-A2-A1-203-201]

    fx=-0.014(m),fy=-0.006(m),fd=0.016(m)

    [s]=254.495(m),k=1/16364,平均边长=50.899(m)

第二条导线:

   (1)、平面控制网等级:图根测量,验前单位权中误差12.0(s)

   (2)、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

    [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401.4040,平均边长:40.1404,最小边长:26.5420,最大边长:55.0200

    [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33.4201,最大角度:272.0756

   (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

    最大点位误差 =  0.0088 (m)

    最大点间误差 =  0.0103 (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  6293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  26.99 (s)

    几何条件:附合导线

    路径:[203-201-a8-a7-a6-a5-209-208]

    fx=0.018(m),fy=0.010(m),fd=0.020(m)

   [s]=200.695(m),k=1/9758,平均边长=40.139(m)

(2)、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网等级:图根三角高程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11.89 (mm)

    起始点高程

    203               1758.9310(m)

    207               1754.0060(m)

   高程控制网等级:图根三角高程

  (2)、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29.02 (mm)

   起始点高程

   209               1757.5250(m)

   201               1759.0740(m)

(3)图根控制点成果表

(六)、大比例尺地形测绘

1、测图前的准备

   传统地形测图开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抄录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

2) 在原图纸上绘制方格网和图廓线、展绘所有控制点。

3) 检查和校正仪器。

4) 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情况、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和完好情况。

5) 拟订作业计划。     

传统测图使用的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视距乘常数应在100±0.1以内;

   (2)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大于±1ˊ;

   (3)比例尺长度误差不应大于0.2mm。

   (4)量角器直径不应小于20cm,偏心差不大于0.2mm。

在原图纸上展绘图廓点、线、坐标格网以及所有控制点。各类点、线的展绘误差应符合表12之规定。

表 12                展点误差                              mm

2、地形图测绘方法及要

(1)、传统测图要求

大比例传统地形测图可选用大平板仪、经纬仪配合半圆仪法等方法进行。

传统测图时,施测碎部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进行。仪器的安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

  2)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其它点进行检查。采用经纬仪测绘时,其角度检测值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2′。每站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采用经纬仪测图时归零差不应大于4′。

3)检查另一测站点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

传统测图时,地物点、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应符合表13之规定

表 13                碎部点的最大视距长度                             m

  注:(1)、 1:500比例尺测图时,在建成区和平坦地区以及丘陵地,地物点的距离应采用皮尺量距或电磁波测距,皮尺丈量最大长度为50m;

         (2)、山地、高山地地物点最大视距可按地形点要求。

(2)、数字测图要求

数字测图时,碎部点坐标可采用极坐标法、量距法、交会法等,碎部点高程宜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碎部测量与图根测量可同时进行或分开进行。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坐标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用绘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

采集数据时,角度应读记至秒,距离应读记至毫米。测距最大长度应符合表14之规定。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及时补测错漏数据,超限的数据应重测。

数据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做备份。

表 14   碎部点的最大测距长度                             m

    (3)、地形测图基本要求

传统测图时,测绘地物、地貌应遵守“看不清不绘”的原则。地形图上的线划、符号和注记应在现场完成。

测图过程中应认真进行自检自校。每测站工作完毕后,应对照实地检查地物地貌是否表示完整,是否有遗漏,综合取舍是否恰当。

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为首曲线。从零米算起,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并在计曲线上注明高程,字头朝向高处,但需避免在图内倒置。山顶、鞍部、凹地等不明显处等高线应加绘示坡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可测绘间曲线。城市建筑区和不便于绘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

高程注记点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宜符合表15之规定。

2)、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崖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3)、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屋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地面倾斜变换处。

4)、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注至分米。

表15      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m)

地形原图铅笔整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物、地貌各要素,应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

2)、高程注记的数字,字头朝北,书写应清楚整齐。

3)、各项地物、地貌均应按规定符号绘制。

4)、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并检查有无遗漏或不明之处。

5)、等高线须合理、光滑、无遗漏,并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

6)、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姓名及测图时间应书写正确齐全。

3、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

地物、地貌各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之规定:

1)、各级测量控制点均应展绘在原图板上并加注记。水准点按地物精度测定平面位置,图上应表示。

2)、测绘居民地和垣栅。居民地按实地轮廓测绘,房屋以墙基为准正确测绘出轮廓

线,并注记建材质料和楼房层次,依据不同结构、不同建材质料,不同楼房层次等情况进行分割表示。1:500、1:1000测图房屋一般不综合,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1:2000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居民区内的次要巷道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可不表示,天井、庭院在图上小于6mm2以下的可综合,房屋层次及建材根据需要注出。建筑物、构筑物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5mm时可用直线连接。道路通过散列式居民地不宜中断,按真实位置绘出。

