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终结)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研究报告终结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和成果

培养

项目依托单位: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项目协作单位: 章丘市枣园中学、章丘市实验小学

2013 年 10 月 20 日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和成果推广 课题负责人: 刘金水

课题组成员: 刘金水 李昌旺 周明 李劲松 马祖长 张波 孟令革赵鹏 景丰霞 赵纪香

[内容摘要]:

本项目立足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研究了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分儿童、少年、青年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几个学段,研究青少年创新潜能萌发与衰减、创新能力与心智发展的规律,探索研究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形式、路径与方法,建构创新教育实施的机制与模式,从创新大课程体系建设、到创新型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使高中创新教育的探索得以大大深化。实验研究证明,章丘四中的创新经验快捷而有效,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创新成果推广机制与平台的研究与建立,为章丘四中创新经验在全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青少年 创新能力培养 深化探索 成果推广

[中图分类号]: [软科学代码]:

标题英文名: The Deepening of Exploration and Achievements Popularization in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Youth and Children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youth and children, this project focused on its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kindergartens, primary schools,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pupils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ing the potential germin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innovation, th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ing some key issues in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such as content and form,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he project also constructed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mode and the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The research rang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o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schools, greatly deepening the exploration of high school innovation education. The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youth and children in Zhangqiu No.4 High School has proved fast and effective and is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worth popularizing.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 popularization mechanism and platform were established,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Zhangqiu No.4 High School to extend its experience in innovation to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 the youth and children, cultivate innovation ability, deepen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popularization

[报告正文]: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和成果推广》

实验研究报告

一、项目立项背景与实验探索基础

历史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上来,成为时代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则需要教育创新和创新型教育来培养。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传统教育思想、传统教学方式、同质化的教育生态、巨大升学竞争压力和难以遏制的应试教育倾向,短时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些不仅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还在扼杀着青少年的创新潜能。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多制造、少创造”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也是令人担忧、且难以短期改变的社会现实。

鉴于此,早在20xx年,本项目主持人章丘四中校长刘金水就提出“创新强校”的治校方略,把教育创新摆上了重要地位,并开始了教育创新的求索,于20xx年聚焦于科技创新教育,并开创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全员性课程化创新教育模式,不仅将其作为校本全员必修课程惠及每一级全体学生,而且以《普通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实验探索》为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快捷高效的教育经验和十分显著的实验研究效果。截止20xx年初,章丘四中学生已有上万名学生系统接受创新教育,普遍具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

初步创新能力,不少更形成了创新人格和品质。截止20xx年初,形成创意16万个,产生专利3200多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意大赛获奖300余项,有近千名学生在自主招生因创新成果突出、综合素质高享受降分录取资格。创新经验也影响了全国,参加过章丘四中创新培训或到章丘四中考察学习过的省内外几百所中小学,自觉借鉴章丘四中经验进行实验探索,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普遍收效显著。

众多事实证明,“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探索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推广价值的,不仅高中可以学习借鉴,初中、小学都可以得到启发甚至可以直接学习借鉴。当然,这里的“教”,不是简单的教知识,而是创设氛围,搭设平台,打破常规,解除桎梏,给学生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不拘一格的自由时空,以唤醒、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关于青少年创新潜能开发与创新能力发展心理基础研究

(一)儿童时期的创新潜能萌发

1、好奇、好问、好尝试、什么都想探个究竟,且逐渐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想象力,是幼儿时期创新潜能自然萌发的重要特征和本能表达。

好奇,好问,好尝试,是创新人格的最原始和本能特征。孩子来到这个气象万千、色彩斑染的世界上,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好奇,想知道个究竟,问个明白,要动眼看看,动手摸摸,动嘴尝尝,不管能不能吃就往嘴里塞。因此,幼儿整天有问不完的问题,甚至刨根究底、打破沙锅纹(问)到底,是成人都熟知的现象。问的问题往往千

奇百怪,承认难以解答,甚至成人都难以提出,由此,形成了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畅销的盛况。多年来《十万个为什么》的多次再版和不断改版,都是适应幼儿创新潜能的本能表达需要的结果。

幼儿时期创新潜能表达与释放的主要形式与途径是游戏、绘画、看图说话、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

2、人的创新潜能萌发生发展乃至衰减的轨迹研究

根据华裔留的科学家刘百宁的多年研究证实,人的创新潜能从二三岁就开始并高端萌发,六七岁时便达到高峰,尔后就进入衰减状态,到高中时,已经不是开发的最佳阶段了,在很大程度上已带有抢救的性质了。

