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与日本柔道文化内涵的比较

中国武术与日本柔道文化内涵的比较 中国武术、日本柔道两种体育项目都来之东方,它们是东方文化

的一类,也是古老东方文化的结晶。它们出自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文化的差异,其中蕴含的精神也有所不同,但是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上看,其精神文化内涵却又有诸多的相融性。

一、中国武术与日本柔道文化内涵的差异性。

①发展史的不同之处。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原始人类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存,为了获得食物和保护自己,必须同各种野兽进行殊死的搏斗[1],在漫长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原始人创造和使用了各种简陋的武器,如石锤、燧石尖嘴凿以及用石器刮削过的棍棒等,去战胜各种凶猛的野兽,狩猎就成为生存和生活必需的生产活动。在狩猎过程中,人们逐步获得使用武器的方法和掌握格斗的实践技能,尽管它是在原始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是非常低级的,但却是武术技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制,部落之间为争抢劳动果实经常发

生战争,使用武力就成为掠夺与反掠夺、侵犯与自卫双方采用的主要手段。手中的武器随着作战的需要不断改进;战场上搏斗、格杀的经验得以总结,对战斗中比较实用和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人们反复模仿、习练和传授;于是,专门用于杀人的兵器开始从原始的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战斗需要的格斗技术也逐渐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通过频繁的战争实践而发展成为独立的技术体系。武术正是在这个重要的转变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因此,可以说武术与战争紧密相连,结伴共生。

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术的内容、表现形式及

社会作用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逐渐形成技术体系。

商周时代,剧烈的军事斗争使武器由简单到复杂、多样,攻防技

术也不断发展,攻防技术内容在不断丰富。由于冶铜业的出现,兵器得到改良,使用兵器的方法也不断改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武术被列入教育内容,为后来的武术套路的

形成创造了条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图霸,战争频繁,军事训练受到重视,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秦汉时期,武术的军事功能逐步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近似套路形式的兵器舞相继出现。唐朝时期,由于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用武勇人才,推动了民间和官方的练武活动,尚武之风盛行,大大提高了武术的社会地位[2]。然而,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统治者逐渐限制武术活动,使唐代形成的尚武之风日渐衰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xx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19xx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xx年在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xx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xx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柔道:即柔道是以心身之最善活用为信条之道。柔道诞生于日本,它在日本开展得极其广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王国”之称。柔道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柔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日本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当时的武士们将空手格斗技术称为柔术,最初除了被称为柔术之外,还被称为其他的诸如柔、和、体术等不同的名称。在《古事记》的《比力气》与《日本书记》中均记载了野见宿弥以“角力”杀了当麻蹴速的故事,表明了当时柔道与相扑存在的事实。柔术在江户时期发展很快,流派多达160个之多。最早有关的柔术流派有竹内中务大夫久盛创始的竹内派,随后是荒木派、梦想派、志刚派、关口新心派等,幕府末期更萌生涉J Ul派、起倒派、扬心派、假 tL,派、天神真杨派等不少流派,并各设道场教导门生。到了德川泰平时代,由于社会安定,柔术逐渐失去了以往作为取胜手段的意义,柔术以锻炼技能,同时修练心性,以重视武士人格为目标。从德川时代到明治时代,随着西洋文明的大量渗入,政府颁布了“废刀令”,柔术一曾被取缔,柔术家沦落街头以卖艺为生,柔术日渐衰落,练习柔道的人也越来越少。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曾任东京高等师范学院校长的教育家嘉纳治五郎先生经过对各种柔术流派的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在1882年(明治15)创立了以投技、固技和当身技为主,以胜负、体育、修心为目

