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过之社会学基础期末复习总结

1.社会角色:

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和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2)角色是一种社会的客官期待;

3)角色是一种个人的主管表演。

2.继续社会化:

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

3.群体领袖:

社会群体中提供了这样一种职位,使某部分人能对另一部分人实施权利,称这部分人为群体领袖。

4.家庭暴力:

指家庭成员之间,以压制对方或发泄敌对情绪为目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接触,包括推揉拉扯殴打残害等方式,分为理性暴力和非理性暴力两重性。

5.角色丛:

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集合。为了说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角色行为的多样性,社会学家用角色丛这个词来描绘与行动者的各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6.再社会化:

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重新学习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1)强制性(监狱,劳动改造等)2)非强制性(改革开放后,新兵入伍,移民国外)

7.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关系为本位的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逐渐推出去的,整个社会就是私人关系构成的网络,费孝通成此为差序格局。

8.同辈群体:

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类似的人组成的,非正式初级群体。不一定是亲密的朋友。

9.角色失调:

人们扮演角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出现矛盾,障碍,甚至失败。

1)角色冲突 2)角色紧张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10.社会互动:

社会成员,针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

11.社会群体:

社会成员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彼此有共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

12.社会行动:

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采取手段,并对客观情境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并遵循一定规范的行动。

13.群体凝聚力:

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凝聚力的群体。群体凝聚力不仅反应在群体的团结,还可能出现对其他群体的排斥倾向。

意义:是维系群体存在的基础;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控制群体成员,使其有自信心和安全感。

14.趣缘群体:

与地缘,血缘群体一样,是群体的一种类型。形成的原因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群

体成员的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

1.米德 一般他人化:

米得认为,社会化的最重要产物之一就是我们有能力预料他人的期待,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具备了角色扮演的能力。人们将一般化他人的期待内化,也就是将整个社会的观点和态度内化,这种能力是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米得认为,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本能的,任性的,自私自利的,未经社会化的自我,具有独创性和独特的个性。客我是了解社会规范,行为标准,社会期望的自我,体现他人态度,是社会化的产物。作为整体的自我是把他人普遍的,有规律的态度和个体的不可预料的自发性的态度结合起来。

尽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但每个人自己又以独特的方式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

2.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中如何理解群体凝聚力:

群体动力学主要是研究,个人行为整合成群体行为的这种群体凝聚力是如何产生的,凝聚力的大小强弱又与群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群体动力学从两个角度研究群体凝聚力:

1)全体功能:群体对于社会有什么作用,满足了社会哪些需求,人们为什么要组成群体。

2)群体结构:群体成员间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3.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二元结构 及其变化:

定义: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我国建国后 通过一系列分割城乡的制度安排,人为构建的,城乡隔离的社会机构。

主要内容: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福利。。,。。教育。。,公共事业投入制度 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安排。

这就使城市人和农村人从根本上具有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待遇,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1)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在这期间,我国农村为城市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从而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

2)满足当时社会稳定的需要。户籍管理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分离,限制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保证了农民在农村的稳定和城市社会稳定。

变化:改革开放前的二元结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刚性化的特征。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增多,原本封闭的,刚性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开放的,流动的弹性化趋势。

具体表现:1)户籍制度松动。2)大规模农民工流动。3)小城镇成为城市和农村的中介。

4.简述社会运动的发生机制:

1)预备阶段:(社会表现)社会不安定: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发生冲突;当局对社会问题无能为力;深受影响,心怀不满,耿耿于怀的人们找不到发泄情绪的对象。(领袖)鼓动者而非组织者。

2)联合:表现为:对现实不满者意识到别人有相同的看法,看到通过社会运动来联合行动的可能性。(领袖):预言家和革命者:预言家以权威感和自信心发表演讲,把他对于未来的看法灌输给群众。革命者希望缓和社会紧张,把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

3)革命性意识形态的普及:意识形态促使他们意识到共同的身份和命运。意识形态为社会运动指明了方向,将不满者团结起来。(领袖)社会运动的组织领导机构。

4)社会运动被社会所接受,参与者的理想主义和热情趋于平淡或消失。

5.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的功能?

社会学家们认为,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获得个性,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具有双重意义:

1)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方式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扮演社会角色)

2)社会通过社会化获得合格的社会成员来实现自身存在的延续(文化延续)(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6.社会互动?

