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遂溪县第一中学化学科组

遂溪一中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探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方式。近年来,化学科组教师根据“夯实、培能、和谐、发展”的教学思想,认真开展各项常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来促进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牢固树立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科组教学理念。本着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20##年6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化学最优教学研究实验”的课题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课题科研“优秀课题组”。科组积极探究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通过重视学生个体发展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现将化学科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化学科组的基本情况

一、教师基本情况

化学科组现有化学教师23人,高中化学科专任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8人,未评职称1人,化学实验专职教师2人,平均年龄为34.5岁,整体较年青。其中李柏老师被评为遂溪一中首席教师,被聘为遂溪县中学化学教研会会长,湛江市中学化学教研会常务理事,县政协常委。陈胜福、李柏、廖锡任、李鸿如分别担任政教处主任、化学科组长、高三年级组长、高二年级组长。大多数老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淀,理念新、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化学专业知识整合,是一支充满活力、年富力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具有良好教学、教研素质的教师队伍。

表一:化学学科任课教师及实验教师情况统计表

二、各年级化学课程开设情况

遵循《高中课程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原则和要求,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化学科组的课程设置为: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在高一开出;选修模块(选修1、2、3、4、5、6)在高二开出,具体安排如下:(表二)

第二部分:强化科组管理与新课程改革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开展两周一次的科组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三落实。活动内容主要有:就学校及上级有关情况进行传达与讨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检查落实;教育理论、课程标准、高考大纲的学习研究;高考复习的专题研究;新教材的培训讲座;实验教改的研讨切磋;科组组织示范课、指导课、研究课、汇报课、课题实验课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集体备课与评议;科组评课时每位教师都做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都有所得。

积极开展备课组教学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每学期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坚持集体备课,以减少教学上的误区,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备课内容包括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年级同一层次的教学班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实验、统一测验,以确保教学的质量。教学上提倡扎扎实实的作风,注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作业、练习的处理上,尽量做到全收全改,不能全批全改的必须抽查,给出正确的答案,错误率高的题目必须评讲。培优工作做到辅导教师、学生、辅导计划内容齐全,活动时间的四定四落实,各备课组的组长承担起组织和模范带头作用,要求个人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发言,相互补充。通过集体备课明确以下内容:①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教材的内容和安排等是否要进行调整,如何安排。③那些知识需要进行延伸和补充,有何建议。高三备课组主要立足于复习研讨;高一、高二备课组主要立足于对新教材的研究、新课程教学的探讨研究。④备课要求能够做到“四备”,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形成“四备”程序化。

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质量分析。为全面了解我们科组的教学质量状况,对各年级的大考,备课组成员要对检测质量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每学期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等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情况,反馈信息,针对各年级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加强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研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批判吸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自制课件。(见电子课件)

化学科组以教师之间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备课活动、《教学反思》点评、备考心得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营造教师之间交流的环境和平台。教研活动成为了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讨论活动,实现教师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各年级备课小组每周进行一次以上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认真讨论教学的计划,教学的总体方案,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案,力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高效。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营造了一个团结协作、共同成长进步的集体。

每学年都举行学科带头人教学示范课,学校优秀课例评比课,教改试验课和新教师汇报课的“四课型”公开课活动,并组织研讨,通过这种研究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每学期都举行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各类课型进行展示,让兄弟学校教师观摩、研讨、借鉴、学习。经常性地开展“备课-说课-教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备、教、辅、改、考”五个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求备课中要注重基础性,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对知识的构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加强学法指导,解题指导,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加强对“备、教、辅、改、考”五个环节的管理、调控、检查,依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做好课堂教学,注意优化五个环节,做到:“备课求深,授课求精,训练求实,批改求勤,评讲求巧”,切实做好教学过程,促进老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设计教学要求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尽可能再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既感受到课堂的丰富多彩,又感受到生活的无限蕴涵;要求教师把抽象的、呆板的、发生或形成于昨天的知识赋予生命力,把可能、未来、遐想引进课堂,使课堂这个正在进行的“现在”,能够包容“过去”,走向“未来”;尽可能的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课堂,融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中。

