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考察学习的报告

参观考察学习的报告

为了提高西咸北环线勘察设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根据省厅20xx年11月2日西咸北环线勘察设计工作专题会议要求,11月9日至11月12日由我院组织,厅高管处、交通技术咨询公司、交建集团和中交二院等单位参加组成考察团(共计11人),对北京的四环、五环、六环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概况

根据省厅要求,现场考察了北京市的四环路、五环路及六环路的重点路段,还参观了京津塘高速及其复线、天津津滨高速及部分城市道路,累计考察公路里程约400余公里。为了提高考察学习效果,设计院专门邀请了参与北京环路勘察设计工作的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协助考察团现场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并召开了座谈会,就考察参观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与沟通,取得了较多宝贵的经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考察路段的基本情况

1、北京四环路

四环路于20xx年6月全线通车,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环城快速路,平均距城市中心约8公里,全长65.3公里。主路双向8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为80km/h。辅道双向4-6车道,同时埋设了水、电、气、热等7类数十条市政公用管线约600km。全线设有完善的交通工程、照明、绿化等设施。全线共设桥梁147座,其中立交51座,高架桥7座、跨铁路桥6座、跨河桥16座、人行天桥42座,通道桥25座。本工程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北京市长城杯奖。

2、北京五环路

五环路是北京市第一条环城高速公路,20xx年10月全线通车。平均距里城市中心约12公里,全长98.58公里。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部分路段设置有辅道。批复概算136.4亿元。

五环路共设立交桥70余座,几乎汇集了北京已有的各种立交型式,其中占地数百亩、投资超亿元的大型互通式立交多达13座。跨越机场高速和京顺路的五元桥是五环路上规模最大的立交桥,占地800多亩,十几条定向匝道如飘带般在主桥周围延展,满足了各个方向车辆的需求。类似的特大型互通在五环路上还有7座。

3、北京六环路

六环路是北京市的“公路二环”,20xx年9月全线贯通。距市中心大约15-20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120公里/小时,全长187.6公里。六环路是国内目前最长的环城高速公路,总投资181亿元,连接了等12条首都放射线高速公路以及所有首都放射线国道和多条城市干道。六环路全环贯通运营,标志着北京高速公路网架构基本建成。

与设计单位交流的主要内容为路线(设计标准)、立交、安全设施、服务区、收费站、桥梁、绿化景观、交通应急救援及排水工程的养护等问题。

三、考察取得的主要成果

1、管理协调机制

北京的环线建设是随着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既有的环线较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环线建设是一项涉及市政、铁路、林业、农业、环保、管网等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协调指挥机构,项目才能顺利实施。各部门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征地拆迁等都能够给公路建设予以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公路建设也要结合实际,为其它行业和部门的建设留有合理的发展空间。北京的公路与市政道路建设均由市交通委员会和规划委员会统一管理,总体上使得公路建设与城市建设和规划协调的较好。

西咸北环线是西咸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协调问题。因此,建议借鉴我省西三一级公路建设管理经验,由省政府出面组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作为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可设在西咸新区管委会内),统一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方案问题。

2、建设标准与工程规模

北京四环、五环距中心城区较近,区间交通量较大,均具有明显的城市快速路性质;六环距中心城区较远,过境货运交通量较大,按全立交、全封闭、全线收费的高

速公路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据现场考察及设计单位介绍,四环、五环路大部分路段交通拥堵较严重。其原因有三:一是高峰时段交通量大,部分路段断面交通量达到10~15万辆/昼夜,远远超过道路通行能力;其次是部分立交因受条件限制,缺少部分方向的匝道,导致交通组织困难(车辆迂回绕行,浪费道路资源);三是部分立交匝道标准较低,主要是路基宽度较小,大部分为单车道,且硬路肩较窄,一旦车辆在这些匝道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难以进行交通疏导,就会引起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而影响整个路段的通过能力,甚至引发区域性的交通瘫痪。

六环路存在建设标准偏低的问题。全线通车之日,就已有部分路段出现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基本车道数不满足通行能力要求(表明交通量预测偏差较大);第二,部分路段因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路网稀少,立交也少,但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沿线城镇化发展迅速,路网增加较多,为此增加了许多标准较低的立交。由于立交间距过密(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间距),严重影响主线运营安全和通行能力,成为新的交通瓶颈。 天津津滨高速及天津外环路设计标准较高。津滨高速为双向6/8车道,外环路为双向8/10车道,全立交,立交规模较大,并设有辅道,目前运营状况较好。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心城市的环线建设标准要适度超前,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量的快速增加;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适当预留一定数量的立交,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在立交形式的选择上,要突出服务功能,满足各个方向交通转换的需求;匝道宽度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需求,至少满足双车道的总宽度(采用大于3米的硬路肩)。

3、立交标准与型式

(1)匝道标准和指标

四环、五环具有城市道路性质,执行城市道路标准(比公路标准低);六环执行高速公路标准。平面线形指标按规范执行,多数采用一般值,特殊情况采用极限值;最大纵坡以4%控制,交通量较大的匝道横断面采用单向双车道断面,交通量较小的采用8.5米的单向单车道断面。