1)互——至少发生在两人之间。

2)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孤立的个体间不存在互动。

3)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交互行动。信息包含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的交互传递是持久互动的保证。

4)现代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将时空分离,实现了不在场互动(电话书信互联网)

5)社会互动总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中,同一行动在不同情景中有不同意义。

7.家庭宏观结构分析的意义:

1)通过家庭结构分析了解社会异质性状况。以家庭为单位考察种族,宗教信仰,社区属性,语言文化的差异,可以从侧面探寻社会的上述内容构成方式。

2)通过对家庭宏观结构的分析,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的不平等状况。有助于了解家庭之间的等级差距,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为改进社会的不平等状况提供认知基础。

3)通过对家庭宏观结构的研究可以提供社会预警机制。起到防范危机,化解危机的作用;为制定社会的家庭政策提供向导。

8.社会控制必要性

没有社会控制的社会是混乱的,置身于社会控制之外的人是难以生存的。

1)秩序论:人类社会的秩序和文明要得以保障和延续必须依赖于人为的社会控制。

2)社会整合:触犯集体情感,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被制裁是必要的。功能主义的观点。

3)冲突论:社会控制意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9.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关系:

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占据地位,扮演角色。角色和地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地位是角色的静态表述。没有无角色的地位,也没有无地位的角色。

1)社会地位一经社会认可就产生与之对应的社会角色,并且产生了对该角色的行为期待。

2)社会地位决定了角色的舞台大小和行为规范。

3)社会地位决定了角色丛。

10.继续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人在完成最基本的社会化后,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成年期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婚姻生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

1)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科学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必须不断学习,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个人生活是充满变数的。职业的变动,社会地位的改变,婚姻和家庭方式的改变,诸多变化使人们必须接受继续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传统的受教者向施教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当今社会迅猛发展,老一辈人陈旧落伍,年轻人更贴近时代,向长辈传授新的信息,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

2)逆向社会化并不是对一般社会化的否定。而正体现了从传统社会单项社会化方式发展为当今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式。这正是社会日益开放和文明的表现。

11.如何理解差序格局?

1)特异性和普遍性差异:

中国互动特点:是以关系为本位的互动。对待圈内人和圈外人的互动方式存在差异,即特异性和普遍性差异。

2)人情差序——关系本位的核心:

表面上看,以关系为本位的互动是在先天赋予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以及自制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际上起作用的是人情关系。由于人情的存在,使得中国社会的互动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特点,它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正功能。

3)非理性互动——关系和人情泛滥的负作用:

1.互动成本高,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2.导致人情脱离本来情感,形式化。

3.社会关系混乱复杂,造成社会冲突,破坏社会互动的和谐和社会正常秩序。

12.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区别:

正式制度:依据明确的稳定的社会规范所形成的组织化的行为模式。

非正式制度:没有长期固定并严格执行的规范,以人们的协商约定为规范的行为模式。

1)正式制度中成员的行为是有规范的要求,并对其严格执行。

非正式制度中,人们的行为没有固定的依据,只是基于现实和权衡而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方式,容易重新调整和确定。

2)正式制度:合理性,效率性和模式化的特点。

非正式制度:灵活性。

3)正式制度: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遇到突发事件或非常态事件时,无法做出正确适当的反应。

非正式制度有利于人们针对现实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采取适当的制度行为,避免僵化的正式制度,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以使社会制度的运作达到更优。

4)正式制度中的组织成员对于自己的角色具有明确的认知和认同,可以毫无阻碍地模式化地互动。

非正式制度中的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约束,可能出现偏离甚至是背离正式规范的行为,使制度行为非模式化,缺乏可靠性,导致组织的效率低下,甚至还可能给成员腐败提供机会。

13. 如何理解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

“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

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别人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可以反观自身,形成自我的观念。“镜中之我”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视为一个对象,站到别人的角度看自己。

库利认为自我认识有三个主要成分:

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别人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

14. 社会行动的含义?