课堂教学中,以两个“优化”—“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优化课堂结构,探索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学生主动、多元互动”为原则,争取每堂课都上成优质课;二是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化学史、环境保护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课本知识活化,有血有肉才会生动,富有趣味,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教学过程,让教学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课堂,也要成为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课堂,达到教与学的相得益彰。

二、强化业务学习,加强教师交流,营造教研氛围。

为了使全科组教师的知识水平及专业素质能进一步发展,使青年教师能迅速成长,科组坚持每位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公开课。充分利用本科组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加强教育科研。我们科组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知识讲座及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的各类业务培训。对新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我们采用老教师带徒弟的办法,帮助年青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每一个月组织一次以上的业务学习,组织学习教育理念、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等,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及教学理念。高中任课教师定时完成近三年“广东高考题”、“广州一模”、“广州二模”等模拟试题,并讨论试题的命题思路、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学校要求每学年至少要上交一篇教育教研论文,每学期至少要上交一篇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促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化学科组老师除认真开展教研组的教研专题研究外,还积极参与由李柏、陈林英、杨坤、陈路、陈洪明,郑以乐、陈明燕等老师主持的《中学化学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中学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研究。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积极地参与课题方案讨论、课例设计、论文撰写,每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设计及教学能力得到发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拓视野,提升学生能力

以“化学兴趣小组”、“高中化学竞赛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校本课程为激趣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表三、校本课程及课时(部分)

四、规范实验室建设,开足开齐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边讲边实验及探究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化学科组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我们现有六个化学实验室和四个化学仪器室,一个化学药品室,三个化学实验准备室,二个化学实验探究室,可同时供350位学生上课使用,其中一间还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可将现代的科学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探究实验整合。我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保证所有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足开齐,尽可能多以边讲边实验、探究性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近年来,化学实验室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履行实验室的基本职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化学课实验教学任务。化学实验室采取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完备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整齐、合理、安全的仪器药品帐物分类管理。在实验班级多、新增分组实验多,实验教室少、现存药品少(新订购仪器药品未能及时到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精心的运筹安排、合理有效的加以改进,同时争取学校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使学生分组实验和老师演示实验能够开出且开出率达到100%,并且还开设许多教师另外增加的课改实验;另外,实验教师深入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向老师们介绍教学反馈系统的应用方法,协助他们上好有关的多媒体课,使化学多媒体课室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每学期的使用节次达100次以上,包括县级公开课及学校开放日的推荐实验探究课,其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好评。

五、建立新课程评价体系。

本科组积极贯彻课程改革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努力使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

首先,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每学年开始,本科组主要采用对话交谈、观察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学习习惯、个性特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等的定位性评价。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单元测验、课堂行动、课外作业、能力考察、研究性学习等途径检查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强化教学成功的激励作用。

再次,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谈心交流、心理引导、思想教育、方法指导、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化学学科的课业学习。在每学期期末通过笔试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判断,评定和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并决定是否认定学分,为教学目标的适当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适量性的评价提供参考的依据。

最后,根据目前学生成绩管理的整体需要,高中化学学科课业成绩发展性评价中的主要评价项目也折成一定的分数纳入学期学年成绩总评中,使之与现行的学校学生评价机制相衔接。

1、教师评价

我们对教师专业的评价采取虚实结合综合性评价,虚者,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实者,继续教育、教科研活动、教学论文、反思札记、教学成绩、学生满意度等。

我们重视老师的反思性教学,要求科组的每位教师除了对每节课堂教学及时反思外,还要求每学期都写一篇教学反思,在组内交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研究与再认识的过程,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其是否积极关注教学的目的与结果,是否重视思考与探究能力,是否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开放的态度与执着精神)等,这种综合评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我们努力实现学生学科课程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全面性、综合性、经常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学分评价系统将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内容,从三个角度拟定评价标准:(一)课堂的观察与了解;(二)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三)平时作业完成质量和书面水平测试。

