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关于专业综合训练的实习报告

前言:20xx年的大四第一学期,在安全工程学院的梁开武老师、刘克辉老师、赵一姝老师、敬小非老师的带领下,安全2010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专业综合训练。对于PHAST软件、起重设备、压力容器、WBGT指数测量、噪声与粉尘浓度测量、个体防护、涂层测厚以及超声波探伤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实际训练。

一、 实习地点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安全科技大楼

二、 实习时间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三、 实习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压力容器的分类,特点,安全管理以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了解并熟悉起重设备的分类、工作级别、特点、安全管理、运行维护以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了解PHAST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PHAST软件分析石油化工装置泄露后发生蒸汽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等问题,对石油化工装置泄漏后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掌握毒物致死概率,解决石油化工装置泄露、扩散等问题,掌握使

用PHAST软件建立相关模型,模拟分析中毒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模拟分析气体或液体的泄露扩散后浓度的变化。通过训练,熟悉作业场所WBGT熱指数仪的相关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掌握WBGT热指数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评价;掌握噪声频谱分析仪的使用,熟悉噪声的测定原理及方法,熟悉工作场所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掌握大气粉尘浓度测定的原理;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功能、实际使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及基本探伤方法;熟悉防腐层的用途和种类,掌握各种防腐层质量检测的方法并熟悉设备的使用。

四、 实习内容及方法步骤

1、压力容器认知训练

了解压力容器的分类,了解压力容器的特点,掌握KZL4-13-AII型锅炉,LSG立式直水管锅炉的安全作业规程和运行维护、主要检验项目、方法及事故控制措施,选定一种压力容器,指定该压力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起重设备认知训练

了解起重设备的分类,了解起重设备的工作级别和特点,掌握建筑升降机、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和运行维护、主要检验项目方法及事故控制措施,选定一种起重设备,制定该

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3、中毒事故后果模拟

毒性气体或液体泄漏后中毒事故的模拟:了解毒性物质泄露中毒的原理,学习使用vessel/pipe source模型模拟中毒事故的方法,选择vessel/pipe source模型,输入相关参数(硫化氢泄露),对扩散结果和毒性结果进行分析。

(1)扩散浓度

结合硫化氢毒性阈限值,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给出轻伤、重伤和死亡等不同中毒效果的浓度范围。

(2)致死概率

通过看图和查看毒性报告,找出不同毒性致死概率与对应的范围,对这些区域进行分析。

4、泄漏和扩散模拟

学习使用软件PHAST6.7,了解软件的界面及输入输出数据,vessel/pipe source模型,输入相关数据(甲烷储罐数据),对气体或液体泄漏扩散过程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

(1)扩散浓度

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分别给出甲烷的爆炸上限(1.66*105ppm)、下限(4.4*104ppm)和下限的一半浓度的分布。

(2)火灾严重程度

根据热辐射伤害与破坏作用关系,分别给出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和死亡的热辐射强度为4kw/m2,12.5kw/m2,和37.5kw/m2

的分布

(3)爆炸严重程度

给出晚期爆炸超压为0.02068bar、0.1379bar和0.2068bar的范围。

5、爆炸事故后果模拟

了解泄露气体形成蒸汽云爆炸的原理,掌握利用vessel/pipe source模型模拟爆炸事故的方法,选择孔泄漏、管泄漏和灾难性破裂三种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

(1)早期和晚期蒸汽云爆炸(VCE)后果严重度

根据孔泄漏、管泄漏形成早晚期蒸汽云爆炸的冲击波超压及其范围,从超压最大强度、死亡区(>0.1MPa)的范围、重伤区(>0.044MPa)的范围以及轻伤区(>0.017MPa)的范围四个方面,对比判断两者形成的早晚期蒸汽云爆炸的严重程度。

(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

选用根据孔泄漏、管泄漏形成的喷射火的热辐射强度和范围,从四个方面(同上)对比判断两者形成的喷射火的严重程度。

6、WBGT熱指数训练

现场调查

测量:

(1)测量前应按照一汽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

(2)确定湿球温度计中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且充分浸湿,注意不能加自来水。

(3)在开机过程中如果显示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4)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

