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心得体会

贡丹丹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

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

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

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第二篇:百善孝为先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心得体会

9月5日全校师生聆听了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李星莹导师《百善孝为先》的专题讲,通过导师的深情演讲,现场的亲子互动,把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触动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李老师从孝之反思、孝之感恩、孝之原理、孝之实践、孝之忏悔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孝道。导师的谆谆教导,让我深刻体会到孝道的真谛,深切感悟到“天下父母心”的伟大含义。

在孝之反思中,驴子孝的故事里,“妈妈,孩子怎能将你丢下。”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到:“孝”不是人类的专利,就连动物都有。是的,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每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期间让人难以形容而又无法计数的心血。静心反思,我们又能回报父母几许呢?作为儿女,我们是否尽了小孝:以物养亲,尽心养亲,使父母衣食无虑;或是尽了中孝:以顺怡亲,上体亲志,使父母顺心安乐;或是尽了大孝:以养荣亲,行善济世,是父母光耀门庭;还是尽了至孝:以德拔亲,行道立德,是父母成就生命呢?如此看来,我们大多数人也只是尽了小孝,让父母有吃、有穿,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安乐,更没有是父母光耀门庭,成就生命------

由孝之感恩,“母亲的分娩之痛”使我们感受到母亲十月怀胎,孩子撕裂而出的那段痛苦生命历程;“奶是由血液形成的”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母亲的奶竟然是血孕育而成,我们每个人又喝了母亲的多少奶水呢?此恩此德,真是永生难报。20xx年汶川地震中,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正甜蜜地睡在自己温暖的红底黄花的被子里,他根本

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天崩地裂,他不知道自己身处瓦砾废墟,他不知道深爱自己的母亲已经悄然逝去,更不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母亲离开人世前,用颤抖的手在手机上留下一条未能发出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人世间,还有什么爱比这种爱更崇高更伟大呢?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感恩我们的家人,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吧!

孝之原理与孝之实践中,《汤姆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汤姆,因为年轻的莽撞竟然使他失去了一生最宝贵的父子亲情,只为一时失望的愤怒,竟然残忍的辜负了始终深爱他的父亲,让自己人生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恰恰相反,善良的小鑫秋,年仅5岁,父亲因为被歹徒刺伤眼睛,双目失明,妈妈离婚,面临生活困苦,正当爸爸欲轻生解脱的时候,她死死抱住爸爸,求爸爸不要放弃,自己可以照顾他。“妈妈,我不能跟你走,长大了,我还要给爸爸夹菜-----”小鑫秋,多么可爱的一位小姑娘,女儿一份深深的爱,让父亲对生命有了热爱,对生活有了追求,走向了幸福的人生旅途。

孝之忏悔中,导师总结了作为儿女对父母容易犯错的几条:1、《弟子规》云:父母呼,应勿缓。你是否不理不睬,叫几声都不应答?

2、《弟子规》云:父母责,须顺承。你是否顶撞过父母?3、《弟子规》云:父母教,须敬听。你是否把父母的教诲当作耳边风?4、《弟子规》云:父母命,行勿懒。你是否从不帮父母做家务活呢?5、《弟子规》云:亲有疾,药先尝。父母有病,你念念在心吗?6、《弟子规》云:亲憎我,孝方贤。假如父母对你不好,你是否有无抱怨呢?

7、《弟子规》云:亲有过,谏使更。父母有过失,你是否和颜悦色劝谏呢?8、《弟子规》云:9、《弟子规》云:德有伤,贻亲羞。你是否做过让父母蒙羞的事情?常言道: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是否嫌弃过自己的父母呢?以上的错误有谁没犯过呢?我们又何止这些错误呢?“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既然做得不对,就应该敢于承认错误,面对父母好好悔过,不要让自己的一生因为对父母的不孝而留下太多遗憾。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是啊,孝子侍奉父母,就应该对其恭敬;奉养父母就应该使其快乐;父母有病,作为儿女就应该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我们想真正成为大孝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双亲已经离开人间。人生如此短暂,“孝”最不能等,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好好孝敬父母,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尽孝,创建一个个美好、和谐、幸福家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