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筝的心得

学习古筝心得

大一一年的古筝专业学习使我明白弹琴并不在是定时定点,被家人逼着练习,为了考试而弹琴,而是发自内心,用心去体会,找感觉的去驾驭,用对它的挚爱和不急不躁的心态去演奏,所以在这一年中我总结出弹琴的秘诀.同时我还明白有些古筝的不良姿势应该怎么纠正! 一古筝学习两大法宝:

1、对古筝发自内心的挚爱;2、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 先说说对古筝的真心之爱吧。我曾经看过一个心灵游戏,其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调整身心完全放松,清空头脑中的一切活动之后,在一张白纸上,依次写出脑中不加思索地出现的你生命中的五样东西,可以是你的亲人、金钱、地位甚至宠物等等。我虽然没有去做这个游戏,但是看到此,我却非常肯定这五样东西中一定有我的古筝。记得还是上中学的我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古筝演奏就被迷住了。

修长的琴体,一字排开的雁柱,弦间轻舞飞扬的手指,再加上如梦如幻的音响,是一种神圣醇美的天籁之音。我被完全震撼了。

每当坐在琴前,一切思虑尽抛脑后,任神思时而随崇山峻岭绵延起伏,时而顺涓涓溪水欢乐地流淌,时而在朦胧的水墨画景中徜徉,时而浮掠对至亲至爱的绵绵情思。

再说说平和的心态。喜爱筝而学筝,自然希望自己很快能弹一手好筝。但是,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古筝虽然上手快,但是要弹好,还要做好长期不懈努力的准备。记得在学习浏阳河之前,凭着兴趣和勤学苦练,我进步还是挺快的,但是到学习浏阳河这一曲时,双手配合和琶音成了最艰难逾越的障碍。

我也曾急躁过甚至绝望过,但是我注意调整心态,本着不图快的耐心坚持每天练习,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日见成效,由于不急功近利,所以也能在练习时细心体会每一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不知不觉自己便融入其中,而不是机械的手指训练了,这样一首曲子,一段章节不论弹多少遍也不觉枯燥,反而时不时会有新的领悟。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在不断练习中一点点进步,也许在新的练习中感觉不到进步,回过头了再弹以前学过练过的曲目,发现比以前谈的好多了。心里很高兴,就更有动力探索深造下去啦。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在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在演奏的技巧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练到现在我感觉手指的力度和灵活度都已经上了一个层次,但是还有欠缺,还有继续的努力。感觉学习的路还是很长很艰辛,那些好听动人的乐曲又成为我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心里想着以后能弹奏出那样美妙的曲子时间多么兴奋的事。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毅力的过程,爱动是我们的天性,贪玩也是我们的特点,而让我们自己刻意的去克服这天性的“毛病”实在太难啦。因为这需要强大的毅力。古筝学习中技能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联系,因此,古筝练习有利于培养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学无止境,坚持就多少有些收获,把学习古筝的这种乐器,当着生活的动力,求知求美求乐的渠道,陶冶情操的追求,加强修养寄托,娱乐向上的精神,幸福晚年的想妄,认真对待,持之以恒,用心与它这个朋友交流,用心!!!

二演奏古筝的不良姿势及纠正方法 :

弹古筝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基本演奏姿势的自然松弛,即手形、手臂、肩以及整个形体的自然松弛。人为造成的技术障

碍和心理因素会引起不自然的紧张现象,而这种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初学者的技术发展,容易造成肌肉疲劳、手疼、肩疼以及其他的一些职业病。

那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自然松弛呢?自然感觉与视觉感观的舒服自然,在基础训练中特别要注意松驰与紧张的交替循环,即弹弦时紧张后的松弛。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下面就一些基础训练中的不良演奏姿势所造成的紧张现象,谈谈该如何去纠正。

1.高抬肘

高抬肘,民间称为“架着膀子弹筝”。手肘高抬大臂就会紧张,手臂也易僵化,这中姿势对学生的演奏影响极大。长期高抬肘,习惯成自然,错误也难察觉,待到技巧学习的深入进展,快速技巧使紧张度加大,过度的紧张就会引起肌肉的劳损,手臂疼痛的病状就会出现。

