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总结资料

资 料

1、软土包括饱水的弱黏性土和淤泥;滑坡地段路基:山坡的不稳定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膨胀土地区路基: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是其特点。

2、土质路堤地基表面处理要求: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堤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应不小于85%;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地基为耕地、土质松散、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4、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设过渡层。

5、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石质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没有塑性,在使用时可掺入黏性大的土;轻、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例如含水量过大时加以晾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填筑路基。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6、土方路堤施工技术: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填筑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成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土方路堤操作流程:施工准备→填筑前基底处理→基底检测→填料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平→碾压→检测→做好记录检查签证→路基整修成型;质量控制关键点:(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3)使用适宜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

1页

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5)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7、土方路堤常用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填筑方法:(1)分层填筑法(分为水平分层填筑法和纵向分层填筑法:依路线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上填筑。宜用于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2)竖向填筑法: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3)混合填筑法:路堤下层用竖向填筑而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适用于因地形限制或填筑堤身较高,不宜采用水平分层法或横向填筑法自始至终进行填筑的情况。单机或多机作业均可,一般沿线路分段进行,每段距离以20~40m为宜,多在地势平坦,或两侧有可利用的山地土场的场合采用。

8、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二级以下公路砂石路面公路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在路床底面以下不小于1.0m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基本同步进行;压实机械宜选用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料土填土层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填筑方法:竖向填筑法(主要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且铺设低级路面的公路在陡峻山坡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路段,以及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的陡坡、断岩、泥沼地区和水中作业的填石路堤)、分层压实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铺设高级路面的其他等级公路的填石路堤采用此方法。填石路堤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四个作业区段、八道工艺流程进行分层施工。四级施工台阶是:在路基面以下0.5m为第1级台阶,0.5~1.5m为第2级台阶,0.5~3.0m为第3级台阶,3.0m以下为第4级台阶。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填石作业自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每一分层先是机械摊铺主骨料,平整作业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冲击压实法和强力夯实法(与碾压法相比,只是夯实与压实的工艺不同,而填料粒径控制、铺填厚度控制都要进行,强夯法控制夯击击数,碾压法控制压实遍数,机械装运摊铺平整作业完全一样,强夯法需要进行夯坑回填)。石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压实、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和平顺度。

9、土石路堤施工技术:不小于18t振动压路机;不得倾填,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宜采用人工铺填;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小于70%时,可用推土机铺填,最大层厚40cm。;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孔隙间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两侧;土石混合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

2页

化为其他材料时,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

10、桥涵及结构物处的回填施工技术:二级及以上公路应按设计做好过渡段。二级以下公路的路堤与回填的联结部,应预留台阶。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

11、涵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粒径宜小于150mm。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不利后果。

12、填筑方法:桥台台背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人工摊铺为主,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压实尽量使用大型机械,在临近桥台边缘或狭窄地段,则采用小型夯压机械横向碾压。拱涵按层厚30cm对称水平摊铺压实;当填筑到拱脚处时,先填筑拱涵孔径宽度的拱顶部分,然后自对称水平层填筑压实两侧缺口部分。填筑拱顶3m以下时,只可采用无振动碾压。回填石时,可采用分层填筑法和片石套拱法。涵管处涵管两侧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层厚以15cm为宜。采用小型夯压机或人工,至管顶填高60cm后,按一般路基压实要求碾压。挡土墙墙背墙趾部分的基坑,应及时回填压实,并做成向外倾斜的横坡。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13、路堑的开挖方法:横向挖掘法(包括适用于挖掘浅且短的路堑的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适用于挖掘深且短的路堑的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纵向挖掘法(有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分段纵挖法)和混合式挖掘法(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

14、推土机开挖土方作业由切土、运土、卸土、倒退(或折返)、空回等过程组成一个循环。影响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切土和运土两个环节。推土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方法与填筑路基相同的有下坡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接力推土法和波浪式推土法。另有斜铲推土法和侧铲推土法。公路工程施工中以单斗挖掘机最为常见,而路堑土方开挖中又以正铲挖掘机使用最多。正铲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1.5m。其作业方法有侧向开挖和正向开挖。

15、石质路堑施工技术:开挖方式有钻爆开挖(是当前广泛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有薄层开挖、分层开挖(梯段开挖)、全断面一次开挖和特高梯段开挖等方式)、直接应用机械开挖(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没有钻爆作业)和静态破碎法:

16、了解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方法: (1)光面爆破: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2)预裂爆破:在开挖限界处按适当间隔排列炮孔,预先炸出一条裂缝,使拟爆体与山体分开,作为隔震减震带,起保护和减弱开挖限界以外山体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作用。(3)微差爆破:两相邻药包或前后排药包以毫秒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5~75ms)依次起爆,称为微差爆破,亦称毫秒爆破。多发一次爆破最好采用毫秒雷管。多排孔微差爆破是浅孔深孔爆破发展的方向。(4)定向爆破:在公路工程中用于以借为填或移挖作填地段,特别是在深挖高填相间、工程量大的鸡爪形地区,采用定向爆破。(5)洞室爆破:为使爆破设计断面内的岩体大量抛掷(抛坍)出路基,减少爆破后的清

3页

方工作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可根据地形和路基断面形式,采用抛掷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方法。抛掷爆破有三种形式:平坦地形的抛掷爆破(亦称扬弃爆破)。自然地面坡角α<15,路基设计断面为拉沟路堑,石质大多是软石时,为使石方大量扬弃到路基两侧,通常采用稳定的加强抛掷爆破。斜坡地形路堑的抛掷爆破。自然地面坡角。α在15~30之间,岩石也较松软时,可采用抛掷爆破。斜坡地形半路堑的抛坍爆破。自然地面坡度α>30,地形地质条件均较复杂,临空面大时,宜采用这种爆破方法。综合爆破一般包括小炮和洞室两大类。小炮主要包括钢钎炮、深孔爆破等钻孔爆破;洞室炮主要包括药壶炮和猫洞炮。用药量1t以上为大炮,1t以下为中小炮。

(1)钢钎炮通常指炮眼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70mm和5m的爆破方法,炮眼浅,用药少,并全靠人工清除;不利于爆破能量的利用。工效较低,比较灵活,在地形艰险及爆破量较小地段(如打水沟、开挖便道、基坑等),在综合爆破中是一种改造地形,为其他炮型服务的铺助炮型。因而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炮型。(2)深孔爆破是孔径大于70mm、深度在5m以上、采用延长药包的一种爆破方法。(3)药壶炮是指在深2.5~3.0m以上的炮眼底部用小量炸药经一次或多次烘膛,使眼底成葫芦形,将炸药集中装入药壶中进行爆破。主要用于露天爆破,其使用条件是:岩石应在Ⅺ级以下,不含水分,阶梯高度(H)小于10~20m,自然地面坡度在70左右。(4)猫洞炮系指炮洞直径为0.2~0.5m,洞穴成水平或略有倾斜(台眼),深度小于5m,用集中药锯炮洞中进行爆炸的一种方法,在有裂缝的软石坚石中,阶梯高度大于4m,药壶炮药壶不易形成时,采用这种爆破方法。

17、雨期施工地段的选择: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和岩石地段和路堑的弃方地段。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因难,不宜安排雨期施工。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lm。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期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

18、(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C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C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2)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基和地质不良地区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整修路基边坡。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3)冬期施工的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土、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土。冬期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应按正常

0000000

4页

施工减少20%~30%,且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l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l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冬期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如条件限制需在路堤附近取土时,取土坑内侧到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得小于正常施工护坡道的1.5倍。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超填并压实。待冬期后修整边坡,削去多余部分并拍打密实或加固。冬期施工开挖(4)路堑表层冻土的方法:爆破冻土法(冰冻深度达lm以上)、机械破冻法(lm以下的冻土层可选用专用破冻机械如冻土犁、冻土锯和冻土铲等,予以破碎清出)人工破冻法(当冰冻层较薄,破冻面积不大,可用日光暴晒法、火烧法、热水开冻法、水针开冻法、蒸汽放热解冻法和电热法等方法胀开或融化冰冻层,并辅以人工撬挖)(5)当冻土层破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应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重复被冻。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30cm厚台阶,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再削去预留台阶,整理达到设计边坡。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lm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待到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冬期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冬期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5m以上。弃土堆应摊开整平,严禁把弃土堆于路堑边坡顶上。

19、路基排水分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大类,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三种方式:干砌片石、浆砌片石和抹面。)、截水沟(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排水沟(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通常不宜超过500m。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排除地下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 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沟底必须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低一排渗水孔应高出沟底至少200mm。.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设在低洼地带或天然沟谷时,宜顺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暗沟的沟底纵坡宜大于1%。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200mm以上。暗沟顶面必须设置砼盖板或石料盖板,板顶上填土厚度应大于500mm。)、渗沟(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填石渗沟纵坡不宜小于1%;管式渗沟长度大于100m时,应在其末端设置疏通井,并设横向泄水管。洞式渗沟填料宜高于地下水位。反滤层包括料料反滤层、土工布反滤层和无砂砼板反滤层。基底应埋入不透水层。渗沟顶部应设置封闭层,宜采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水泥砂浆勾缝。渗沟宜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渗井(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井。井内填充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