图1、创新潜能研究曲线图(华裔德国科学家刘百宁)

当然,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减缓其衰减和退步,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也可以伴随着创新能力的的提升实现其创新潜能的增值;而不良的教育则会尘封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潜能。如大家熟知又习以为常的现象——幼儿时整天有问不完的问题,小学三年级之前不断的问问题,四至六年级问题越来越少,初中时许多学生有问题也不问了,高中时老师问问题学生会也不回答了——就是不良的教育方式生态尘封和扼杀教育的结果。

(二)青少年时期创新潜能的发展与开发

研究报告终结

1、小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生理条件与心理品质的发展为其创造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有意想象、创造性想象水平不断提升,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发散性和批判性等创造性品质都在不同程度或是不同步调地渐进性发展。根据20世纪初克科帕特瑞克、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等人的实验研究,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创造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等创造力呈现波浪式发展的趋势,小学1—3年级直线上升,四年级时下跌,五年级起又恢复上升。在此期间,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科技发明实践活动,对其好奇心的保持、创新性思维以及想象创造性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中如果教师把孩子当作发展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尊重孩子的天性,创造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鼓励孩子大胆发问、大胆发表见解、允许孩子异想天开甚至胡思乱想,课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广泛的开展阅读,尤其是多组织科技实践活动和创新发明竞赛,有利于促进其创新潜能的释放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反之,则会压制、尘封甚至扼杀其创新潜能的表达与冲动,影响好奇心的保持、想象力的创造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

2、中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是心理学上的青少年期,包括初高中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是生理与心理的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

期,也是创新潜能水平较高、创新活动日益成熟、创造能力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自我意识与情感品质发展迅速,独立与依赖、成熟与幼稚、开放与闭锁并存的特点,推动着思维在独立性、深刻性与批判性方面快速发展,抽象思维飞速发展,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开始形成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初二初三是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初三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高中时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思维的独特性、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等高端创造思维能力快速发展。因此中学时期是人的创造力的飞速发展期,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黄金阶段。

这一时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厚创新土壤,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创新个性,尤其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与素养,以丰富的课程与平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尝试与参与,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十分的关键。

三、关于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

(一)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

1、关于创新教育实验学校高中校的创新实验

章丘四中历经多年探索,探索了创新教育科学的入门流程和深化路径,形成了全员性课程化创新教育的成熟模式,建立了快捷高效地

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的实验研究成效,创新经验享誉和影响了全国。

但是,章丘四中的探索与研究,有没有普遍意义,有没有推广价值,能不能在其他学校、其他地区落地生根,是其创新经验是否具有科学性的试金石。2011——20xx年暑假,学校项目组与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报刊社先后合作,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创新教师培训会”,组建了实验学校联盟,各实验学校尤其是绝大多数高中学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许多学校将其作为学校崛起或发展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对待,广泛动员,积极创设条件,落实课程化,积极组织创新实践与竞赛活动,成效普遍显著。河南西峡县一中,20xx年加入创新教育实验校、参加培训后,借鉴章丘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与模式,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创新课程,创新实践活动风生水起,截至今年6月,已产生创意1万多个,获得专利362项,获得河南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一二等奖4项,其获奖作品“润菇机”已被多个厂家引进并投入生产。创新也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20xx年高考,有7名学生进入全市文理高考前十名,并且市文理状元皆出自该校,实现了创新教育与教学质量双丰收。其创新教师闫奎富说:“创新教育课,老师是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是享受幸福的教育。”

各学校普遍应用了章丘四中如下主要创新成果与经验:一是确立创新在学校的校本全员必修课地位,并实行学分制管理;二是按照“了解创新、给学生以创新自信,发现课题、培养学生发现的眼睛,尝试

创新、让学生拥有创新的大脑”的逻辑入门流程实施教学。三是将创新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创生“开放性课题类创新”,不断深化创新教育的探索实验;三是构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引领,激发情意;确立地位,学分管理;成果激励,活动推动;多元结合,持续发展。

众多实例和实践证明,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在高中阶段,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和普遍适应性。

2、章丘四中创新教育的深化探索

章丘四中自该项目立项后,在继续扎实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新时空,新境界,为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与平台。

