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培训计划

东尖山中学

校本课程培训计划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及所在社区和学生家庭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分析,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针对本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个体难易发展的部分得到更好的满足。

我校为农村中学,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办学四十多年来,致力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近几年来,中考成绩名列东港市农村初中前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学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狠抓学生素质的提高,加大对素质教育教学的研究的投入,使教育教学管理更上了一台阶。要发展,求提升,创特色,靠传统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课程改革需要。“人人进步,个个发展”全新办学理念的确立,给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校没有自身办学的特色,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只是一句空话,无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将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学生发展了、教师成长了,学校的整体就发展了,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确立“人人进步,个个发展”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总目标,将“普通初中自主发展研究”列为我校“十一五”规划课题,以科研兴校,以学生、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多年来实施课外科技文体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综合性课程。根据学校师资、场地、经费及学生喜爱的项目供学生选择,以学

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校特色的拓展,它既在课堂45分钟内,也向课外延伸,它既是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的课题组织形式,也是满足特长学生需求的组合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途经,它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与实验证明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等方面的积极情感。促进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的形成,促进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重视因地制宜、注重资源的开发利用。劳技手工制作、理化实验操作、生物实验、环境保护、绿色植物保护,音乐的歌唱与舞蹈,美术的书法与绘画,校园艺术节都提供了美德熏陶,历史、地理对祖国文化与山河的热爱,其他各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服务、基地活动、新生军训、交通协勤、消防演习、主题班会的自我设计、班旗班风的设计、爱我校园、爱护绿化等主题活动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传统课程普及实施类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要求是普及项目与个性特长发展项目相结合。在传统兴趣活动的基础上,立足普及,以培养学生多方兴趣为主,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能在活动中体现自我,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其项目可分门别类,学校不作具体规定,每学期开学初有教务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有哪些发展需求,分类整理,在学校条件许可情况下,力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依据自身个性特长,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参加其中一至两个活动小组,在辅导学生发展特长的过程中,同时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列入课表。地点:各活动室或活动点。辅导员:自荐或学科推荐。对象:学生报名及少量年级协调。对辅导员考核:教务处专人检查活动过程,每学期有成果展示,形式不限。对学生评价:重在参与,关注过程,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相关活动主题:

(1)学科知识类,作为课堂知识的延伸,可配合各类知识竞赛的辅导,也可作为拓展学生个性的园地。如:文学社、课本剧、思维训练、理化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等。

(2)技艺特长类,作为发展特长的活动,适合音、体、美等特长生参加。如:舞蹈队、合唱队、锣鼓队、排球队、书法组、摄影组等。

(3)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

开设网络阅读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将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网上读书活动、图书阅览活动有机整合,由电教老师指导网络技术,语文教师指导阅读、写作技巧,图书管理员提供参与阅读书目,班主任老师组织强化管理,学生骨干参与自主管理,确保研究性学习能取得一定的实效。学生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午间阅读、假日活动、各年级逢单双周一节列入课表,进行网上阅读研究;一节进图书阅览室。同时配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进行网上资料查阅、开展读书摘录、撰写读书心得等活动,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摘录资料,汇编成知识手册。通过举办学习园地、学习板报、电脑小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2、特色课程开发实施类

(1)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应用

(2)心理健康教育

(3)开发社区资源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保障机制

1、课题引领。在实践中要抓问题,及时反馈,调整开发方向、内容、形式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和调节行动能力,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的教科研模式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取得良好的成效。

2、组织保证。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不同于学科教学,所以要求着眼于人的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意义。要想大事、干小事、讲实话、做真人,不表演、不做作。

3、课时保证。我们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各科教师要根据校本课程内容的开放、自主、灵活地安排课时,由每单、双周的交叉使用与合并

使用,视内容、活动场地、人员配备、器械限制等因素,事先与学校教务处联系,因地制宜,展开活动。

4、激励机制。对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集体或教师个人,给予一定的课时奖励、荣誉奖励,并作为聘评教师的条件之一,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价措施

