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总之,对课堂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设有些差距。此时,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李秋菊著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第二篇: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经典诵读内容包括通读古典名著,熟练朗诵文言文,背诵经典名句,熟读儒家经籍。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6-12周岁也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积累优美语句,感受文字的魅力,受到文章情绪的感染。在此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小学生人格的形成。经典诵读还能提升学生自身语言素养,提升学生自身语文素质,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更有人认为,经典诵读利于塑造儿童灵魂,增强其民族团结力。

一、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诵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讲——问——答”的教学内容。教师着重想通过诵读以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忽略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课堂上的诵读时间往往很短暂,不能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即使有老师给学生预读文章、诵读文章的机会,时间也并不充分,教师对诵读成果考虑较少。当然这也与教师对诵读认知不够深入有关系。

(二)诵读的机会少

教师往往将“限量”诵读机会给了尖子生,忽略其他同学。课堂经常出现诵读学生限于四、五个,旁听的学生把诵读时间当成空闲娱乐时间。他们认为教师不会问到自己,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呆或者做别的事情。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诵读机会,导致经典诵读变得

毫无意义。

(三)诵读指导方法单一

学生诵读经典后,自己体会其中意义,才能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而现在,教师诵读教学指导方法单一、生硬。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教师在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时,让个别学生起来诵读某一段。学生诵读的时候表情较生涩,不能真正融入到课文或经典文章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影响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学生误认为经典诵读就是教师安排的任务或者当作一个问题来完成。即使有的教师会稍加指导诵读,也只是注重声音形式,并不关心文章的深层韵味。需要表达强烈感情的时候,教师便让学生重声去读,表达舒缓情感的时候,便要求学生轻声朗读。此种诵读指导方法实在不能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味。相反还会引起学生对名文名句的抵触感,觉得它们只不过是考试要点。经典诵读指导方法的死板、单一,大大削弱了诵读的意义。

二、经典诵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诵读时间,增加诵读方式

面对现在经典诵读时间的减少,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范围扩展至多种学科中,例如:思想道德、美术等。通过拓宽诵读范围,延长诵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专门的诵读课程,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扩展诵读范围,利于学生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经典文,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丰富诵读方式,促进其多样化发展。教师可以提倡齐读与领读。此两种诵读方法,可运用在早读时间。齐读与领读可以促进学生之

间的团结。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增强自身的班级归属感。将班级划分成小组模式,举行诵读比赛。评出最具感染力奖,最佳人物剧情把握奖等奖项。增加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喜爱。经典诵读一定要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融入其中。

(二)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从年龄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的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增加经典诵读趣味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华,不要受到考试等条条框框的限制,用心去体会典籍,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名文、课文。良好的诵读习惯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发育情况来看,小学生处于记忆最佳时期,如果凭借单纯地死记硬背,也不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经典诵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自有书塾,教师们便要求学生们诵读,大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诵读间接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诵读不能只读一遍,还需要熟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词语量与语感会得到大大提升。通过日积月累的诵读,小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材料可以不断丰富。

(三)加强教师自身文化底蕴

教师是学生的领头人,如果教师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便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质量有直接影响。教师必须在学生诵读之前,尽可能诵读经典,理解古籍表达的意思,增加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

读的时候,要比学生更加投入,比学生还要感情饱满、精力充沛,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及语言带来的魅力。通过教师的魅力,感染学生,督促学生进入绝佳的诵读状态。教师要灵活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才能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深有体会。

当然诵读并不是灵丹妙药,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仅需要诵读还需要其他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定制更合适的诵读计划。只要采用正确合适的经典诵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后,一定可以取得受益一生的效果。

(责任编辑 曾 卉)

相关推荐