(2)立交型式及占地规模

枢纽立交主要采用组合式全互通,个别因用地地物限制,未设专用匝道,形成部分互通。

一般立交主要采用单喇叭形式,多数采用A型,因地形地物限制,不得已采用了B型;当受条件严格限制时,采用菱形立交,设置四处收费站(北京六环及津滨高速上均有菱形立交)。

地形平坦地区的立交,左转弯方向匝道多采用右出右进的半直接式(以桥梁上跨其它匝道)。

占地规模:枢纽立交一般为400~600亩,一般立交为200~300亩。

(3)经验教训

枢纽立交不能缺少方向,应采用全互通型式;变速车道长度应按规范执行,提高安全性,减少进出口堵车问题;尽量不采用不利于运营安全和收费管理的菱形立交;双车道匝道出入口未设置辅助车道,相临环形匝道存在交织未设集散车道,应按规范设置。

由此得出西咸北环立交设计的结论:

①.立交选型基本合理,应采用全互通,枢纽立交不宜采用双喇叭。一般立交根据地形地物可采用B型单喇叭方案。

②.平纵技术指标偏高,可适当降低,以减少占地,降低造价。

③.相临环形匝道之间存在交织时,可考虑设置集散车道。

4、交通标志

(1)指路标志

北京的环线上路网复杂,立交较多,间距较短,转换交通量较大,交通组成复杂,特别是枢纽立交,连接了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等,立交区路网信息量较大,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尤其是指路标志,对正确疏导交通、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的环线设置的标志比较合理,信息内容准确齐全,设置位置合理。根据立交的间距合理设置道路名称及地点预告标志(远近地名相结合),出口多采用易于识别的图形化标志.为避免信息过量,取消了许多地点距离和公益性标志。这些都值得在城市环线项目上借鉴。

(2)车道功能及车道限速标志

对于单向多车道公路的车道功能与限速问题,现行的《标志标线规范》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该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省高速公路的标志设置工作。在这次的考察中,得到了一些认识,基本都体现了淡化超车道与行车道功能划分的理念,强化了分车道限速的理念.(在京津二通道实行计重收费的路段,为了减少收费站(主线站)称重设备的数量,降低建设和运营费用,在收费站前设置标志,实行客货车分道行驶的管理措施,设置了如下标志。

图5、立交桥梁型式

北京四环、五环、六环上设置的桥梁主要为立交桥梁和城市高架桥。高架桥多为预制结构,结构形式主要为先简支后连续T梁和箱梁结构,跨径多为20~40米,下部为柱式墩、桩基础。下部桥墩的设计在满足结构受力的要求下,根据景观要求采用了矩形、圆形、宝瓶形等型式。市内桥梁一般不设置柱间系梁。

立交内桥梁因平面线形(交角较小)和景观要求,多设计为现浇梁,结构型式主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因主线纵面设计原因,立交匝道多为桥梁上跨主线的方案,桥梁跨径一般为20~30米,中央分隔带设置桥墩,以减小跨径,降低造价。

此外,北京的立交桥因跨径、工期、施工场地及施工保通等问题,采用了较多的钢箱结构。有的中分带设墩,有的中分带不设墩。如下图。

天津外环为近年建成通车的城市主干线,立交规模大,桥梁设计复杂,为满足景观性要求,桥梁主要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和装配式钢箱梁。对于高度不高、跨径30米以内的桥梁,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为独柱双支座矩形墩(花瓶墩)。对于高度较高,跨径较大的桥梁,采用了装配式钢箱梁,采用工厂预制节段,现场吊装并铆接的施工方法。这种结构形式主要优点是施工简便、快速、跨越能力强、上部结构自重小;缺点是造价较高、后期养护费用高。

为天津外环与津滨高速相交的立交桥,上下部结构造型及尺寸较为协调。

6、路侧景观与绿化

北京环线两侧的景观建设效果较好。道路两侧50~100米宽的林带与城市绿化工程、休闲广场、排水沟渠及其他公共管网设施相互配合,融为一体。京津塘高速及其二通道两侧大都设有20~50米宽的林带。与我省的西户高速、西铜高速情况基本类似。公路用地界内由公路部门实施绿化,之外由林业、市政或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中分带内的绿化较薄弱。北京环线路基中央大部分采用防眩板防眩,仅少数为植物防眩。 因此,对西咸北环线的中分带和路侧绿化提出以下建议:

①.中分带形式不要一刀切。可分段采用植物与防眩板防眩两种形式。在通过城镇、空港区、历史遗址等景观要求较高的路基段,采用植物防眩,其余路段采用防眩板防眩。

②.路侧景观带的问题可借鉴以往项目的经验,主要搞好公路用地界内的绿化。重点是立交区、服务区、路堑上边坡等区域。对于公路用地界以外的绿化林带,可以结合道路景观需要,做好全线绿化与景观的总体规划,通过与西安市政府协商,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沿线政府组织实施。

