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案次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

讲次:第12周/ 第12次

内容:治疗各论;头面躯体痛证 头痛、面痛、漏肩风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针灸学教案次页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录像等。

掌握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针灸学教案次页

熟悉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概念、病因病机,

了解内容:针灸治疗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重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处方、配穴。

难点:

针灸学教案次页

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

拓展: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案例。

激趣:古代关于头痛、面痛、漏肩风的医案。

针灸学教案次页

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录像、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头痛、面痛、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等。

二 面痛 35min

三 漏肩风

针灸学教案次页

40

四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1.头痛的经络辨证的要点是什么?

2.面痛治疗中应用哪些针刺手法?

3.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是什么?

4. 预习下次课内容: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肘劳腰痛 痹证

?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

针灸学教案次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

《针灸学》讲稿

下篇 针灸应用

第七章 治疗各论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二、病因病机

1.外感------邪袭三阳,上扰清空

情志失调--肝郁化火,肝阳上亢

2.内伤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痰上蒙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

久病体虚 肾水不足,脑海失养

3.外伤------络脉瘀阻,气血不畅

三、辨证:

1.外感头痛:

(1)风寒

(2)风热

(3)风湿

2.内伤头痛

(1)肝阳上亢

(2)肾虚

(3)血虚

(4)痰浊

(5)瘀血

要点:

1.辨内伤、外感:

2.辨证候虚实:

3.辨头痛部位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

处方:

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前顶、太冲

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阳白

侧头部:率谷、太阳、侠溪、阿是、风池、外关

后头部:后顶、天柱、昆仑、阿是、风府

(2)内伤头痛

? 实证: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虚证: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2.其他治疗

五、按语

1.针刺对头痛疗效评价:

2.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面 痛

一、概述

面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面部(眼、面颊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

二、病因病机

1.中医认识:

2.现代医学认识:

三、辨证:

主症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临 床 治 疗 方法

按疼痛部位,结合辨证用穴。

第一支痛: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头维

第二支痛:四白、颧髎、下关、迎香、

第三支痛:下关、 颊车、夹承浆、大迎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2)刺络拔罐法

(3)皮肤针法

五、按语

1.影响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因素

2.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评价

漏 肩 风

一、 概述

漏肩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好发年龄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于右侧,少数病例两侧同时罹患。 西医认为: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退行性改变,多继发于肱二头肌腱腱鞘炎,冈上肌炎或肩峰下滑馕炎。某些与感染病灶或内分泌功能有关。

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有人将此症命名为肩部肌肉筋膜症候群。

二、病因病机

1.西医病因

1)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

2)颈椎变性及不稳定

3)肺结核及胃肠或颜面疾患而引起的关联痛

4)高血压及代谢性疾患,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充血和异常紧张。

5)交感神经过渡紧张型者

2.中医病因病机

病位:肩部的经脉和经筋

病机: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

三、辨证

主症 :1.疼痛

2.功能活动受限

早期以疼痛为主,功能活动尚可。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反而减轻。 分度:

1)轻度

2)中度

3)重度

1)手太阴经证:疼痛主要在肩关节及手臂内前侧。

2)手太阳经证:疼痛以肩后肩胛及为主。

3)手阳明经证:疼痛以肩前部为主。

4)手少阳经证:疼痛以肩外侧为主。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临床分型治疗:

1)手太阴经证:肩髃、肩前、天府、尺泽、手三里、太渊。

2)手太阳经证:臑俞、天宗、臑会、天井、支正、后溪。

3)手阳明经证: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

4)手少阳经证:手三里、 外关。

临床选穴方法:

1)近部:肩三针

2)辨经与远近结合:

手太阴:近:鱼际。远:三阴交、悬钟

手阳明:近:合谷。远:条口、承山。

手少阳:近:中渚。远:少泽、听宫。

3)五输之“输穴”(“输主体重节通”“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手太阴:太渊

手阳明:二间

手少阳:中渚

4)经验用穴:肩痛穴、中平、颈中。

2.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

(2)穴位注射法

(3)小针刀法

(4)物理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SSP)韩氏经皮穴位及神经刺激疗法(Hans)

五、按语

1.

2.功能锻炼日益受到重视:

1)爬墙

2)拉绳

 

第二篇:针灸学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对者打“T”,错者打“F”)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三、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四、多项选择

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疗效明显

B.操作方便

C.经济安全

D.易于接受

E.适应证广

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

D.金银针

E.青铜针

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

A.绘制“明堂三人图”

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C.提出阿是穴

D.创用指寸法

E.提出十四经概念

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

A.《针灸大全》

B.《针灸问对》

C.《针灸聚英》

D.《针灸逢源》

E.《神应经》

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 ()

A.针博士一人

B.针助教一人

C.针讲师十人

D.针工二十人

E.针生二十人

五、简述

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

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

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六、论述

1、试述针灸的起源。

2、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著作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T 2、F 3、F 4、T 5、T6、F 7、F 8、T

二、单项选择

1、C 2、B 3、D 4、E 5、C 6、A 7、C 9、T 10、F

三、双选题

1、AE 2、BC

四、多选题

1、ABCE 2、ABCDE 3、ACD 4、ABE 5、ABCE 6、ABDE

五、简述题

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

针灸治病是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

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将《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合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内容广泛,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

19xx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我国早期经络学说的面貌,为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

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较系统的针灸医学做出了首次总结,反映了战国时期以前的针灸学术成就;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其反映了晋代以前的学术成就,而且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其对明代以前的针灸学进行了完整、系统地总结。

六、论述

1、试述针灸的起源。

针灸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与原始社会人类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古代原始社会人类穴居的山洞,地处阴暗潮湿之所,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痛楚之时,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从而创用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19xx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1根磨削的石针,据鉴定为针刺的原始工具,《山海经》 “高石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些文物和记载均是针刺起源与古代砭石的有力证明,灸法当起源于火的应用之后,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

病痛时,无意间认识到受烈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和缓解,进而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地把灸熨用于治疗。材料也从各种树枝发展到艾。《素问?异法方宜论》说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同样充分说明了灸法的起源与古代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著作有哪些?

针灸学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各种针灸专著亦是历代有加,汗牛充栋。在各个时期具有其代表性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内经》从整体上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特别是对其中的《灵枢》又称《针经》,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对刺灸医学作出了比较系统地总结,其后的《难经》以阐发《内经》为要旨,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和确定了354个腧穴主治、操作,介绍了刺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隋唐时期,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王焘著《外台秘要》,崔知悌著《骨蒸病灸方》倡用灸法。

宋、金、元时期,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重新考订了明堂孔穴,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有助于研究经络。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昌盛的时代,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编著《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总结,此外,还有徐凤《针灸大全》、汪机《针灸问对》、陈会《神应经》、高武《针灸聚英》等。

清初至民国,针灸医学走向衰退,吴谦撰《医宗金鉴》歌图并茂,便于学习,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针药并用,列出经穴361个。

建国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针灸对针灸学术有新的阐发,针灸著作或专著已有数百种之多,就举不胜举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