社会行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行动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过程性概念。

2)在社会行动中,由于行动者对于目标,手段等可以自主选择,社会行动往往具有理性与非理性,正误之分。

3)由于社会行动是具有规范取向的,因此它也是一种与他人相关联的行动。

15.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

1,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超越家庭和学校

(1)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如何在群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贯穿青少年期的一个主题就是形成“自我同一性”。青少年通常是在同辈群体中获得了这种“自我同一性”。

(2)同辈群体也为个体提供了情感依赖,同辈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家庭所不能给予的情感支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帮助被认为是最美好的事物。

2,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可忽视

(1)这为青少年正式进入社会后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秩序奠定了基础

(2)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同化,个体对群体做出的妥协有时候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青少年问题由此而生。

 

第二篇: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 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

理论家。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会。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百度来的)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发展阶段和理论家:

创立时期(1839-19世纪末):孔德《实证哲学研究》 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方法》

为社会学提供基本概念

1839年 孔德发表《实证哲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

形成时期(二战前):韦伯 迪尔凯姆 涂尔干 齐美尔 滕尼斯

多元发展时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后:吉登斯(现代化) 福科 布迪厄 埃利亚斯 哈贝马斯等

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家:

实证主义学派(发现规律性):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进步问题)

社会秩序由人性、家庭、宗教、劳动分工组成

社会动力学:社会分为3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斯宾塞:社会与个人关系

迪尔凯姆:社会事实、个人事实

个人注意学派:马克思·韦伯

研究对象:人、精神,发现个性化、特性、理性化,重视个体精神世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理解,提出解释性理解方法

形式社会学:齐美尔

结构功能主义(综合学派):帕森斯(美 现代社会学之父)

批判学派:弗洛姆

批判是社会学的基本路程(先批判后研究)

冲突功能主义:科塞(冲突促进均衡)

社会交换论:布劳

总结:

实证主义取向:孔德 斯宾塞 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取向:韦伯 舒茨

批判主义取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 阿多诺 马尔库塞 和贝马斯)

综合取向:帕森斯

二、 社会角色和社会化(第2周、第3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角色社和会化的系列相关概念解释。

社会角色:

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与个体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

这一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思想:

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密切关联,社会地位必须获得社会认可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不可分可地联系在一起

角色是一种社会的客观期望(角色期待)

角色是一种个体的主管表演

社会期望:包括自身的期望、“观众”的期望、“剧本(社会规范)”的期望、其他角色是期望等

社会地位: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关系:占据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地位决定角色(因为地位决定了期望,而期望是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社会角色(类型学方法):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或者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字的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依赖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正式角色:是指存在相对明确的社会期望、得到社会正式认可的角色

非正式角色:是指没有特定的社会期望,未能获得社会正式认可的角色

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际角色(貌似书上没有 笔记记的):

理想角色:指理想化的角色

领悟角色:指扮演觉得的人对角色的领悟

实际角色:个体实际的角色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也叫工具性角色和表意性角色):

功利性:以追求会实际利益、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角色

表现性:以表现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宣扬社会规范)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书上有 老师没讲):

规定性: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开放性: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个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他就是在扮演这个角色

扮演过程:了解角色期望;培养角色意识(想象性预演);实践角色规范;角色创造(动力来自社会化的过程)

角色扮演的基本技巧:创造/建立扮演角色的基本条件;想象性预演;角色换位认知

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获得个性,是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完成的标志是人格的获得

社会化的意义:对个人而言,社会化可使人获得个性(人格),获得个性是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对社会而言,它能帮助社会得到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完成社会的继替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学习生活技能(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技能;专业知识技能等)、学习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观:值得与不值得的观念;和社会价值观: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福利社会、多元文化等)、培养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担当是社会化完成的标志)

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 未成年人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学习,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一般的部分。可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学龄初期7-11、学龄中期-14、青年期15-10左右 五个阶段

继续社会化 指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以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

过程。知识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例如:职业社会化、婚姻社会化、老年社会化、死亡社会化等

再社会化 指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包括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和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如: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 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个性是社会化的核心;个性的核心是自我的形成

三、 社会行动和社会互动(第4周、第5周)

复习知识点:人的需要的层次;社会互动和集体行为的概念定义;不同类型

的社会互动的理论描述。

社会行动:指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所采取的手段与客观情境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并遵循一定的规范的行动。

社会互动:社会成员针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最核心的环节是意义理解) 社会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互动=符号互动: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中获得意义,在此基础上的行动即为符号互动。包括定义符号、解释符号的过程,

戏剧理论:每个行动者都是人生舞台的表演者(剧本:各种社会规定、规则;观众:互动过程之外的人;导演:掌握权力的人;前台和后台:可以相互转化;个人门面:用来编年史每个人的身份;印象管理技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神秘化技术【制造社会距离】;隐饰的技术【把表演中失败的、不好的隐藏,展现最好的给观众】;视而不见的技术【观众对不成功的东西视而不见】)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的目的:得到利益)社会互动:付出成本并得到回报的过程,在成本和回报中,金钱地位最低,尊重和服从较高。