7、路基高度与综合排水

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主要受交叉工程和路基综合排水方案控制。本次参观的北京四、五、六环大部分路段路基较低。主要原因是横向交叉道路较少,被交线多上跨主线,部分路段设置有纵向辅道;公路路基排水出路与城市排水管网协调一致,部分下挖路基路段多采用泵站排水方案,较少采用蒸发池。据设计单位介绍,多年来使用情况良好,基本没有出现影响正常通行的水患现象。但在我省泵站排水方案因养护不善,影响排水效果而应用较少,由此影响了局部路段的路线纵坡方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

京津塘高速平纵指标较高,大部分路段路基较低(1.5~3米),桥梁规模较小。主要原因是横向交叉道路较少,部分路段设置有纵向辅道,通道净高较小,被交线下挖较多,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与之相交的等级公路多上跨主线。

京津二通道路基高度较高,大部分交叉工程为主线上跨,跨线桥规模较大。 津滨高速因靠近城市,城市道路(包括规划道路)较多,横断面较宽,大部分交叉工程为主线上跨,跨线桥规模较大。因此,纵面指标相对较低,起伏较大。

四、结束语

通过考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看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将对照参观所见所闻,紧密结合西咸北环线的实际,进一步认真研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细化设计方案,为增创国家优秀工程奠定基础。

 

第二篇:尹钟祥参观考察学习报告汇编

尹钟祥参观考察学习报告汇编

(20xx年)

中小学教师如何搞课题?

——参加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论坛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笔者有幸于20xx年1月16-18日,在河北省大厂县参加了由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科研规划中期论坛“,聆听了来自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基础教育司,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以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报告,感觉信息丰富,收获很大。现谨根据自己的相关记录和感受,将有关中小学教师如何搞课题研究的内容整理传达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副司长务实说课题

教育为何要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定华副司长在《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科研的要求》的报告中,首先强调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他说,十七大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规范办学行为,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要科学发展。法治是双刃剑。教学中反对师道尊严,但学生必须尊重老师。有的地方不敢批评学生了,不对,表扬和批评都是需要的,但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质量。我们要鼓励校本教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素质教育本来并不复杂,是一些大学的人给搞得复杂了,把书搞厚了。有的学者的意见是不值得参考的。他们有的就是把“少年儿童”的提法改成了“儿童少年”,如此等等,只是将话语变换了一下而已!素质教育的表现,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智育注重能力、智力的提高。用启发式,不再是选择自由,而是教育法的规定了。要解决班主任工作不好做、不愿意做的问题。班主任津贴太低了,标准将大幅提高。要解决政策不配套的问题,要专设招生向班主任倾斜的硕士班,大家对班主任心向往之就好了。三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四是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五是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还要讲道理。民办学校很多是在为了挣钱,连续发生几起学前教育事故,生命不保,何谈教育?高中教育这些年投入很少,政府拨款

仅能满足教师工资。怎么办?要研究,教育有规律,不能人云亦云。要“又好又快”地发展,高中要发展,是瓶颈,要研究。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搞课题?他说,教师在以前是“教书育人”,现在要加上“科学研究”。理由有如下几点。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仅靠过去所学的的教育学、专家的结论、文件法规等,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生搬硬套,不行。二是学校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有校风校训,有发展哲学即指导思想,是方向,是灵魂,有无形的力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师范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中小学如火如荼的改革形势,师范毕业生不能较快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四是教育人生完善的需要。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思想,要得到认可,是内心的需求,应该也能够实现,这就要努力做到“五有”,即有水平,有实践,有对象,有需求,有平台。在实践中,要求真务实,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就从不让学生迷信他们的大学;我们工作中有学生,不能熟视无睹,“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要有转化的平台。

中小学教师如何搞课题?王定华副司长提出如下四项建议。一要选好题目,选自己喜欢的,能驾驭的,有基础的;有人已经搞出一些研究成果了,而自己有可能再有所突破,可做大,可发展的。二要读两本科研方法的图书,理论与操作性强的各一本,最好是直接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裴娣娜教授的书。三要请三位核心助手,核心组共计四个人最好,一般成员可以多些。其中最好是,有一位是学校管理者,以从行政方面得到支持;一位是理论方面的骨干,利于把握方向;一位是文字好的助手,利于总结成果,最后的研究报告很重要。四要出四个成果,因人而异,基本是,要发表一篇文章,不是豆腐块的那种;提出一项建议,能推动工作的,也可以直接向教育部提;改变一种教育教学行为;明确一个方向,向何处去。副司长说他自己也搞了几个课题,介绍说《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和《人民教育》三个是较好的国家级刊物。最后,他语重心长地作结说:中央政治局还要经常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我们可不能做那种“不读书不看报的,什么都不懂的教书匠”!