的的新柔术——柔道。嘉纳治五郎还在东京下谷北稻荷町永昌寺开设讲授柔道的场馆,因而他创建的柔道也被称为讲道馆柔道。嘉纳治五郎认为,所谓柔道“乃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之道,凭借攻防训练来磨练人的身心,领略其道之精髓”。柔道不是单纯比胜负的体育,而是通过柔道修身养性,造就人才。嘉纳治五郎开办柔道讲道馆初期,仅有九个门生和一间十二个榻榻米大的书院,然而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讲道馆在1885年(明治18)的警视厅武术大赛中以压倒性的分数大胜实力强劲的户冢派,因而名声大振,得到了柔道界的认可,迈出了飞越性的一步。在此期间,嘉纳治五郎创造和设计了“以柔克刚”等新的技术、构建了柔道“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原理,制定了柔道段位晋升的制度,初步制定了一套柔道比赛的裁判规则,完善了讲道馆的组织体系,这些举措使柔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使得日本国内的文化及其混乱,柔道也没能幸免,19xx年(昭和20)10月,学校禁止练习柔道,五年的时间学校柔道遭到了禁止,这对日本柔道界打击很大。19xx年(昭和21)1O月, 日本武德会遭到解散,直到嘉纳治五郎的次子嘉纳履正先生担任讲道馆的第三任馆长后,柔道运动开始逐渐复苏,深爱柔道的人士又聚集在一起练习柔道,开始复兴日本的柔道运动。尤其是警界,更是不断进行柔道的练习,使得沉寂已久的日本柔道再度展现雄风,为今日的蓬勃发展的奠定了基础。19xx年(昭和23) 日本再度恢复全国性的柔道锦标赛、全国警官柔道大赛,并成立了欧洲柔道联盟。1949 (昭和

24)年成立全日本柔道联盟,每年举办全日本锦标赛、全日本东西对抗赛。到了1950 (昭和25)年,日本各级各类学校恢复了柔道课的体育教育课程,将柔道作为中、小学男生的必修课,大专以上学校男生的选修课。每所学校均设有柔道场,聘有专职教师,负责学校的柔道教学和训练。为推动柔道运动在全世界开展,日本每年还向国外派出大的柔道教师奔赴各国传授柔道。1951 (昭和26)年,在全国高中体育联盟设置柔道部,且成立全日本学生柔道联盟,举行全国性的竞赛活动,使柔道再现战前的蓬勃盛况。

②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

中华武术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教育华夏子孙后代的有效途径。文以心评,武以德显。也有人说武术有其他项目无可比拟的优势,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击,更在于武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历来以“尚武崇德”作为其传承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习武可以培育学生养成坚毅、果敢、豁达和尚武崇德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武坛的缩影。《周易·象传》中提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正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

“尚武”能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谚语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皆说明了练武要能经受寒暑的考验,以磨炼意志。特别是武术基本功练习,动作单调很易使人乏味,但这其实是对锲而不舍意志品质的培养。习武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经受身体上的痛苦和意志上的考验。尚武者在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中,体魄不断强健,攻防技能不断提高,意志品质不断得到磨练,这是“自强不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生存能力,防身制敌技能可以保护自己。这种战胜恶劣环境和对手的体验,能逐步使尚武者养成见恶不畏、见强不惧、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这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

“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武术传习中,强调武德教育,要求习武者讲手德、口德和公德。手德即较技时不以武力伤人,就是对坏人,也以擒拿、点穴等法制服敌人为尚;口德即不出言不逊用语言伤人;公德即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做扰乱社会治安的事。另外,在武德修养中还有明确提出的“五不传”的要求:“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这些崇尚道德的修养,能逐步使习武者养成与人友善、淳厚处世、宽以待人的气度,这正是“厚德载物”的具体体现。

我们今天要把习武同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尤其要培养青少年一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提高对民族的自信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要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乐于助人;更要通过习武来磨炼新生代的德、勇、智、恒的坚定意志。

武术虽然起源于搏杀,但其修炼过程却是在壮内强外的基础上,再掌握技击技能,而有些武术的宗旨就是“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已从过去的搏杀技术逐渐向健身方向发展,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方式而固化下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武术在调节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无法代替的作用。武术的颐养身心价值已成为中华武术熠熠生辉和广为流传的基础,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健身文化。