社会交换的过程:吸引(建立吸引力方法:特殊的价值观、特殊才能、微妙的自吹);竞争(目标:时间【有时间与某人交往、交换sth、共度time】);分化(分化成吸引人和被吸引的群体);整合(稳定的交换关系)

社会互动的类型:社会竞争(相同或相对性质的社会角色在共同的时间区域内,依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河畔的方式各自努力追求吸纳然不能共同实现的同一社会目标,谋求相对短缺有限的同一社会资源的过程;竞争的方法有:破坏法、贿赂法、宣扬法【宣扬自己的优势】、专业化方法);社会冲突(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甚至伤害对方);社会合作(社会会成员彼此配合协助,达到共同目标的互动过程。合作条件:一致的目标认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合作者自身的素质、物质条件);社会调适(社会成员调整自我,相互适应以减少或避免、消除冲突的过程。方式:托词额、和解、调解、仲裁、容忍)

四、 初级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第6周、第7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科层制的概念解释;初

级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特征区别;社会组织的管理。

社会群体:社会成员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彼此有共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特点:成员之间具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群体内部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存在;多数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初级社会群体:也称首属、基本群体。是指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成员面对面交往。特征:情感浓厚、成员难以代替、内聚力很强、规模小、持久地直接交往、全方位满足成员需要、尘缘的全面投入(感情、精力等)。类型:血缘型、地缘型、友谊型、业缘型初级群体。功能:在社会化和社会秩序维护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初级群体过分发展可能会妨碍个人发展,也可能会形成‘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等,从而损害社会其他利益。

趣缘群体由于本身的群体特征,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对外群体有种至少是行为上的排斥。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形式。外群体仅通过表面的因素认识趣缘群体,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地会衍生趣缘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组织:组织就是人们未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协调彼此行动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单元。特征:明确、具体的目标,

明确的分工和权力分配体系,内部存在权力中心,成员经常流动。

科层制: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制度体系,具有明确的分工、职权等级、规章制度以及非人格性等特点,能够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

科层制特征:1、把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所必须的日常工作,作为正式的职责分配到每个工作岗位(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所有岗位的组织都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职员都受到高一级职员的控制和监督(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的指挥);3、组织活动有一些固定阿不变的抽象规则体系来控制,这个体系包括了在各种特定情形中对规则的应用(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4、成员必须在技术上合乎要求,并且不能被随意解雇(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5、官员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处理公务,没有憎恨和热爱,也不受感情的影响(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6、规范的科层化行政可使组织达到最高点效率(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五、 社区(第8周)

复习知识点:社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不同社区的特征比较;城市化的概念中国社区建设的状况。

社区(德 滕尼斯最早提出):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社区的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特有的文化、社区认同感。

农村/传统社区:多为情感、血缘、地缘关系;同质性(熟人社会,同一社会的人的相似性高);乡土性(地方性,不需要文字、契约,没有历史【不需要记载】,没有诉讼);组织化程度低

城市社区:多为契约关系;异质性高(陌生人社会,异质性包括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社会地位多元化等);多元文化;组织程度高

城市化:是指一种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人口怎讲;另一反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的增加。

中国社区建设的状况:农村社区建设可以追溯到清末,之后不断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1947~1957农村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五保户)——现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新世纪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城市社区建设也由原来的单位制逐渐转变为真正的社区制,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逐渐加强,在未来的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的建设。

六、 社会控制与集合行为(第9周、第10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控制、强制社会控制、软性社会控制、越轨行为、集合行为的概念。

社会控制:一切以维持社会整合为目的的、对社会化成员的行为及观念加以约束、引导和管理的制度或手段(功能性定义)【社会控制的目的在于抑制越轨、鼓励遵从,达到社会的秩序性,防止混乱和整治越轨】

强制社会控制:如法律等

软性社会控制:如刀的、风俗习惯、舆论等

越轨行为: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一切偏离或违反了特定规范的行动(越轨并不等同于犯罪,越轨行为也未必是不好的行为;对于与违规行为的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饮食因地而异的;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控制手段:宗教、习俗、道德、政权、法律、社会舆论等

集合行为: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形式:时髦、时尚、恐慌、流言、个人崇拜、骚动等。非理性的特征。集合行为本身是自发的,并没有人组织是它的基本特点)