5页

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检查井等。

20、路基防护工程,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边坡坡面防护(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土工织物防护)、冲刷防护(直接防护:植物、铺石、抛石、石笼等;间接防护:丁坝、顺坝、防洪堤、改移河道)、支挡建筑物(路基边坡支挡:挡土墙、石垛;堤岸支挡:沿河驳岸、浸水挡土墙)、及湿软地基加固等四大类。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铺草皮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草皮护坡铺置形式有平铺式、叠铺式、方格式和卵(片)石方格式四种。植灌木与种草、铺草皮配合使用,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但对盐渍土经常浸水、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做骨架。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流速小于2~4m/s)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3~6m/s)、波浪作用较强,有流水、漂浮物等撞击的边坡。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抛石: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抛石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石笼:沿河路堤坡脚或河岸,当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护坡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时,可采用石笼防护。挂网式坡面防护适用于风化碎落较严重的岩石边坡。土工织物复合植被防护的典型形式是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1,边坡高度小于3m的土质边坡。其他土工织物防护有草坪植生带、适用于破碎或易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的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喷射混凝土),以及土工织物作反滤层的护坡。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作用:将水流挑离河岸。顺坝起疏导水流作用.改移河道:将直接冲刷及淘刷路基的水流引离路基。加筋土挡土墙:是柔性结构物,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锚杆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挖基困难的地段,一般用于岩质路堑路段,但其他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堑墙也可使用,还可应用于陡坡路堤。壁板式锚杆挡土墙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按墙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和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21、最佳含水量测定技术:试验方法有击实试验法(分轻型和重型击实,采用大小两种试筒,分别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和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计算各试样干密度,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击实仪法(后面两种方法用于

6页

测定无黏聚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

22、压实度测定技术:灌砂法(适用路基土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测定。在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环刀法(用于细粒土的密度测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cm。也可测定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含水量,测定时在表面用散射法)

23、弯沉检测技术:回弹弯沉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常用的几种弯沉值测试方法:贝克曼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试验方法成熟,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静态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快速连续测定,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24、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横断面测量方法有水准仪法、经纬仪法、全站仪法等。GPS网的基本形式有三角形网、环形网和星形网3种。

25、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黏性土统称为软土。特点: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流变性显著。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1)基底开挖换土( 基底开挖同鱼塘清淤相似,深度在2m以内可用推土机、挖掘机或人工直接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堆放或运至取土坑还田;深度超过2m时,要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并修筑临时运输便道,由汽车运载出坑。在第一类泥沼地区,路堤高度小于3m时,应采取部分挖填的方法,换填深度一般超过2m,横向换填底宽应等于路基面宽;路堤高度大于3m时,一般不予挖除;当淤泥表面干裂时,可采用齿墙式的路堤断面,即挖除路堤基底两侧的淤泥(每边可挖3m宽),换填良好的土质;淤底横向坡度陡于l:10时,应进行整平处理。在第二类泥沼地区,泥沼深度小于3m时,均应将泥沼全部挖除,换填渗水土,使路堤落到沼底。泥沼深度大于3m时,应考虑部分换填和采取路堤两侧增加反压护道的措施,在第三类泥沼地区,不论泥沼多深,路堤均应落到实底上,或将泥炭皮挖除后,抛填片石沉落到沼底。软基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或雨水两个问题,可采用边挖边填,也可全部或局部清除后进行全部或局部回填,尽可能换填渗水性材料,并注意及时抽水。碎石土及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常作为换填材料,为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压路机(三轮压路机12~15t);路堤与两侧沼泽不能完全隔离,在清除路基底部软土后,如渗透性良好的土源缺乏,可在路堤底面用砂石料设置透水性路堤。路堤两侧设立全铺式(块石、片石浆砌护坡)护坡或护面墙(挡土墙式护坡)时,砌石应用当地不易风化开山片石,用5号砂浆砌筑,墙基应埋人非软基土中0.50~1.20m左右))、(2)砂垫层(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基底不作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或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的硬壳等情况。亦适用于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地基。其

7页

形式有排水砂垫层、换土砂垫层、砂垫层和土工布混合使用等形式。)、(3)反压护道(改善路堤荷载方式增加抗滑力。适用于路堤高度不大于1.5~2倍的极限高度,非耕作区和取土不太困难的地区。)(4)土工聚合物处治(作用:排水、隔离、应力分散和加筋补强。土工布连接一般采用搭接法或缝接法。目前缝接法有一般缝法、丁缝法和蝶形法。土工格栅加固土的机理存在于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之中。一般可归纳为格栅表面与土的摩擦作用;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和格栅肋的被动抗阻作用)、(5)抛石挤淤法(适用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抛投顺序,应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当软土或泥沼底面有较大的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的一侧多抛填一些)(6)爆破排淤法(爆破排淤是换土的一种施工方法,较一般方法换填深度大、工效较高,软土、泥沼均可采用)(7)堆载预压(适合工期要求不紧的项目。其方式有超载预压和等载预压两种)、(8)砂井(用振动、柴油打桩机。材料:砂或砂和角砾的混合料,具体方法有套管法、水冲成孔法、螺旋钻成孔法三种)、袋装砂井( 主要用导管式振动打桩机(在行进方式上普遍采用的有轨道门架式、履带臂架式、吊机导架式等))、(9)塑料排水板(按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的施工工艺程序进行。(注意前后次序))

26、膨胀土:土的液限WL>40%,塑性指数Ip>17,多数在22~35之间。自由膨胀率一般超过40%。按工程性质分为强膨胀土、中等膨胀土、弱膨胀土3类。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低,易被误认为是较好地基土。挖方边坡不要一次挖到设计线,沿边坡预留厚度30~50cm一层,待路堑挖完时,再削去边坡预留部分,并立即浆砌护坡封闭。

27、粒料类包括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填隙碎石的单层铺筑厚度宜为10~12cm,最大粒径宜为厚度的0.5~0.7倍。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且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

28、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也称半刚性类型)包括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水泥:应初凝时间3h以上和

8页

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石灰: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应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粉煤灰:粉煤灰中Si0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冰冻区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要求。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但设计水泥剂量宜按配合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1%,对集中厂拌法宜增加0.5%,对路拌法宜增加1%。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重大的砂、砂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水泥稳定粒径均匀且不含或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剂量为10%~12%的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土料: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集土,不应分层采集,当需分层采集土时,应将土先分层堆放在一场地上,然后从前到后将上下层土一起装车运送到现场。人工拌合时,应筛除15mm以上的土块。集料:掺加的碎石宜加工成3~4个不同粒径,以便于和其他自然材料(工业废渣、天然砂砾)混合后达到规范要求的颗粒组成范围。水泥:路拌法宜选用袋装水泥、场拌法宜选用散装水泥。生石灰:当石灰堆放时间较厂时,应覆盖封存;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除;消石灰宜过孔径l0mm的筛,并尽快使用。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摊铺土: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掺加水泥、拌合、碾压成型即可。洒水闷料: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拌合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人下承层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严禁在拌合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通常应拌合两遍以上,在最后一遍拌合之前,必要时可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合层也应避免素土夹层。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整形原则同碾压原则)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膀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混合料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的翻斗车运输,运输车应备有覆盖毡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雨淋,降低混合料质量。混合料摊铺:(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摊铺机后面应跟人,负责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及时用新拌制的混合料填补。在二、三、四级公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以采用摊铺箱摊

9页

铺混合料,也可以用自动找平平地机辅以人工整平,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种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l0cm。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对于二级公路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基层的养生期如果少于7d,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水泥稳定土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14d。石灰稳定土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水泥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生7天后方可铺筑。铺筑第二层之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石灰稳定土,不需要专门的养生期。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一5~一3℃)到来之前0.5~1个月完成。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1)基层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2)路面基层(底基层)所用结合料(如水泥、石灰)剂量(3)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拌合均匀性、配合比(4)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及横坡等(5)如采用级配碎(砾)石还需要注意集料的级配和石料的压碎值。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压实度:按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标准检查,每200m每车道检测2处。平整度:用3m直尺进行检查,每200m测2处×10尺。纵断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宽度:用尺量,每200m测4处。厚度:每200m每车道检测l点。横坡: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强度:各级公路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土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

29、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30、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公路工程用沥青主要是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道路沥青分为A B C 三级沥青,每级沥青又分为7个标号;乳化沥青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三类。改性沥青分为SBS类、SBR类、EVA类及PE类;改性乳化沥青分为喷洒型及拌合用,沥青混合料主要分为沥青砼(AC)和沥青碎石混合料(AM)

3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见教材第38页,对其前后次序应注意掌握。矿料应分类堆放,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不得受潮,必要时做好矿料堆放场地的硬化处理和场地四周排水及搭设矿粉库房或储存罐。试验段开工前28d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各层开工前14d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

10页

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45~170C。间歇式拌合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C;连续式拌合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C;混和料的出料温度控制在135~170C。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5~150C。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应废弃,运输车的车箱内保持干净,涂防粘薄膜剂。运输车配备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根据路面宽度选用1~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摊铺机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25~140℃,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100C。采用双机或三机梯进式施工时,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10~20m。两幅应有30~60mm宽度的重叠。压路机采用2~3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3台重量不小于16t胶轮压路机组成。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l一2遍,正常施工情况下,温度应不低于12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复压:紧跟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密级配沥青砼优先采用胶轮压路机,总质量不小于25t。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或关闭振动的双轮双振压路机碾压不少于2遍。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不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以防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压路机不准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关闭振动。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人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频率认真做好各种原材料、施工温度、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压实度等试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铺筑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度、高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000000

