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范围及题型

《应用心理学》复习范围

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绪 论

一、心理学的含义及心理活动的内容(P:2~5)

目前普遍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认得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内容: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心理过程主要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人心理现象从开始到结束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里特定。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二、心理的实质(P:10~13)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闹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同时,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P:14~16)

1.思辨的研究:思辨的方法是指通过列举事实材料、经验论证、总结分析等对心理现象或规律进行探讨。

2.描述性的研究: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得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某一心里规律或现象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人的感官或者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人的内心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

(2).访谈法:访谈法主要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口头交谈,了解其内在心理活动的内容、特点与过程。缺点:不适合大规模的样本研究;访谈者的言语表达能力 1

影响到心理资料的收集,对敏感问题有回避或掩饰的可能。

(3).个体研究:个体研究通常就是具体的典型案,进行全面深入、系统详尽的考察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对个案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作出适当的评估。缺点:难以控制无关变量和研究者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

3.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相关系数的数值在-1到1之间。局限性:不能直接证明有因果关系;存在随机巧合的结果。

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的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使其按预定计划改变,一次研究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证实或伪证此前提出的假设。

第三章 认知过程(上)

一、注意

1.注意的定义及理解(P:34~35);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使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主义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保持在特定对象或活动而离开其他对象或活动上的程度。

2.注意的种类及在教学上的应用(P:35~39);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客观刺激因素:(1).刺激的强度;(2).对比(3).活动或运动的变化。(4).新颖性(5).排列方式。主体自身因素:(1).需要、动机和兴趣(2).知识和经验(3).期待(4).情感。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指由于丁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因素主要有:(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从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5).已有知识经验

3.有意后注意:有以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3.注意的品质(P:39~41)

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几个方面。

稳定性: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的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品质特定,其标志是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的高度集中。狭义:保持在某种事物上的时间;广义:保持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

2

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做注意范围,指在一瞬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注意是指在统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

转移:根据当前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在同一活动中从一种操作转移到另一种操作。

二、感觉与知觉

1.感觉、知觉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P:42)

所谓的感觉,是有机体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或对象的个别属性、个别声音的反映。

人们通过感觉获得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他们联系起来,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反映,这种反映就是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1.知觉与感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或状态的认识,都属于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或特征。2.知觉对事物外部属性的整体反映,因而与感觉不同,通过它可以认识事物,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或特征。3.感觉要以感觉为基础,是把感觉到的个别属性加以综合。4.知觉与感觉一样也是人的主观认识,可能与客观事物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尤其是在加入了知觉者的理解与解释之后。

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等几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2.感觉与知觉的种类(P:42~45)

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的种类:物体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应用(P:45~47)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第四章 认知过程(下)

一、记忆

1.记忆的概念及理解(P:66)

心理学一般将它定义为: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或者人对经验过的事务的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或者人们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积累、保存和提取经验的心理过程。

2.记忆种类(P:68~69)

按记忆的手段或主要感官,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

3

按记忆的内容,可分为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情境记忆、逻辑记忆。

按记忆信息保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记忆系统(P:69~71)

记忆阶段即是记忆系统。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心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有所不同。 多数心理学家将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记忆过程(P:71~74)

记忆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获得和巩固经验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大类。有意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两种。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实际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

有意识记:又叫随意识记,是有自觉目的、在必要时也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一种识记。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生活中不可缺少。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4.主体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5.活动任务。

识记方法

1.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2.有明确的识记目的。3.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4.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5.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6.多种感官并用。

保持与遗忘

保持是指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的中间环节。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抑或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4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提高保持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1.复述

2.过度学习

3.复习(1)及时复习(2)清晨起床和睡前复习(3)把握好复习时间间隔(4)试图回忆(5)过电影

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觉得熟悉,能够确认或重新认出来。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没有出现时而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

信息提取的策略或方法

(1)联想追忆法(2)推理促进法(3)再认助记法

1.再认概述: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

二、思维及问题解决

1.思维的概念、主要特征及思维的种类(P:79~8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有两个基本特性:间接性与概括性。

间接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或事物的其他属性为中介,对事物的间接

反映。

概括性:是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相同性质的事物抽取出来,对其加以概括,

并得出认识。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或工具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创造性程度分为习惯思维、创造性思维

2.思维的一般过程(P:82~84)

总的思维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而实现的。

5

3.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与阶段(P:84~85)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问题表征、认知过程、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方面。 问题表征就是问题解决者将问题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成问题空间。