造成高抬肘的原因,不少是筝架和琴凳的高低不适所引起的。筝架和琴凳的高低是很容易被忽视,常常出现的现象是:筝架高、琴凳低,这样在演奏时为了触弦的方便,手肘就得上抬,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演奏中的高抬肘姿势;筝架低、琴凳高同样也会影响演奏,也是不可取的;筝架低了,演奏

者的腿不能伸展自如;琴凳高了,演奏者易弯腰驼背,都是很别扭的。

古筝架的高度:以坐着演奏为例,依演奏者的腿刚好能自如伸展于筝架内为合适。

琴凳的高度:坐着弹奏时,要求演奏者的手臂自然下垂,曲肘置手于筝弦上,高度以演奏者的腰与筝柱头平行为佳,这种高度手臂较自然无负担。

2.鹰爪手形是指手形僵硬、手腕高耸的手形状态

这种手形紧张,是不可取的。那么弹筝的手形什么状态才好呢?自然的手形、松弛的手形为佳。

目前对于什么是自然手形,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有要求手形如“鸡爪”、“倒垂莲花”,还要求“大中指为一线,与前梁平行,手肘自然抬起,微微向外”。其实这些要求都很难使手得以放松,相反倒使手更加紧张了。因为这些要求使手指直立、后腕高耸、手肘高抬,都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手形怎样才能自然松弛呢?

自然手形,就是放松状态下的手形,即人站立时两手自然下垂时得状态。根据演奏的需要,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手呈半握拳状。这种放松的自然手形,不仅展示在

静止状态,也呈现在演奏的动态过程之中;不仅是右手弹弦的基本形态,也是左手按弦的基本形态。

 

第二篇:教你学习古筝的方式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呢?现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是有效练习的起步和关键。

(1)按时定点:因为人的生理机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钟控制的,所以按时定点训练可以养成定时对感受音乐的兴奋习惯。这样能够让练习者快速进入训练状态,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作用。不言而喻,所谓的抽空练习的效果就完全相反了。

(2)连续不断:连续不间断地上课和练习是始终保持学习进取心理状态的唯一方法。间断了的学习和练习再要继续时,都需要有一个“热身”过程才能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大大的降低了学乐器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最节省时间的学古筝就是:工作再忙、学习再紧、生活再累,那怕是进度慢一些,练习时间少一点都应该做到“按时定点”,“连续不断”。常言道:“不怕慢,只怕站”,就是这个道理。

二、明确练习的目的

要想练习的既省时,又有效果,就必须明确练习目的。漫无目的地练了几个小时没有丝毫进展,不但会令你苦恼,并且会使你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

因此,在练习前应静静地思考一下:这次练习的技术难点是什么?要解决哪几点问题?上课时老师的提示是什么?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然后,再根据你的能力和这次所练习的时间,能

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这样的练习要比那种无目的地反复练习有价值得多。

三、学会默练

默练就是不用乐器进行练习。默练是依靠内心体验的练习方法,其作用是非常惊人的。由于默练时没有演奏技术上的负担,因此可以完全按照乐曲的速度、强弱、表情等细节在头脑中想象。这样的练习不但能增强乐谱的记忆力和找出自己在练习中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加强对乐曲的理解和丰富音乐的感觉。

此外,默练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可以随时进行练习。默练可以使你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视谱练习与背谱练习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一个乐段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反复奏了无数遍的乐段是否正确无误。错误的重复只能是养成了改不掉的坏习惯。 “视谱练习”为的就是把每个音,每个节奏,都弹的准确无误。“背谱练习”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乐曲潇洒自若的表现出来。因此,在学习器乐演奏中视谱练习和背谱练习都不可少。

初学某个乐曲时,在通过了练习前的默练后,就可以进行认真仔细地视谱练习。待视谱能完整的演奏该乐曲时,即可进行背谱练习了。为了确保其正确性,在能够背谱演奏后,应再次视谱练习,从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五、慢练与快练相结合