一是建构了创新大课程体系,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仅仅靠几节创新课、几次创新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科学的大课程体系,将创新渗透到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的创新素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大课程体系除创新课程外,有育德修行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有基于学科的实践性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创新生活土壤;有个性化社团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个性与兴趣特长;有人生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成就创新之路;还有学科教学课程,这是在任何一所学校占统治地位的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建设创新型课堂文化,突出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整体建构创新型学校文化。文化的力量是伟大的,创新素养的涵养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浸润。学校以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创新型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梦想、责任、进取、创新为文化之魂,积极建构创新性学校文化。创新性精神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内核,创新型制度文化与创新性行为文化是创新文化的浅层要素,创新型校园文化(物质)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者丰富有益的滋养。

(二)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探索

1、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实验

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主要在创新实验学校中的初中校展开。为方便研究实验,我们在章丘市教体局的支持下,20xx年8月特别把章丘市枣园中学作为章丘四中的创新分校。项目主持人刘金水亲自知道该校制定实验方案,全国优秀创新园丁、项目组主要成员李昌旺亲自上示范课,实施“头脑风暴”,指导其开展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实验证明,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对初中生包括初一学生同样适用,成效同样显著。仅三次课后(每次两节),枣园中学300名学生上交创意达到2300余份,制成模型作品100余件,部分作品参加了山东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七年级五班关静雅同学的《喷水的小闹钟》、六班高学同学的《换面鞋》参加了全国第11届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荣获优秀作品奖。

2、 初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文化水平所限,初中生在创新教育实施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初一学生在具体问题上的想象力丰富,但自主想象力和广阔性还不足;到初三时想象的广阔性就明显增强了,创造性也逐渐突出,与高一时的状况想接近了;二是初中学生兴奋点低,参与创新的热情高涨,创新课不需要太多的铺垫就可进入积极状态,进入想象、创造的思维火花迸发状态,争先恐后的发言和递交创意,当然往往缺乏深刻性,创新性不足。三是初中生的创意带有较明显的模仿性,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能独立提出有价值课题的初一时还占不到四分之一,学生观察世界、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长期的引导与培养。四是由于初一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所限,初一时许多学生能够提出不错的创意,但写出的创意方案却只有几句话,往往写不出创新方法、技法、原理等; 五是初一学生创新课同样需要几百人上课头脑风暴情意场,但初一学生的高度兴奋状态下的有意注意力和保持时间还较弱,不能上连堂大课。

3、 初中创新课的实施策略与特点

初中的创新课要突出案例性和活动性。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所致,不喜欢老师讲干巴的方法与理论,而是喜欢鲜活的创新实例、作品和问题,因此初中的创新课宜多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与创造,通过活动和竞赛来激发热情与创造。而关于创新的技法、原理等知识,宜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把玩中自然引出和概括,既能起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作用,又能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

思维能力。

(三)小学生创新能的培养

1、章丘四中创新探索对小学生、幼儿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也主要是在创新实验学校中的小学、幼儿园进行。尽管小学儿童创新潜能已很突出,好奇心、求知欲强,参与热情高,但其心理发展的、生活积淀的、知识积累的层次较低,决定了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先期经验尤其是机制与模式,不能直接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和幼儿园中照抄搬用,也不能简单套用初中的方法与模式。但章丘四中的创新经验与成果, 给予了小学、幼儿园创新教师以足够的自信、启迪和向往,培训中学到的创新知识、技能与方法,也为在小学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知能储备。

2、小学及幼儿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探索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渗透一些适宜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技法,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小学生喜欢活动,小学生需要活动,需要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培养广泛兴趣,唤醒和开发各方面智慧与潜能,尤其是创新智慧与潜能,实现少儿时期的全面科学健康发展。创新实验学校章丘市实验小学,在章丘四中尤其是该课题组的指导下,确立了以“创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生活世界”为办学理念,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创新潜能,促进全面发展,放飞人生梦想”为追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寻找每一位学生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指导学生寻找到能充分发挥其个人创