城区道路以路沿线测出街道边沿线,无路沿线的按自然形成的边线表示。街道中的安全岛、绿化带及街心花园应绘出。

依比例尺表示垣栅,准确测出基部轮廓并配置相应的符号,不以比例尺的垣栅测绘出定位点、线并配置相应的符号。

街道的中心处、交叉处、转折处及地面起伏变化处,重要房屋、建筑物基部转折处,庭院中,各单位的出入口等择要测注高程点,垣栅的端点及转折处也要择要测注高程点。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测绘包括矿山开采、勘探、工业、农业、科学、文教、卫生、体育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地形图上应正确表示。以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出轮廓,配置相应的符号并根据产品的名称或设施的性质加注文字说明;不以比例尺表示的设施应准确测定定位点、定位线的位置,并加注文字说明。

凡具有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设施应测注高程点,入井口、水塔、烟囱、打谷场、雷达站、水文站、岗亭、纪念碑、钟楼、寺庙、地下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等。

4)、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确定位置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测定位置。独立地物多的地区,优先表示突出的,其余可择要表示。

5)、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所有的铁路、有轨车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车站及附属建筑物、隧道、桥涵、路堑、路地、里程碑等均需表示。在道路稠密地区,次要的人行道可适当取舍。铁路轨顶(曲线要取内轨顶)、公路中心及交叉处、桥面等应测取高程注记点,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公路及其他双线道路在大比例尺图上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若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时, 则用半比例尺符号表示。公路、街道按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砾石、硬砖、沙石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辅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离。出入山区、林区、沼泽区等通行困难地区的小路,以及通往桥梁、渡口、山隘、峡谷及其特殊意义的小路一般均应测绘。居民地间应有道路相连并尽量构成网状。

1:500、1:1000测图铁路依比例尺表示铁轨轨迹位置,1:2000测图测绘铁路中心位置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电气化铁路应测出电杆(铁塔)的位置。火车站的建筑物按居民地要求测绘并加注名称。车站的附属设施如站台、天桥、地道、信号机、车档、转车盘等均按实际位置测出。

公路按其技术等级分别用高速公路、等级公路(1—4级)、等外公路按实地状况测绘并注记技术等级代码。国家干线还要注记国道线编号。等级公路应注记铺面宽和路基宽度。道路在同一水平高度相交时,中断低一级的道路符号,不再同一水平相交的道路交叉处应绘以桥梁或其他相应的地形符号。

桥梁是联结铁路、公路、河运等交通的主要纽带,正确表示桥梁的性质、类别,按实地状况测绘出桥头、桥身的准确位置,并根据建筑结构、建材质料加注文字说明。

正确表示河流、湖泊、海域的水运情况。码头、渡口、停泊场、航行标志,航行险区均应测绘。

对铁路、公路、大车路等道路图上每隔10cm—15cm及路面坡度变化处应测注高程点。桥梁、隧道、涵洞底部、路堑、路堤的顶部应测注高程,路堑、路堤亦要测注比高。当高程注记与比高注记不以区分时,在比高数字前加“+”号。

6)、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正确测绘管线的实地定位点和走向特征,正确表示管线类别。

永久性电力线、通信线及其电杆、电线架、铁塔均应实测位置。电力线应区分高压线和低压线。居民地内的电力线、通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

地面和架空的管线均应表示,并注记其类别。地下管线根据用途需要决定表示与否,但入口处和检修井需表示。管道附属设施均应实测位置。

7)、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海岸、河流、湖泊、水库、运河、池塘、沟渠、泉、井及附属设施等均应测绘。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实际痕迹线为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塘等水压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为准。高水界按用图需要表示。溪流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沟渠宽图上大于1mm(1:2000测图大于0.5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1mm(1:2000测图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表示固定水流方向及潮流向。水深和等深线按用图需要表示。干出滩按其堆积物和海滨植被实际表示。水利设施按实地状况、建筑结构、建材质料正确表示。较大的河流、湖、水库、按需要施测水位点高程及注记施测日期。河流交叉处、时令河的河床、渠的底部、堤坝的顶部及坡脚、干出滩、泉、井等要测注高程,瀑布、跌水测注比高。

8)、境界的测绘。正确表示境界的类别、等级及准确位置。行政区划界有相应等级政府部门的文件、文本作依据。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界应表示,乡(镇)界按用图需要表示。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级境界符号,但需同时注出各级名称。自然保护区按实地绘出界线并注记相应名称。

