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格式

新闻报道的格式

1,首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2,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18大新闻专题采访策划书

---关于18大未来5年建设,倾听民众心声街头采访策划书

一、背景分析

中国共 产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采访报道主题:人民群众对18大的召开想法。

三、报道方式:街头采访

四、采访角度:从民众眼里看18大

五、采访对象:老人、年轻人

六、采访内容(所提问题):

1:你能说出一条关于18大的内容?

2:对18大召开后未来5年建设有什么新期待?

3:你对18大内容,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可能会有些人言语会过于偏激,需要组员随机应变应对。

2、老人们可能说些地方话,我们听不懂,所以前期需要做好应对方案。

前期分工:A小队:陈翔宇、杨廷雪、王权凯

B小队:高星、胡恋、向胜男、舒倩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第一小组所有成员

高校扩招”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 策划背景:自19xx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

跨越,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随着高校规模的急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如在经济、结构、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的高校扩张政策的影响进行报道

二、 报道目的及意义:全面了解高校扩张带来的影响,各界人士对高校扩招的

一些认识,分析现在及未来的高校毕业生的发展状况,以及为高校扩招提出合理的建议。为现实的扩招高校情况做详细报道,切实引起全民关注,让人们都参与到高校扩招的话题讨论中来,一起探讨。

三、 报道主题:高校扩招

四、 报道谋篇布局:全文为深度解析报道,分三大部分,由小标题隔开。以典

型的高校开头,引入高校扩招的现象,比较历年来高校扩招的数量对比,然后联系下高校的育人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分析扩招带来的好处;第二部分,分析扩招带来的弊端,第三部分,放眼全国,解析全国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给出合适的对策来解决扩招引起的问题。

五、 活动的开展: 前期筹备→活动执行→总结

1、前期筹备:

时间:6月25——6月30日

内容:安排人员的采访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分派,确定采访对象以及采访时间的

预定

2、活动执行:

时间:7月1日——7月15日

内容:以高校扩招为主题,围绕报道的目的,对国内知名大学,以及职业学校进

行多种形式的采访,采访对象有学校领导、学校老师,在校学生,以及社会上的组织和个人。

3、总结

时间:7月16日——7月18日

六、 经费预算:总计5000元

差旅费、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租赁费、管理费、其他费用

七、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八、 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前期负责人:

采访人员

总结人员

编辑排版人员

新闻策划的格式

报道主题:直击中国铁路春运

报道目的:在公路与铁路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桥梁,化解乘客与铁路间的矛盾,在春节临近时营造快乐、祥和的气氛。

报道时机:选择农历腊月二十七、八铁路春运的最高峰进行直播。

报道内容:铁路系统的紧张忙碌、回家乘客的焦虑情绪、中国铁路春运的历史回顾,专家对铁路春运的理性分析等。

报道思路:分动态报道和静态报道两种,静态主要报道各大铁路枢纽。(包括各大火车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的购票、乘车、调度情况);动态报道则以记者的体验采访为线索,报道铁路春运过程中的情况。

报道方式:采用动静结合的报道方式,选择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火车站进行多点共时直播,由各路记者现场出境报道,选择北京到广州,上海到成都的纵横两条铁路路线,由乘车记者进行亲历式报道,期间穿插演播室主持人及政府官员的访谈,并适当穿插相关的资料背景。

报道规模:受报道内容的限制以及日常新闻播出的限制,本次直播报道虽历时两天,但不准备采用不同断的连续报道方式,而是采取分时段直播,如选择列车出发、到达、开始、高峰、结束等几个时段进行集中直播。

报道范围:报道范围涉及全国铁路春运,但可以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枢纽来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 专题报道可行性分析

1. 题材分析

一座城市最能表现文化的是建筑,最能展现市井风俗的是老街。老街是城市文明延续的载体,人文市井的再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前门大街,上海新天地,天津津门,成都宽窄巷子是当今中国城市老街修旧如旧的代表,在“老”字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赚足人气,获足美誉,着实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属于本地文化的细胞,在保护和传承上都有独特的想法。从上述四城打造的老街中,可以清晰地瞥见地域文化对城市文明发挥的决定作用。

2.受众分析

比较怀旧并关注老街历史文物保护的那部分人。

二. 报道主题

走进城市老街

三. 报道主旨

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熠熠闪光,带有浓厚民间风味的老街古屋,历经数十载风霜雨雪侵蚀,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文明的告诉发展,那些在高楼靓丽外表下若隐若现的老街古屋显得愈加暗淡无光,并逐渐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本组成员立意做一个关于探寻老街历史沧桑味道的策划方案。走进老街,敲开一扇扇斑驳的木门,找寻老街蕴含的悠悠古韵,以及厚重的历史人文风貌。

四. 报道目的

着眼于下关市具有代表性的老街古屋的兴衰更迭,以一些沉淀城市文化命脉并日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街道与建筑为立足点。介绍城市老街风貌,将老街目前面临的种种现实性问题重现于大众眼前,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老街的保护与延续问题,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保护这些即将消逝在城市中的文化。

五. 报道角度

1. 就下关市龙尾街的历史起源、兴盛时期以及后来破落的原因。

2. 龙尾街街道周围老屋的历史,历经多少次更迭,房子现在的用处,现居住的

人口结构,生活居住条件,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对其的影响。

3. 龙尾街现住户对老街的感情,发生过的一些故事,以及没有居住在龙尾街的

老一辈下关人对其的记忆。

4. 龙尾街周边城市商业区对老街的看法,有无拆除老街适应城市发展的必要。

5. 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保护性政策,实施力度,以及对龙尾街将来的相应规划。

六.报道定位:系列专题报道

1.报道进程安排:做一个周的连续性报道,首先是走进龙尾街,采访老街的居民,做几篇人物通讯,带出老街的历史和人情风味。接着选取一些较好的角度撰写特写,向社会公众征集稿件,诗歌亦或散文,文体不限,抒发其对老街的感情。然后采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关于龙尾街的发展过程,采写专访。最后,以评论收尾。

2.体裁类型:主要采用人物通讯、特写、专访、评论这几种体裁。

七.报道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写稿时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靠,注重实效,态度中立客观。

八.媒体及人员分工

A组:负责搜集有关龙尾街的历史文献资料。

B组:全组成员共同参与多方采访:

a.龙尾街现住户对龙尾街的感情以及发生过的有意思的故事。

b.周边商业区对龙尾街的看法。

c.非龙尾街居民的老下关人对龙尾街的记忆。

d.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政策和规划。

C组:负责各类资料的汇总以及整编筛选。

D组: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新闻照片的拍摄。

后期文稿的编辑排版全组共同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