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课程标准》

《特种加工》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汽车               学分:2             建议课时数:48

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

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陈良萍、刘宏强、王云、赵静、李蕾、黄艺、史俊玲、

毛新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磨料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工艺规律,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本课程以《机械制造基础》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CAM/CAE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两门课程相衔接。学好本课程也可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等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学生的加工机床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职业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的使用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分析特种加工技术的生产过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突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按照职业活动选择教学内容,按照行动体系序化教学内容。深入调查相关岗位人员工作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具体技术和技能要求,将相关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及操作技能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到对应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中。并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能力及操作技能组合成若干生产中实际项目进行教学,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各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每个项目都明确应该掌握的技能,以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为主干线,将必须掌握的知识融汇到项目中。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工作任务

本课程的工作情景是精密机床的操作,包括电火花成型机床,线切割机床,电化学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和快速成型机床等。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精密机械、汽车、精密模具制造及机电类企业从事精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编程、特种加工设备操作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精密与特种加工类设备的制造、市场营销工作。

2.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特种加工》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课程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火花成型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电化学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解超声波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解电子束、离子束加工基本理论。理解激光加工基本理论。了解其他特种加工方法。掌握各种特种加工工艺方法的适用范围。

3.教学方针落实情况

4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与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路。

5.1.2、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

5.1.3、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应遵循的新规定及时纳入其中。

5.1.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52教学建议

5.2.1、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精密机床的操作。

5.2.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5.2.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验实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5.2.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轮岗实训的机会与平台,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3教学评价建议

5.3.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

5.3.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5.3.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岗位轮训操作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5.3.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

说明: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6:4的方式记分。

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54教学建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5.4.2、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实习”、“在线答疑”、“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5.4.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和条件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精密机床操作熟练的程度。

5.4.4、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5.4.5、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第二篇:特种加工课程标准48课时

《特种加工》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特种加工是精密机械技术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培训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任务是培训学生的电火花加工机床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职业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简单故障和加工中不正常现象的排除方法,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使高等职业学院的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特种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优点及特种加工应用范围,使学生具有特种加工技术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生产应用特征;

2、掌握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结构组成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简单故障和加工中不正常现象的排除方法;

2、能较熟练地使用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

3、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时: 48

特种加工课程标准48课时

特种加工课程标准48课时

五、教学基本条件

为保证理论课程的效果,上课时应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应有相关的实验设备。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的拓展性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精密制造与检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大学物理、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英语、高等数学

七、课程实施建议

1.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必修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

2. 绪论课时,首先强调这门课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

程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侧重课本内容讲授时,学生会普遍反映深奥、难懂, 导致学生对该课程认识不足,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建议在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为本,采用启发、引导、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加强习题和讨论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

4. 注意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注意与已进行的教学环节衔接,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应用角度”出发,将一些科研项目、工程案例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教材学习和网络最新资料、可视录像资料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基本

理论知识,以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信息量。

5. 由于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需要授课老师有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授课

经验。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授课教师要经常下厂锻炼、下厂实习,多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加强教学研究,开展示范教学、互相听课等,以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八、考核与评价

成绩评价:以最终考试为主,平时学习态度、提问、测验、作业、实验成绩为辅进行

综合评价。

参考:平时成绩(20%)+ 期中成绩(20%)+ 笔试(60%)

考试形式:客观题型(70%)主观题型(30%)

题目类型:概念题、判断、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①? 种加工技术 周旭光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7 TG66-43/2 ②电火花成型机操作,刘志生

③特种加工技术,靳敏

参考书:

刘晋春、赵家齐,赵万生.特种加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