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报告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报告

填表时间:       


填  报  说  明

一、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报告中与自己相关内容必须采用计算机输入和打印字体,小四号字体。

二、考核报告为A4大小,于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三、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进行。

四、中期考核时,应向考核小组成员提供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五、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报告一式三份,考核完成后分别由研究生、导师和学院各存档一份。


 

 

第二篇:正式中期报告

(一)研究思路: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调查学困生学习现状入手,来掌握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心理学分析对数据整理、事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学困生所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某些共同特点作为研究重点,探索其成因。具体思路是:

1、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进程。

2、建立实施组织,明确分工职责。

3、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

4、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总结出学困生成因。

5、经验交流,撰写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等待有关单位验收、结题。

(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启动和学习相关理论阶段。(2012年3月—5月,共3个月时间)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2、拟订研究方案,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落实到人。

3、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他们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熟悉研究原则与方法。

5、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6、课题组教师撰写课题参与研究计划,为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全面深入开展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共9个月时间)

1、组织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方案分工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好自己的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分析,跟踪查访,主要要针对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在此阶段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协调一致,通过座谈、交流、家访与学生谈心对后进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继续收集资料和数据,并及时写总结,写论文,写出阶段性报告。

2、开展课题组内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并重的研讨会、交流活动。

3、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

4、进行课题研究中期论证,开课题研究中期论证会。

5、撰写阶段性报告和总结。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3月至7月,5个月时间)

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与评估,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完成《学困生教学反思集》

2、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建立案例、报告、调查等各方面档案。

3、认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撰写研究实验结题报告。

4、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

5、召开课题组结题大会,进行成果展示。

6、准备相关资料、提交有关方面验收。

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转变,要树立个性教育意识,承认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教师要抓住契机,注意激发学困生的内心矛盾,催其自省,肯定其点滴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抓反复,锻炼学生抗诱惑能力,发挥集体舆论的作用,创设良好的矫正情境,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国曾被称为差生,前苏联称其为学习不良的学生,而美国称其为学习无能者。关于这个定义至今国际上还没有十分统一的概念,西方国家把它视为生理,病理现象,我国和前苏联视其为教育问题和社会现象。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1、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我校从2007年5月份开始,在结合自身校情和班情的前提下,正式申报了《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及成因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在得到了区教科室批准立项后,举行了开题仪式,并全面地展开了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

    首先,我们以班主任工作为切入口,设计了《班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摸底调查表》《班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摸底统计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个体情况登记表》,分发到参与课题研究的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手中,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之后又分别分发了《外来务工人员学困生家访记录表》《外来务工人员学困生家长访谈记录表》《外来务工人员学困生跟踪观察记录表》《外来务工人员学困生谈话记录表》等系列表格,由班主任老师对本班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学困生和他们的父母进行跟踪访谈,认真求实地加以记录,全面展开个体案例的研究。

    在具体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开的:

   (1)、分层负责,形成具体的研究网络。

    通过课题组的认真酝酿研究,形成了校长(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教导处(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者)、教研组(课题研究的学科实施者)、班主任老师和各学科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人)四个层面的课题研究网络。大家分层实施,层层交互,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课题研究工作。大家力争将我们的教科研工作真正意义上落实于我们平时点点滴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大的教师注意平时给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利用课余时间提优补差,从不同的程度上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证明,我校近两年来无论是毕业班的毕业质量监控(语数英学科班平分、优秀率、及格率九项指标,2007届毕业班有五项持平或超过市平均水平;2008届毕业班已进一步提高到七项指标持平或超过市平均水平),另外在每学期的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各班学生的检测结果较往年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提高。

   (2)、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举,展开课题研究。

    除了以上所述的学科课程方面的课题研究以外,学校也特别注重了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块重要的课题研究阵地。在德育课程方面,课题组以大队部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为课题研究的抓手,从学校活动、社区共建、三结合教育等方面入手,给予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展示自身特长的机会和平台。事实证明,如今这些学困生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学校少先队活动的中坚力量。而我校的校本课程更多的是以学校的“小荷尖角文学社”为切入点,占学校总人数近60%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各个分社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3)、心理导航,为孩子们点亮前进的明灯。