9)、地貌和土质利用等高线,配置地貌符号及高程注记表示。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正确显示地貌形态时加绘间曲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天然和人工地貌形态,需配置地貌符号及注记。居民地中可不绘等高线,但高程注记点应能显示坡度变化特征。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在70°以下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宜表示为陡坎并测注比高,当比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不表示。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在图上投影大于2mm以上实测坡脚,小于2mm时,测注比高,当比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不表示。梯田坎较密若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10mm时可适当取舍。断崖应延其边沿以相应的符号测绘于图上。冲沟和雨裂视其宽度按图式在图上分别以单线、双线或陡壁冲沟符号绘出。

为了便于判读,每隔四根等高线描绘一根计曲线,当两根计曲线的间隔小于图上2.0mm时,只绘计曲线。应选适当位置在计曲线上注记等高线高程,其数字的自头应朝向坡度升高的方向。在山顶、鞍部、凹地、陷地、盆地、斜坡不够明显处及图廓边附近的等高线上,应适当绘出示坡线。等高线如遇路堤、路堑、建筑物、石坑、断崖、湖泊、双线河流以及其他地物和地貌符号时应间断。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应注意区分沼泽地、沙地、岩石地、露岩地、龟烈地、盐碱地。

10)、植被。应表示出植被的类别和分布范围。地类界按实地分布范围测绘,在保持地类界特征前提下,对凹近凸出部分图上小于5mm可适当综合,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坡坎等)重合或接近平行且间隔小于2mm时地类界可省略不绘,当遇境界、等高线、管线等符号重合时,地类界移位0.2mm绘出。

耕地需区分稻田、旱地、菜地及水生经济作物地。以树种和作物名称区分园地类别并配置相应的符号。林地在图上大于25cm2以上的须注记树名和平均树高,有方位和纪念意义的独立树要表示。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1:500测图2mm)以上用双线表示。在同一地段内生长多种植物时,图上配置符号(包括土质)不超过三种。田角、田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均需测注高程。

11)、注记。地形图上应对行政区划、居民地、城市、工矿企业、山脉、河流、湖泊、交通等地理名称调查核实,正确注记。注记使用的简化字应按国务院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图内使用的地方字应在图外注明其汉语拼音和读音。注记使用的字体、字级、字向、字序形式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执行。

4、地形图的拼接

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自由图边在测绘过程中应加强检查,确保无误。

地形图接边只限于同比例尺同期测绘的地形图。接边限差不应大于表2、表3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倍。接边误差超过限差时,应现场检查改正,如不超过限差,平均配赋其误差。接边时线状地物的拼接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及相关位置,地貌的拼接不得产生变形。

5、 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

地形图的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专人检查。在全面检查认为符合要求之后,即可予以验收,并按质量评定等级

6、数字地形图

 地形图精度统计如下:

注:hd为基本等高距。

(七)、测绘成果检查

1、自检互检

   1)作业小组首先对外业控制资料和成果、图件资料,按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各小组之间都进行了自检互检,然后提交给指导进行过程检查。

   2)野外检查图幅100%。地形部分采用巡视与设站检查。内业检查主要检查地物属性编码是否正确,等高线属性编码是否正确,表示是否合理,地块划分是否有遗漏,在检查中发现遗漏与错误都已经全部修改。作业小组首先对外业控制资料和成果、图件资料,按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修改。

2、过程检查

 (1)过程检查指导老师负责,过程检查在小组自检互检后进行。

 (2)过程检查必须保存检查记录。

 (3)对观测记录、平差计算资料进行查阅、对照。

 (4)控制检查:各项精度都满足规范要求。

 (5)1:1000地形图检查:地形图内容齐全、各种地物及符号表示正确,地形、地貌能很好的反应测区的现状。

   (6)外业检查:各项精度都满足规范要求。

3、数据安全措施

内业处理所使用的计算机为专用计算机,严禁接入互联网。数据资料配备专用设备专人保管。

4.环境、安全管理

(1)布控制点时,使用水泥、油漆的过程中,存在水泥、油漆的泼洒,从而导致对环境的污染;

(2)作业人员野外用餐时,快餐盒的乱丢对环境存在污染;

(3)高压电线、雷击有危及跑尺人员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

(4)下雨路滑,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作业,作业人员有摔伤的危险因素;

(5)施测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

六、实习总结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所以加强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非常总要。不过也有一些经验教训:控制点很重要,控制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的进度。

    实验习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往事还历历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心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数字测图实习是每个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通过此次实践,使我加深了对数字测图的理解,掌握了数字测图的基本方法,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懂得了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收获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这次只是实习,但是我却把它当作了我人生中第一笔财富。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其他地方永远学不到的做人和做事的经典和经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永远记得这些,因为它们都是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感觉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要学得的东西很多,差距还是有的,专业课知识的欠缺、动手能力不足等等,我也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不过我坚信我能做到这一点。这次实习对我以后走入社会参加实际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能够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东西。最后还应该感谢老师给的此次机会,让我真正学到了很多专业和社会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