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万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突出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导向,整镇推进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大力实施“一心两廊多点”发展战略(“一心”即以国色天乡乐园为核心的主题游乐群;“两廊”即江安河休闲生态廊道、成青旅游生态廊道;“多点”即多个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加速推进产业与城镇融合互动,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田园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小镇”,镇域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xx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81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100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12571元,分别增长13%、20%;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全市乡村旅游度假区。

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学布局,以系统规划引领万春建设发展

坚持生态田园特色,突出体现“四性”原则和“九化”导则,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对重点镇建设发展的引领和管控作用。

—1—

(一)完善镇域规划体系,确立田园空间布局。聘请世界知名规划设计机构英国和乐、美国CHARS公司及省市规划设计院等专业团队,围绕生态田园幸福小镇定位,科学确立万春的镇域尺度,编制完善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以及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系统规划。形成了中心城镇区、旅游产业区、花木生产交易区等三大组团,并有机嵌入幸福田园等6个集中居住的新农村综合体,着力构建“林水相依、田城相融”的整体城镇风貌。其中,中心城镇区以万春镇政务中心为核心,打造大型居住社区;旅游产业区以国色天乡乐园为中心,打造世界级主题旅游产业集群;花木生产交易区以4万余亩花木种植基地为依托,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花木研发交易高地。

(二)坚持人性化和品质化,建设现代城市功能。按照“同质、均衡、便利”原则,全面提升万春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水平,实现了道路、自来水、排污等与主城区无缝对接。累计建成3所标准化学校、1所标准化公立卫生院、1个多功能客运站、20个便民服务中心及20个标准化卫生站,率先实现了公共服务全覆盖。完成3.2公里滨河生态景观长廊、运动中心、欢乐广场建设,切实增强了现代城市功能。在居住集中区域,推进人性化的空间小尺度,布局了开敞空间,构建起“10分钟生活圈”,增强舒适度与社区归属感。

(三)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凸显绿色田园品质。立足“环保优先,生态立镇”的发展理念,加大绿色生态体系整体打造力度,

—2—

加强农田、湿地、河流、水渠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水系纵横、花木连荫成片的生态优势和古蜀鱼凫文化底蕴,新规划了亲近自然、宜人开敞的城镇社区空间。深入实施 “绿化、彩化、美化”工程,投入570万元对区域重点道路、重要节点、城镇社区进行景区化打造;引入社会资金2700余万元,完成江安河西岸滨河绿地建设和鱼凫路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凸显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率先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试点,集中力量整治“三乱”。发挥土地资源整合和综合调控的作用,规划建设覆盖全镇的绿斑、绿道和慢行道路系统,增添休憩设施,建成健康绿道约40公里,探索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实现“串珠成环、绿环相连”,推动了绿道骑游向绿道旅游转变。实现“20米见绿、50米见水、100米见林”,形成了农田、林地、公园等各类绿地相连的生态绿色系统。

二、产城一体,以发展现代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

强化“产城共生、产城一体”理念,统筹旅游、花木产业与城镇融合互动发展,全力打造宜旅宜居生态城镇。

(一)集群发展游乐休闲产业。以国色天乡游乐组团为核心,完善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积极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国际标准的主题度假区和世界级旅居目的地正在形成。在国色天乡乐园实现年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的基础上,新投资3.1亿元的亚洲最大水上乐园将于明年5月正式营运。投资3.6亿元的陆地公园、3.8亿元的主题商业街和2亿元的“星期八小镇”儿童职场体验乐园均已开工建设。培育江安河高端滨河

—3—

休闲长廊,五星级主题酒店、鱼凫博物馆群落等投资12亿元的一批度假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缘和缘、悟行苑、天府会等主题乡村酒店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二)着力打造花木产业高地。创新推进花木标准化,在全国率先制定58个地方花木标准,建成1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包括和荷兰合作的蜀国印象世界级彩叶景观植物基地。全面推进花木产业组织化,新培育花木合作社及行业协会33个,引进年销售收入上千万的花木龙头企业25家,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81%,推动了花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加快推进花木产业信息化,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引资5600万元建成全国首家花木电子商务中心和价格指数中心,构建起集电子信息、融资担保和政策支撑为一体的花木电子网络营销体系。目前,全镇花木在地资产达35亿元,年销售收入8亿元,成为“全国花木名镇”。

(三)多措复合推进城镇建设。坚持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适度集中居住为载体,以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保障,推动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素质观念现代化,加快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安排了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商业区,其中大同上郡二期、幸福田园、报恩家园等即将全面入住。先后建成香颐丽都、鹭湖宫、紫檀山、英郦庄园、青龙湾、海地亚等生态人居项目,实现了不同人群的混合居住。打造天乡后街特色街区,加快国色天乡主题商业街建设,促进城镇商业设施和业态提档升级,新引进永辉购物中心、大蓉和、麦当劳、太平洋影院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一个集中居住人口4