武术健身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这是高于其它体育项目健身效应的关键所在。主要在于,武术合理解决了掌握技击技能与健身壮体并存的关系,合理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另外,武术与中医同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宏大、缜密的中国医学理论对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拳起于易,理成于医”这句武术谚语是对这种影响的精辟概括。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的“精气神学说、络学说”,以及“辨证施治、整体施治”原则和“伤科”等对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武术把医学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武术各门派的点穴、针灸、按摩、推拿、正骨等技术,都是中医在武术中的发展运用。武术运动对一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其原理是武术能激发患者的内在恢复机制,从而不治而愈,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内功以及内功拳等对一些身心病症的显著疗效作用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处于工作和生活的高压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身养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也就越来越得到了体现。武术锻炼方便、经济,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俗称“拳打卧牛之地”;另外,武术流派、项目众多,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身心锻炼价值,这就为不同群体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创造了条件,可因人而宜。武术的这一特点也是其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优势。

柔道运动宗旨:锻炼身体, 强健体魄, 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运动道德和互助友爱之精神。现代柔道技术是“以柔克刚, 刚中有柔,柔刚相济”为基本原理。以柔克刚,即顺应对手之力另加以“以柔制胜”,但柔不一定能制刚也。刚也不一定能制柔。刚柔相争,双方斗争的胜负寄托于推移变化运用之技巧。,柔道之所以叫柔就是柔术加上道德之道,生存之道而得名了,柔术之所以能够称道,小泉八云先生曾作精辟的叙述: “柔术的真正奇妙之处,并不是那些专家的最高的技巧,而是那全部技术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思想,永不以力抗敌,完全用他自己的气力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努力,东方人的心思,却在奇妙的曲线和圆锥上。这是何等的理智,柔术远超乎防御科学之上,它是一种哲学的定则,一种伦理的定则,而最重要的,它是一种种族天性的表现,为那些梦想在东方扩张势力的列强所没有清楚觉得的。” 东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对自然充满高昂的情趣。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独特自然观和民族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柔道的修行就更显得非常这之重要,即使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也格外强调柔道的修行。柔道修行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身心,能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它的修

炼是用攻击、防御等格斗的练习方法来锻炼修行身体与精神两方面,使自己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嘉纳治五郎说过“柔道是以有效的使用肉体和精神的力量为目标。透过攻守精神和肉体的训练以明白生命的意义。令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柔道的精神在于自律,所谓“精力善用, 自他共荣” ,是基本涵养也是终极目标,包含对武德的体会。在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力,达成目的即为“精力善用” ,与自己的对手分享练习的成效,互相砥砺,互相成长是“自他共荣”。柔道是一种很特别的运动,有上百个招式,它分为摔倒法、地上法、绞技法及关节法等,变化极强,对运动员在精神上要求较高以自他共荣为终极目标。在体育方面可与对手公平竞技,也可以用作自卫之术,柔道练习者必须活用自己的精神和身体,使练习者养成不骄不躁的作风, 同时产生坚定信念、吃苦耐劳,而达到拥有仁、义、礼的风范,且可养成乘机而行, 当机立断的作风,达到修得完美人格。

二、中国武术与日本柔道文化内涵的相融性。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许多亚洲古代乃至当代搏击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柔道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武术、日本柔术和中国古代传统摔跤与柔道运动的关系,对于讨论现代柔道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民族接受中国武术的姿态是主动和开放的。早在盛唐时期,时称“唐手”的中国拳术就已传人日本,在之后的数百年中,中国拳师赴日本传授中国武术的活动从未间断。时至明朝末年,少林寺弟子陈元赞东渡日本传授中国拳术,随学者,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以习练中国拳术为傲的“尚武”景象,陈元斌也由此在日本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武术大家。与此同时,也有日本学者借到中国境内学习中医之机,向中国武术家求教中国拳术,不仅学会了中医,还掌握了许多中国拳术知识,为其时日本柔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此,经过陈元赞的辛勤传授和其弟子们的宣传、推广,以及日本学者到中国境内的主动交流,柔术在日本广泛兴起,流派也越来越多,在日本发展迅速。