11页

(2)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3)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4)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5)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6)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的控制(7)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与接缝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1)压实度(2)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外的其他公路的平整度也可用3m直尺检测,半幅车道板带每200m测2处×10尺,最大间隙为5mm(3)弯沉值(4)渗水系数:用渗水试验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5)抗滑:摩擦系数的测定可用摆式仪,每200m测1处;摩擦系数的测定可用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6)厚度:双车道每200m测1处(7)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8)纵断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断面(9)宽度:用尺量,每200m测4断面(10)横坡: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

32、沥青表处路面简称沥青表处,是由沥青和细粒碎石按比例组成的一种不大于3cm的薄层路面。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 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铺筑,

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沥青表面处治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及雨期前结束。

33、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技术: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撤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称为沥青贯人式沥青路面。沥青贯人式路面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基层。其厚度宜为4~8cm,但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厚度不宜超过5cm。沥青贯入式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其强度的构成,主要由以矿料的嵌挤为主,沥青的粘结力为辅构成。沥青贯人式路面工艺流程注意其顺序,不要混淆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宜在日最高温度降低至15C以前半个月结束,使贯入式结构层通过开放交通碾压成型。

34、掌握沥青路面透层,粘层、封层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35、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就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水混凝土路面优点: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带动当地建材业发展;缺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且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等缺点。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的技术方法有小型机具铺筑、滑模机械铺筑、轨道摊铺机铺筑、三辊轴机组铺筑和碾压混凝土等方法。施工工序:(1)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施工模板应采用足够刚度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扳等易变形模板。模板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方可进行。(2)、混摇土拌合物搅拌:搅拌楼的配备,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搅拌楼。每台搅拌楼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施工中应每15d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3)、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4)摊铺:a、轨道式摊铺机进

12页

行混凝土面层铺筑(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具体条件可使用滑模式摊铺机进行施工。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可使用轨道式摊铺机进行施工。(滑模式是机械化程度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施工方法))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润湿,但不能有积水。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20~40mm范围内;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日工作结束,施工缝宜设在胀缝或缩缝处,按胀缝和缩缝要求处治。因机械故障中断浇筑时,可设临时工作缝,宜设在缩缝处按缩缝处理。

(5)混凝土振捣(小型机具施工)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6)整平饰面(7)真空脱水工艺:该工艺适用于三、四级公路水泥砼路面,板厚不大于240mm。(8)纵缝施工: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260mm时,也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和纵缝拉杆可由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维混凝土路面切开的假纵缝可不设拉杆,纵向施工缝应设拉杆。(9)横缝设置与施工: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重合,确有困难不能重合时,施工缝应采用设螺纹传力杆的企口缝形式。横向施工缝在缩缝处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6.0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在中、轻交通的混凝土路面上,横向缩缝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型。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3条缩缝应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缩缝传力杆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或传力杆插入装置(DBI)法。横向缩缝的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根据昼夜温差采用(10)、胀缝设置与施工:高温施工,可不设胀缝;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小时,可不设胀缝;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等于500m时,宜设一道中间胀缝;低温施工,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等于350m时,宜设一道胀缝。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疑土路面可不设钢筋支架。胀缝应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预留一块面板,高温时再铺封。(11)、抗滑构造施工:摊铺完毕或精整平表面后,宜使用钢支架拖挂1~3层叠合麻布、帆布或棉布,洒水湿润后作拉毛处理。人工修整表面时,宜使用木抹。用钢抹修整过的光面,必须再拉毛处理,以恢复细观抗滑构造;当日施工进度超过500m时,抗滑沟槽制作宜选用拉毛机械施工,没有拉毛机时,可采用人工拉槽方式。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12)、砼路面养生: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生。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桥面及搭板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在雨天或养生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生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生方式。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低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生时间不宜少于28d。砼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

13页

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13)、灌缝: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4h,高温天宜为12h。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h,高温天宜为6h。在灌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2)混凝土材料的检查与试验(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件的试验(4)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成型及避免离析(5)锯缝时间和养生的掌握

36、碎石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碲脂结合料,填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形成沥青混合料。具有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的优点,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做抗滑表层使用。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合均匀,纤维掺加剂均匀分布在混合料中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SMA的施工温度:见教材P51表。SMA拌合、摊铺和碾压温度均较常规路面施工温度要求高,不得在天气温度低于10C的气候条件下和雨天施工。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的底板可涂一薄层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混合料表面结硬。SMA混合料内部含有大量沥青玛碲脂胶浆,黏度大,温度低时很难压实.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

SMA路面接缝处理:(与普通沥青混合料一致)

37、SAC是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对超载车辆、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应选用改性沥青。粗集料应采用两次破碎工艺,用锤式破碎机破碎;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现场的级配;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1)堆料采用小料堆(2)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3)拌合时间(4)运输时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装料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装料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装料在中间,(5)摊铺时在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量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尽可能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调整摊铺机的速度。

38、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和土工织物。塑料格珊和玻纤网均为网状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止路面裂缝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是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在半刚性基层上,在已开裂的老沥青路面上或在有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后,基层的裂缝及老路面上原先的裂缝或接缝会在新铺沥青面层上相同位置重新出现“反射裂缝”;用土工合成材料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筋,使沥青路面结构层提高了对裂缝的抑制能力,对剪切破坏的抵抗能力减少了反射裂缝的数量并延缓反射裂缝产生,减少沥青路面车辙,从而延长了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疲劳寿命。玻纤网宜先铺设,再洒布热沥青作粘层油。土工织物宜先洒粘层油,再铺土工织物。

14页

39、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测限抗压强度,有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及现场检测,本试验包括:按照预定的干密度用静土压实法制备试件以及用锤击法制备试件,试件都是高:直径=l :l的圆柱体。应该尽可能用静力压实法制备等干密度的试件。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配合比称取试料并拌合,按要求制备试件;后者则在工地现场取拌合的混合料作试件,并按要求制备试件。

4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是测定沥青馄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等指示所进行的试验。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主要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根据需要,也可进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主要是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本方法适用标准马歇尔试件圆柱体,也适用于大型马歇尔试件圆柱体。

41、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检测:目前,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混凝土强度以该试件标准养护到28天,按规定方法测得的强度为准。当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非标准试件时应进行换算。试验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2)金属直尺。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以150mm×l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28d龄期测定。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混凝土主要力学指标之一。水泥混凝上面层实测项目(1)弯拉强度(2)板厚度(3)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偏差σ、国际平整度指数IRI。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外的其他公路的平整度也可用3m直尺检测(4)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5)相邻面板高差:抽量为每条胀缝检测2点;每200m抽纵、横缝各2条,每测2点(6)纵、横缝顺直度(7)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8)路面宽度:每200m测4点(9)纵断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断面(10)横坡:用水准仪进行检查,每200m测4个断面。

42、掌握桥梁的组成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附属设施几个部分组成。

1)净跨径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用l 0表示。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l 0),它反映了桥下宣泄洪水的能力。

3)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拱圈(或拱肋)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称为拱轴线,计算跨径为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桥梁全长简称桥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以L表示。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5)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

15页

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

6)桥下净空高度是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以H表示,它应保证能安全排洪,并不得小于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

7)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它不仅与桥梁结构的体系和跨径的大小有关,而且还随行车部分在桥上布置的高度43、桥梁基础分为:刚性基础、桩基础、管柱、沉井、地下连续墙等。刚性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各类土层;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沉桩、钻孔桩、挖孔桩。其中沉桩又分为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射水沉桩法、静力压桩法。锤击沉桩法一般适用于松散、中密砂土、黏性土。桩锤有坠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机锤、液压锤等;振动沉桩法一般适用于砂土,硬塑及软塑的黏性土和中密及较松的碎石土;射水沉桩法适用在密实砂土,碎石上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沉桩有困难时,可用射水法配合进行;静力压桩法在标准贯入度N<20的软黏土中;钻孔埋置桩适用于在黏性土、砂土、碎石土中埋置大量的大直径圆桩。钻孔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砾卵石、碎石、岩石等各类土层;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如空气污染物超标,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44、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序:(1)准备工作:基坑底部的尺寸一般较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各增加0.5~1.0m,以便于支撑、排水与立模板(坑壁垂直的无水基坑坑底,可不必加宽,直接利用坑壁作基础模板亦可)。(2)基坑开挖:对于在干涸河滩、河沟中,或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响坑壁稳定,以及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场所,可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基坑深度在5m以内,土的湿度正常时,采用斜坡坑壁开挖或按坡度比值挖成阶梯形坑壁,每梯高度为0.5~1.0m为宜,可作为人工运土出坑的台阶。基坑深度大于5m时,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做平台。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工程数量较大,可采取加固坑壁措施、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混凝土护壁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根据经验,一般喷护厚度为5~8cm,一次喷护约需1~2h。一次喷护如达不到设计厚度。应等第一次喷层终凝后再补喷,直至达到要求厚度为止。喷护的基坑深度应按地质条件决定,一般不宜超过l0m。(3)基坑排水:桥梁基础施了中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井点排水法。当土质较差有严重流沙现象,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井点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井法,还可采用帐幕法。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稳定性;坑壁边缘应留有护道,静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应经常注意观察坑边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施工;宜用原土及时回填。扩大基础常见质

16页

量控制点(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4)大体积砼施工裂缝控制。明挖地基的主要检验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地基所用材料