—4—

万,就业岗位优化分布,交通格局重构,休闲绿道镇域范围全覆盖,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宜旅宜居生态城镇已初具雏形。

三、深化改革,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整体推进动力

坚持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改革取向,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城镇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深度参与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在天乡后街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搭建600万元创业融资平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深化确权成果,全面推进“三资”清理和股份量化,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57个,建立产权顺畅流转机制。探索原住民评估抉择、有序参与项目建设的利益链接机制,推动集体土地和农民房屋产权入股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变股民,实现群众持股对接市场、持股享有收益。以“三会一册两上墙”(院坝会、咨询会、听证会、宣传册、规划上墙、政策上墙)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制定了3年完成整镇4.2万亩土地综合整治计划,改造农房168.5万平方米,引导1.1万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目前,已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个,竣工幸福田园、报恩家园一期、古镇馨苑一期项目3个,其余2个正在抓紧实施。

(二)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推进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两股一改”,积极开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与金融机构及浙江商会等组织合作,探索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示范建设投融资方式。幸福村探索实施农村产权抵押、

—5—

会员联合担保的融资模式,融资1800万元用于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营运能力,引导和支持股份合作社积极参与资产经营、物业管理和产业发展。天乡路社区完成资产重组4700万元。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产业培育,重庆万濠、四川蜀星投资、蜀国印象投资10亿元实施6个村2830户土地整治。积极与市农科研究所对接,通过“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化模式,在新河村建成了1500亩彩叶地被植物基地,促进花农亩增收6000多元。

(三)建立健全以共创共享为目标的社会联动机制。坚持全镇中心工作与文化发展繁荣有机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全市基层宣传文化示范点,壮大国风艺术团和20支村(社区)文化队伍,完善提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功能,鼓励城乡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作品,积极创建全市基层宣传文化示范点。通过建设“社情民意”网络“快车道”、信箱 “直达车” 、民情工作室等载体,建立起镇、村(社区)、组三级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建立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村(社区)调解室、组调解员三级平台,整合村(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驻社区民警、小区“法制楼长”和群众代表、老干部、老党员等各方力量,构建起覆盖全域、联系各方的“大调解”工作网络。积极培育“邻里互助协会”等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的

—6—

社会服务模式,已有6名专业社工、751名志愿者、13家社会服务组织,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基层共商共建、群众共创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

四、永葆先进,以全面深化党的建设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以“问题管理1+4模式” (即:建立1个“问题库”,试行“问题报告”、“问题处理反馈”、“问题分析评估”、“奖惩激励”4项制度)、“重大决策项目管理三步法”(即:对镇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明确项目推进机构、人员、时限,激活组织创新内在动力)为抓手,不断提升镇党委决策科学化水平。按照“三个能否”评价标准,强化“有为才有位”意识,注重实干用人导向,完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轮岗等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五创五赛”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大镇、村(社区)、组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努力锤炼了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踏实进取、埋头苦干的干部队伍。

(二)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采取“大社区党建”模式,强化集中居住区党建工作,依托城镇节点探索实施党组织属地化管理。采取“支部+基地+协会+农户+公司(市场)”模式,创新

—7—

党组织建设模式,成立万春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两新”组织中。深入开展“五创五赛”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超先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以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团群团组织为依托,以村级服务平台为基础、以第三方专业机构(包括:咨询、勘测、招标、监理、审计等机构)为辅助的村级基层治理新构架。深入实施“阳光拆迁”、“阳光安置”、“阳光建设”、“阳光救助”等系列“阳光政务”工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靠民主机制化解了区域建设中的矛盾和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两级巡查”工作,创新第三方测评机构参与“勤廉指数”评价预警体系信息收集机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坚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发生。认真开展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着力治庸、治懒、治散,形成了“真干、苦干、实干、能干”的工作氛围。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建设,加大对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目前,全镇无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8—

20xx年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万春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

镇域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系统确立了“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揽,统筹推进全镇各项工作,加快建成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小镇”的总体战略目标,率先探索实施了绿道景区化管理,有力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评定,报国务院批复设立。目前,全国仅有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措施:

(一)组建创建工作机构。针对创建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实际,成立了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设组和宣传组,形成创建整体合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支持。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力争将万春镇列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试点区域,尽力缩短创建工作周期。同时,争取省旅游局支持,同步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

(三)编制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聘请知名规划机构——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要求和评定标准,结合万春实际,编制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创建总体思路、主

