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调绘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调绘实习报告

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10216302

学号:1021630223

姓名:曹   志   军

指导老师:刘    荣

   实习地点:学校及周边

       实习时间:2013.6.15~6.25

摄影测量调绘实习报告

一、前言
  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摄影测量从模拟时代进入到解析时代,如今发展到了全数字化时代,正在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需求,逐步形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采集获取的主要技术方法,越来越在测绘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当前外业调绘一体化作业方法已逐步走向成熟,与传统的调绘作业方法相比较,如今的调绘作业方法已是相当完善,不仅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成果精度和工作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作业方法,而劳动强度远比过去的作业方法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料源的不断丰富,进一步对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加以改正,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单位的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在摄影测量的教学基础上,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动手操作实习,是我 们在学习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软件解算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我们在今后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的能力,通过实习发现自己在实践动手方面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我们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我们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家对这门新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全面培养我们的应用能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实习地点 

       东华理工大学及学校周边范家村等地

四.实习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画图板一个、透明纸、铅笔、橡皮

五.实习任务与要求 

       掌握航片调绘的方法步骤 

六、实习步骤 

        航片调绘 本次实习的遥感图像调绘主要判读航片测区地物属性,在透明纸上勾出边界,必要时进行清绘。 

        在进行野外调绘之前,将调绘航片平放在画图板上,然后再将比调绘图稍大一些的透明纸盖于调绘航片上,用胶带粘好,连同调绘航片用夹子固定于画图板。 

       第一天先将测区走过一遍,确定绘图边界,确定调绘路线,并对测区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较实际测区和航片的差别,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发生了变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读调绘工作进行。 

       接下来的两天根据预定路线进行测区航片的地物判读和属性的标注。一般按照由远及近、从总貌到碎部、边走边判,远看近判的原则进行 

七.调绘时的注意事项: 

      即地物地貌的调绘要连续进行,避免调绘不连贯和遗漏。 当地理名称注记过密时,可适当取舍。 

      调绘工作应按照国家标准的地形图图式进行,说明性质的注记应采用“简注表”,不得任意命名。 

      调绘要按照实地情况严格进行,不得伪造、篡改。 

       在调绘好的透明纸上,图名注于调绘片正上方,调绘者姓名及调绘日期等信息在调绘航片的右下角。

 八.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1外业调绘作业方法
  外业调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地物、地貌的真实性质,查清其实际“身份”,根据图件需要表示的内容要求取舍影像上的地物、地貌,并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地物、地貌进行补测,实地调查、注记地理名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测绘成果图件符合规范、图式的标准、要求。
 首先利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影像图上标出界线和地名;其次,到野外实地对影像图上有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和取舍,调注地理名称,逐一核实源资料上的地理名称,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影像图上,将调查结果草绘在影像图上,随着测绘设备的投入和绘图软件的成熟,外业调绘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作业模式,采用了综合调绘法。该方法就是首先在内业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和相关资料,在计算上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立体观察、影像识别、资料分析等),判读并采集相应的地物、地貌要素,对判绘过程中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如管线、道路附属物、独立地物、植被、地理名称等),在调绘影像图上进行标识;其次,携带笔记本电脑到野外实地对内业判绘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对内业判绘错误的地物、地貌进行修正,调注地理名称,并对内业判绘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进行实地调绘,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计算机内相应的影像图上。

     2 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存在问题
  外业调绘是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长期受人工干预的限制,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改正,人为地增加了作业强度,平添了人为误差产生的机率,影响了最终成果的精度与质量。这是长期困扰外业调绘工作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1)全野外调绘法工艺流程可表示如下:

  从全野外调绘法的工艺流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作业方法需要先进行外业一系列的调查以后,再在室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其作业模式由于在传统调绘方式上发展起来的,难免存在着下列缺陷:
  ① 投入人员多,作业周期长,加大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低下;
  ② 野外作业时间长,调查范围广,增加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
  ③ 工序繁多,增大了人为误差的产生,导致成果成图精度的降低;
  ④ 数据采集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了劳动效率。
  (2)综合调绘法工艺流程大体可表示如下:

  从综合调绘工艺流程可以出看出,外业调绘虽然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先外后内的作业模式,采用了先内业后外业的工艺流程,由于其实际作业只对内外业工序的调换,仍然存在着全野外调绘法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外业调绘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工艺流程图中虚线框内部分)。
  3 外业调绘作业方法的改进
  根据外业调绘工作流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的发展和源资料数字化程度高的现状,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将使外业调绘工作在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得到根本的解决。改正后的外业调绘工艺流程为:

改进后的作业方法将具有以下优点:
  (1)野外工作量少,减轻了劳动强度,为稳定野外职工队伍奠定基础;
  (2)数据采集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3)人为误差减少,提高了成果成图的精度;
  (4)投入人员少,作业周期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九.结束语
  外业调绘改正后的作业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野外和数据采集的作业时间,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作业效率,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应用前景非常乐观。由于测绘成果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源资料的收集是一大难题;另外该作业方法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将会向智能化变迁。

十.实习心得 

          摄影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测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正从几何学向信息科学发展。它的发展及运用对我们测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摄影测量实习则可以提高我们对摄影测量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次实习分两个个板块,分别是全数字立体测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等。全数字立体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这个实习要求我们学会使用软件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则是让我们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红外片的判读和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航片调绘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界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航片像点中的界点找错。还有在航片调绘清绘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记住航片中现在有所改变的地方,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摄影测量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刚开始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虽然我们刚开始时要天天去野外调绘踏勘,可能有点辛苦,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在野外如何建立判读标志,根据判读任务拟订判读编辑指示或技术补充指示;这室内判读收集调查判读样片资料,对那些难于识别和需要判读而不常见的地物,拍摄地面立体照片,建立作业区的判读标志库,对复杂地物提出誊建议预测,根据预测做好人员分工和组织工作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所不能学到和理解到的。在地理要素的调绘中,让我们学会了认真与仔细,因为调绘片上表示的各项地理要素一定要齐全,综合取舍要合理;在图面上的各种数字注记要齐全;位置要恰当。所有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摄影测量的应用及以后的发展状况,让我们知道了摄影测量的重要性及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对以后的测绘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识,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及见解,也让我们对测绘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篇: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目 录

一. 模型定向 ????????????????????????? 2

1.影像内定向 ????????????????????????? 2

2.相对定向 ?????????????????????????? 2

3.绝对定向 ?????????????????????????? 3

二. 数字产品生产 ??????????????????????? 3

1. 数字线划图(DLG) ????????????????????? 3

2. 数字高程模型(DEM)????????????????????? 4

3. 数字正射影像(DOM) ???????????????????? 5

三. 实习总结 ????????????????????????? 5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一.模型定向

1.影像内定向

内定向的目的是建立图像坐标与框标坐标之间的转化关系。将图像坐标转换到框标坐标系下,为后期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做准备。

在软件中的处理步骤如下:

1文件→打开测区(默认目录下),在主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

cehui08。为要引入的影像设置参数如下,加密点文件:cehui08.pas,控制点文件:cehui08.ctl,相机参数文件:cehui08.cmr,比例尺:1:15000。

2引入影像,设置像素大小:0.045um,添加并处理。 ○

3设置相机参数。添加行,输入先前建立的相机参数文件:cehui08.cmr,○

输入8个框标的框标坐标系下的坐标。

4打开测区,新建一个测区:156-155.选择左影像:156,右影像:155。 ○

5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调整十字丝的位置,当十字丝位于红圈中心○

位置时,点击“接受”,保存退出。另外一张做同样处理。

2.相对定向

相对定向的目的是恢复摄影时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模拟法相对定向时,利用投影器的运动使同名射线对对相交来恢复核面,投影器上的各个小螺旋的微小改变,相当于恢复了五个相对定向元素。而解析法相对定向恢复核面,需要从共面条件式出发解求出五个相对定向元素,才能建立地面立体模型。

在软件中的处理步骤:

接上步内定向的结果,在影像中右键 “自动相对定向”,软件会自动进行相对定向,相对定向会产生很多同命像点。

3.绝对定向

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求七个绝对定向元素。相对定向仅仅是恢复了摄影时像片 - 1 -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之间的相对位置,所建立的立体模型是一个以相对定向中的选定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为基准的模型。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把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X,Y,Z)。