赵委员讲科研ABC

“论坛”向与会者赠送了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管办的专家委员赵北志撰写的《教育科研ABC》一书,并请赵委员在大会上作了讲座。他系统地讲了当前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普及的必然性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申报与结题文件的规范化,学校怎样组织科研以及教师个人教科研如何入门等问题。受篇幅所限,笔者只能摘要传达。

赵委员认为,课题组人员大体分为三个层次: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一般参与者。目前比较合乎国情的组成形式应该是“领导、科研骨干、教学骨干和一般教师相结合”。他说,一个单位的领导除了科研资格和能力之外,还有行政权力,既便于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也能使研究成果比较顺利地转化为改进教育教学的决策。科研骨干和教学骨干在许多情况下是相通的,不过前者在分工上侧重于科研,往往是学校的科研组织的负责人,他们除了有较深厚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外,还知道教科研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而后者主要在教学一线,但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业颇有钻研和造诣。基层的教科研是不能离开这两种人的。关于一般

教师,过去不少单位不重视一般教师参与科研,主要是觉得他们没有这个水平。其实,一般教师的成长有两种途径,一个叫自发,一个叫培养。靠自发,也能出人才,那要看个人的天赋和自觉性了,但不利于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培养,就是领导要有意识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而鼓励和吸引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促进其成长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课题研究队伍的落实要由负责人精心策划,只有按照课题的目标组织好一支功能齐全的队伍,才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赵委员在其书中设立了教师“科研入门须知”一项内容。他强调了“计划”“资料管理”等环节。在“学习”一节中,他说,科研入门离不开以“读、看、思、写”为方法的学习。而其中比较令人伤脑筋的问题之一就是“写”。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是教育科研的基本功,是学习的“牛鼻子”,只要一动笔,读、看、思都带上了。写什么?内容不说,写的形式可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形式有:随笔、叙事、反思、观后感、小结等;中级形式有:论文、发言稿、总结报告、结题报告、调研报告等;高级的有专著等。写,必须从初级形式开始,长期坚持,科研水平必定会大有提高。

程方平论创新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方平在会上谈了《关于教育科研如何创新的几点思考》。他说,我们要慎用“新”和“创新”。建国以来8次课改,每次都叫“新”,“新”是相对的。“原创”来自传统,传统中的“原创”精神是“创新”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不能轻易舍弃。从孔子开始,至今有许多东西,还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孔子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对机遇的看法,《论语》中的“述而不作”中有许多思想表现出大智慧。“创新”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求发展。“创新”要有整体思路。对外国的东西,如果不去整合,我们的学习就是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影响很大,中国给予高度评价,而加德纳本人则以为只是一种假设。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是承认多元的。如“因材施教”,而且在对策上是非常丰富的。中国本土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创新”的基础。“上海一小”的实验,学校一直用“创造教育”的提法,发展其间就从未受到各种新口号的冲击和影响,只是随时用以补充自己的核心理念。我们要有定力,不总摇摆随波逐流。我国的教育,在过去大都是专家在搞研究,这些专家,有的务实,有的是故弄玄虚。其实许多的创新性成果是校长和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才符合教育研究的条件,才能成为专家。北京105中学的语文作文兴趣小实验,就是摄影之后给学生看照片,鼓励多写几句,再继续鼓励写,逐渐达到精彩,有真情实感。有人曾说,这不过只是看图作文,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这位老师不为所动,依然故我,一年后学生思路大开,20xx年中考,他的实验班从海淀区的30多名一跃而为前5名,一鸣惊人。大家感到实验研究并不难,之后推广,同样是看图作文,效果就十分好。因此,我们要有“定力”和“自我”,“跟风”永远要被动。要解放思想,要自信。过去是计划性教育,教师教,学生学,现在应重新审视,能否成为学习型学校?对校本、地本、师本、生本的关注,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使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才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教育需要实证。教师的定位是公务员,还是自由择业者?美国教师是独立为战,他们很欣赏中国的合作教研,欣赏中国的教研室体制,看好中国的“以老带

新”等形式。脑科学提示我们,语言学习要尽早。我们过去,在教师培养方面存有偏差。“学科”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还有“去”专业化的问题,有个职业发展与专业发展的问题。如果将其合在一起谈职业,就容易掩盖了“专业性”。在香港,我曾听了一节中学语文课,讲的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九言诗”,他在课上强调说,“九言诗”是不多见的,但是他在课堂上讲了许多,“九言诗”的特点却没有讲出来。所以,我们要关注“职业”与“专业”两个方面。

“校本管理”是高一层次的概念,是管理制度方面的。校长应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探索。青岛二中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发展思路很清楚,很不一般。校本后边加上个“化”字,我觉得很好。没有硬性指标,多少均可,老师们可力所能及地探索。教材只是一种学习资源。某校放假前没有将教材发给学生,只告诉了内容的范围。现在,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存在问题。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20xx年2月26日总第330期)

基教评价开新篇

——全国基础教育评价预备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20xx年5月5日,笔者代表盖雁校长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预备会”。现将相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据会前所接通报,这个即将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是在原三级学会——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运行二十多年之后,最近经教育部同意申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的国家二级学会。

对于这个喜讯,我校十分重视。因为,我校的教学管理研究,自19xx年开始问津教育评价,19xx年就开始积极参加原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各次学术研讨活动。盖雁校长高瞻远瞩,于19xx年总结的《以评促改 科研兴校》经验论文收入中央教科所编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并于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理事会上,当选为理事。此后,盖雁校长紧密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实践,围绕中学课堂教学效益评价的专题,先后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承担省和国家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和省获得奖励,在省内外报刊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仅“十五”以来,省内外多所兄弟学校来人来函作教学评价专题考察交流,我校也多次应邀派员到省内外作白城一中的教育评价经验介绍。我校“以评促改”的相关经验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关注,我校历经20多年的评价实践与理论研究,为我校奠定了科研为先导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堪称基层学校开展评价研究的典型案例,弥足珍贵,应该继往开来。