    针对当前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明显存在的诸如自卑、自闭、性格极端等心理健康问题,课题组特别对于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研究内容。课题组以姚永玲老师(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负责管理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阵地,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将自己心中的“秘密”向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倾诉,由姚老师给予他们心理健康专业方面的调适和疏导。力争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变成他们最可倾诉心中“秘密”的小天地。

   (4)、抓“典型个案”的研究,力求体现“以点带面”的效果。

    班主任老师作为此项课题的重要参与者,除了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分析之外,还承担着建立各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典型个案”的重要研究任务,他们从各自班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中精心选择一名学困生作为典型研究个案,为他们建立“个案资料盒”,其中收集了这些学困生成长转变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一本作业、一张图画、一副剪纸、一张照片……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学困生在课题研究背景下的点滴转变。

   (5)、家校合作,将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

   除此以外,学校还特别注重了家校合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实行跟踪家访,注意家长反馈。每学期各班还召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座谈会,学校、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实时反馈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变化。除此以外,每学期学校课题组还召集各班“学困生典型个案”的家长召开座谈会,及时向他们通报学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他们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转变情况。

    总体上来说,近阶段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绩的。各方面、各层次的研究都已进入资料汇总、分析、整理阶段,期望在后阶段将前期课题研究所获取的各项资料和数据进一步升华为具有一定教科研价值的理论策略。

    2、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我们前期开展了大量具体的研究活动,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从学科、德育、校本课程等方面尝试了许多调适和转变的方法策略。但是由于课题组成员自身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将实际的研究活动上升到有一定教科研价值的理论策略的层面。

   (2)、由于前期研究时间比较紧,所以各项课题研究的资料、数据,需要后期进一步投入人力进行汇总、整理,装订成册(特别是结题时作为展示的荣誉册、案例集锦、论文汇编等)。

    3、重要变更:

   (1)、针对当前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明显存在的诸如自卑、自闭、性格极端等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课题组决定对于学困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研究内容,希望将我校课题研究的“面”进一步扩大,将课题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2)、除了原来课题研究计划中的主要涉及的学科课程方面的研究以外,课题组特别注意增加了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块重要的课题研究阵地。在德育课程方面,课题组以大队部开展的诸如禁毒、安全、卫生、庆‘六一’等各项主题活动为课题研究的抓手,而我校的校本课程更多的是以学校的“小荷尖角文学社”13个分社的特色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方面同时入手,真正意义上使课题研究更加全面地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4、下一步研究计划:

    对前期课题研究实验所获取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完善,在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教师比较成功的个体案例和专题论文进行整理、汇编,以案例集锦和论文汇编的形式加以呈现。课题组还将对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集体、课题研究教师和学困生个人所取得的各级各类荣誉成果进行汇总,制成学校荣誉册。另外课题组还将做出最终的结题报告。

   

    5、可预期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人员流动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向。而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一下子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他们在所在的学校中,往往成为一只只离群的雁、单飞的鸟。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此项课题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来关注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困惑和心理上的障碍,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促使他们的人格能够健全发展。

    本课题在研究结束时,如果能够成功地对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困生进行教育、调适和转化,不仅关系到我们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还将会对我们周边地区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还将对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比较成功的个体案例和专题论文进行整理、汇编,以案例集锦和论文汇编的形式加以呈现。课题组还将对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集体、课题研究教师和学困生个人所取得的各级各类荣誉成果进行汇总,制成学校荣誉册。另外我们还准备在今年6月上中旬,以现场展示会的形式对外全方位展示我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届时我们将邀请各级领导和专家来校进行成果鉴定和课题结题,同时邀请兄弟学校来校观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