45、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等。钻孔泥浆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一般采用螺旋钻头或冲击锥等成孔,或用旋转机具辅以高压水冲成孔。常用的方法是:正循环回转法,反循环回转法,潜水电钻法,冲抓锥法,冲击锥法。正循环回转法:其特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在适用的土层中钻进速度较快,但需设置泥浆槽、沉淀池等。施工占地较多,机具设备较复杂。反循环回转法:钻进与排渣效率较高,钻渣容易堵塞管路。另外,孔壁坍塌的可能性较正循环法的大,为此需用较高质量的泥浆。旋挖钻机钻孔:一般适用黏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人工回填土及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层。还可适用微风化岩层的钻孔施工。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是钻孔桩成败的关键。填写“终孔检查表”。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以及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法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和土质条件决定。其中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清孔的质量要求:对支承桩(柱桩、嵌岩桩),宜用抽浆法清孔。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得大于50mm。若孔壁易坍塌,必须在泥浆中灌注混凝土时,建议采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法。对于沉淀土厚度的测量,用冲击、冲抓锤时,沉淀土厚度从锥头或抓锥底部所到达的孔底平面算起。沉淀土厚度测量方法可在清孔后用取样盒(开口铁盒)吊到孔底,待到灌注混凝土前取出,直接测量沉淀在盒内的沉渣厚度。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注意在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钢筋笼起吊入孔一般用吊机。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笼)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水下混凝土钢导管灌注,使用前应水密承压、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凝土拌合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应经常测探混凝土面的位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钻孔桩常见质量控制点:(1)桩位坐标控制(2)垂直度的控制(3)孔径的控制(4)清孔质量(5)钢筋笼接头质量(6)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检验内容:在终孔和清孔后应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形、孔径、倾斜度、泥桨相对密度、孔底沉淀厚度、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等检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凿除桩头混凝土后,看有无残缺的松散混凝土;需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钢筋骨架底面高程。

46、承台施工:当凉台处于干处时,一般直接采用明挖基坑;当承台位于水中时,一般先设围堰(钢板桩围

17页

堰或吊箱围堰)将群桩围在堰内,然后在堰内河底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凝结后,将水抽干,使各桩处于干处,再安装承台模板.在干处灌筑承台混凝土。对于承台底位于河床以上的水中.采用有底吊箱或其他方法在水中将承台模板支撑和固定;基坑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如截水沟等。当低桩承台承台底层土质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无地下水或能排干水时,可按天然地基上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当承台底层土质为松软土,且能排干水施工时,可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当高桩承台承台底以下河床为松软土时,

1保证使模板有足够可在板桩围堰内填入砂砾至承台底面标高。模板一般采用组合钢模,纵、横椤木采用型钢,○

2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的准确。○3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承台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检验内容:混凝上强度;承台尺寸、承台顶面高程和轴线偏位:(1)承台尺寸:用尺量长、宽、高各2点;(2)承台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测量;(3)承台轴线偏位:用经纬仪测量

47、墩台施工:安装直坡式墩台模板,为便于提升,宜有0.5%~l%模板高度的锥度;墩台身高度不大时,可搭设木板坡道,中间钉设防滑木条,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工浇筑。当墩台身高度较大,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要使用漏斗、串筒。石砌墩台施工: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土质,只在已砌石块的侧面铺上砂浆即可,不需坐浆:如基底为石质,应将其表面清洗、润湿后,先坐浆再砌石;砌石顺序为先角石、再镶面、后填腹。填腹石的分层高度应与镶面相同。墩、台身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检验内容:墩、台身混凝土强度;墩、台身断面尺寸、顶面高程和轴线偏位;墩、台身竖直度或斜度、大面积平整度和预埋件位置

48、先张法预制梁板:按预制需要,整平场地,完善排水系统;根据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长度、数量、尺寸,台座应坚固、平整、不沉陷,表面压光。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粱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多根钢筋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将预应力筋(钢绞线)按计算长度切割,先张拉中间束,再向两边对称张拉。按技术规范或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强度进行张拉,一般为0→初应力→105%σk→持荷2min)→σk (锚固)。钢绞线张拉后8h,开始绑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钢筋。用龙门吊机吊运混凝上,先浇底板并振实,振捣时注意不得触及钢绞线,当底板浇至设计标高。然后对称、均匀地浇胶囊两侧砼,最后浇筑面板砼,表面作拉毛处理。同时张拉多根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措施。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个防护架。当预应力钢筋张拉到控制张拉力后,宜停2-3min再拧紧夹具或螺母,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

49:后张法预制梁:按施工需要规划预制场地,整平压实,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场内不积水。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应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不大于

18页

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当顶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预制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光洁、接缝紧密、不漏浆,试拼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孔道两端及最低处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排气孔;用龙门吊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先下部捣实后再腹板、翼板,在距梁端3~4m处合龙。当梁高跨长,可采用斜向浇筑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方法连续浇筑。梁(板)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粱(板)成活后要将表面抹平、拉毛,收浆后适时覆盖,洒水湿养不少于7d,蒸汽养生恒温不宜超过80C。

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预应力筋锚固要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后,将孔道中冲洗干净,吹除积水,尽早压注水泥浆。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穿束时,对于短束,用人工从一端向另一端穿束;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采取分批、分段对称张拉。对于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一般情况下,锚固完中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张拉切割后即封堵。用素灰将锚头封住,然后用塑料布将其裹住进行养生,防止裂缝而使锚头漏浆、漏气。影响压浆质量。预应力损失过大防治措施:①检查预应力筋的实际松弛率,张拉钢索时应采取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制。②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③钢绞线(钢丝束)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④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度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⑤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预防措施:

①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②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治理方法: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的主要检验内容:钢束的断丝滑丝数:每束允许l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1%;钢筋不允许断丝。

50、支架按其构造分为立柱式、梁式和梁柱式支架;按材料分为木支架、钢支架、钢木混合支架和万能杆件拼装支架等。立柱式支架构造简单,用于陆地或不通航河道以及桥墩不高的小跨径桥梁施工。当桥梁较高、跨径较大或必须在支架下设孔通航或排洪时可用梁柱式支架。为保证支架稳定,应防止支架与脚手架和便桥接触。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须塞堵严实,以防漏浆。建筑物外露面的模板应涂石灰乳浆、肥皂水或无色润滑油等润滑剂。支架和模板应尽量做成装配式组件或块件。确定施工预拱度应考虑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1/2活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

19页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施工工序:(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应根据箱梁的断面尺寸及支架的形式对地基的要求而决定,支架的跨径大,对地基的要求就高。地基处理时要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筑和养生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2)支架:支架的布置根据梁截面大小并通过计算确定以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支架的卸落设备可根据支架形式选择使用木楔、砂筒、千斤顶、U型顶托等,卸落设备尤其要注意有足够的强度。(3).模板:模板由底模、侧模和内模三部分组成。以钢模板为主。(4).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布设:腹板钢筋预先焊成钢筋骨架,吊装后再绑扎或焊接成型。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钢带制作,预应力管道采用每隔50cm一道的定位筋进行固定,在管道的高点设置排气孔。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理。(5)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要安排好浇筑顺序,其浇筑速度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6)预应力的张拉: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有几套张拉设备时,要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张拉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预应力的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7)压浆、封锚:张拉完成后要尽快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每个孔道压浆到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压浆完成后,应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凿毛,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

土。

51、逐孔施工法从施工技术方面有三种类型:(1)采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前一跨墩顶节段与安装跨第一节段问可以设置就地浇筑混凝土封闭接缝,用以调整安装跨第一节段的准确程度。封闭接缝宽15~20cm,拼装时由混凝土垫块调整。钢桁架导梁:钢梁应设置预拱度下挂式高架钢桁架:在节段组拼过程中,架桥机前臂必然下挠,安装桥跨第一块中间节段的挠度倾角调整足该跨架安设的关键,因此第一个中间节段与墩上节段的接触面应全部吻合):在缺乏较大能力的起重设备时采用。(2)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此法亦称移动模梁法,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称为移动模架法;(3)采用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是早期连续梁桥采用逐孔施工的惟一方法,可用于混凝土连续梁和钢连续梁桥的施工。吊装的机具有桁式吊、浮吊、龙门起重机,汽车吊等。采用分段组装逐孔施工的接头位置可以没在桥墩处也可设在梁的l/5附近,前者多为由简支梁逐孔施丁连接成连续梁桥;后者多为悬臂梁转换为连续梁。在接头位置处可设有0.5~0.6m现浇混凝土接缝,当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完成连续。对于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通常在简支梁架设时使用临时支座,待连接和张拉后期钢索完成连续时拆除临时支座,放置永久支座。为使临时支座便于卸落,可在橡胶支座与混凝土垫块之间设置一层

20页

硫磺砂浆。在梁的反弯点附近设置接头,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在临时支架上进行接头。预制梁、板的主要检验内容:梁、板混凝土强度;梁、板的几何尺寸;梁、板平整度及梁、板支座预埋件表面的平整度;预埋件位置。粱、板安装的主要检验内容:梁板支座中心偏位;梁板安装的竖直度;梁板顶面纵向高程;梁板间的接缝填充材料