我们体会,近些年来我校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固然得益于老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但是,向管理要效益,向评价要科学的管理,这已是不争的结论。而我们紧密结合本校的评价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又大大的受益于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与指导。

因此,此次特邀盖雁校长作为中小学基层单位的唯一代表参加预备会议,体现了新老专业委员会领导者对盖雁校长及我校教育评价研究历程和成果的关注和肯定;而盖雁校长因故不能亲自参加,特委派笔者代表前往,也表达了盖校长及我校对这个学会组织的诚挚感谢与举双手拥护之情。

此次预备会共有12人参加,与会者名单依次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上海浦东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副理事长顾志跃,辽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部原主任黄利群,上海教育评估院副院长陈效民,天津教科院副院长秦建国,江苏教育评估院院长杨晓江,黑河教育学院吴守垣,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教所所长万礼修,吉林省白城一中校长盖雁(尹钟祥代表参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朱铭,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赵学勤,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吉会。

预备会上, 前任秘书长、北京教科院朱铭同志组织会议。他介绍了此前对二级学会的申请和成立大会的筹备等情况;传达了民政部批件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二级学会不能财务独立,本学会要依托北京教科院等精神;转达了前任理事长陶西平同志推荐北京教育科学院时龙院长为新任理事长等意见。

会上,与会者讨论了《成立大会及学术年会的意见(讨论稿)》、《关于委员会理事长、秘书长等人选的具体建议》、《关于理事人选的原则建议》、《理事会组织办法》、《会员管理办法》和《委员会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还学习了《中国教育学会章程》等材料。

会上与会者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研讨交流。

上海顾志跃院长介绍上海情况时,强调学科教学要提高质量,强化监测体系,关注教学理念。认为办学方面要重视发展性评价。上海将学校规划的制定列为学校的第一件事,然后就是执行落实,重视标准和监控两大块的把握。提出要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发展。

天津秦建国副院长介绍该地学会经验说,一是领导重视,二是活动经常,三是出好成果,四是成果转化。他提出五条建议:坚持科研先导,广聚评估英才,研究理论,交流经验,推动事业,实践发展。

北京朱铭提出工作的三个层面:学术专题研讨;实践活动;结合课改,推广评价成果。

上海陈晓民院长说,要在专业上做文章。一是聚焦前沿问题,二是关注新机制的产生,三是建立交流平台,四是不能脱离实践,要在案例上做工作,征集专题经验案例。

北京时龙院长在会上讲话强调说,以前组织比较松散,现在是二级学会了,要研究工作。最后,他作了总结发言,对学会今后的工作谈了五点:一是服务与研究,专业评价服务,提供研究平台;二是咨询与诊断,有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要进行诊断;三是理

论与观念,这是生命力之所在;四是质量与保障;五是专题与统筹,要有层次的,方式包括学术、实践、推广三个层次。

北京赵学勤介绍了建设相关网页的情况。

会议确定成立大会将在五月末或奥运会之后的适当时间召开。

会议期间,几位领导与专家,看到了我校盖雁校长主编的中国科研兴校丛书《瀚海猎猎大旗红——吉林省白城一中持续发展纪实文集》,热忱表示,这是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欢迎在成立大会上推广交流。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20xx年5月20日总第341期)

附:

基教评价又一春

——全国基教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教科所 王欣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20xx年6月3—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在应邀之列。为协助运送在大会上作科研成果交流用的《瀚海猎猎大旗红——吉林省白城一中持续发展纪实文集》一书,笔者有幸随同盖雁校长、尹钟祥所长一起参加。做为不足一年教龄的新兵,而且初识教育评价,能借此机会与来自国家部委与各省市教科研院所、大中小学校的领导与专家等一百余人,共济一堂,身临其境此次盛会,笔者大开眼界。感觉不仅进一步认识了教育评价,了解了北京、上海、江苏乃至全国基础教育评价发展的形势,而且,对“身在此山中”的白城一中,对这所我刚刚投身工作单位的教育科研工作及成果等,不禁都有了许多的顿悟,大有“胜读十年书”之感,以至于归来后多日仍萦绕脑际,余兴不尽。现谨就耳闻目睹的会议内容及感受简要报告如下。

大会概况

这是一次正规的国家二级学会组织成立大会,也是一次教育评价研究氛围浓厚的学术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原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朱铭处长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同志宣读了国家民政部关于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的批准函。原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陶西平讲话,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杰讲话,教育部华处长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贺信。在中国教育学会相关领导的现场监督观察下,大会组织与会者学习并通过了专业委员《理事会组织办法》、《会员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之后,通过选举方式产生了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确定了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人选,并向新任名誉理事长淘西平同志颁发了聘书。新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院时龙院长作了报告。大会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和江苏的三位专家作了专题学术研讨报告。当日晚间,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第二天,会议先行分组讨论,之后的大会上,新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铭宣读20xx年工作计划。各讨论小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研讨情况。原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新任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的顾志跃院长对此次大会作了点评。理事长时龙院长作总结报告。