测点选择:测点数量,测点位置,测量时间,测量条件。

7、噪声测量训练

(1)现场调查:为了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需要在测量前对现场进行现场调查。

(2)测量仪器选择

(3)测点选择

(4)测量计算

8、粉尘浓度检测

采样过程记录采样器空气流量和采样时间,就可算出通过采样器的空气容积,采样头内的滤膜纸所组留下的粉尘用天平秤得其测程前后的重量,就可计算出单位体积空气所罕有的粉尘重量,也就是测定地点的粉尘浓度,期计算方法:

G=(W2-W1)/Qt*1000 (mg/m3)

为了保证测尘的准确性,便于对比,要求在同一测点于相同流量下,同时测定两个式样(平行采样),计算后,其差值小于20%时,即属于合格,平行样品的差值△g按下式计算:

△g=△g/((G1+G2)/2)*100%

9、个体防护训练

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限时训练,了解其用法,使用的环境,

条件,维护保养方法和使用过程。

设备:致密性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戴式耳罩,防护口罩,丁晴防化手套,防化靴。

10、超声波探伤式样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超探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夹杂、折叠、气孔、砂眼等)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本仪器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钢铁冶金业、金属加工业、化工业等需要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领域,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交通、锅炉压力容器等领域的在役安全检查与寿命评估。它是无损检测行业的必备。

(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质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缺陷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超声波波长时,则超声波在缺陷上反射回来,探伤仪可将反射波显示出来;如缺陷的尺寸甚至小于波长时,声波将绕过缺陷而不能反射;

(2)波声的指向性好,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好,以很窄的波束向介质中辐射,易于确定缺陷的位置.

(3)超声波的传播能量大,如频率为1MHZ(1兆赫兹)的超生波所传播的能量,相当于振幅相同而频率为1000HZ(赫兹)的声波的100万倍。

主要优点:

①穿透能力强,探测深度可达数米;

②灵敏度高,可发现与直径约十分之几毫米的空气隙反射能力相当的反射体;可检测缺陷的大小通常可以认为是波长的1/2。 ③在确定内部反射体的位向、大小、形状及等方面较为准确; ④仅须从一面接近被检验的物体;

⑤可立即提供缺陷检验结果;

⑥操作安全,设备轻便。

主要缺点

①要由有经验的人员谨慎操作;

②对粗糙、形状不规则、小、薄或非均质材料难以检查 ③对所发现缺陷作十分准确的定性、定量表征仍有困难; ④不适合有空腔的结构;

⑤除非拍照,一般少有留下追溯性材料。

11、涂层测后检测

涂层测厚仪可无损地测量磁性金属基体(如钢、铁、合金和硬磁性钢等)上非磁性涂层的厚度(如铝、铬、铜、珐琅、橡胶、油漆等) 及非磁性金属基体(如铜、铝、锌、锡等)上非导电覆层的厚度(如:珐琅、橡胶、油漆、塑料等)。涂镀层测厚仪

具有测量误差小、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是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工业、商检等检测领域。

电涡流测量原理

高频交流信号在测头线圈中产生电磁场,测头靠近导体时,就在其中形成涡流。测头离导电基体愈近,则涡流愈大,反射阻抗也愈大。这个反馈作用量表征了测头与导电基体之间距离的大小,也就是导电基体上非导电覆层厚度的大小。由于这类测头专门测量非铁磁金属基材上的覆层厚度,所以通常称之为非磁性测头。非磁性测头采用高频材料做线圈铁芯,例如铂镍合金或其它新材料。与磁感应原理比较,主要区别是测头不同,信号的频率不同,信号的大小、标度关系不同。与磁感应测厚仪一样,涡流测厚仪也达到了分辨率0.1um,允许误差1%,量程10mm的高水平。

采用电涡流原理的测厚仪,原则上对所有导电体上的非导电体覆层均可测量,如航天航空器表面、车辆、家电、铝合金门窗及其它铝制品表面的漆,塑料涂层及阳极氧化膜。覆层材料有一定的导电性,通过校准同样也可测量,但要求两者的导电率之比至少相差3-5倍(如铜上镀铬)。虽然钢铁基体亦为导电体,但这类任务还是采用磁性原理测量较为合适