第三部分:化学科组取得的成绩

一、高考

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年年有进步,每年平均分均高于当年全省平均分9%以上。

20##届,选考化学的学生120人,高考平均分为557分,高出省平均分12%,700分以上学生3人,600分以上38人,其中卢艺元同学以773 分排在湛江市的第8名。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0##届,在选考化学人数多,重点招生人数减少的不利情况下参加高考,平均分为548分(原始分为87分),高出省平均分9.7%,700分以上学生10人,600分以上54人,其中何世达同学以786分排在湛江市的第7名。各项指标均超过市要求。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0##届,是新课标实施后的第一年高考,学生参加高考化学平均分97分,高出省平均分12.8%。更令科组全体教师高兴的是,化学科取得了湛江市的“双状元”。黄汉初、林景豪两位同学以132分的成绩取得湛江市第一名,陈玉辉以129 分名列全市第五名,这是化学科组多年来取得最好成绩。

二、竞赛

近三年,科组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获得很大的成绩。

20##届,由廖锡任老师辅导的陈志鹏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黄日强同学获得省三等奖;由张小平老师辅导的郑国爵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另有9位同学还获得市三等奖。

20##届,由王小平老师辅导的学生陈东光同学获得省二等奖;由黄明宇老师辅导的学生黄图同学获得省三等奖;由郑日旭老师辅导的的学生陈培龙获得省三等奖,另有多名同学获得市三等奖。

20##届,由陈路老师辅导的学生黄汉初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另有多名同学获得市三等奖。

具体如下:(表四)

三、论文

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注意教学的经验总结,认真撰写论文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20##年间,编写教学指导书一本,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有4篇,省级刊物上的论文有3篇。在国家级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有5篇,省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有6篇,县级的有12篇。

如由李鸿如、廖锡任、陈明燕、宋秀莲老师合作编写的《师生互动》丛书《文理基础-化学》(书号:ISBN978–7–306–02320–9)(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廖锡任老师的《如何把握好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专辑)上;麻灿老师的《剖析有机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专辑)上;宋秀莲老师的《选修一(江苏版)专题二教学设计》案例发表在《化学教学与评价指导》(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与评价指导丛书)上等。

李柏老师的《浅谈化学图表在知识生成和整合中的功能》获得了20##年县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陈路老师的《使用高一化学新教材的体会》获得了20##年县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宋秀莲老师的教学设计《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糖类》在省的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被评为省一等奖;杨坤《中学化学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在课题成果评选中评为省一等奖;廖锡任老师的《乙炔的制备和性质一体化的微型实验研究》在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学ML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等。具体统计如下:

1.发表的教学论文(表五)

2.获奖的教学论文(表六)

四、教学案例与课题

全组老师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每位教师都能做到每节课都有完整的教案,并能在课后及时反思,不断完善教案。还有多名教师通过总结,写成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参加各项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20##年12月,宋秀莲老师的教学设计《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糖类》在省的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被评为省一等奖;20##年12月,陈林英老师的教学设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被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20##年6月陈林英老师的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被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

同时,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化学科组的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年6月,陈明燕老师参加湛江市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同时代表湛江参加广东省化学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大赛荣获省一等奖。

化学教研组承担的三个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和一个县级课题研究。如李柏、杨坤、陈林英等老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中学化学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研究;陈林英、李柏、杨坤、陈路、陈明燕、宋秀莲等老师主持的教育部课程材料研究所重点课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研究与有效教学实验》、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分类开展化学新课程优质教学的研究》、广东省新课程化学优质教学联合课题的子课题《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和杨坤、陈林英老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中学化学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等。各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其中由李柏、杨坤、陈林英等老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中学化学最优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施》在20##年6月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成功结题,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课题立项表:(表七)

五、教师个人取得的荣誉。(表八)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

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论的实践,锤炼了我校化学教师,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优良、专业过硬、爱岗敬业”的化学教师团队已逐渐形成。但我们深知,在很多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好,如:教师角色的转换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探讨角色转换的具体措施;竞赛成绩不够理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将不断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实现“轻负担,高效益”的化学教学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个性化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等等。

总而言之,化学科教学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突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了教师们教坛耕耘的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鞭策下,无论是化学科的课堂教学,还是教学科研工作都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部分 自评情况

根据本科组教学教育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化学学科评分标准》,认真进行了对比、自查,自评得分96分。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评估、验收。

                          

                                              遂溪县第一中学化学科组   

                                         20##年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