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评估报告

小组评估总结报告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水果篮子

2、小组性质:成长发展性小组

3、小组周期:1个月

4、小组共聚会次数:4次

5、小组聚会密度:一周一次

6、每次聚会的时间:2个小时左右

7、出席状况:每次都有人缺席,只有一个人四次到齐

二、小组目标

通过四次的活动,使小组成员通过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和认同,并实现组员间的关心和接纳,增强决策能力和对自己生活负责的能力,并在小组中获得小组成员的接纳,产生归属和认同感。。

三、评估内容

1、小组目标是否达到:在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请小组成员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评估,同时社工自己对小组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了自评,判断小组目标基本上达到。

2、招募及宣传:招募由社工点的社工打电话给青少年直接邀请,基本上没有在社区中进行别的宣传。根据我们四次活动的经验,招募确实是小组工作中比较困难的一节,很难招到人,而答应了要来的人不一定来,来了一次不一定来第二次,让小组工作困难重重。

3、时间、长度和地点的评估:聚会时间定在周四的下午,有利之处是下午,青少年们都已经起床,而且不在周末也往往不占用他们出去玩的时间,不利之处在于有些青少年有临时的工作,或者是一些青少年因为不是周末不愿意出来。

每次活动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虽然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动因为气氛活跃而延长了一段时间,基本上还是保证时间既能完成活动的目标而又不至于使组员产生疲劳和厌烦的情绪。

活动地点设在龙华街道的禁毒活动室,本身地点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常常在活动中要是忘了关门会有人中途开门进来,极大的破坏了讨论或者是游戏气氛。

4、小组结构:由于本次小组系普遍性的成长小组,且招募对象都是同一个社区中的社区青少年,背景相似,所以可以认为所招募的组员没有不合适之处,而具体的组员也没有合适不合适之说,各个不同个性的人在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保证了小组的多样性和小组文化的包容性,也促进了小组成员间对接纳的感受和学习。 

5、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本次小组活动根据社区青少年的特殊性和本小组的性质,采取的活动方式以含有教育意义或者心理学意义的游戏为主。让青少年在游戏的过程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在其中产生对自身和人生思考和反思。

从内容和适切性以及方式方面来评估,第一次活动的方式不是很合适,而后面的三次活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6、个别组员的表现和改变

小组成员中杨欢是全部参与的,他的改变十分明显。从一开始虽然很活跃但是不遵守小组规范和尊重小组成员,到后来慢慢的开始真正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小组中的开心果,在小组中出现小矛盾的时候还能帮助协调解决。而卢伟玲从一开始比较配合但是不很活跃,到后来开始以先进者的身份帮助后来的沉默者,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姚鹤龄也从一开始活跃但是挑战者或者是小组中不和谐者的身份成长成为小组的领导者,开始维护小组规范并且获得了组员的承认和尊敬。王志浩和徐斌都曾经是小组中突出的沉默者,但是后来在小组成员的接纳和帮助下,真正融入了小组中,最后可以在小组中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成长。

7、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本小组的沟通模式从一开始的以社工为中心的模式,发展为后来的小组中心模式及多中心模式。

2)小组气氛:小组气氛从始至终都比较和谐,偶尔有不尊重组员的情况出现,也能在整个小组的监督下很快解决。

3)小组规范:本小组规范主要是尊重所有小组成员,并保证不迟到早退,公平公正的参加所有游戏活动。本规范并没有很好的被遵守,因为小组气氛比较轻松,很多人在有其他成员发言时喜欢插话,经社工指出后有所改进,最后如果有人想要发言一定会等其他人说完,在讨论时也能保证对其他组员的尊重。

4)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比较一般,因为小组成员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有人未能出席的情况下,小组对此还是会表达关注。

5)领导模式:本小组没有明显的领导,有一两位比较有领导力的成员,领导模式比较自由。

6)解决冲突的方式:本小组一旦出现冲突,小组立刻会产生警觉,并由社工或者其他组员指出,冲突者或者继续探讨将问题解决或者自觉中断无意义的冲突。

8、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小组的过程分为开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第一次活动以小组成员的相互熟悉和形成小组目标为主,为开始阶段,主要的方式是沟通游戏。从第二次活动开始,开始通过自我认识游戏和讨论促进小组成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是为成长阶段,第三次活动让青少年在对自身了解的基础上开始思考人生的丰富选择性,是最重要的成熟阶段,采取的方式是现实模拟。第四次活动运用了小组成员间情绪表达的技巧,处理了小组的离别情绪并进一步提升了小组的同伴意识,作为结束阶段比较成功。

9、社工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

在小组活动中社工运用了专业的价值观和技巧,并体现了专业的态度。对小组成员表达了无条件平等的尊重和接纳,在多次活动中运用了倾听、澄清说明以及引导谈话和游戏控制的技巧,运用了社会工作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专业知识,如符号互动论等。

四、财务预算报告

本小组活动中主要的财政支出是送给小组成员的游戏奖励和纪念品。4次活动共计287元。

五、遇到的困难

1、招募的困难:有关社区青少年工作最困难的环节就是招募。大部分社区青少年对社工和小组还缺乏认识,往往不愿意参加活动。社工打电话去每个青少年家邀请,愿意来的却寥寥无几。

2、成员方面的困难:愿意参加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是“绿色青少年”即比较配合工作而且没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他们很多都参加过很多社工的活动了,有些已经成为了“老油条”,对社工的要求有些不是很在乎,而且很难保证每次活动都能参加。在我们的组员中,只有一个人完整的参加了四次活动,其他很多都是两次三次,还有些参加了一次就不再来了。

3、社工方面的困难:首先,经费方面还是比较紧张,4次活动花费近300元,基础是打印和道具很多都是机构本身有的,如乒乓球等,要是没有的话花费更大,社工点经费比较紧张,一年内最多搞两次这样的活动,我们是因为来得早所以才能成功的。