52、单孔跨径<5m或多孔跨径总长<8m均称为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均称为涵洞,按涵顶填土情况分明涵、暗涵;按水力性能分:无压涵、半压涵、压力涵;圆管涵施工主要工序:测量放线→基坑开挖→砌筑坛工基础或现浇混凝土管座基础→安装圆管→出入口浆砌→防水层施工→涵洞回填及加固。管节应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对插口管.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接管、接缝宽度应不大于 10~20mm ,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拱涵养护拱圈砼或砂浆强度达到80%设计值;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进行 ;钢筋混凝土、混凝七拱圈和盖板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厂宜连续进行.避免施工接缝, 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上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拱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回填土。在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拱架 ;成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搬运安装。拱座与拱圈、拱圈与拱圈的拼装接触面.应先拉毛或凿毛(沉降缝处除外),安装前应浇水湿润,在以 M10 水泥砂浆砌筑。倒虹吸管施工漏水填土覆盖前应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通道桥涵的顶进施工:工作坑滑板中心线与桥涵中心线一致;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要时可在滑板上层配置钢筋网.以防顶进时滑板开裂;表面平整,减小顶进时的阻力。底面设粗糙面或锚梁,增加抗滑能力;宜将滑板做成前高后低的仰坡,坡度为3 %左右。沿顶进方向,在板的两侧,距桥涵外缘50~100m处设置导向墩,以控制桥涵顶入方向。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千斤顶应按桥涵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桥涵顶进挖土时保待刃角有足够的吃土量;列车通过时不得挖土.施工人员应离开土坡lm 以外.顶管施工时.可在管前端先挖土.后顶进.管节上部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管节下部135内不得超挖;桥涵顶进中.应经常对桥涵中线和高程进行观测.:中线偏差可采用挖土校正法和千斤顶校正法调整;高程偏差采用调整刃脚挖土量或铺筑石料等方法调整。顶进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长期停顿

53.桥涵测量:当有良好的丈量条件时,均应直接丈量或用检验过的电磁波测距仪测量。丈量距离时,应对尺长、温度、拉力、垂度和倾斜度进行改正计算;三角网的基线不应少于2条,依据当地条件,可设于河流的一岸或两岸,基线一端应与桥轴线连接,并尽量近于垂直。当桥轴线长超过500m时,应尽可能两岸均设基线。基线一般

21页

采用直线形。

54、隧道分类:按地层分为岩石隧道、土质隧道;按所处位置分为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按施工方法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按埋置深度分为浅埋隧道、深埋隧道;断面形式分为隧道、马蹄形隧道、矩形隧道;按长度(3000、1000、500靠下不靠上)分为隧道、长隧道、中隧道、短隧道按ITA定义的断面数值(100、50、10、3靠下不靠上)分为断面、大断面、中等断面、小断面、极小断面

55、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包括: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按支护理论衬砌分为: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喷锚衬砌;洞门类型有: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地形开阔、地层基本稳定的洞口)、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洞口)、环框式洞门(适用于洞口石质坚硬、地形陡峻而无排水要求的场合)、遮光式洞门等。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围的高度不应小于1.0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坡脚0.5m以上。

56、明洞: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采用。明洞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明洞基础应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当基础位于软弱地基上时,基础可采用仰拱、整体式钢筋砼底板等结构。公路隧道明洞填土不小于2m。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内侧边墙;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用跳槽法。具备机具条件时,可采用拱墙整体浇筑。附属设施作用:确保交通安全和顺适而设置包括: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应急设施等,隧道灯具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

57、新奥法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隧道掘进机法适用于软岩。盾构法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适用于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衬砌与土层之间空隙用水泥压浆填实。明挖法由上而下开挖,由下而上施工。浅埋暗挖法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开挖后即时支护。地下连续墙起挡土、承重、防水作用。

58、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支撑作用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58、浅埋段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l倍洞跨。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22页

59、山岭隧道的洞身开挖技术一般选择新奥法施工。岩石隧道爆破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优先采用锚杆、喷身砼或锚喷联合作为临时支护。施工二衬时,采用模板台车。

60、覆盖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机械抽水。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井点降水和深井降水法处理。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衬砌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压注。流沙或含水土质地层,不宜采用水泥砂浆。注浆地段衬砌背面宜用干砌片石回填紧密,用浆砌片石或砼作阻浆隔墙,分段压浆。压浆顺序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或石子刺破。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61、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宜采用两步分级,并按以下顺序进行: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进行初步分级和详细分级;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1)有地下水;(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3)存在高初始应力。

62、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隧道竣工后应提交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段不宜短于70m。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不宜大于10m。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贯通误差的调整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采取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即调线地段)调整;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测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直线上的永久中线点,每200~250m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终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应埋设一个,短于1km的隧道至少设一个,并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

63、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必测项目,位于Ⅳ~Ⅵ级围岩中且覆

23页

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1)各测试项日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1)隧道(2车道隧道)每l0延米,至少在拱脚部和边墙各取一组试样,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另取一组,每组至少取三个试块进行抗压试验。(2)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或C20;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3)同批试块为3~5组时,低于设计强度的试块组数不得多于l组;试块为6~16组时,不得多于2组;17组以上,不得多于总组数的15%。隧道总体的检验内容:隧道的宽度;隧道的净高;隧道的平面位置;路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衔接;边坡、仰坡;检查洞身开挖时的欠挖情况、检查洞身支护和衬砌的混凝土强度及衬砌厚度。

64、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设施、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等。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起到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它主要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等主标志以及附设在主标志下的辅助标志。标志的支撑结构主要包括柱式(单柱、双柱)、悬臂式(单悬臂、双悬臂)、门架式和悬挂式几种。交通标线的主要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它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用于施划路面标线的涂料分为溶剂型、热熔型、双组分、水性四种。突起路标根据其是否具备逆反射性能分为A、B两类:具备逆反射性能的为A类突起路标;不具备逆反射性能的为B类突起路标。防撞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撞筒等。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护栏的形式按刚度的不同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按结构可分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梁柱式钢护栏、组合式护栏等,其中,波形梁护栏板又分为双波和三波两种。防撞筒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同时也有诱导视线的作用。隔离栅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使人畜和车分离。它主要包括编织网、钢板网、焊接网、刺钢丝、隔离墙以及常青绿篱等形式。视线诱导设施主要包括分合流标志、线形诱导标、轮廓标等,主要作用是在夜间通过对车灯光的反射,使司机能够了解前方道路的线形及走向,使其提前做好准备。分合流标志、线形诱导标的结构与交通标志相同,轮廓标主要包括附着式、柱式等形式。逆反射材料主要包括反射器和反光膜,其中,反射器有微棱镜型和玻璃珠型两种。防眩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对向车灯造成的眩光,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防眩设施分为人造防眩设施和绿化防眩设施,人造防眩设施主要包括防眩板、防眩网等结构形式。桥梁防抛网主要设置于天桥或主线下穿的分离守交以及主线上跨铁路或等级较高的其他公路的分离立交上,用于防止杂物落在桥梁下方的道路行车道上,保证行车安全。它主要包括钢板网、焊接网等结构形式。交通标志的检验:对于施工完毕的标志,主要应进行标志板安装平整度检

24页

验、立柱垂直度检验、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检验、标志板内侧距土路肩边线距离检验、基础尺寸检验等。特别要注意悬臂式和门架式标志的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允许偏差为+100mm,0)、柱式标志的标志板内侧距土路肩边线距离(允许偏差为100mm,0),从而满足公路净空及建筑限界的要求。对于标线涂料应根据涂料的类型不同进行不同项目的检验:溶剂型路面标线涂料分为普通型和反光型;热熔型涂料分为普通型、反光型和突起型,双组分涂料分为普通型、反光型和突起型;水性涂料分为普通型和反光型,对于已完工的标线,主要的检验项目包括标线的横断位置、标线线形、标线的长度及宽度、标线纵向间距、标线厚度、表面污染、涂层变色、反光效果、缺陷检查等。其中标线厚度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突起路标,主要检查外观和尺寸、色度、逆反射性能、抗冲击性能、抗压性能、密封性、安装位置、线形与路面粘结性能等。护栏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构件的材料性能和外观尺寸、金属构件的防腐处理、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尺寸、护栏的安装情况、高度、横断位置、线形等。波形梁护栏板的搭接方向应与交通流方向一致,波形梁板和立柱不得现场焊割和钻孔。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两个层次。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

65、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全体人员进行施工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是项目领导、职能部门指导施工准备、布置施工生产、进行项目管理、控制施工进度的依据;是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进退场和调配依据(人、材、机依据);是编制工程预算的依据;按工程项目阶段分类分为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范围分类分为标段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相关文件(包括招标文件、投标书、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文件)、现场调查资料或报告、各种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政策规定、环保条例、有关规定和工期要求、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名称。施工总平面图是对施工过程所需各种临时设施、动力供应、原材料堆放、场内运输、半成品生产场地等做出规划布置,正确处理平面和空间的关系。总平面图是针对整体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

66、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上岗作业;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实施前,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员现场督查。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7、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1)横道图(公路工程的进度横道图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各分部(项)工程或工作内容为纵坐标)(2).“S”曲线(以时间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

(3).斜率图(以时间(月份)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量的百分数为纵轴)。

通常采用下列指标对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质量进行评价:(1)工程工期。(2)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一般用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来衡量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K=最高峰施工时期工人人数/施工期间每天平均工人人数。劳动力不

25页

均衡系数K的值通常大于1,一般不要超过1.5。最理想的情况是接近于1。(3)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程度。