六、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颤技巧练习

在演奏中左右手拨弦发音的作用是明显的,出现的错误也容易被察觉的,因此人们往往在练习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左右手的拨弹上。这并没有什么错,但由此而忽略了左右手按颤技巧的练习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到好处的“吟、揉、按、滑”是筝乐表现力的“灵魂”所在。“以韵辅声,音韵相成”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左手按颤技巧运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颤运用,筝乐就淡而无味的失去了光彩。由于左手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不那么具体,又富于美学性质,要想练习好左手按颤技巧其实又是最困难的。因此,在练习中必须认真仔细的琢磨左手按颤技法,决不可忽略。

七、不要轻视演奏技巧“简单”的乐曲或乐段

有的筝乐作品,一看乐谱就知道其技巧比较简单,因此人们往往都会忽视对它的练习和细致地分析研究。

其实在古筝曲中,一些看上去演奏技巧很简单的乐曲恰恰是风格、特点、韵味十足的曲目,稍不注意就会弹得“驴头不对马列嘴”了。由于这些乐曲一般速度比较慢,在练习时不但要把握好风格特点表现的左手按揉技法,还应该注意其节奏的准确,句法的呈现,音色的纯净,强弱的控制。因此,在学习这类乐曲时,练习重点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练习罢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强对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八、重视练习曲的训练

在古筝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弹几首乐曲,而忽视了练习曲的训练。这是存在在学习古筝人群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而今,由于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弹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曲代功”的练习方法已很难适应了,练习曲的训练也必然的成了我们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练习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反复的、专门的进行某种单项练习,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加之,训练练习曲时通常都是纯技巧的练习,没有旋律和乐曲表现方面的负担,就能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准确的掌握触弦的角度、音色的追求、力度的控制等技术要求上,从而技术训练的成效就特别的高。所以说,只有通过专门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克服高难度技巧的技术负担。

九、温故知新有助于不断提升

目前在众多的学筝族中“狗熊掰玉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是学了后一个曲子,却丢了前一个曲子,无论是用价值观来分析,还是用学习效果来衡量,都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复习旧曲作为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复习旧曲不但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表演曲目,还能够训练和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在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在演奏的技术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断提高。

例如:即使是初学者都不会在意的山东板头曲《凤翔歌》,是一首仅有二十几个小节的小曲,可其中的上、下滑音就有近三十个。我

们在初学时,通常只要能掌握好节奏和按滑音音准就很不错了,而有了一定基础后通过对它反复的温习,就可以从中体会到滑音有着不同的推进速度,怎样才能使滑音的滑动过程圆润等种种感受,并能真正的认识到这是一首绝好的滑音的练习曲。这种演奏能力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只能是通过温故知新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十、调整心理状态学会激情练习

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练习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练习时,错了可以反复的去改正、去练习,在舞台上演奏则完全不一样了,根本是没有反悔的机会的。

由于舞台上演奏者的内心都会十分激动,心理上和肌体上都比平时练习时紧张得多。平时已练习得滚瓜烂熟的乐曲,这时往往由于紧张会使演奏者大脑一片空白,或错音百出。因此,我们在努力创造上台的表演机会之外,还应注意在平时练习完整的乐曲时调整心态,想象自己正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奏,练习时使自己处于表演的兴奋状态。经常进行这样的精神性训练不仅能改善肌体的和心理的紧张状态,提高正式演出的效果,还能由于练习时精神集中的兴奋状态提高练习效果和增强信心,以及改进自我的意识。这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还要说明两点的是:

(1)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人云亦云地死板学,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循规蹈矩是按部就班,但这并非是好事。过多的包办代替,只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学习被动等。还有

的老师(或者是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在比赛中获奖,不遵循教学的规律,而一年半载的只给学生磨一个曲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给学生造成音乐情感的麻木,兴趣丧失等不良影响。这样的学习方法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树立。

(2)弹奏技巧是演奏乐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有了一定的弹奏基础后,应该回头去检查一下自己在弹奏技巧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重视以练习曲做针对性的训练,脚踏实地进行改进、调整。 对于练那些长期只是“手把手”情况下的学习者,还应该回过头去认真学习乐理知识,熟悉各种记号、音乐术语,培养读谱习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的心理感应能力等。只有这样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才是不断进步的唯一出路。对自己估计不足,拼命的想拨高,这种自我提升意识,挑战困难的行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违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的做法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因此,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学会自己教会自己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