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班级:林学一班

学号:20090060

姓名:文倩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方法,提高我们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xx年6月

地点:攸县林科所

三、实习方法

1、外业调查

本次外业调查方法包括踏查法和标准地法。

A.踏查

沿着攸县林科所道路周边调查,记录观察到的病害名称、分布情况、严重程度等,结果见实习结果与分析中表一。

B.标准地

用打标准地的方法调查杉木纯林的病情指数。

在杉木纯林中选5个点,每个点调查20株杉木。调查时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即每隔一行进行调查。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对调查的每株树进行分级,记录每一级的株数,最后根据病情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标准地的病情指数。结果见实习结果与分析中表二。

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 = ?各级的株数?该级的代表数??100 总株数?最高级的代表数

2、内业

内业包括标本的识别与制作,鉴定所采集的标本,对几中严重的病害进行描述,并制作常见的病害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由于条件有限,所以该步骤省略。

病理学实习报告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 1、结果

病理学实习报告

表二

病情指数=

病理学实习报告

?31?0?45?1?10?2?12?3?2?4??100

100?4

=27.25

2、重要病害的描述

1. 杉木炭疽病

症状:发病时,叶尖变褐枯死或叶上出现不规则黑褐斑。病害扩展,使针叶完全枯死,并延及幼茎。通常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叶发病,此现象称为颈枯或卡“脖子”。秋季,杉木由于生理原因引起新梢黄化,易感染炭疽病。在枯死不久的针叶上下叶面上,可见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以叶背面气孔带上为多。湿度大时,在小黑点上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堆。

防治方法:首先应选择适宜的立地造林。在丘陵红壤地区造林时,应采取深翻整地,深挖抚育,开沟培土,间种绿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避免病害流行。

2. 杉木赤枯病

症状:病害初期,在杉苗嫩叶基部,出现淡黄色斑点,逐渐变为赤褐色枯死;上生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杉木幼林针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至不规则形枯斑,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凸起的小点,称为子实体。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病部子实体溢出分生孢子角,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应选择适宜于杉木生长的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圃地和造林地,有利于杉木生长,提高抗病力;在赤枯病发病期,喷1:1:100的波多液或2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可湿性退菌特500~800倍液。

3. 杉木杉梢螟

症状:以幼虫蛀入杉木嫩梢顶芽,被害梢枯黄、火红色,可造成多头、无头或偏冠等现象,并可使干形扭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材质。3龄的幼虫食量增大,排粪量多,堆集在稍尖上,1梢一般有虫1条,偶见有2-3条者。3-4龄幼虫有转移习性,所以偶见受害部位没有虫。此虫多发生于海拔300米以下平原丘陵、4-5年生幼树、3-5m高的杉木林。

防治方法: 在成虫羽化盛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引放天敌,可在卵期,每hm2释放15万头寄生蜂,分4次放,效果较好;也可在幼虫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200-400倍液,或喷5%来福灵3000倍液,或喷20%甲氰菊酯2000-4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或在成虫羽化期可用“621”烟剂或敌敌畏插管烟剂“741”熏杀,每hm2用药量1125-5000g。

4 .山茶炭疽病

症状:病斑大多发生在叶片上,嫩枝、新梢和果实上也可发生。症状因病原不同而稍有变化:第一种病菌在叶片上的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发生时为水渍状的暗绿色圆形斑点,后来扩大为不规则的大斑,颜色为黄褐色至褐色,最后病斑中部呈灰白色,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不呈轮纹状排列、盘内无刚毛。第二种病菌造成的病斑有轮纹状皱纹,小黑点上生刚毛,病叶质脆,容易脱落。果实上病斑紫褐色到黑色,圆形;嫩枝上产生紫褐色,略下陷的条状病斑,严重时枝条枯死;在潮湿环境下病果上可以见到红色粘液。

防治方法:秋冬季应进行病株及残体的清理,盆栽茶花应注意病、健株分开管理。 浇水时应避免喷灌,减少病菌的传播机会。药剂防治可以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8天喷一次;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8~15天喷一次。

5 .十大功劳白粉病

症状:发病部位为叶子,明显的特征是整个叶面出现白色粉状物。生长季节感病部位出现白色的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白粉斑,严重时白粉斑相互連接成片。

防治方法:改善种植条件,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避免施过多的氮肥,适当的多施磷肥。结合修剪去除病枝、病芽和病葉,减少侵染源。发病初喷洒15%的三唑酮(粉诱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連续喷三次均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也可喷施1千克/升的石硫合剂,防治效果也很好。

6.烟煤病

症状:在受害叶片和枝条上,起初形成黑色圆形煤斑,以后煤斑逐渐增多,在叶面上就会形成很厚的黑色煤层,因光合作用受阻,植株就会逐渐枯萎。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0.6:3:100波尔多液,15%粉锈宁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需要加强管理,适当的剪修病虫枝,挖除死病株集中进行烧毁。

五、实习心得体会

本次实习调查了攸县林科所附近一些树木的病虫害,虽然了解到的病虫害是有限的,但我们认识到了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性,也因此加深和巩固了平时在课堂学到的知识,使我们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运用标准地方法调查时,由于每小组的同学相互配合,原本费时的调查却很快完毕了,这让我认识到了团结、齐心协力对团体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到了病虫害常用的调查方法和病情指数的计算。

由于攸县林科所条件有限,无法使用仪器仔细观察标本,拿回学校标本会不再新鲜,所以在此次实习中,本要求采集标本,而因上述原因不得不取消,这是此次实习的缺憾。即使这样,即使认识到的植物病虫害有限,但还是在本次实习中学习到了很多。

附录: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油茶软腐病

马褂木角斑病

桂花叶斑病 马褂木褐斑病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枫香褐斑病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桂花叶枯病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梨树黑星病 马尾松落针病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毛竹竹干基腐病 山茶赤枯病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杉木杉梢螟 杉木炭疽病

 

第二篇:病理学实习报告 (1)

病 理 学 实 习 报 告

    院系:农牧学院农林系

    班级:20##级 林学班

学号:1110402001

                         姓名:王超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方法,提高我们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年7月14日——20##年7月23日

地点:西宁市青海大学校园内;

      西宁市湟水林场;

      西宁市南山公园;

      西宁市各个街道及植物园。

三、实习方法

1、外业调查

本次外业调查方法包括踏查法和标准法。

A.踏查法:在校园、林场、公园、街道记录观察病害并采集标本。

B.标准法: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对调查的每株树进行分级,记录每一级的株数,最后根据病情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结果见实习结果与分析中表二。

分级标准:病斑占树体的面积和病斑环绕树的周长占树体全部的百分比进行划分标准如下表。(注:只有枝感病,主干不感病的属于1级)

在分级标准中周长占主导作用:如病斑面积占整个树的45%,而病斑环绕树的周长占80%,周长占主导作用那这株数的等级就是4级而不是2级。

  

发病率=     

病情指数 =

2、内业

内业包括标本的识别与制作,鉴定所采集的标本,对几中严重的病害进行描述,并制作常见的病害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

1、病害名录

2、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次在校园里共计调查了290株梨树,各级株数如下表:

发病率= ==98.3%

病情指数===51.4

五、实习心得体会

本次实习调查了攸县林科所附近一些树木的病虫害,虽然了解到的病虫害是有限的,但我们认识到了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性,也因此加深和巩固了平时在课堂学到的知识,使我们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运用标准地方法调查时,由于每小组的同学相互配合,原本费时的调查却很快完毕了,这让我认识到了团结、齐心协力对团体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到了病虫害常用的调查方法和病情指数的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