其次,场地是向办公室的禁毒社工借的,青少年社工本身并没有专用的活动场地,在活动中常常有人突然跑进来,对小组的气氛很有影响。

六、建议

1、社工在招募时要特别指出活动的性质和成功的经验,吸引青少年参加。在招募时也要多招募那些比较少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使他们也能获得帮助和成长。

2、在活动中一定要把活动室的门关好,在小组讨论十分热烈的时候如果有人突然闯进来会使气氛突然冷却,不利于活动的继续进行。

3、在活动时一定要对青少年强调规范和纪律。他们一旦玩的开心就会忘记规范,而且为了游戏获胜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一定要在活动中杜绝这种现象,不然将极大的损害小组的同伴意识和凝聚力。

七、参加者资料

八、附活动记录及照片

1、第一次活动中的信任游戏——盲人引路

2、第二次活动拍卖游戏完成后的道具

3、第三次活动中模拟人生的“工厂”景象

4、第四次活动中全体成员举着代表收获的苹果

 

第二篇:小组评估报告

小组评估报告

小组成员:张  敏  邓  政

                             陶  永  魏梦忆

彭  莉  李胜兰

周  霞

“未来之星”小组评估报告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未来之星

2、小组活动周期:1个月

3、小组活动次数:4次

4、活动频率:一个周一次

5、小组活动地点:宜宾江北实验小学

6、出席人数:小组成员共15人,但有时多于15人,有时又会有组员缺席,每次都到的组员有12人

二、小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小组丰富组员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组员的综合素质,让组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并为之努力,培养组员的协助能力、动手能力、表达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小组成员全面发展。

三、小组过程

20##年9月28日,第一次小组活动在江北实验小学校五年级一班教室举行,由于是破冰活动,所以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组员相互认识,为后来的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开始先用“名字串”的游戏让组员相互认识,然后通过“一元五毛”的游戏让组员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最后再通过“掏掏心里话”让组员在自己的心中树立一个伟人的形象。

20##年10月12日,第二次小组活动在江北实验小学校操场进行,此次活动的目标是:提高组员的胆识和应变能力,增强组员的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根据活动的目标开展了“背气球”、“简笔画”的小游戏,以达到此次活动的目标帮助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友好相处,增强小组成员的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锻炼小组成员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主导事情的能力。

20##年10月19日,第三次小组活动在江北实验小学校操场开展,活动一开始由主带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加深组员对活动的认识,之后开展了“绑脚走”的游戏,培养组员的自信心,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和动手能力,然后用“说说心里话”来加深小组成员对本次活动的印象,巩固本次所培养的能力,并结束此次活动。

20##年10月26日,最后一次活动在江北实验小学校五年级一班的教室进行,此次活动一开始主带社工就预示了此次将是本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因此组员们在活动的过程中都十分的投入,在“无领导讨论”中组员都积极的分享自己的伟人偶像,在游戏环节“坐地起身”中组员都十分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游戏任务,最后小组活动在“放飞梦想”的环节圆满结束,组员将自己的梦想写在氢气球上,将它们放飞也预示着组员的梦想飞向天空。

四、小组评估

1、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小组的评估,以及江北实验小学校校长的反馈信息了解到,组员在协作、团结、动手、领导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所以说本次小组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2、小组内容及方式是否适当:由于小组的组员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所以本次小组的内容以游戏为主,让组员在游戏中探索道理,在游戏中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的。游戏的方式是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小组的预期目的也达到了,所以说小组的内容和方式是比较适当的。

3、个别组员的表现:在前两次活动中,有3个组员一直表现得非常活跃,活跃程度比较严重,导致了活动场面比较混乱,但通过社工的介入,这些组员的表现都有所改善。还有1个组员比较内向,在第一次活动中基本都没有表露自己,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不高,社工在此过程中对该组员比较关注,给予该组员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后两次活动该组员的积极程度都有极大的提高,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

4、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小组是在一名主带社工的带领下进行,组员们在主带社工的带领下逐一的开展活动。

(2)小组气氛:小组从破冰阶段开始气氛都比较热烈,组员的参与度都比较高,没有出现冷场的现象。

(3)领导模式:小组由每一次的主带社工领导,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4)次小组:在小组中次小组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般是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之间组成次小组,但经过社工的调整这样的次小组现象有所改善,男女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交流。

5、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小组的过程分为开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第一次活动为破冰活动,也就是开始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熟悉彼此,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次活动为成熟阶段,此阶段小组开展了一些有目的性的游戏以提高组员的胆识和应变能力,增强组员的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第三次活动为成熟阶段,在本次活动中组员之间的关系都较为密切,开展的活动就以培养小组成员的自信心,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和动手能力为主。第四次活动是结束阶段,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组成员的自信以及领导人员具备的综合素质,并让组员放飞希望,点燃梦想,在最后的“放飞梦想”小组活动圆满结束。

五、小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由于组员的年龄都比较小,自制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自己的控制不是那么好,所以场面有写混乱、吵闹。

2、组员对于异性比较排斥,在分组活动的时候都不太愿意同异性一个小组。

3、小组中有个别的成员相对内向,不太主动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自己在角落。

4、社工的经验不太充足,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没有及时的、很好的处理下来。

5、有部分社工过于“温柔”会导致小组成员的“得寸进尺”,社工不能主导小组活动,造成局面混乱。

六、建议

1、在小组出现吵闹、混乱的局面时,社工应该及时介入控制吵闹的局面。

2、社工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应当多注意性格内向,不太爱表露自己的成员,在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可以让这样的成员多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活动过程中社工应当适当地树立威信,主导活动,以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