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强调了人的思维模式不要固定不变,要经常随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变换角度,不然就会思维定式,给我们认识事物和人造成一定的阻碍。而《拆掉思维里的墙》所告诉我们的就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有许多新颖的思维立足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因为我们而改变,只是因为人的心智模式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书中很多地方让我深受启发。比如,作者说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地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对于安全感,他说,是要靠给予别人而做到的,而不是靠别人的给予。还有时下流行的星座性格,他所说的绝对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认同什么性格,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本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书,也是告诉你现实原本的摸样的书。

文中关于别人的成功不能学对我深有启发。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想要复制别人的成功的概率那就更小了。当我们坐在台下倾听着成功者的演讲时,只是我们思维定视地认为他说的对我有所用处。但实际上,我们难以从中获得多少。书中所说“别被名人成功故事忽悠了!”就是这个道理。自己的成功要自己去寻找,去发掘。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比尔盖茨,也没有第二个李嘉诚。

文中还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女生去年考研失败后遇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工作后的她还是很想读自己喜欢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今年考还是不考?不考吧,心里不甘心,考吧,万一考不上,又

浪费很多时间。于是她就在这样的纠结中过了半年。如果她用纠结的时间来考研,几乎两个研究生都考上了!她的这种模式我们称为“等死模式”: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立刻去做了几件我一直拖延的事情,当我完成后内心里特别的轻松,早知道这么容易,我还担心些什么呢。我思维的这堵墙已经很厚了,我要完全的拆掉它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可是只要我意识到并去行动,一次拆掉一块砖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把它完全的推倒!有一些被我拖拉的事情,现在再去做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了,可是如果我希望等到有完美的时候才开始,那么我想我不可能再开始了。所以我告诉我自己如果我没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我不妨试试看一个坏的开始,因为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完美的开始,则永远都不会到来。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第二篇:读了 古典 拆掉思维里的墙 的读后感

读了 古典 拆掉思维里的墙 的读后感。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小孙培训完了回来,但是就只是看了看叫什么名字,作者是古典。。想着这个名字真他妈的2。叫什么不好,古典,还叫现代呢。

书一直放在床头柜上,直到昨天,昨天早上去面试,想着做地铁也没事干,随便那本书看看吧。上午是去农业展览馆参加招聘会去。

幸运的事是在地铁里,找到一个位置,那么就开始看看书吧。前面的续都没怎么的,只是直到古典是干嘛的。但是概念仍旧很 模糊。毕竟对这类培训的,自己感觉给我一本书,什么样的培训根本就不需要。这也是我思维的墙。对疯狂英语李阳的鄙视。在我身上一直都有。哈哈。

好嘛,看了看这本书,觉得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嘛。其中有好几段都是我思考过的问题,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系统的表达出来过。我的心啊,很澎湃。

到今天,我两天时间算是彻底的看完了。估计,过一段时间再看一遍吧。

毕竟这个东西还是有些高深的。好些东西,我现在暂时还是没有头绪。不过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自信,重新恢复了快乐,找到了理想。哈哈。什么理想。不知道。 应该说去找工作的意义吧。找个什么样有意义的工作,怎么样去工作。这才是我最需要做的事情。哈哈。

我的思维里的墙,我的思维模式。需要书籍的灌溉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够不彷徨,才能够让自己与时代前沿的人交流。要不自己就是那句话,你看书,永远都是得到的过时的信息。但是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

要我对职业有个规划,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那个职业我喜欢,我又没干过,我怎么知道我喜欢干。

妈的,大脑给了我答案。运行得真他妈的快啊。

感觉古典的书,还是很高深的,以至于,我现在什么都忘得差不多了。

靠,真他妈的失败啊。还是人家写得太牛逼了,或者是我看得太快了。

找个工作还那么操蛋么。哈哈。只是你不愿意干而已。来吧。从基层做起吧。党和人民欢迎你的开始。哈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