激光测厚仪的测量原理

使用两个激光传感器安装在被测物(纸张)上下方,将传感

器固定在稳定的支架上,确保两个传感器的激光能对在同一点上。随着被测物的移动传感器就开始对其表面进行采样,分别测量出目标上下表面分别与上下成对的激光位移传感器距离,测量值通过串口传输到计算机,再通过我们在计算机上的测厚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的厚度值。

ZTMS08激光测厚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纸张等片材涂层测量的精度,尤其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

五、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综合实训,我了解起重设备的分类、工作级别、特点、安全管理、运行维护以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并熟悉了压力容器的分类,特点,安全管理以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对于PHAST软件对石油化工装置泄漏后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进行分析,建立相关模型,模拟分析中毒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解决石油化工装置泄露、扩散等问题并建立相关模型,模拟分析气体或液体的泄露扩散后浓度的变化,分析石油化工装置泄露后发生蒸汽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等问题有了初步的掌握。通过训练,熟悉了作业场所WBGT熱指数仪的相关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掌握噪声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器的工作流程;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实际使用,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及基本探伤方法;熟悉防腐层的用途和种类,掌

握各种防腐层质量检测的方法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这次综合实训,让我明白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我今后到工作岗位从事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篇:设计性试验报告模板

中南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吲哚美辛肠溶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谢商宸王菲菲林秀贤李常聆高青谢婉莹

   指导教师        姚瑶老师  贺凌云老师                   

   专业班级           药学1101                  

   时    间           2014.05.26              

前言(1000字)

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此外,文献报道它对结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吲哚美辛属于药剂学分类系统的Ⅱ型药物,具有溶解度低、渗透性高的特点,主要的吸收部位在小肠。

    临床应用发现吲哚美辛普通制剂生物利用度低,而且易引发胃肠道损害、肝损害、肾损害及中枢神经疾病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5%~50%[2],故研发吲哚美辛新剂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研究较多的吲哚美辛新剂型主要有吲哚美辛柔性纳米脂质体, 吲哚美辛固体分散体, 吲哚美辛聚合物胶束, 吲哚美辛纳米粒, 吲哚美辛微囊与微球, 吲哚美辛经皮给药制剂等[3]

    我们组针对吲哚美辛的特点,将其设计制成肠溶缓释微囊,这样可以控制药物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较平稳地保持在治疗窗之内,减少服药次数及刺激胃肠道引起的不良反应。

    本组选用阳离子多糖壳聚糖和阴离子多糖海藻酸钠为囊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为细胞生长提供所需的三维支架及类似软骨基质的细胞外环境;壳聚糖成膜性好,有一定强度和可塑性且在体内可被溶菌酶等分解成低聚糖[4]。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多糖,由英国化学家E.C.Stanford首先对褐色海藻中的海藻酸盐提取物进行科学研究[5]。海藻酸钠水溶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遇到一定浓度的二价金属离子(Ca2+、Ba2+、Zn2+等)可以形成以螯合作用为主的凝胶[6-7]。壳聚糖包裹海藻酸钠制备的微胶囊膜强度高及渗透性可调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敏感性,且该微胶囊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能够达到肠溶缓释的原理是:低pH 时,壳聚糖的质子正电荷密度增加,与带负电荷的海藻酸盐静电作用增强,分子内的氢键作用减弱,进而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保护膜,有效地阻止了氢离子向囊心的扩散作用; 而在 pH 较高的条件下,壳聚糖所带的正电荷减少,与海藻酸结合松散,海藻酸钠吸水溶胀,钙离子被稀释,壳聚糖溶解,微囊最终“液化”消失,微囊中的乳糖酶被释放出来。这一特征正好适应了食团从胃部进入小肠时环境 pH 的变化,实现肠溶[8]。微囊作为药物缓释载体能很好地控制药物释放,实现缓释。

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步法、两步法和复合法[4]。本实验采用一步法,即将海藻酸钠溶液缓慢滴入壳聚糖和钙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形成外部依次为壳聚糖沉积层、壳聚糖/海藻酸钠络合层和海藻酸钙凝聚层,内部是液芯的微胶囊。

我们组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微囊制备思路,并且在肠溶材料及其肠道靶向材料方面的选择上,采用了具有安全有效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将吲哚美辛制成肠溶缓释微囊减少了它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为其进一步运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二、试验内容