内涵丰富的学术报告

原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陶西平讲话,他简要地从19xx年召开我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筹备委员会说起,回顾了在20年风风雨雨中,这个组织促进全国包括高校在内的教育评价事业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取得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有突破性意义的成绩,其中包括组织编写并出版《教育评价词典》,填补我国辞书建设方面的空缺等。对于此次适逢课改大背景而成立的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他寄予殷切期望,谆谆告诫,不要过分地依赖国外的教育评价模式,要创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教育评价方法,“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理论”。

新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时龙院长做了报告。他说,现代教育评价是教育的必然产物,现在已形成了良好的教育评价社会环境,面临很好的机遇,但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在不断发展中,也面临着如下九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学生素质综合评价问题,实践中的问题还没有展开、解决。二是中小学教师的评价问题,主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三是中小学学校评价。四是基础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五是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问题。六是基础教育评价的群众性与专业性。七是基本理论本土化的研究问题。八是基本教育评价的工具技术手段的现代化问题。九是驾驭评价的再评价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希望。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陈效民副院长作了“上海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杨晓江院长作了“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赵学勤副所长作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的报告。在他们各位报告后都进行了现场互动式对话交流,学术研讨的氛围很浓。教育评估专业机构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上海和江苏省先行一步的经验引发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向报告者提问了其与政府督导部门的关系、运行所需经费等诸多问题。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高中课改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认识,尤其是如何操作,这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笔者感觉这三个专题报告很有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评价委员会副理事长顾志跃院长在点评此次大会时指出,要准确认识学会的功能和地位,要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成效的评价,努力攻克当前基础教育的难题,进行多元的系列化教学评估,激活校长办学理念。要建立机构,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发展,要不断提升对教师专业化评价研究的能力,努力开发能被教师接受的过程性评价,要展示交流经验。学生素质评价,档案袋评价等,也要注重过程。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说课、观摩课、评课,是个永恒的主题。还要加强对测验、考试,以及试题的编制等进行分析研究。

我校经验受到关注

在这次理事选举中,我校成为理事单位,同时,不仅早于19xx年即当选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的盖雁校长,此次继续出任理事,而且,我校教科所尹钟祥所长也当选为理事。据笔者所知,会议有关文件表明,专业委员会对各省理事的名额是有严格限定的。此次我省选有四名理事,另外两名有省教科院迟长伍副院长、省普教所徐向东副所长。在这样一个国家二级学会组织中,一所基层学校同时拥有两名理事,是本次会议上众多学校中唯一的一例。笔者感觉,对学会组织来说,是个特例,对我校来说,是个大新闻。它体现了专业委员会对我校以往成绩的肯定,倾注了对我校今后研究工作的深切期望,对我校来说,既是光荣,也是压力,它要求我们不仅做好校内工作,还要努力为全国的基教评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作为学校教科所的一个普通成员,也时时感到形势逼人,任重道远。

此次大会以文本形式交流了两本书,一本是陶西平主编的《教育评价词典》,另一本就是白城一中盖雁主编的《瀚海猎猎大旗红——吉林省白城一中持续发展纪实文集》。由于仅带去60本,未能满足所有与会者。会间,许多与会者阅读了我们这本书。在小组研讨会上,听了尹所长发言后,便有来自河南大学等处的人向我们索要这本书。还有人向我们要了白城一中网站的网址,表示要关注我校的发展。

尤其是,在小组讨论中,代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尹钟祥所长作了发言。他结合我校二十多年来“以评促改”的发展历程,谈了对陶西平和时龙理事长等报告的认识体会,突出强调了对评价研究本土化重要性的认识。他说,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客观存在的双刃剑,在主动研究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对评价的评价标准就是实践,绝非英国或者美国的什么模式。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评价经验,应总结,研究推广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不能一味地借外国的标准来否定我们的教育,更不能总是向校长和老师们打板子。据介绍,美国的一些州正在学习中国的考试,也排榜,有的还甚于中国。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很多师生在生死抉择中表现出先人后己、不怕牺牲的壮举,证明了教育成功的一面。当然,还有许多评价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高中课改又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希望我们研究的问题能紧密结合课改实际。尹所长的发言,引起小组诸多人的共鸣,后来发言的北京教科院张老师,就强调了科研机构要突出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

老专家的感慨

72岁的原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一任秘书长、北京教科院研究员李吉会先生,参加了我校所在的第一小组研讨。据笔者所知,这位老先生曾以专家身份老我校参加鉴定“九五”评价课题成果。陶西平在这次会议作报告时就提到,当年他在做北京市教委主任时,第一次听李吉会向他介绍教育评价,并使他感到很好,于是才有了我国评价组织的筹备、建立与发展。李吉会先生可谓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元老。在这次会小组会上,他几次插话与尹所长及其他老师互动,研讨最后,他作了发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他要言不烦地回顾了我国20多年

基教评价光荣的历程之后,感慨地说,如果说,当年成立全国普教评价专业委员会是迎来了第一个春天,那么,今天,成立全国基教评价专业委员会,就是迎来了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第二个春天。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20xx年6月17日总第344期)