68、顺序作业法(也称为依次作业法)的主要特点、平行作业法(适用于需要突击性施工作业的组织)的主要特点、流水作业法(适用于工序繁多、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大型构筑物的施工)的主要特点

69、相邻结构层之间的速度决定了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前道工序的速度快于后道工序时选用开始到开始搭接类型;否则选用完成到完成搭接类型。相邻结构层工序之间的搭接时距的计算。时距=最小工作面长度/两者中快的速度。通道和涵洞的流水段施工组织:(1)无窝工的无节拍流水工期=流水步距和+最后一道工序的节拍和。(2)无间歇的无节拍流水工期=施工段间间隔和+最后一个施工段的节拍和。(3)有窝工并且有间歇的无节拍流水工期,一般无法计算,只能绘横道图来确定;如果是异节拍流水往往是不窝工或者不间歇流水中的最小值。网络计划在公路工程进度计划中的应用-单代号、双代号、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70、进度计划的提交(1)总体性进度计划: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交以下文件:一份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及必要的各项关键工程的进度计划;一份有关全部支付的现金流动估算;一份有关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总说明(即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提出)。(2)阶段性进度计划: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以下文件:年、月(季)度进度计划及现金流动估算和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审查要点: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进度计划的调整:压缩工期的两种主要途径与方法(1).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将顺序施工关系改为平行施工关系,或将顺序施工关系改为搭接施工关系(2)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或行政措施、

71、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测量、试验、观察、分析、记录、监督、总结改进。项目经理负总责、现场工程质量检查分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后检查、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巡视检查和分项工程完成后的检查。开工前检查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人员准备检查(2)机械准备检查(3)材料检查(4)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检查(5)施工环境检查;施工过程中检查包括内容:各项技术参数是否正常,操作工作有误操作、过程中应该做的试验检验工作有没有完成、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紧急突发情况。

72、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工程质量依据得分情况按照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的为合格,小于75分的为不合格。机电工程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部位质量评定表,计算部位合格率。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定为合格;所属任一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单位工程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为不合格。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属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为不合格。

72、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影响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材料消耗等重要

26页

因素的环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环节;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

73、实心墩质量控制点: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墩身平面位置控制;墩身垂直度控制,模板接缝错台控制;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74、简支梁桥质量控制关键点:(1)简支梁混凝土的强度控制(2)预拱度的控制(3)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4)大梁安装梁与梁之间高差控制(5)支座安装型号、方向的控制(6)梁板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7)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75、质量缺陷性质的确定:(1)观察和查阅记录资料。主要包括查阅试验检测报告、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过程记录、施工日志、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施工机械运转记录等(2)检测与试验(3).专门调研。

76、质量缺陷处理方法(1)整修与返工(2).综合处理办法。综合处理办法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的。具体做法可组织联合调查组、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

77、图纸会审包括初审、内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三个阶段。会审组织者做好详细的记录。图纸会审记录上应填写单位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主持单位及参加会审人员名单等。对会审提出问题,凡是设计单位变更修改的,应在会审记录“解决意见”栏内填写清楚,尽快请设计部门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时按“设计变更通知单”执行。图纸未经过会审不得施工。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般分三级进行。凡技术复杂的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应由总工程师向主任工师、技术队长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技术问题,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和特殊工程的技术、材料提出试验项日、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施工队一级的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队长负责向技术员、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以及班组长进行交底。施工员向班组的交底工作,这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做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取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

27页

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4)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测量队、组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账,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1)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包括觇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量距尺、温度计、气压计。(2)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签认确定;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对测量仪器、工具检定;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现仪器不合格,需用合格仪器对本台仪器以前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测,直到确认仪器的测量结果正确为止;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公路工程专业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公路工程综合类设甲、乙、丙3个等级。公路工程专项类分为交通工程和桥梁隧道工程。检测机构在同一公路工程项目标段中不得同时接受业主、监理、施工等多方的试验检测委托。检测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开始工作之前,应将工地试验室和流动试验站所在位置和面积、配备的仪器、器具等全部物品清单(含主要仪器的型号、规格、性能和说明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8、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根据材料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项目在采购材料之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及型号规格与图纸要求不符合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上使用。进厂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在各项工程开工前合同规定或合理的时间内,应完成标准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审查批准。工艺试验的机械组合、人员配备、材料、施工程序、预埋观测以及操作方法等应有两组以上方案,以便通过试验作出选定。试验结束后应提交试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对构件的检验:对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核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强度、出厂日期。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合格证上注明使用部位。对于有缺陷的构件处理:如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认可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做好标识。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原始记录和报告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试验专用公章。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划“——”。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原始记录如果需要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

79、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请设计人参加,检查意见应具体明确,检查手续应及时办理,不得后补。须复验的要办

28页

理复验手续。

80、施工图的修改权为设计单位所拥有,施工单位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及项目设计负责人允许,施工单位无权修改设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的资质等级时,项目法人应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受到采纳,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时,均需用“变更设计申请”向设计单位办理修改手续;重要工程部位及较大问题的变更必须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三方进行洽商,由设计单位修改,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方为有效;如果设计工程做较大变更而影响了建设规模和投资标准时,需报请原批准初步设计的主管单位同意后方可修改;

81、桥面铺装施工的主要检验内容:桥面铺装应符合同等级路面的要求,桥面泄水孔的进水口应略低于桥面面层;桥面铺装的强度和压实度;铺装层的厚度、平整度和抗滑构造深度;桥面横坡:

82、公路安全管理范围包括路基、路面、桥粱、隧道、水上、陆地、高空、爆破、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 按安全隐患涉及的安全工作方面划分 ( 1)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缺陷隐患(2)安全施工措施缺陷隐患(3)安全工作制度缺陷隐患(4)安全岗位责任不落实隐患(5)现场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不到位隐患。按征兆出现的顺序划分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类。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五同时”的原则: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验收;“三同时”制度的实施要求从项目论证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都应按“三同时”的规定进行审查验收。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3)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贵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施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总包单位应当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施 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 l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并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不安全行

29页

为可以分为以下 4 类:(l)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 (4)其他被动性不安全行为:其中的“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包括违反上岗身体条件、违反上岗规定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护品等三种行为,故共有六种(类)不安全行为。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 ( l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 )隐患的治理方案。施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分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订应急预案。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有关部门市审查同意后.力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力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83、危险性较大工程的范围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必要时,施工单位对上述所列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审查会:( l)建设单位项目或技术负责人( 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相关专业监理人员及安全监理人员( 3)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其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4)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5)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应当从专家库中选取.由 5 名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勘察、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审查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审查会。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回答,即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签认后,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实施)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施工方案。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重新组织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项目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整改合格的,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84、应急预案种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30页

85、高处作业的脚踏板应用坚实的钢拉板或木板铺满,不得留有空隙或探头板,脚踏板上的油污、泥沙等应及时清除,防止滑倒。在有坠落可能的部位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可随意缠在腰上,安全带长度不应超过3m。高处作业应按规定挂设安全网(立网和平网),安全网内不许有杂物堆积,破损的安全网应该及时予以更换。作业平台的承重必须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不得多人集中在作业平台的某一部位进行作业,以防发生突然断裂坠落伤人。高处作业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2m,水平横档的间距不大于0.35m,强度满足安全要求。高处操作平台必须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和扶梯,平台严禁超载,平台架体应保持稳固。操作平台的临边外侧下方是交通通道时,立面必须设置安全立网作全封闭处理,并设置限宽、限高、限速的安全标示牌和防撞设施。在高处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前,必须搭置可靠的张拉工作平台,若在雨天作业,还应架设防雨棚,张拉钢筋的两端要设置安全挡板,并在张拉作业平台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操作规程,禁止非操作人员在张拉作业时进入张拉施工区。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机具,均应合理分散、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升降机口附近,也不许妨碍作业人员通行和装卸。高处作业拆除下的模板及剩余物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严禁向下丢弃物料,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级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高处作业的挂篮、支架、托架、模板及操作平台等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单项设计,其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等须上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高处作业临时配电线留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作业现场按要求使用标准化配电箱,箱内应安装漏电保护器,下班切断电源。桥梁主塔(墩)塔身高于30m时,应在其顶端装设防撞信号灯。作业人员在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下层作业人员应处于上层作业人员和物体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上下之间应设置隔离防护层。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高处作业的安全知识培训;作业前要进行层层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交底签认记录。拆除工程应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严禁立体交叉或多层上下进行拆除,严禁疲劳作业,并派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护。在拆除龙门架、托架、钢支架等重物时,应有机械吊机配合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信号明确。吊物要稳吊轻放,不得采取“整体推倒法”。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86、明挖基础施工安全要点:基坑深度超过1.5m时,为便利上下必须挖设专用坡道或铺设跳板,其宽度应超过60cm,深狭沟槽应设靠梯或软梯,禁止脚踏固壁支撑上下。开挖基坑时,按规定边坡坡度分层下挖,严禁局部深挖,掏洞开挖。基坑深度超过1.5m,不加支撑时,应进行放坡;基坑边缘有表面水时,应采取截流措施,开挖排水沟或排水槽,不得使水流沿基坑边缘流下;在有大量地下水流的情况下进行挖基时,应配足抽水机具,施工人员应穿胶鞋,并设置出入基坑的安全通道,以防意外。采取挖土机械开挖基坑,坑内不得有人作业。必须留人在坑内操作时,挖土机械应暂停作业。挖掘机等机械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1m;采用吊斗时,吊斗