1.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LSHZ-300冷冻水浴恒温振荡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真空抽滤泵、烧杯、玻璃杯、胶头滴管、pH试纸、量筒、布氏漏斗、橡胶管、微孔滤膜(0.8μm)、滤头、注射器(10ml)、容量瓶(50ml、10ml)、胖肚移液管(2ml)、擦镜纸、石英比色皿、研钵

2)试剂:

吲哚美辛  由中南大学药学院本科生实验室提供

脱乙酰度80-95%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公司,20130422)、无水氯化钙(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冰醋酸(天津市高宇惊喜化工有限公司,20140101)、乙醇(上海振兴化工一厂,201308301)、氢氧化钠(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公司,20110508)、盐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30318)、胃蛋白酶(猪胃粘膜,M0020)、磷酸二氢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20110524)、胰蛋白酶(GENVIEW,4327015150)、蒸馏水

人工胃液的制备:

    将36%的盐酸稀释为1mol/L,加水稀释,调pH约为1.5。取700ml,向其中加入胃蛋白酶7g,混匀,用0.45um的无菌滤头过滤备用。

人工肠液的制备:

取NaH2PO417.725g加水1300ml溶解,用0.4%(w/w)的NaOH溶液回调 pH至6.8。加入18.064g胰蛋白酶,混匀,用0.45um的无菌滤头过滤待用。

2. 处方设计的原理、处方组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各成分的用量

   2.1处方设计的原理

海藻酸钠是线性聚阴离子化合物,含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遇钙离子后可生成既具有离子强度又具有弹性的水凝胶,其成胶条件温和。壳聚糖是氨基葡萄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聚阳离子化合物,含有较多的羟基和氨基,可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形成规整的膜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带负电荷的海藻酸钠通过静电作用,交联成网状聚电解质膜。有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成型机制,分析样品的扫描量热谱图认为海藻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微囊,壳聚糖单体分子上质子化的氨基与海藻酸钠M单元的羧基通过正负电荷吸引形成聚电解质膜[9]。通过聚电解质络合原理制备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是以聚电解质复合结构为囊膜,以海藻酸钠为囊芯物的微胶囊。

2.2处方分析

成分                  用量               处方分析

吲哚美辛                  0.4g                   主药

   壳聚糖                    0.5g                   囊材

   海藻酸钠                  1.0g                   囊材

   无水氯化钙                3.2g                   囊材

   1%醋酸溶液               160ml                  壳聚糖溶剂

乙醇                      适量                   溶剂

   40%氢氧化钠溶液          适量                   pH调节剂

蒸馏水                    适量                   溶剂

3. 实验步骤

3.1制备工艺及流程

3.1.1 壳聚糖溶液的制备:

称取无水氯化钙3.2g,加160ml1%冰醋酸(1ml冰醋酸加水100ml稀释得1%冰醋酸)搅拌溶解, 得20g/L的氯化钙溶液,再加入0.5g壳聚糖,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5.5,即得3g/L的壳聚糖溶液。

3.1.2 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

称取吲哚美辛0.4g,用乙醇12ml溶解,另取海藻酸钠1.0g于研钵中,用60ml蒸馏水溶解研匀,将吲哚美辛溶液逐滴加入海藻酸钠中,边加边研磨,即得。

3.1.3 微囊的制备:

室温条件下,在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将海藻酸钠溶液用10mL注射器缓慢滴加入壳聚糖溶液中,静置,得直径约为1mm的微囊。过滤,常温下干燥48h,即得直径200um-300um左右的微囊。

3.2质量评价

三、实验结果

1.湿润条件下制得直径1.2mm左右圆润微囊,干燥后得直径200um—300um左右的乳白色微囊。

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 载药量的测定:

    A=0.144,C=6.905mg/L

    0.05g干燥微囊中含药物8.01mg,载药量为16.2%

讨论

结论

1.三种成囊材料(壳聚糖,吲哚美辛,氯化钙)在成囊过程中,各自具有不同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制备微囊的关键因素是吲哚美辛及其量,成囊过程中乙醇的作用等。另外,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中海藻酸钠的溶解与吲哚美辛的分散,壳聚糖与氯化钙等的用量对制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2.制备微囊时,为保证微囊的粒径大小,可使用注射器,制备的湿微囊粒径约为1.2mm, 干燥后粒径变为200um-300um。

3.吲哚美辛微囊载药量为16.2%,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累计溶出度为54.238%,转移入人工肠液中3小时累计溶出度95.153%。

、参考文献

格式按照:作者,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J], 年份, ():页码.