聚焦校本教研

——记东北三省12校科研协作体第十七届年会

吉林省白城一中 尹钟祥

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为主题的东北三省12校科研协作体第十七届年会,于20xx年10月30—31日,在吉林省白城一中召开。

会议开幕式由本届年会主席校的哈尔滨师大附中党委书记刘大伟主持。他简要地回顾了12校协作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重申合作、探索、创新、发展的协作体宗旨;就本次会议的相关事宜作了介绍说明;公布了本次会议主题及相关活动的安排日程等。

白城市政府副市长刘继武在会上致欢迎辞,他说,能有东北三省这么多一流名校莅临,是我市教育界的一大盛事。他简要介绍了白城市,介绍了白城市教育和白城一中的发展情况,并希望与会的外省市11所学校能继续给我市教育的发展以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白城一中校长盖雁在会上作了题为“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学校发展”的专题报告。他的报告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兴办分校,促资产增值规模发展”,二是“以评促改,靠校本教研提高质量”,三是“筹措资金,为良性循环保驾护航”,四是“继往开来,要办精办强科学发展”。

吉林省教育厅孙鹤娟副厅长在大会作了报告。她说,要以副厅长和曾经的校长的双重身份参加这次研讨。她首先对东北三省12校科研协作体的成立、发展与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示今后她还要继续参加12校科研协作体的

研讨活动。之后,她说,这次年会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形势下,教育的构建任务应该是普及高中教育,重视和发展农村女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思考高中示范校的责任。当前国际性命题太多,要发挥协作力量,共同推进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规律,按规律实事求是地发展教育,要研究教育,懂教育规律。要推进新课程,要面对新高考。接着,她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与对策。首先,教育发展策略范畴问题之一是差异发展策略:国家由扶持优质教育转向扶持薄弱学校,转向均衡发展;由硬件办学转向软件办学,强调三课——课程、课堂、课本,三教——教师、教研、教学,三评——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之二是均衡发展策略。其次,教育发展权利范畴,由行政话语转向校长话语,呈现校本发展趋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再次,关系范畴问题,各所学校的价值目标一致,要搞好合作、协作。副厅长的报告,紧密结合优质高中实际,高屋建瓴,视角独特,博得与会者热烈掌声。

会议同时举行“两个论坛。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刘玉华主持校长论坛,协会秘书长、东北师大附中科研室主任刘玉新主持科研室主任论坛。在两个论坛上,与会者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在新课程背景下各自的校本教研情况,内容既涉及理论认识方面,也有操作层面经验介绍和缘自实践的困惑。辽宁代表介绍了该省新的高考方案。论坛还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协作发展的方式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协作效率等做了研讨。

会议确定下一届年会由辽宁省实验中学承办,并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东北师大附中校长李桢作了大会总结。

开幕式之前,会议组织观看了电视录像片《瀚海猎猎大旗红——吉林省白城一中科研先导发展纪实》,会议资料袋装有“中国科研兴教丛书”《瀚海猎猎大旗红——吉林省白城一中持续发展纪实文集》,“白城一中校本课程纪实文集”之《办学管理综合篇》、《教学课题研究篇》、《考察学习报告篇》、《写作学习成果篇》,以及其它载有反映白城一中办学与发展情况的教育学术刊物。会上,与会者集体参观了白城一中校医院、校图书馆和校体育馆,观摩了课间操;在十个学科中自由选择,随堂听课。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白城一中国防教育基地。

会议收集有《东北三省12校科研协作体第十七届年会校长论文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哈尔滨师大附中、佳木斯一中等学校还散发了反映本校近期活动与发展情况的影像、报刊等资料。

白城市政府副市长隋喜,白城市教育局李秀识局长等领导与会,分别会见12校的与会代表,围绕教育改革的话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白城一中主分三校部分领导与会,白城电视台对此次会议做了专题报道。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20xx年11月4日总第354期)

学习方式变革与语文课堂教学

——参加语文学习科学学术年会暨课堂教学大赛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 尹钟祥

以“学习方式变革与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20xx年学术年会和由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语文建设》杂志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编辑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xx年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于11月28—30日,在重庆市隆重举行。

我校于十年前成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学校,并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完成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的研究任务。20xx年,专业委员会换届后,我校盖雁校长当选实验学校校长工作部副主任,尹钟祥所长被聘为学部委员,于景魁等17位老师成为会员。有幸受学校委派,笔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受聘为课堂教学大赛评委,听评八节高中课;参加年会与主题论坛,听多位专家学者报告,感觉收获颇多,现简要报告如下。

注重讲评的教学赛事

此次赛事规模较大,分小学组、初中两组和高中两组同时进行。高中组参赛的共有16位老师,分别来自16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赛事在号称位居重庆市前三名的八中进行。比赛结果是高中组评选出两个特等奖,四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

高中一组专家组王显怀教授在大会点评说,该组参赛教师整体水平较高,优点是“新、活、实”,表现了理念新,以生为本,以本为本,以学论教,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方法手段活,能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得法,课堂教学气氛热烈;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扎实。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两点,一是对学本与文本的认识,有的课的文本阅读肤浅;二是教学设计预设性过强,不宜引导学生思维定向发展,很有必要预留发展空间。