集合行为的机制:

人群类型:偶遇人群(几乎或完全没有共同的目标,结构最松散);常规人群(指经过周密计划,比较有组织的人群,他们的行为遵循着已经确立的社会规范或常规。如电影院里的观众就是一个常规人群);表意人群(其组成通常是为了是它的成员能够感到个人的满足,这种活动本身就被当做一个目的);行动人群(指正在采取行动的人群,如聚众闹事、骚乱或从事其他极端行为。两种典型的行动集群类型就是暴民和骚乱)

集合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概念化信念;催发因素;行动动员;社会控制机制

七、 社会制度(第11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制度的概念;社会规范的概念;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社会制度:各种社会系统内,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与系统内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模式的总和。(功能: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适应环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整合,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内部保存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规范,使之不受系统内社会成员更替的影响,有助于个人的社会行动)

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施系统。

社会规范: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时所遵循的行动规则

八、 社会分层(第12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概念,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状况的

思考。

社会分层:建立在法律或规则和结构基础上的已经制度化的比较持久的社会社会不平等体系(社会不平等长生药社会差别、分化过程中,是一种稳定的社会差别,而社会不平等造成了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更精确地说,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变化。(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九、 社会问题(第13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社会问题:指由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政策社会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基本特点:时间性和空间性(社会问题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社会问题产生于一丁点地域范围i额和生活范围);普遍性和社会性;多因性和复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持久性和变异性;民族性和阶段性;社会历史性

十、 社会福利(第14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福利的相关概念。

社会福利: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社会场域中社会成员生存与生活的权利与能力的满足水平。社会历史条件与集体场域是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参照系。

特征:福利性;普遍性;综合性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内容不同(社会福利是由基本需求、困难扶住、享受性需求共同组成,是一种在综合性需求的反映,是生存与生活的权利与能力的普遍满足,是对石化成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共同提升;而社会保障主要涉及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停留在维持生存的权利的层面,远没达到生活的全面提升阶段);

目标不同:社会福利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脱贫”与“致富”,而之后保障的目标主要是“扶贫”与“济困”

层次不同:社会福利是低层次需求与高层次需求的综合实现,而社会保障则主要是社会成员基本需求的积极满足 受众不同:社会福利的受众群是社会成员全体,社会保障则主要是针对一部分特殊社会成员

功能:保护功能(保护人类的繁衍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调节功能(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功能(表现在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和健全的社会化的生活安全网,消除社会竞争机制中产生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震荡,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功能(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很强的促进功能)

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特点:社会福利向公民权利演变;民间基础逐渐成长;由单位福利转向社区福利;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福利有所提高;充分重视老年人生活,老有所济,老有所乐;特殊对象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问题:福利片面化,忽视效率与公平的契合点;过分重视老年人福利,对儿童福利没有给予极大的关注;福利只从物质的角度入手,精神福利少之又少;福利专业水平低下,图能在全社会形成由专业人士专门负责的福利体系;fili所给非所需,硬性福利多,不足以体现人本位的思想

十一、 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第15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社会结构:在人的社会性的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特征:整体性;相对稳定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社会变迁:广义上看,社会变迁可以繁殖一切社会现状的变化;狭义上讲,社会变迁特指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重大变化

形式:整体和局部变迁(规模);进步/倒退的社会变迁(方向);渐进/突发的社会变迁(性质);自然/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人们的参与和控制程度)

因素:自然环境【重要条件】;人口【基本前提】;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社会制度【决定方向】;科学技术【直接推动力】;社会文化【先导】等

理论模式:

社会进化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地向前发展

社会循环论:社会变迁是没有特定方向的,是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落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

社会均衡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各部分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功能联系;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社会各部分功能均衡一致、稳定运行

社会冲突论: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变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冲突;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抗;最主要的社会过程不是均衡状态,而是社会成员为争夺权力和优越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造成的冲突。

社会现代化:现代化是对传统的变革过程(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整体的变迁(设计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科学技术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推动力)

十二、 文明与文化(第16周)

复习知识点:文化的结构;文化传播和文化变迁的机制。

文明:社会生活形态的表达,是某一社会时期普遍流行的确定状态

文化:某一场域内形成的成员共享的靠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

文化变迁: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可能是由给文化自身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是由外部的力量的压力所致

文化传播: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传播条件:文化的共享性(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传播关系(文化传播中发生的联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多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