31页

升降时,下面不得站人。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

87、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挖孔灌注桩,应在无水或少水的密实土层或岩层中。人工挖孔,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档。作业人员的出入,应设常备的梯子。夜间作业应悬挂示警红灯。挖孔作业暂停时,孔口应设置罩盖及标志。孔内照明应使用36V电压的灯具。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应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面工作。人工挖孔,要遵守下列规定:(1)挖孔人员下孔作业前,应先用鼓风机将孔内空气排出更换。(2)CO2气体含量超过0.3%时,应采取通风措施。(3)空气污染超过三级标准浓度时,不得采取人工挖孔作业。人工挖孔超过10m深,应采用机械通风。人工挖孔最深不得超过15m。挖孔桩需要嵌岩或孔内有岩层需要爆破时,应采取浅眼爆破法。人工挖桩采用砼护壁时,每挖深1m,应立即浇筑护壁,护壁厚度不小于10cm。在较好土层,人工挖扩孔桩不采用护壁时,必须使用工具式的安全防护笼进行施工。挖出的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边1m以外处,且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m;孔内人员作业时,孔上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擅自撤离岗位。

88、路基工程土方施工安全要点: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必须对作业工人进行详细安全交底。开挖深度超过2m时,特别是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附近开挖土方时,无论开挖深浅都应视为高处作业,并设置警告标志和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夜间还要设红色警示灯。在靠近建筑物,电杆、脚手架附近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开挖沟槽坑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挖掘深度超过1.5m,且不加支撑时,应按规定确定放坡度。若施工区域狭窄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围壁措施。同时,固壁支撑的材料不能有朽、糟、断裂现象。在开挖的沟槽坑边沿lm以内不许堆土或堆放物料;距沟槽坑边沿l~3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距沟槽坑边沿3—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5m;在沟槽坑边沿停置车辆,起重机械、振动机械时距离不少于4m。人工挖掘土方时,作业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挖空底脚。高边坡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并安排专职人员对上边坡进行监视,防止物体坠落和塌方。边坡开挖中若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挖。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的区域,应设警告标志;下方有道路时,严禁车辆通行。边坡上方有人作业时,下方不许站人;清理路基边坡上的突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禁止全面拉槽开挖;施工中如遇土质不稳、山体有滑动,发生坍塌危险时,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当工作面出现陷机和不足以保证人员安全时,应立即停工,确保人员安全。

89、路基工程石方施工安全要点:石方爆破作业必须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监管。在保管、运输爆破器材过程中,工作人员严禁穿化纤服装。禁止由一人同时搬运炸药和雷管。爆破作业应有专人指挥,确定的危险边界应有明显标志,警戒区四周必须派出警戒人员,警戒区内的人员、牲畜必须撤离。爆破时,确认炮响完并过5min后,方

32页

准爆破人员进入作业区。在雷雨季节,潮湿场地等情况下,应采用非电起爆法;深度不超过10m的爆破用火花起爆,深度超过10m的爆破不得采用火花起爆,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大型爆破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并征得当地县(市)以上公安部门同意后由专门成立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人员实施。石方地段爆破后,人工撬动岩石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撬落,严禁人员上下双重作业,更不得将下面撬空后使上部自然坍落。撬棍的高度不超过人的肩部,不得将棍端紧抵腹部,也不许把撬棍放在肩上施力。

90、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安全要点:从事沥青作业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皮肤病、结膜炎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进行;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应涂防护药膏;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存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应配有医务人员。换档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后进行。在沥青摊铺作业中应设置施工标志,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不许接近明火。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状况应良好,使用前应对刹车、自卸系统进行检查,车斗密封,后挡板牢靠,不许站在运输车后用铣等工具往下捅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合楼的各种机电设备,包括使用微电脑控制进料的控制室,在运转前均应由电工、机工、电脑操作人员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各部位正常完好后才能合闸运转。料仓卸料时,严禁人员从斗下通过。

9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点: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负责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

92、水上作业安全技术要点:在船舶通航的大江、大河、大海区域进行水上施工作业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施工所在地海事部门提出施工作业通航安全审核申请,批准并取得《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对参加水上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水上作业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专项技术培训,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水上施工必须在作业人员必经的栈桥、浮箱、交通船、水上工作平台、临时码头上配备安全防护装置和救生设施。进行水上夜间施工时,要有充足的灯光照明,尽量避免单人操作,特别是电焊作业时,最少安排两人相互监护。作业人员进入水上作业时,必须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乘坐交通船上下班时,必须等船停稳后,方可从指定的通道上下船。严禁从船上往下跳跃,防止拥挤、推拉、碰撞、摔伤或滑落水中。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水上作业。

93.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长度大于1000m时,应制定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隧道施工现场按规定配备必须的安全装置和设施。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防护用品。洞口路基及边坡、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把土石方工程做完,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机械凿岩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干式凿岩机。钻孔台车进洞时要有专人指挥,其行走速度不得超过25m/min.洞内爆破必须

33页

统一指挥,并由经专业培训且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进行作业。爆破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装。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1)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2)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3)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4)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不少于500m;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不得立即装药。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禁止用明火照明。爆破员实行“一爆三检”制度,放炮员最后离场。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关“盲炮”及可疑现象。当发现有盲炮时,必须有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采用电雷管时,装药等可用投光灯,矿灯或风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应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大于1m。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岩石隧道两个工作面距离接近15m,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土质或岩石隧道接近贯通时,届时只许一端掘进,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任何情况下,炸药和雷管必须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严禁用翻斗车、自卸车、拖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皮带输送机运送爆破器材;各类进洞车辆运输时严禁人货混装;进洞的各类机械与车辆,宜选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得进洞。进入隧道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卸碴时,应等车辆停稳并制动,严禁站在斗内扒碴。洞外卸碴场地应保持一段上坡段,并在堆碴边缘内0.8m处设置挡木,防止运输车滑翻。

喷锚支护时,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防止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伤人。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特别是洞口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不良地质的洞口首先必须完成。脚手架及工作平台脚手板应铺满,木板的端头必须搭于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四周应设置不低于1.2m的护栏,跳板应钉防滑条。

压浆机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操作压浆喷嘴人员应佩戴护目镜及胶皮手套。拔取喷嘴必须在拆除压力后进行;检修和清洗压浆机时,应在停止运行,切断电源,关闭风门后方可进行。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砼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防尘工作,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隧道内用电线路,应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高度用磁瓶悬挂牢固,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劫及其他铁件上,不许捆扎在一起,但用的电缆线应悬挂高处,严禁拖在地面上受车辆碾压。抽水设备宜采用电力机械,不得在隧道内使用内燃抽水机。洞内及各硐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及易燃物品。洞口20m范围内的杂草必须清除,火源距洞口至少30m以外,库房20m范围内严禁烟火,洞内严禁明火作业及取暖。隧道施工中发现瓦斯时,应加强通风。

94、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室外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架空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劫其他专用电杆上,且严禁成束架设。室内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户线在

34页

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5m,过墙应穿管保护,并采取防雨措施,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动力配电箱与子嗣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应分路设置。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座连接;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口线、出口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开关箱内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顺序送电和由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的顺序停电。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代用和更换熔断器时,严禁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必须由专业电工检查、维修一次,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代用电工绝缘工具。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及需要避雷装置的井字架,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还必须作重复接地。电动施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选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每一台电动机械的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外,还必须装设隔离开关。一般场所可选用Ⅰ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严禁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一般场所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停电后作业人员需及时撤离现场的特殊工程,如夜间高处作业,隧道工程等,还必须装设由独立自备电源供电的应急照明。一般220V灯具室外高度不低于3m,室内不低于2.4m。任何灯具必须经照明开关箱配电与控制,应配置电源隔离、过载与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器;灯具的相线开关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直接引入灯具。暂设工程的照明灯具宜用拉线开关控制。

95、比较企业对项目经理部成本考核的内容和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有: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责任制的关键是划清责任,并要与奖惩制度挂钩;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所谓成本管理有效化,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促使施工项目经理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是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可以采取行政方法;二是采用经济方法;三是用法制手段;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工期、质量、成本均衡原则

96、4种成本控制方法:(一)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1)人工费控制,选择施工队伍,签订劳务合同。严格按合同核定费用,每月底结算一次。加强预控管理。(2)材料费控制,对材料费控制一是以预算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二是对材料数量的控制。通过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建立材料消耗台账;同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领用数量。(3)周转工具使用费控制,计划阶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优化,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案和先进的周转工具,施工阶段:控制租赁数量和进出场次数,减少租赁数量和时间。使用过程:建立规章制度,控制周转工具的损坏、修理和丢失。(4)施工机械费控制,尽量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租赁机械,按照使用数量、使用时间、使用单价逐项控制,小型机械及电动工具购置及修理费用采取劳务队伍包干使用的方法进行控制。(5)现场管理费的控制,宜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来控制。对一些不易包干

35页

的费用项目,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来控制。(二)、以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1)开工以前制定施工方案,包括人、材、机等,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组织实施。(2)对生产班组任务安排,必须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3)采用价值工程,优化施工方案。(三)、用净值法进行工期成本的同步控制: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四)、运用目标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具体做法: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施工方案;台账管理;设立合同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合同管理专职人员。