高中二组专家组刘永康教授点评说,闪光点有注重人格教育,重视愉快教学,重视鉴赏的指导,实施授之以渔,开展探究式学习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除了一篇《序》,其余选讲的都是文学作品的散文诗歌;文体解读应该深入,表面热闹的背后是肤浅,应该有深层次的对话;知识讲解一定要到位,要让学生学到终身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要准确、科学。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共五个组的点评之后,广西师大黄麟生教授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的点评。他说,此次赛事的目的是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共有16个省2个直辖市的老师参赛;赛事贯彻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但是,因为人数多,初高中都分成了两个组,难免有遗憾;阅读教学的问题意识不强,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尤其是此次没有作文课,还有教师的板书,高中老师为什么不敢板书?语文老师的字写得丑,以课件救命很遗憾。

主题明确的报告研讨

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龚春燕教授以“教师的智慧”作报告。他说,何谓智慧?包括以下几点,反省,教学所得,反思;怀疑,带给学生一点怀疑的心态、方法,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学习与创新是永恒的动力,要大做文章,而现实是,怀疑的水平最低;真理,要一手抓真理,一手抓怀疑,教学生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读书,据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是11分钟,美国人是40分钟,犹太人是1小时,读书长智慧,教师不能只读教参,要读其它书。教师的现状是想学想教、会学会教、能学能教、乐学乐教。教师要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智慧体现在要学会做好人,做文化人,做名师。

杭州大学倪文锦教授谈了“写什么怎么写——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他说,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缺失,指导缺位,观念落后,试题导向错误,写作体式要求失当。内容缺失,无写作教材,无指导。怎么写?理念要有,但要有行为反映,不能陈旧落后,同样写春天,每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人格问题,不能引导写假话。许多学生作文写父母患了癌症,以换取阅卷老师怜悯,试题有错误的导向。写作体式要求失当,散文空,仍未办到有真情实感。创新不是喊出来的。应该强调记叙、说明、议论,然后再散文。写什么?中外差别是,外国的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是统一的,写作内容是达成目标的。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是教育。构成人文素养的作品可供学生模仿。背范文没用,大师的作品与学生差别太大,空对空。学语言就是要模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样。要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怎么写?学生需要具体的指导。要实事求是,怎么说,要研究话语形式,为什么这样表达?加强怎么写的指导,要提供写作模板。有的文章难度大,不宜让学生模仿。

王光龙教授讲了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他说,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间接学习、体验学习、自主学习、他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真实学习、虚拟学习(网络学习)等。要根据课标的理念与个性习惯等合理

选择使用。然后,他在强调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时,重点讲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网络学习方式的运用。

校长论坛上,山东临沂的一位校长说,他们学校强调自主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讲课尽量不超过10分钟,教师还要编写导学案。广西武宁高中的校长介绍了推行自主阅读,将名著引入课堂,高一讲三国,高二讲红楼梦,高三讲论语;编写阅读教材——美文。高一时,实施批注式阅读策略,落实“不动笔墨不读书”,做感悟、鉴赏、质疑文字,加强指导。设题“我看三国”“三国的美学价值”“走近鲁迅”“诗人毛泽东”等,注意积累,每周600—1000字。湖北大学附中的校长兼语文教师、班主任,他强调以学文本,以语文为本,语文味道要上出来,彰显工具性。

还有些专家与校长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不再赘述。

聚焦热点的学术交流

会上,教授和教研员们针对“时弊”作了发言。

山西师大朱晓民教授介绍了对教师进行关于教育类专业书刊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情况。

哈尔滨市教研室教研员刘金星提出要反对新课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强调要重视养成教育。语文特色不能丢。

云南师大张宸明教授提出要加强导学的研究。她说,老师的教法就是学生的学法。要加强课堂教学中话题的研讨,有的不是文本中的问题,《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中,海子自杀是文本外的东西,不能抛开文本讨论问题,否则会导致浮躁。只有紧扣文本,才能扎扎实实地学习。多元化已无章法。多元有限,不是漫无边际的。对《孔雀东南飞》一课,有的竟然说是焦母更年期导致悲剧发生,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学习。课上讨论不是从文本中生发的问题就是误导。学生读课文时间不够,动不动就扩展,圈点勾画多,圈点评注少,不利于导学。课件内容导学不够,有的整篇搬上屏幕,犯大忌,课件永远是辅助工具。拓展问题。并不要求每一册书都拓展,有的一拓展就脱离文本,探究也是如此。老师审题马虎导致学生学习失误,《胡同文化》落脚点在文化上,但教学中却离开文化。导与讲的关系,“导”永远存在,好的讲解就是好的导学。

江西师大邹花香教授提出关于课改的两点思考。变革不能此长彼消,自主合作探索不能独霸四方,应多样化,单一的学习模式是不妥的。课上对话要让学生多读点书,课外预习难落实,学生在课上5—8分钟读书,如走马观花,对话不对等,流于形式。

广西师大陈玉秋教授谈了关于作文学习与人的发展等问题。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20xx年12月30日总第362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