认知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也叫算子。 实施操作是指问题解决者实际运用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状态。

评价当前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对算子和策略是否合适、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状态、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等做出评价。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发现或提出问题、分析或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三、想象

1.想象的概念及理解(P:89)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标箱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种类(P:89~91)

根据想象有没有目的,可将它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独创性、新颖性和现实性,可将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第五章 情感与意志

一、情感

1.情感的定义及理解(P:9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个定义指出情感包

括三个方面的定义。首先,情感是指个体的一种体验、即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其次,态度影响人的情感。再次,情感与需要密切相关。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97)

区别在于: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隐。

3.情感的外部表现与主要特性(P:99~102)

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

1.表情的类别

(1)面部表情(2)声调表情(3)体态表情

2.表情的主要特性

6

(1)先天遗传性(2)社会制约性(3)时代性

4.情绪、情感的类别(P:102~104)

1.情绪状态的种类

(1)心境(2)激情(3)应激

2.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二、意 志

1.意志的含义及其特征(P:107~108)

意志是人在心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活动。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2.意志行动的过程(P:108~110)

(1)采取决定阶段:也叫准备阶段,包括动机冲突、确认行动目的、制订计划、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制订行动计划等环节。

(2)执行决定阶段:??

3.意志的品质(P:110)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质,是衡量人的意志是否坚强的标准。意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1)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清楚地、深刻地意识到意志活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2)果断性:是指在复杂的情况下,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3)坚持性:是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去克服困难以完成意志行动的品质。

(4)自制性:是指能自觉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

第六章 行为动力理论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P:118~119)

7

人类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文化因素(4)情势因素(5)学习因素

二、需要

1.需要的概念及特点(P:123~124)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

极性的源泉。

需要的特点:(1)具有客观现实性(2)具有主观差异性(3)具有动力发展性(4)

具有整体相关性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24~126)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动机

1.动机的概念及其功能(P:128)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2.动机形成的条件(P128)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内部基础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3.动机冲突(P129~130)

(1)双趋势动机冲突:两者都想要,但只能要一个。

(2)双避式动机冲突:两者都不想要,但是必须要一个。

(3)趋避式动机冲突:既想要,又不敢。

4.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激发(P:130~132)

(1)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

1.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动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要获得自己附属的长者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8

2.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首先,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其次,学习动机不断地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再次,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5.适当开展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七章 能力与智力

一、能力概述(P:134~135)

心理学上的能力,含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个人将来“所能为者”;其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

二、智力的含义及一般智力测量(P:135~136、138~139)

智力又称智能或智慧。

智力测量:略

三、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P:141~143)

(1)遗传素质(2)知识和技能(3)教育(4)社会实践(5)非智力因素

四、能力的差异与教育(P:144~146)

第八章 人格

一、人格的内涵及基本特征(P:150~152)

现代心理学提出了人格的许多不同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五种。

第一,罗列式定义。

第二,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第三,层次性定义。

第四,适应性定义。

第五,区别性定义。

9

阿尔伯特归纳出自己对人格的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人格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人格的基本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4)人格的价值性

二、气质的概述与气质的类型、生理基础及类型特征(P:155~156)

气质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活泼型;情感丰富、外漏且不稳定,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喜欢与人交往但交情不深,适应环境较快。

胆汁质:兴奋型;易感情用事而不计后果,做事不考虑细节,方法简单。

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喜欢沉思且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交往十度,交情深厚。 抑郁质:抑郁型;善于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不善交际。

三、性格的定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的结构(P:157~158)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区别:

第一,气质特征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特点有好坏之别。

第二,气质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的。

第三,气质表现的范围较小而性格的表现范围广泛。

第四,气质的稳定性较大而性格的可塑性更强。

关系:

第一,某些气质特征会促进一些性格的形成,同时又不利于一些性格的形成。

第二,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第三,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性格由多侧面、多成分的心理特征构成,一般认为性格应该包括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P:159~161)

(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5)早期经验

10

第十章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P:184~185)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上,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特征: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里成分所构成。再次,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P:188~189)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三、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的一般概述(P:190~191)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2.人际沟通的过程(P:191~193)

人际沟通过程主要由七个要素组成,包括信息员、信息、通道、信息接收人、反馈、障碍和背景。

3.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P:194~195)

(1)对自己的沟通状况要有正确的评价。

(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3)主动运用身体语言

(4)注意沟通情境的统一性。

(5)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