柔道是“以礼始以礼终”的运动项目,是不折不扣“以礼示人”的体育运动,这种“礼式”的形成深受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礼”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中国武术的行为中占有至上至善的地位。中国武术提倡“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修行理念,把“礼”和“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礼”的内核更加丰

富。柔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者对“礼”的继承,是顺应武德发展的必然,是柔道运动立身文明社会的美德表现。因此,柔道运动对“礼”一直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使得柔道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对习练者的一种道德教化,也可将其视为是习练者成就自己又有益于社会文明的身体精神体验。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是柔道运动创建初期所倡导的基本技术原理。源自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从中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柔”代表“内敛、谦和、风雅和委婉”,而“刚”则是“自信、刚毅、果敢和气度”的表现。“柔”与“刚”总是共生并存和互为依存的,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攻防转换的哲理,更为体现出人类生存的共生思想。在中国武术的传统拳谱有“刚而归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的记载,说明了“刚”和“柔”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进一步呈现。因此,柔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者,在创建初期就确立了“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基本技术原理,不仅试图表现其运动性,更欲体现其哲学性;不仅试图体现其精神性,更欲体现其思想性及其与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趋同。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 174.1 176.

[2]刘景堂.论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J】_中国成人教育,2005(8):57.58.

[3]川村祯三:《柔道和摔跤》,《日本体育科学》,1980,9.

[4]王跃,等编:《柔道技术与竞赛》,河南人民出版社,19xx年.

[5]醍醐敏郎著,李立红等译:《柔道教程》,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xx年

[6]翁信辉:《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指导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3.

[7] 井上光贞,等著:《新详说日本史》,山川出版社,19xx年.

[8]张桂铭.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辨析【J】. 搏击·武术科学,2005(1).

 

第二篇: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最终爱上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老人们的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xx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但是,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应该从论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

我们认为,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 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从有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和道德一样,武德的实用范围也比国家法律更广泛。我们提倡武德,应在国家法律前提下,和国家宪法及其相应的一切规章制度相统一,相一致。

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

术,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习武者还应努力克服传统武德中的种种陋习:

首先克服传统武德中的武术传承的封闭行和保守性,具体表现在血缘化倾向和区域性两个方面。

其次是在尊祖师习俗上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的不少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及恪守祖训、祖道的风气。它压抑了武德思想的进步发展,扼杀了创造能力。

第三是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的封建意识侵蚀武林,为争正守而相互讽刺、排斥、讪骂,甚至大打出手。其根源在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狭隘、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形成的封建性的社会思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用下的产物,是这种历史劣根性的反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性和片面性。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

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

武术与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以《易经》的“阴阳八卦”、《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性、鲜明的主体性。它既是对其它意识形态的归纳和总结,也对其它社会章识形态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哲学思想中通变思想、文感相斥思想和发展变化思想的左右。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古代的哲学思想来分析解释自己演练的拳法,并能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拳种。明末出现的所谓“内家拳”,以及后来的太极挚、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对拳理的解释,都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连,含有丰富的哲理性。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太极拳的拳理正是由武术家们根据自己长期的锻炼实践,把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同拳术动作的运动规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加以解释的。如动与静、过与不及、曲与伸、柔弱与坚刚、直养与曲蓄、合与开、张与弛、抑与扬等等对拳理的精辟论述,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原理的不同表述方式。

始于明末清初的形章拳,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用“五行”哲理对它们进行解释,以示相生相克的拳法变化。

直接以“八卦”命名的拳术“八卦掌”,虽起源于清末,却也是武术家将拳术中的攻防招式同古老的“八卦”说相结合的产物。八卦掌沿圆走转的形式按八个方位进行,直接取形于“八卦”,而从事法的随走随交、纵横交错,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深邃意境中,则可以看出是取意于《易经》,把八卦的无穷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是在数的序列中周转、运动和变化这一发展变化观的。以查拳、华拳和少林拳为代表的长拳类拳术,也同样融古代哲学思想于一体。如少林拳讲究“逢刚柔化、逢柔刚进”;华拳强调“阴阳二气”的对立因素;查拳主张“刚柔相济”等,无不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在宗教的形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阴阳学说、五行说、八卦说等,虽然都试图运用阴阳的对立关系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运用多种自然物来解释万物生成的本源,但它们仍被禁锢在宗教观念的体系中。这就使得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而在许多武术著作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窥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