—9—

要路径、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

(四)抓好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优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加快推进天乡后街旅游特色街区打造、踏水桥旧场镇改造、绿道景区化管理、鱼凫古城遗址和江安河保护、农家乐提档升级,以及“国色天乡”水上乐园、陆地公园、运动公园、主题度假酒店及商业街打造等产业项目,全力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促进万春旅游产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

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

要领导肯定,推动了万春生态田园特色的持续塑造,促进了万春旅游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档升级,带动了万春形象品质和知名度的整体提升,为万春镇加快推进旅游观光产业向旅游度假产业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探索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

率先提出绿道景区化管理理念,制定了《温江区万春镇绿道景区化管理规范》,按照“属地管理、专项考核、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主要内容:

(一)实现“一个允许”。绿道景区化管理区内只能允许按

规划控制要求经批准建设以下基本绿道配套设施:一是交通衔接设施,包括衔接设施、停车设施;二是服务设施,包括管理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是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讯、防灾设施;四是标识设施,包括信息标志、指示标志、规章标志和警示标志。

(二) 倡导“两个鼓励”。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教 —10—

育,提高公民参与绿道管理的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一是鼓励社会和个人通过“认养”等多种形式参与绿道建设和管理;二是鼓励单位和个人劝导、投诉破坏绿道设施和影响绿道安全的行为。

(三)坚持 “六个不准”。一是不准搭建与绿道管理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二是不准堆放杂物、晾晒衣物,张贴设置有碍绿道景观的标语或户外广告;三是不准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瓜纸屑、躺卧涂污损坏绿道公共设施;四是不准占用绿道或绿化带等设施从事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倾倒排放污水、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六是不准机动车辆进入绿道 (借用原有交通道路的绿道除外)。

目前,全镇累计建成绿道约40公里,进一步明确了绿道管理职责,对绿道及绿道控制区内绿化、路面、标识、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进行了控制管理,促进了绿道的规范管理、有序营运和品质提升,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绿道沿线生态人文环境,实现了绿道骑游向绿道旅游的转变,万春田园绿道成为继国色天乡乐园后万春镇又一旅游名片。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11—

 

第二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11.24

怀柔东区建设委员会

20xx年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社会工委的指导下,在全体机关干部的团结努力下,东区管委会积极加强社会建设工作,促进了东区开发建设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东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社会建设工作,东区管委会年初成立了以主任刘柏林为组长,副主任彭明卫为副组长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东区的社会建设工作,各部室领导作为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具体组织开展社会建设工作,做到社会建设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底有总结。

二、征求意见,提升服务

深入拆迁村开展征求意见活动,结合征求的意见建议和工作实际,围绕改善工作作风、建立勤政高效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重点前期项目建设以及折子工程等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了明确任务、明确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明确时限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了工作台帐。

三、成立队伍,服务群众

由于东区建设涉及三镇八个村的诸多农户和企业,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得不好的话,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缓和矛盾,东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政策咨询”服务队,主要由3人组成,工程部、开发部、前期部各一人,每月深入拆迁村1至2次,接受相关群众的政策咨询,为群众解答拆迁过程中相关的一些政策以及群众遇到的困难。

四、东区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深入研究土地一级开发方案,积极寻求合作开发企业。截止目前我单位与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利宝集团、温州商会、首开集团、泰禾集团、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奥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首创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洽谈投资开发东区事宜。其中,北京奥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起草了合作意向书,首创臵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修改街区控规方案意见。

二是积极办理工程手续。在工程手续办理中,主动与区有关部门联系、协商,主动召开各相关部门协调会,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效解决了重点工程手续办理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东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东区供热建设相关事项请示及东区供热特许经营协议上报区政府,区政府批示鉴于城市供暖将统一考虑,等城区供暖主体及模式确定后再决定。

三是积极推进村民拆迁安置楼建设。截至今年年x月底,3号住宅和5-8号附属设施的主体工程已完工,现正在进行一期室外管线工程施工。

四是解决拆迁后续问题。东区1号路、2号路及滨河路拆迁时,许诺被拆迁户20xx年x月左右入住拆迁安臵房。由于政策调整,叫停小产权房的建设。村民拆迁安臵房在20xx年底才动工建设,被拆迁人怨言很多。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矛盾,我单位逐家逐户做好解释、安抚工作,结合群众意见,参照周边项目周转房补助费发放标准,经请示区政府批准,将被拆迁人的周转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300元。根据村民拆迁安臵房建设进展情况,我们又对已拆迁户发放了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间的周转房补助费。

20xx年,东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践行“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永保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东区党建工作水平,为开创东区工作新局面贡献更大的力量。

怀柔东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20xx年x月二十四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