在绝对定向公式中含有七个据对定向元素,即:模型比例尺的缩放系数λ;两坐标轴系的三个旋转角Φ、Ω、Κ;坐标原点的平移量Xs、Ys、Zs。解析法绝对定向,就是利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从绝对定向的关系式出发,解求上面七个绝对定向元素。

在软件中的处理步骤:

接上步相对定向的结果,首先在两幅图像中选择地面控制点。设置→地面控制点→输入cehui08.ctl(控制点文件)→选择四个控制点,输入点号及坐标。

在图像中右键→绝对定向→普通方式。

至此内定向、绝对定向、相对定向的步骤完成,地面点控制点的坐标已求出。 影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是重建立体模型的三大步骤,只要恢复以上三步就可以利用已有的影像进行立体测图。内定向就是恢复像片对的内方位元素,即确定摄影机主距及框标坐标。恢复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包括两步: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相对定向就是恢复了像对的相对位置,通过绝对定向进一步确定模型的大小和空间方位。

二.数字产品生产

1.数字线划图(DLG)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在数字测图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就是数字线划图,该产品较全面地描述地表现象,目视效果与同比例尺一致但色彩更为丰富。DLG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地形核心要素可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中的线划地形要素。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 - 2 -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取和显示,与其他几种产品叠加,便于分析、决策。数字线划地图(DLG)的技术特征为:地图地理内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

制作方法: 数字摄影测量、三维跟踪立体测图。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VintuoZo系统的工作站版。

数字化测图的步骤如下:

1测图→IGS数字化测图:文件→新建文件并以cehui082命名。 ○

2装载→立体模型,加载上一步制作DEM时生成的立体模型。 ○

3设置模型边界:文件→设置模型边界。 ○

4设置图标的显示方式:窗口→横行排列。 ○

5开始数字化测图,使用○

得其三维坐标。

2.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就是用一系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X、Y及该点的地面高程Z或属性组成的数据阵列。地面点按照一定的格网形式排列,点的平面坐标X、Y可由起始原点推算而无需记录,地面形态只用点的高程Z来表示,这种数据阵列称为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

建立DEM的过程就是,首先按照一定的数据采集方法,在测区内采集一定数量的离散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这些点称为控制点。以这些控制点为网络框架,用某种数字模型拟合,内插出大量的高程点,以便获取符合要求的DEM。 在软件中的实现步骤:

1打开一个测区,选择打开文件→模型文件,选择一个测区文件○

添加进去。

2选择处理→核线重采样。 ○

3产品→DEM制作。 ○

4显示→显示峥摄影像。也可以以立体方式显示:点击显示→立体显示○cehui08Ctrl+鼠标滚轮卡准每一条要数字化的地物,获

- 3 -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DEM+正射影像)。

3.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以航摄像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改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剪裁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划、注记、公里格网、图廓整饰等形式添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的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

在本实验中,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来实现。首先对数字影像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度定向后,形成DEM,按反解法做单元数字微分纠正,将单片正射影像进行镶嵌,最后按图廓线裁剪得到一幅数字正射影像图,并进行地名、公里格网和图廓整饰等。经过修改后,绘制形成DOM存盘。

三.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影测量软件进行测图,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掌握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对数字摄影测量工作流程有个整体概念,掌握主要地图产品的制作流程。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进行的操作较少,大部分时候是和很多同学用一台仪器进行操作,也仅限于练习阶段。很多时候我们是看着老师进行操作,并没有进行实际的的实习练习,感觉对仪器的掌握不够好,希望老师在以后在开展类似实习时提前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行。

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熟悉仪器,我和同学都尽量记下实习操作的步骤。在课后,我都会照着实习的步骤和课本知识在过一遍,复习一下要点内容。

通过将本实验和遥感实习的实验结合起来,我整理了一下整个思路,大体上理解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整个过程。摄影测量偏重于讲解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的处理过程,而遥感则偏重与介绍像片的来源、摄影的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