⑴对学生的评价。关注其通过实践后对所探究的内容等基本情况了解与运用了哪些基本方法、获得了哪些信息,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每个学习小组探究的成果外,更要重视对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他们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⑵对教师的评价。重视教师角色的定位,看教师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以及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教师的经验总结。学校将根据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以考核。

在实施过程中,原则上采取以课题引领导、边研究边提高、边反思边深化,不断调整、完善,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广勤特色,符合“人人进步、个个发展”的理念。

五、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几个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应以课题引领,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案,绝不能简单的上一门课、开几个兴趣活动小组,换个新名称而已。

2、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需要寻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资源,不切实际就会流于形式。

3、教师务必转变被动执行课程的角色,更要有主动参与意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等不靠现成的方案。

4、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可以根据学校办学实际,适时调整,以相对稳定的校本课程为标志,并逐步由规范向制度化过渡。

5、校本课程实施的途经应随课题需要,形式多样,百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课程的内容安排:

1、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升国旗时,严肃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不在升国旗与集合时讲话

2)、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3)、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使用好体态用语: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不说污言岁语,不给同学起污辱性绰号,不吃口香糖,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推挤,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不损坏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建筑上涂抹刻划。

2、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2)、上课坐得定,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发言。

3)、会看懂书上题目、插图、文字及教师的板书,同学的板演。

4)、会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的发言和提问。

5)、会记住每天作业的内容,各种书写格式。

6)、会按规定格式独立完成作业。

7)、能做到想好了再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8)、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有错及时订正。

9)、学会课前预习、复习。

10)、会正确使用铅笔、尺、橡皮、垫板等学习用品。

11)、会细心检查作业题目,数字、符号不抄错。

3、 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具体要求:

1)、服装整洁,领巾整洁,不留长发和长指甲,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手干净,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2)、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学会整理房间。

3)、学具整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教室达到三清三齐、清洁区卫生清洁(达到无废纸杂物)。

4)、饭前洗手、不进行剧烈活动;不挑食、不偏食;集体就餐时要照顾他人;吃饭时要安安静静,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5)、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枕头高低合适);早起早睡,睡觉前不做剧烈活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睡眠时不乱翻身,不蹬被;睡眠前后情绪稳定(不哭闹,不乱发脾气);入睡迅速。

6)、注意保护视力,读书姿势正确书写、绘画姿势正确;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

4、 安全自理习惯的培养

具体要求

1)、严格禁止一切不安全行为,坚决做到不准在教室生火,不准乱动各种电器设备,不准将易燃、易爆和有毒品带进公共场所,不准爬越攀登危险物,不准逞强斗殴、不准单独游泳,不准抛掷砖头、碎片,不准在校内放弹弓、鞭炮。

2)、不准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准攀越交通护栏。

3)、不准在楼上走廊吵闹追逐,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溜滑。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4)、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5)、经常整理书包,收拾好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5、良好习惯巩固阶段。

二、课程的实施方法:

我们初步设想本课程分板块交叉进行。每一个板块都是以“行为

习惯”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逐渐建立规范的行为习惯,然后再向社会推进,争取家庭环境的配合支持,争取行为习惯建设的良好效果,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语言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行为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售货员”、“小小服务员”“我是家里小主人”、“小导游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同时了解了这些活动中的数学知识。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等。

三、适度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四、保障的措施:

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五、课程实施效果设想:

1、教材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讲义。

2、全面开设习惯与爱心教育课程,聘请课程专家介入我校课程研究,促进我校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

3、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改善,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听到声声亲切的问候,感受浓浓的文明景象,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

进一步地形成。

4、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课程生命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持久的生命力。

2、评价体系问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问题,如何做到定性与量化的统一,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统一,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统一。

3、由于班容大,学生数多,要组织社交体验难度较大。

4、师资配置问题:教师手头的事情太多太杂,而他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无法对该课程作出更多的研究。

根德小学

20xx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