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和和释放他自身潜藏的能量,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体会创造的欢乐。其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低年级,侧重开展“阳光车间”活动,让儿童在动手做中愉悦心灵,开发潜能,发展智力;中年级侧重“社团活动”,共建立书法、绘画、合唱、舞蹈、球类、棋类、文学等各类社团46个,让孩子在充分的选择、尝试、参与中培养兴趣,发现优势潜能,发展爱好特长;其自主开发了“五个一”系列校本课程:每日二十分钟礼仪强化训练、每日练一张硬笔书法、每日欣赏一首歌曲、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阅读一本课外书,并制定出了翔实的活动方案和考核办法;其特别重视开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生活经验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形成了《学生学习准备活动系列》、《少先队活动系列》、《生存训练体验活动系列》、《学生毕业准备活动系列》、《学生生活自理活动系列》、《学生校内实践活动系列》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并利用每学期双周一下午的时间进行集中活动。高年级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开展大阅读活动,利用每周三下午的二、三节课进行集中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终身阅读的兴趣,从科幻著作的阅读中培养创造性想象力,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丰富创新的营养。在各级青少年创新大赛中,章丘市实验小学获奖很多,尤其是电脑绘画、七巧板项目等更是突出。目前章丘市实验小学已涌现出一批小演讲家、小主持人、小歌手、小演奏家、小舞蹈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诗人、小作家、小机械师、小工程师、小植物学家、

小发明家、小棋手、小运动员……

幼儿园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小学又有不同。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幼儿园重要的不是教幼儿识字、算数、背唐诗,而是要根据幼儿心智发育特点,通过游戏、看图说话、绘画、拼图、舞蹈等等,鼓励、表扬、帮助、耐心解答以满足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想尝试、盼成长的需求,促进身心、心智与创新潜能的发育。在幼儿创新潜能发育的促进方面,章丘市实验幼儿园做得很有成效。

四、关于创新教育经验成果的推广路径探索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国的基础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已被无数事实证明,对于在应试倾向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实教育生态下,如何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初步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应该将其贡献出来,与全国的教育同仁、与全国中小学共享,让其在全国各地、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迅速提升章丘四中创新教育在全国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得到了众多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的关注和倾力报道。20xx年5月,中央20余家媒体在教育部、和山东教育厅的支持下,齐聚章丘四中进行采访报道。新华社、新华网、央视台、央视网、凤凰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

国教育报、知识产权报、《人民教育》、《校长周刊》《基础教育参考》等多家媒体大篇幅在重要栏目报道过章丘四中创新教育经验。其中,新华社不仅多次报道,并在共中央领导参阅的大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发专刊;中国青年报20xx年7月一周内两个头版头条报道章丘四中教育经验……这些报道都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自20xx年以来,到章丘四中考察学习的学校不下1000所,人数过万人,其中,山东、广东等省已把章丘四中作为校长、名师培训考察实践基地。

(二)借助权威机构,搭设优质平台,推广章丘四中创新经验。

自20xx年7月起,连续两年,章丘四中与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合作,建立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区;20xx年与北京宽高教育集团和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合作,举办全国创新教育论坛;20xx年7月,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建立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联盟。自20xx年以来,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教育论坛并发表演讲,其中20xx年10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江苏南菁举办中外名校长论坛,应邀发表演讲受到一致好评;20xx年5月,课题主持人刘金水校长率5名学生作为中国科协代表团主要成员赴意大利参加中意科技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平台的搭设,为章丘四中创新教育经验推向全国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已达300多所,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三)为全国中小学培养创新教育师资,使创新教育经验在广大中小学课程化。

创新教育是专门的教育,专门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师,而全国所有师范院校迄今却没有一所学校设置创新专业与课程。章丘四中于是主动承担起为全国中小学培养创新师资的重任。经过三年努力,已为全国300多所学校培养了400余名创新教师。经过章丘四中一周的培训,就可独立开设课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四)以考入大学的章丘四中校友为播种机,在全国高校播撒创新火种。

章丘四中学生进入高校后,成为高校学生创新的生力军,许多学生自发组建创新社团,开展创新培训,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搞得风生水起。我校2007届毕业生于洋,带着11份专利(其中一份发明专利)考进山东大学后,组建起了几百人的创新社团,培养了大批的创新爱好者,在同学中成为风云人物,被学院授予“杰出贡献奖”。其本人在创新方面也实现了长足发展,参加山东省大学“挑战杯”大赛获得特等奖,保送继续在山大读研。我校2008届毕业生索元震代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获全国挑战杯金奖,被保送上海交大读研究生。其大一下学期开始负责一项校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红外检测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反馈式开关的研制”,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认定为优秀。其大二上学期承担一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性项目“一种零功耗待机开关的研制”也已结题。像于洋、索元震这样的校友已不胜枚举。