标点符号用英文格式

(含中英文相关文献15篇以上)

[1]HULL MA, GARDNER SH, HAW CROFT G. Activity of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domethacin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J]. Cancer Treat Rev, 2003, 29(4):309-320.

[2] 游绍珍. 吲哚美辛的临床不良反应及预防[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30.

[3]姜伟化, 王东凯, 王翔林. 吲哚美辛新剂型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024): 2899-2902.

 [4]. 姜恒丽, 崔元璐, 齐学洁.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载体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3): 412-419.

[5] 刘袖洞, 于炜婷, 王为.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 化学进展, 2008,20(1).

[6] Lundqvist LC, Jam M, Barbeyron T, et al.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the recombinant alginate lyase from the marine bacteria Pseudomonas alginovora[J]. Carbohydr Res.2012, 352: 44-50.

[7] Gu F, Amsden B, Neufeld R. Sustained deliver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with alginate beads[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4, 96(3): 463-472.

[8]. 李妍昕, 王建刚. 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裹制备肠溶性乳糖酶胶囊的研究.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25(17): 71-75.

[9] 李沙,侯新朴.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成型机理及其对大分子药物的载药、释药研究[J].药学学报, 2003, 38(5): 380-383.

六、试验心得(1000字左右)

紧张进行了两周的药剂设计性试验终于结束了。通过本次设计性试验,我们组进一步地学习与掌握了文献资料的查阅、检索和应用,了解了剂型设计要求与药物性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巩固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技术,并初步掌握了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讨论与推演方式。

具体来说,按照实验进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但是由于是初次较正式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所以对所设计的实验内容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了解地不够深入与具体,这一点通过与老师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显得很明显,老师和同学们针对我们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提问时,才发现有好多问题还没解决;其次,设计方案报告格式过于死板,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条框式的书写,以至于内容出现重复,有的甚至出现缺失。针对以上两个存在较大且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小组积极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检索,以进一步学习与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优化了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实验设计方案报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得报告更严谨,更具有学术意味。

在第一次进行实验时,我们先进行了预实验。采用较少的药量进行实验具体条件的摸索,并对每一步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组员积极与老师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初次进行本实验,很多方面都不是很熟悉,而且头脑里形成的理论知识比较混杂地运用于实验结果分析上,以至于出现了好多不能解释的现象。不过,组员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进行思考与条件摸索,比如改变处方的量,甚至组成,以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步成囊条件的摸索,因为在用了一个脏烧杯,在里面进行成囊时效果明显优于干净烧杯里所盛含氯化钙的壳聚糖溶液,我们对脏烧杯所盛含氯化钙的壳聚糖溶液的组成与干净烧杯中所盛含氯化钙的壳聚糖溶液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针对可能存在的不同物质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不同之处是脏烧杯中含有少量乙醇。待做完实验,组员又针对此种现象进行了相应的讨论,进一步优化了成囊工艺。终于在组员们四五个小时地不断总结与摸索下,完成了预实验,而且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第二次进行实验时,则是扩大实验,因为需要进行后续的质量评价,故在前一次摸索的较优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扩大实验。在此过程中虽然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本着前一次实验的经验,都一一进行了解决,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第三次主要是进行质量评价,因为在周六进行,故需要前一天把所需试剂及仪器搬到另一间实验室,到实验的时候才发现,仍然缺少一些仪器,从这里真正感受到对实验仍然没有比较好地把握,以使得仪器的缺少。但是在完全没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质量评价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药剂科研方面有了很大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充分地准备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积极地思考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另外,组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分工明确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分析与讨论都对实验以及整个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今,团队合作在科研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以后的科研与工作中,都将会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此外,衷心感谢老师以及学姐在实验过程中给与我们在技术与仪器上面的支持与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