总的说来,中国武术作为人类自身完善的一种手段,它是与华夏种族精神完善的手段——哲学一道建筑起中国文化大厦的。作为精神最高产物的哲学,对于人类其任何肉体的和精神的完善手段都起着指导作用,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武术与中国宗教

中国的宗教严格说来是一个复合体,是各种文化观念、伦理观念、社会观念的综合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发生过一定的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术与宗教有者不解之缘。我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的少林派拳术就曾与佛门发生过密切的关系。驰名中外的少林寺在佛教鼎盛的隋唐时期以“武”名扬天下。“内家拳”的产生与发展,同道教的神仙方术理论及其在“养生术”方面的尝试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后来的“太极拳”,“八卦掌”等以柔为主的拳种,则是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相结合创造出来的。还有,在伦理理念上习武者所奉的“尊师重道.孝悌为先”、“十戒”、“五不传”等等则直接反映了儒教《三纲》、《五常》的思想。

正是由于武术与宗教这种特殊的关系,在宗派门户的影响下,出现了为争“正宗”,“真传”面假托、附会“神仙”、“佛祖”的现象。这种情况对武术的健康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我们可以从杜会生活的多方面来证明武术与宗教间的关系。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童识形态对武术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详尽的考察,将有益于澄清一些历史事实,破除有些人头脑中对武术的神秘观念,使武术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武术与中医

武术与传统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领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传统医学是在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特点与优点就是它的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辨证观,并进而提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不仅中医的理论指导着武术的养生与技击,如传统医学中的点穴、拿脉、解骨及救治偏差术等直接用于自卫与技击中,而且武术的某些功法也丰富了中医伤科的治疗技法,如中医伤科的“一指禅推拿”、“拍打疗法”等。武术与中医的结合,不仅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伤科针灸、运动医药、练功疗法、救治偏差、特种功夫等八大技术成果以及一大批有关的学术著述,而且这种历史结合必然有力地促进二者在今后的共同发展,成为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主题曲。

名家论武

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由来已久,我们从武术的“武”字就可以进行分析。

佘志超:“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动干戈就是打斗,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的止,就是不要动武。那么,为什么武字的结构竟是“止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戢兵”就是把兵器收藏起来,也就是说,武的本义是收兵,所以“止戈”为“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就是止戈,就是不要动武。或者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写到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任何招式,所谓无招胜有招。这就是深深契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而作出的结论。

乔凤杰(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于做人的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高度集中而经济高度分散的特殊历史背景等,使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使中国武术客观成为几乎中国文化全部内容的载体,客观成为了中

国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符号。正是因为此,很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除了是要满足其掌握武术技法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中国武术来深入学习与深刻体验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精神,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在武术实践中的落实。不蕴含中国民族精神的武术不能被称为中国武术,所有的中国武术都必须也必然蕴含着积极的民族精神,因此,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

陆草: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既不同于那种张扬自我、崇尚刚猛的欧美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也不同于带有浓烈热带丛林气息的泰拳。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佘志超:如果说,中国武术只是具有神奇的一面,那么中国武术还不足以为国人和外国人所称道,更重要的是,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武术不仅具有神奇的一面,而且提高了品质,具有了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境界,这就是不少外国人把太极拳称之为“哲学拳”的原因。

中国武术还具有审判价值和健身价值。特别是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身气合一,中正安舒,从外形看动作柔和,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柔内刚,阴阳转换,这不仅有外形美,而且有一种精神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看专家打太极拳,浑身上下都有和谐的美感。又如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全身动作浑如一个整体,有一种整体的美感。

武术的内外功,直接继承了中国佛家和道家的修持方法,中国现代流行的气功,许多流派都是从中国武术的内功中继承的,对于健身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