五、实验研究的收获与感悟

(一)理论探索

1、创新能力与素养的生成,可自然衍生,但低效且发展水平一般较低;也可通过科学的方法、路径和良好的环境进行培养,会更有成效、更能否达到较高的水平。

2、创造力是可以“教”的。创造力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能力和素养的化合。这里的“教”,不是简单机械传授创新创造的知识和方法,而是通过搭设平台,创设氛围,专业性引领,唤醒、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冲动与潜能,以涵养创新兴趣,生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3、开设创新课十分必要。当前,我国民众读书价值观普遍扭曲和功利化、中小学应试倾向依然严重、同质化教育局面难以短期改变,这些问题都在抑制甚至扼杀孩子的创新潜能的表达和能力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导致创新潜能在长期的尘封中衰减与消退。在这样一种社会教育生态下,专门开设创新课,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设氛围,搭设平台,无论对高中、初中,还是小学、幼儿园都十分的必要。

4、创新在中国目前是专门的教育,专门的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创新对大多数人来说,虽名词整天挂嘴上,但对其“是何”、“如何做”却是十分的陌生,由于在中国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创新元素和鼓励创新的氛围还太稀缺,创新教育还应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专门的教育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老师。

5、创新教育成效显著,不是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创新智能,

而是每个人本来都有创新潜能(当然各人不尽相同),我们的创新教育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机会,搭设了平台,创设了氛围,给予了必要指导与帮助,唤醒、激发和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实践探索

1、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其探索的创新教育入门流程、深化路径、全员性课程化模式和运行机制,无论在高中还是初中,都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具有启迪、激励和指导意义。

2、因生理、心理、智力、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各学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式、内容、途径也需不同。高中学段创新教育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初中学段则侧重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创意优化中引导发现和总结创新知识与方法;小学学段则侧重活动性和层次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发创新潜能;幼儿园阶段是创新潜能萌发、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宜通过游戏、绘画、看图说话、舞蹈、手工等促进潜能发育。

3、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经验快捷而有效。一是易学,对老师培训一周,老师就可独立开课,自主组织创新实践活动;二是见效快,章丘四中高一每周开课一节,一学期下来,总共上课、活动不过30节,1300名学生,则可形成近3万项创意,获得专利600多项,而达到专利水平的创意则可达二三千项。从实验学校情况看,普遍效果显著,多数已在当地称为创新典型;三是没有负面影响,见效快,费时少学

生、家长、社会重视,创新成果是学生最看重的,对学生激励和影响大,即时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因创新的激励不少都改变了生命状态,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梦想。

4、显性成果:

(1)截至目前,章丘四中已有一万多人接受创新教育,普遍形成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初步创新能力。形成创意20万个,获得专利3800多项,在各级各类大赛获奖300多项,因1000余人创新成果突出、综合素质优秀获得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保送或降分录取资格。

(2)出版教材两册《成新成就未来》《创新让你与众不同》;出版成果集《青少年优秀创新以作品集》三册、开放性课题类创新报告集《梦想开始的地方》一册。

(3)建立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近300所,建立深圳福田区、四川雅安市、山东章丘市、山东阳信县等创新教育实验区十几个,并在中国教育报刊社支持下组建了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联盟。

(三)、探索感悟

1、创新神秘,并不神奥,创新潜能人人具有,创新人人可为,创新大有所为。尽管不可能人人成为发明家或创新拔尖人才,但人人皆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创新应该而且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最好是从娃娃抓起。晚了就会错过黄金期,在当前教育生态下甚至会被扼杀或尘封。

3、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素养,首先重视非常重要,只有

学校重视,家长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好的成效。其次,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很关键,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要激发学生动机,点燃学生梦想,树立远大志向,从而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格,形成创新个性,锻炼创新能力。

4、创新教育的要力避陷入眼前功利化。几乎人人都认为创新重要,人人都知道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创新是高考、中考不考或没法直接考的,所以许多学校怕耽误时间、影响成绩和升学率,而不去付诸行动。有的搞也只是为了宣传时以专利和获几项奖装潢门面,为了高校自主招生,因此往往只让部分需要的学生参与,而剥夺大多数人参与创新的机会,一旦得到需要的证书,就会停止所有活动,有的甚至有弄虚作假请专家教授代为搞专利、弄奖项的情况。凡此作为者,均不会有积极的效果,甚至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实验缺憾

实验显性数据运用多,而隐形素养测量还做得不够,创新的成效多用的是创意数量、专利数量、获奖数量和观察数据等,这些数据显示效果十分显著。而运用各种心理量表进行的测量,虽与济南大学心理系张丽华教授进行了合作,但由于课题研究期限所致,还没完成一个周期,还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以形成更科学的结论。 注:参考文献《创造力发展心理学》张文新 谷传华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研究报告终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