97、公路工程建筑安装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四部分组成。企业管理费系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其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保险费、工程保险费、工程排污费等。项目施工成本仅包括直接费和间接费两部分。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是设计的预计数量,不能作为最终结算与支付的依据,实际支付应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工程量清单中有标价的单价或总额包括了工、料、机、管理、利润、缺陷修复、规费、税金等费用,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一般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标有单价的工程量清单是办理结算进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一切工程的计量,应由承包人计算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凡超过了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或同意的任何长度、面积或体积,都不予计量。全部必须的模板、脚手架、装备、机具和联结螺栓、垫圈等其他材料,应包括在其他支付细目中。不单独计量。如果规范规定的任何分项工程或其细目未在工程量清单中出现,则应被认为是其他相关工程的附属义务,不再单独计量。

98、分包人向总承包商负责,与业主无合同关系。总承包商仍向业主担负全部工程责任,负责工程的管理和分包人工作之间的协调,同时承担协调失误造成损失的责任,向业主承担工程风险。在投标书中,承包商必须附上拟定的分包人的名单,供业主审查;如果在工程施工中重新委托分包人,必须经过工程师(或业主代表)的批准。指定分包合同是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指定或选择的分包工程施工、供货或劳务人员在承包商同意后,与承包商签订的分包合同。凡在合同中以暂定金额支付工程均称为指定分包商。指定分包合同的特点:(1)指定的分包合同直接涉及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2)在标书中,应明确写出指定分包的项目或指定分包商的名单;(3)指定分包合同所用的暂定金额应包括在合同的工程量清单之内(4)指定分包商应当向承包商承担如同承包商向业主所承担的同样的义务和责任,以保证承包商对指定分包商满意并合作共事。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1).工程范围和内容(2).工程变更(3).支付条件(4).保留金和缺陷责任期(5).拖延工期违约损失偿金(6).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总承包商在分包合同中可以转移责任义务和风险给分包商,但并不因此而解除承包商的任何责任和义务(7).其他方面。

99、建筑材料的采购方式:公开招标;“询价一报价”方式;直接采购方式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标的、数量、包装、材料的交付方式。材料交付可采用送货、自提和代运三种不同方式、价格、结算。国家现行结算力

36页

式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违约责任、特殊条款。验收方式有:l)驻厂验收2)提运验收3)接运验收。4)入库验收。这是大量采用的正式的验收方式

100、掌握公路工程变更、索赔(费用和工期)及价格调整(会计算调值公式);公路工程变更的程序:监理工程师发出意向通知→资料搜集→费用评估→协商价格→监理工程师签发变更令。资格审查方法:合格制 ;有限数量制。评标方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

101、施工的组织形式:混合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矩阵式管理组织形式。施工人员由生产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构成,管理和技术人员构成项目部的主体。劳动力调配的方式:成建制的调动、成批调动和零星调动;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有: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机械工人和普通工人

102、掌握机械配置(按照各工序)

103、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制定施工现场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该设置工程概况牌;大门内应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和制度牌;必须采用封闭围挡,高度不得小于1.8m。 104、掌握预制场地的选择与布置

105、周转材料的分类:模板、挡板、加料和其他;周转材料的摊销方式:一次摊销法(易腐易损)、分期摊销法(经常使用、使用次数较多)、分次摊销法(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定额摊销法(模板等),自有周转材料的报废处理:国家命令淘汰报废的;主要结构和部件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过大、不经济的;无利用、改造价值的;耗能过大、环境污染超标无法改造的;必须拆除、且无利用价值的;因事故及意外灾害造成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

106、石料使用前应进行力学指标值试验;进入工地后,项目实验室取样检定;水泥应来自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产源,同一类型若不来自同同一开发商,需征得监理同意;钢筋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一式三份工厂试验报告;用于工程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必须具有制造商的质量证明后,进场后抽样检查;型钢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工厂试验报告,在牌号的尾部加有符合q的表示桥梁用钢。材料计划管理的顺序: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物资供应量=需要量-库存量+储备粮;材料验收程序:验收准备-核对证件-检验实物-办理入库手续;了解材料采购的形式和材料保管的基本要求;材料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购入原价(材料原价)的控制、运杂费的控制、场外运输损耗的控制和采购及保管费的控制。控制物耗常用的方法是推行限额领料制度,限额领料执行的施工定额和试验配合比,能节约的是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对材料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1)购入原价(材料原价)的控制:材料购入原价是材料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人员熟悉各类物资产品标准和市场行情是避免购入质次价高材料的基本要求。(2)运杂费的控制:运杂费是材料自供应地至工地仓库、料场的费用,其不包括材料工地后场内运输;二次倒运;超定额操作的费用。运杂费对于某些材料占供料成本的比重也很大,控制运杂费的发生环节,减少支出也是降低供料成本的重要途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挑选运

37页

价低,运距短的供料方,以及减少运输中的存囤、包装等都是降低材料运杂费的重要措施。(3)场外运输损耗的控制:公路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了某些材料的场外运输损耗率,为了减少这部分的成本,物资人员要加强收料计量,完善工地计量手段,控制收料损耗。(4)采购及保管费的控制:采购及保管费是指材料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地和各级材料管理人员的开支以及采购保管费、仓库材料储存损耗等,预算中原材料的采购保管费率为2.5%;外购设备构件的采购保管费率为1%。材料定额在施工中的应用(1)通过材料定额控制“物耗”,实现控制材料费成本。(2)控制物耗的管理,实行量差控制。量差节约的途径有两个方面并有着不同的层次:一是节约降耗,即减少定额内的物资消耗,这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优化实验配合比等减少定额用量来实现,这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降低材料用量也就是降低工程成本方面的体现。推行新材料、优化试验配合比可以减少定额材料用量,是比限额领料更高层次的节约措施。水泥混凝土添加剂和粉煤灰的使用可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强度;沥青路面抗剥落剂的使用可减少沥青用量,这方面有着比较大的节约潜力。二是控制物耗,减少定额内的物资损耗。

107、掌握主要质量通病(按照讲述的方法)

108、常用推土机特点及适用范围:(1)履带式:此类推土机有附着牵引力大、爬坡能力强等优点,能胜任较为险恶的工作环境,是推土机的代表机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石方工程中;(2)轮胎式:此类推土机具有行驶速度快、作业循环时间短、运输转移不损坏路面、机动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市政工程;(3)专用型:此类推土机适用于特定工作情况,属此类推土机的有湿地推土机、水陆两用推土机、水下推土机、爆破推土机、船舱推土机、军用快速推土机等。 常用的几种架桥设备(1)导梁式架桥设备:用万能杆件组装成导梁的架桥设备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可适应较大跨度预制梁的架设。(2)缆索式架桥设备:是利用万能杆件或者圆木拼成索塔架式人字形扒杆,用架设的钢丝绳组成吊装设备和行走装置,将梁架设在墩台上;(3)专用架桥设备(专用架桥机):专用架桥机是在导梁式架桥设备基础上,进行改善而发展起来的专用施工机械,它可按移梁方式、导梁形式以及送梁方式的不同分类。 凿岩台机是支撑凿岩机并完成凿岩作业所需的推进、移位等的移动式凿岩机械。凿岩台机的钻孔速度快,平均速度达20~30cm/min,最高达60cm/ min。凿岩台车节省劳动力,劳动强度低,机动性好,可作为其他工序的工作台。凿岩台车主要用于地质条件好、不要临时支护的大断面隧道施工。臂式隧道掘进机又称悬臂式掘进机,是集开挖、装卸于一体的隧道掘进机,生产能力由选用机型和地质条件决定。施工机械管理的主要指标有:全员工人技术装备率、动力装备率、机械台日完好率和机械台日利用率。机械核算的几种形式:(1)选项核算:是针对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组成中的一项或几项费用进行的有选择的核算;(2)逐项核算:是针对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全部费用组成进行的核算;(3)经营性租赁核算:是针对机械经营性租赁收费进行的台班费用的核算;控制机械设备费用的其他形式可分为单机核算、机械班组核算、项目部机械使用费核算及维修班组核算等。各种机械设备都要严格实施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 加强安全教育,重视施工安全

38页

和设备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行车规则,严禁超负荷或危险性作业。 大型机械设备和多班作业的机械,必须建立机长责任制。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的驾驶证和操作证。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准驾机种操作机械;机械驾驶人员必须听从工地负责施工人员的指挥,按计划、按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任务。机械施工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冬期施工,必须做好防冻、防滑;雨天施工,必须注意防塌、防汛、防潮、防雷、防滑等工作。凡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均应符合主要技术条件。机械设备不得带病运行或超负荷作业;及时组织拆、换、修,不能因保修而影响施工,也不能因为施工繁重而不及时进行修理;凡新机或经大修、改造、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均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转。施工机械选择的一般原则:(1)适应性。适应性是指施工机械要适应用于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如工地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工程规模等。

(2)先进性。新型的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质量好等优点,更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公路施工任务。(3)通用性和专用性。选用施工机械时要全面考虑通用性和专用性。尽可能用一种机械代替一系列机械,减少作业环境,扩大机械使用范围,提高机械利用率,方便管理和维修。 路面基层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选型及组合的原则:(1)达到计划生产量确保工期;(2)充分利用主机的生产能力;(3)主体机械与辅助机械及运输工具之间的工作能力要保持平衡,使机群得到合理的配合利用;(4)进行比较和核算,使机械设备经营费用达到最低。

3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